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俗語文化更是眾多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俗語看似粗糙簡陋,但背後所蘊含的道理的確能引人深思,老祖宗在日常的生活經驗中能感悟出很多道理,並且歸納和總結,就成為了俗語文化。
今天跟大家講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兩句話「酒不,為人陰險」這是老祖宗的忠告,理解後可以避免給自己以後生活帶來的麻煩。
首先來說說上半句「酒不上臉」!
酒文化在我國民間十分盛行,社會的各個階層也都對酒文化情有獨鍾,歷史上那些有關酒的詩詞名句我們也是如數家珍,比如李白的「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足以見得,李白在面對美酒時的愉悅興奮之情了。
古人認為,喝酒就要暢快淋漓,通過喝酒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而酒精與大腦的碰撞,也能激發出他們的奇思妙想,因此許多佳句也就是這麼來的。有的人喝酒千杯不醉,而有的人小一口,就會面紅耳赤,這就是我們說的上臉。
按照科學角度去分析,其實是喝酒會不會上上臉是因個人體質的來看的,酒中主要含有乙醇,會導致皮下的毛細血管擴張,而且人們的臉部毛細血管較為豐富被這樣一刺激,就會出現「飲酒性面紅」的現象。有些人體內分解酒精就來得快,自然從臉上就看不出來。
明白了喝酒為什麼臉紅,我們再來解釋「酒不上臉,為人陰險」就容易許多了。
雖然喝酒臉紅和人品沒什麼直接的關聯,但是有些喝酒不上臉的人因為自身酒精分解得快,就愛在喝酒的時候背地裡搞一些小動作,甚至欺負那些一飲而盡的老實人。比如有人喝酒,總喜歡偷偷倒掉一些,或者與人碰杯的時候,故意灑出一些酒,還有的人自身酒量不行,還想把對方灌醉,就故意在酒杯中丟進一個聖女果,最大限度地減少酒精的攝入量。
當然從健康的角度去分析,這樣做無可厚非,畢竟「酒要少吃,事要多知」,但是與好朋友在一起喝酒,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聯絡感情,增加友誼,如果喝酒的過程中總是各懷鬼胎,存心算計,就失去了飲酒的樂趣,也會讓對方覺得我們並不真誠。
其實「酒不上臉,為人陰險」這句俗語,如果通過這個角度去理解,才是本句俗語的真意。陰險說的是有心計或者狡猾,而這種狡猾用到酒場之上,就會讓人感覺到有些難以接受。
如果我們不能喝酒,其實大可不必做出一些小動作來掩人耳目,可以在喝酒之前就說出自己的酒量,避免飲酒所產生的誤會,這樣才是明智之舉。喝酒,其實就是為人處世,從一個人的酒品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所以「酒不上臉,為人陰險」這句俗語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古代先賢們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告誡之語都含有頗深的寓意。讀懂俗語,理解俗語背後的內涵,可以讓我們生活少走很多彎路,我們應該多多的了解和品味。想了解更多老祖宗的智慧,不妨讀一讀《智囊全集》,修身養性。
這本書究竟有多神奇呢?
大家都知道,曾國藩本來是一個笨人,就是一個鄉野小子,但是,做了官之後就像是變了一個人,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在官場上生存了下來,而他背後依靠的就是《智囊全集》這本書。
《智囊全集》並不是一本似平常勾心鬥角的書籍,而是一本實實在在看後可以培養智慧的書籍,不僅適用於競爭激烈的社會,更能在生活、職場中為我們點撥指引,提升智商與情商!
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餘則,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
我看的《智囊全集》是有白話文版本的,還由中華文化大講堂做了注釋、講解,所以,對比其他版本注釋要更詳盡也更容易讀懂。
每一個故事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在不經意間就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最關鍵的是,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將學來的智慧輕鬆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生活中,還有生意場上!
書中既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大謀略;也有商人、女子、僧侶、農夫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奇巧機智,覆蓋面廣,包羅萬象。
一套6本只需99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受益一生!真的非常划算!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