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列開往生命終點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口,沒有一個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你走完,你會看到來來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如果幸運,會有人陪你走過一段,當這個人要下車的時候,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因為,說不定下一站會有另外一個人會陪你走得更遠。 ——《千與千尋》
記得有次在田家炳樓練琴,聽到有同學在彈鋼琴曲《那一天的河川》,這首曲子是電影《千與千尋》插曲,回想這部宮崎駿爺爺的電影,心中便生出許多感觸。
影片開始,千尋隨著父母來到一個叫湯屋的地方,爸爸媽媽被美食所吸引,漸漸聽不到千尋的呼喚,雙雙受到詛咒,變成了兩隻豬。千尋只得留在湯屋,但千尋只是一個膽小愛哭不懂禮貌的小女孩。總會搞砸事情,但是隨著慢慢在湯屋經歷,她變得堅強懂禮貌,懂得為了朋友勇敢,懂得為朋友踏上的水上列車。
在湯屋裡,或許是白龍對她不求回報的幫助,或許是鍋爐爺爺的善良,或許是在湯屋共事的小玲對她的照顧,也或許是千尋遇到的無臉男,總的來說,是愛……改變了千尋。
無臉男是喜歡千尋的,第一次遇見無臉男是在湯屋的橋上,那時沒有人理睬無臉男,只有千尋看了他一眼。第二次遇見無臉男,只有千尋向他點頭致意。千尋工作時需要藥浴的牌子,無臉男變出了一堆給她,無臉男看見湯屋的人都喜歡金子,於是他就變出了一堆金子送給千尋…無臉男是喜歡著千尋的,也許是因為一個孤獨的靈魂在尋求另一個孤獨的靈魂,尋求安慰,尋求陪伴。
在湯屋,千尋遇到了對她來說最重要的人,白龍,第一次於橋上見面的時候,白龍也為千尋的事情著急。二度見面,白龍在幫助千尋進行了一系列逃生後說出了這句話:「在你小時候我就認識你了,我的名字叫白龍。」後來才知道,童年的千尋曾被白龍所救,進入湯屋工作的第二天,千尋在白龍的幫助下見到豬圈裡的父母,兩人蹲坐到了附近的草叢旁。千尋痛苦的哭泣,白龍溫柔的撫慰著哭泣的千尋,拿出食物∶「你很痛苦吧,快吃吧。」
千尋從錢婆婆家回來的時候乘坐在白龍背上,和小時候一樣的情景讓她回憶起來,當千尋告訴白龍他真正的名字時,白龍褪去鱗片,波光閃閃。變成了小白,與千尋手拉著手在空中緩緩下落。小白的眼睛裡溢滿了光澤。告訴千尋自己的名字叫賑早見·琥珀主。千尋也因為他找回了名字而高興得流下眼淚。
作為電影導演,宮崎駿將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完全融入到了這個故事中。為了模擬媽媽邊吃肉、邊叫千尋的語感,製作人員買了真肉讓聲優邊吃邊配音;為了仿照爸爸開汽車跑山路的音效,團隊採用同款車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駛而錄下聲音…當記者問到宮崎駿對於這部創下無數佳績的電影有何感想時,他只是淡淡地說道「千尋上車的那一瞬間,是我最開心的時刻。」
人生的路就像那條單程水上列車,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只是擦肩而過;有人會與我們相識,卻在中途下站;有人會陪你做到終點,陪你去看最後的風景。成長總是伴隨著失去的,因為沒有一條路是無風無浪,會有孤獨,會有悲傷,也會有希望。但不管前路艱險,不管經歷了什麼,不管未來怎麼樣怎麼樣,我們都會從這些經歷中成長。
我也相信總有一天白龍會手捧鮮花,
輕輕敲開千尋家的門:
「你好,我是賑早見琥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