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今的國人都享受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不過網上衝浪衝多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產生這樣的想法,那就是越來越覺得自己是個垃圾,為何這麼說呢,原因是在各大網絡平臺上,如今月薪過萬的人,真的滿地都是,在知乎上 搜索月薪過萬至少能夠跳出數萬條信息,在微博 有一個話題名叫「月薪過萬」,裡頭有個300多萬條的討論,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中,還有眾多街頭採訪,有人採訪的時候說,月薪不過萬的男生選擇結婚,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這諸多的信息都在表達著一個思想,那就是月薪不過萬,當真是個「廢人」,那麼這是真的嗎 ,中國月薪都過萬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了嗎,今天我們就來還原一個最真實的中國人工資,帶你了解中國的工資發展水平。
事實上 中國人的工資是一個很難統計的概念,受制於城市 行業 ,國人的工資水平是層次不齊的,同時現代人的收入來源,也不再是單一化,並非就完完全全從工作上獲取,還包括電商 自媒體乃至於金融,都是人們獲取收入的來源,因此想要了解中國人的工資水準,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了解,以平均工資來說,根數據表明,現如今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平均工資都約為1萬以上,而杭州 程度 廈門 寧波東莞等30多個二線城市,也基本達到了7000以上,其實 不用具體分析就能看出,除了一線城市,中國的其他城市,工資達到1萬的人肯定不是大部分,不過就是在一線城市中,月入過萬的人也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多,因為「平均」就意味著大資產的人的錢,會被均分到小資產的人,一線城市聚集著大量的富豪,均分下來才堪堪破萬,自然月薪過萬的人也不會多。
所以如果要看平均數的話,從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手,會更加準確一點,據了解 ,2020年上半年 中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21655元,其中工資性收入約為13232元,這意味著,城鎮居民的平均月薪也就2200元,取另一組數據,2019年上半年全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1.53萬元,城鎮居民平均月工資還是只有2500元,這都表明著以平均數來說,月收入達到2000-2500元,才是最多中國人達到的工資水準。
不過還是那句話 ,中國的工資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不同情況就得不同分析,以城市來說,如果要了解每個城市最真實的工資水平,就應該以「中位數」來進行分析,會更加準確一些,而根據2020年的數據,月薪中位數後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達到了6906元,其次是上海 達到了6378元,而後是杭州,達到了5385元,之後 包括廣州、南京、成都、廈門、合肥等地,工資中位數都在4000以下,甚至是3000多元,由此可見 ,月薪過萬不管在中國的哪一個城市,都一樣並不常見。
而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很多人其實很喜歡拿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來驗證中國工資水平的快速提高,這其實並沒有錯,但錯就錯在,很多人都誇大了平均工資水平的增幅速度,回顧中國的工資發展歷史,在1978年 ,中國職工的年均工資僅有615元,平均月工資達到51元,而在1990年後,中國的年均工資才漲幅到2140元,平均月薪達到178元,時間來到2003年後 ,中國的年均工資這達到了14040元,平均月薪一躍達到1530元,實現了一次較大的漲幅。
2010年後,非私營職員平均年薪達到37147元,月工資也才只有3096元,由此可見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工資確實也在高速增長,但也遠遠沒有能夠突破上萬的程度,同時這裡統計的是城鎮單位的職工的工資發展,中國更多的地方,其實是鄉村縣城地區,這些地區統計下去,則更加難以達到月薪上萬的地步,同時如果你以儲蓄的方面來看,中國的人均存款 ,扣除青少年的部分,成年人的平均存款也只有5.8萬,如果實現了大部分人都月薪破萬,平均存款肯定是不只有這麼低的。
還是那句話,中國人的工資水平太複雜了,不可否認很多城市中心地區,裡頭的工資水平都很高,或許也都實現普遍過萬的現象,但這終究還是極少部分,中國實在是太大了,人口也太多了,14億的人口 ,963.406萬平方公裡的不同環境,工資水平還是很難達到統一的,不可否認,工資的多寡關係生活水平,關係工資並沒有錯,但我們要是走不出互相攀比或者自我貶低的怪圈,那麼每天就只能自怨自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