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酒不上臉,為人陰險」到底啥意思?古人的智慧之談不可不知

2020-12-22 李小進遠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俗語文化更是眾多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俗語看似粗糙簡陋,但背後所蘊含的道理的確能引人深思,老祖宗在日常的生活經驗中能感悟出很多道理,並且歸納和總結,就成為了俗語文化。

今天跟大家講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兩句話「酒不,為人陰險」這是老祖宗的忠告,理解後可以避免給自己以後生活帶來的麻煩。

首先來說說上半句「酒不上臉」!

酒文化在我國民間十分盛行,社會的各個階層也都對酒文化情有獨鍾,歷史上那些有關酒的詩詞名句我們也是如數家珍,比如李白的「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足以見得,李白在面對美酒時的愉悅興奮之情了。

古人認為,喝酒就要暢快淋漓,通過喝酒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而酒精與大腦的碰撞,也能激發出他們的奇思妙想,因此許多佳句也就是這麼來的。有的人喝酒千杯不醉,而有的人小一口,就會面紅耳赤,這就是我們說的上臉。

按照科學角度去分析,其實是喝酒會不會上上臉是因個人體質的來看的,酒中主要含有乙醇,會導致皮下的毛細血管擴張,而且人們的臉部毛細血管較為豐富被這樣一刺激,就會出現「飲酒性面紅」的現象。有些人體內分解酒精就來得快,自然從臉上就看不出來。

明白了喝酒為什麼臉紅,我們再來解釋「酒不上臉,為人陰險」就容易許多了。

雖然喝酒臉紅和人品沒什麼直接的關聯,但是有些喝酒不上臉的人因為自身酒精分解得快,就愛在喝酒的時候背地裡搞一些小動作,甚至欺負那些一飲而盡的老實人。比如有人喝酒,總喜歡偷偷倒掉一些,或者與人碰杯的時候,故意灑出一些酒,還有的人自身酒量不行,還想把對方灌醉,就故意在酒杯中丟進一個聖女果,最大限度地減少酒精的攝入量。

當然從健康的角度去分析,這樣做無可厚非,畢竟「酒要少吃,事要多知」,但是與好朋友在一起喝酒,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聯絡感情,增加友誼,如果喝酒的過程中總是各懷鬼胎,存心算計,就失去了飲酒的樂趣,也會讓對方覺得我們並不真誠。

其實「酒不上臉,為人陰險」這句俗語,如果通過這個角度去理解,才是本句俗語的真意。陰險說的是有心計或者狡猾,而這種狡猾用到酒場之上,就會讓人感覺到有些難以接受。

如果我們不能喝酒,其實大可不必做出一些小動作來掩人耳目,可以在喝酒之前就說出自己的酒量,避免飲酒所產生的誤會,這樣才是明智之舉。喝酒,其實就是為人處世,從一個人的酒品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所以「酒不上臉,為人陰險」這句俗語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古代先賢們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告誡之語都含有頗深的寓意。讀懂俗語,理解俗語背後的內涵,可以讓我們生活少走很多彎路,我們應該多多的了解和品味。想了解更多老祖宗的智慧,不妨讀一讀《智囊全集》,修身養性。

這本書究竟有多神奇呢?

大家都知道,曾國藩本來是一個笨人,就是一個鄉野小子,但是,做了官之後就像是變了一個人,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在官場上生存了下來,而他背後依靠的就是《智囊全集》這本書。

《智囊全集》並不是一本似平常勾心鬥角的書籍,而是一本實實在在看後可以培養智慧的書籍,不僅適用於競爭激烈的社會,更能在生活、職場中為我們點撥指引,提升智商與情商!

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餘則,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

我看的《智囊全集》是有白話文版本的,還由中華文化大講堂做了注釋、講解,所以,對比其他版本注釋要更詳盡也更容易讀懂。

每一個故事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在不經意間就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最關鍵的是,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將學來的智慧輕鬆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生活中,還有生意場上!

書中既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大謀略;也有商人、女子、僧侶、農夫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奇巧機智,覆蓋面廣,包羅萬象。

一套6本只需99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受益一生!真的非常划算!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

相關焦點

  • 俗話說:「酒不上臉,為人陰險」,陰險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很多老話,都包含著寬泛的含義,不僅僅是指字面意思,很多時候,只有藉助於人們認識一個「表象」,進行隱喻,一點「指桑罵槐」之意。例如:古語「酒不上臉,為人陰險」表達意思。從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來看,「喝酒臉不紅的人,比較陰險狡詐」。事實呢?
  • 俗話說「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4樣?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這句俗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這句俗語最早在我王爺爺口中聽到,第一次聽到我也懵,後來詳細打問了一下啥意思,這才有所了解。其實知道語句中的哪四樣就理解了這句話,一起來看看。有的家風是勤儉、為人忠厚善良、待人有禮;也有的家風可能奸詐陰險、兇橫、囂張跋扈。一般在大家族裡,家風都比較好,因為關係到家族的興衰。所以,一個家族如果沒有良好家風,就算是財富再多,也遲早會全部丟掉。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啥意思?下一句更經典,古人的忠告!
    本期文章我們來聊一聊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在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的俗語。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古人對所經歷過的事情的經驗總結,對後人行事有一定的預見性和警惕性。這些俗語的字數一般都很短,讀起來類似順口溜,老人和孩子也都能輕鬆背誦下來。不過別看這些俗語的字數很短,其中蘊藏的含義卻是很深厚的。
  • 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足見以往的農村定然也是如此圍爐夜話,聽長輩談玄講經。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民間俗語同樣意味深長,這些俗語的背後都是古代傳統文化縮影,細嚼之下常豁然開朗之感。比如這句與香火相關的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兩句話乍看之下讓人既熟悉又陌生。求神拜佛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即便是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依舊十分盛行。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冬至又稱之為「冬節」、「亞歲」、「小年」,在古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作為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古人也發現了這天的天氣情況,還可以預測後面的天氣好壞。而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就是這樣一句農諺,其字面的意思是說冬至節氣如果比較暖和,那麼這一年的冬季就會冷得遲,可能要持續到明年農曆的三月份。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啥意思?古人的大智慧
    對莊子來說,凡事都不可強求之,因為過猶不及。古人在人生智慧上,能夠給予我們借鑑和參考。即便相隔數千年,但是其中的精神和思想仍然歷久彌新。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這句俗語啥意思呢?其實就是在說,上了山的兔子、下了山的雞、離開水的甲魚,都不要再追著去捕捉。兔子進入山林之中,就再難以捕獲到,而雉雞下到平原,同樣不可追及。
  •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古人這麼說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如今還適用嗎?在中國古代,俗語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在當時使用俗語的人非常多,俗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易懂。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那麼古人想通過這則俗語傳達什麼樣的意思呢?要知道在古代鐘錶還沒有問世,所以人們對時間的判斷能力還相對較弱,當時時間的計量單位還不是小時,而是"更"。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老祖宗告訴你為人處世大智慧
    後來朱高熾是越來越胖,也幸虧他做的是長子的位置,生的兒子也頗受朱棣賞識,媳婦更有一代賢后之風,這才讓朱高熾同志坐到了龍椅上,結果因為身體虛弱再加上夜夜春風,導致僅僅坐上龍椅十個月就一命嗚呼了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尚且無法抵擋美食和美色,下面的黎民百姓也大多如此。
  • 古人的提醒:「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到底是啥意思
    在馮夢龍的《智囊全集》裡也有句話叫「相由心生」,意思是一個人的性格命運與心性有著莫大的關係,而心性也可能會對相貌有一定影響,所以,通過樣貌特徵來看一個人的命運性格是有道理的。那麼,經常被提到的「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到底是啥意思?裡面蘊含著什麼大道理呢?
  • 俗話說「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啥意思?看完後佩服古人智慧
    俗語文化,作為最貼近民生和民意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祖先傳下來的用來勸誡、祝福或啟迪人民的。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在我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中,俗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些俗語往往讀起來朗朗上口,句勢短暫凝練,大部分俗語是都是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同樣也是老百姓們口頭流傳下來的「理論知識」。因此,如果想要窺見古人智慧,或者是人生遇到困窘之時,不妨捧起來馮夢龍的《智囊全集》。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話糙理不糙,給人們揭示了這句俗語背後的真理意蘊。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由此可見,只有從古人的人生經驗當中汲取營養,才能夠總結成敗得失,避免重蹈覆轍!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但在農村,你還是會聽到一些看似迷信的俗語。比如「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男孩最好不要初一出生,女孩最好不要十五出生。如今看來,這就有點好笑了,但也不是全不可信!古代人,做什麼事都講究挑選黃道吉日,在現代,無論是結婚、開門做生意、還是搬家,都要挑選一個好的日子。
  • 古人說:「窮時莫信三事,富時不交兩人」啥意思?道盡人生大智慧
    古人說:「窮時莫信三事,富時不交兩人」啥意思?道盡人生大智慧在我國有很多的民間俗語流傳下來的,雖然這些俗語有些十分的粗鄙,但是講述的道理卻是非常的簡單。這些話不一定是真理,但都是人們長年累月在眾多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很有借鑑意義。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
    而古人的智慧流傳至今,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對後世長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很多老話如果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老祖宗:「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 ;首先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顯然跟婚姻嫁娶有關,說到婚姻之事,從古自今,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事情,更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而子女的婚姻是每個父母尤其看重的事情,畢竟婚姻好壞直接影響到子女一生的幸福。
  • 「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是什麼意思?古人的智慧真厲害
    俗語在農村非常流行,一直是大家口口相傳的形式,所以作為農民為人處世的一種標準,以及農耕的參考,裡面蘊含著中國農民世世代代的智慧,其中一些關於為人處世的俗語,也承擔了教育世人的作用,老人經常用一些俗語來闡述一些道理,這些話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其中的意思卻一點都不簡單,它是一種濃縮的精華,例如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
    由此可見,只有從古人的人生經驗當中汲取營養,才能夠總結成敗得失,避免重蹈覆轍!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
  • 「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之談不可不知!
    我國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唐宋詩詞和民間俗語,是雅俗共賞,相得益彰,滿足了各個層次民眾的文化需求,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文化食糧。說到俗語,人們一下就能想起很多,因為俗語通俗易懂,詞彙簡單,又透著哲理,說一遍就印象深刻,讀著也朗朗上口,深受人們的喜歡。
  • 古人云: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其中深藏為人處世的智慧
    這句話的意思是:寧可做拙鈍的刀子,不要成為中看不中用的玩物。碰到盤根錯節時,才能分辨工具的利鈍。識時務的人,才是俊傑。從這句話就能看出,這些諺語和俗語,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智慧!有些諺語和俗語只要能汲取其中的智慧,為人處世都繞不過古人說的話。古人云: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其中深藏為人處世的智慧自古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就是砍柴生火,那時候出門也沒有地圖需要問路,所以我們古人就給我們留下了「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的這句俗語。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古人總結出了許多標準,其中本文所提到的俗語,就屬於此類。先說「一鬥窮」和「二鬥富」。所謂的「鬥」,指的是手上指紋的形態。現代刑偵學習慣通過提取指紋來確定嫌疑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迥異不同。因此,指紋證據在刑偵乃至刑訴過程中,都是說服力很強的證據。古人也很早的發現了每個人的指紋不同,於是,根據指紋的不同,來將指紋和命運關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