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吃完就吐奶,寶媽一個習慣性動作,差點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2021-01-11 潮媽育兒觀

寶寶的出生總是承載著全家人的期盼,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人們的心。但是在照料新生兒的時候卻也令人十分頭疼,一家人手忙腳亂地面對脆弱嬌嫩的孩子,往往都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

小芸家的孩子出生沒多久,孩子的狀況時刻揪著她的心。最近幾天寶寶總是吐奶,這下可急壞了小芸,於是小芸去請教自己的婆婆該怎麼辦,婆婆讓她把孩子抱起來、輕輕拍打孩子的後背。

小芸照做以後發現效果還不錯,非常開心,以後孩子一吐奶她就把孩子抱起來拍拍後背。過了一段時間後,寶寶突然生病了,小芸心急如焚地來到醫院檢查。

醫生問了詳細狀況後給小芸指出,寶寶生病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吐奶時,總是被小芸抱起來拍打後背,導致肺部發生感染引起的,這下小芸和婆婆都傻了眼了。還好發現的及時,不然孩子肯定要住院。

新生兒吐奶,家長如何應對?

1.明白吐奶是正常現象

新生兒吐奶是很正常的現象,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寶寶由於胃腸沒有發育好,胃裡的食物容易倒流回口腔,引起吐奶。

而且小寶寶沒有什麼自主控制的意識,想吃奶的時候便吃,往往會吃多了奶,這個時候稍加震蕩就更容易引起吐奶。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寶寶吐奶是一件好事,是體內的反饋保護機制,只要不是噴奶,寶寶沒有什麼不適反應的話,寶媽就不用擔心。

2. 輕輕按摩

孩子吐奶以後切忌不能抱起來拍打,因為拍打震蕩時容易讓奶液倒流回口腔,如果奶液不小心流到肺部,還容易引起肺炎的發生。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媽媽將手掌捂熱後,給孩子輕輕打圈按摩肚皮,或者給寶寶輕輕拍嗝,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消化,還可以促進胃裡的氣體排出。

家長如何預防新生兒吐奶

1.餵奶時避免寶寶吞入過多空氣

媽媽在哺乳的時候要注意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姿勢,避免搖晃、亂動而引起孩子吃進去太多空氣。

換邊給孩子餵奶時,可以輕輕拍嗝,順一下氣。如果不是母乳餵養,在使用奶瓶的時候需要注意奶嘴開口的大小,開口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引起寶寶吞入太多空氣。

2.少食多餐

寶寶胃部發育情況,決定了寶寶不可以一次吃進去太多奶。寶寶胃的位置較為水平,開口部位較為鬆弛,儲存不了太多食物,容易造成食物反流。

所以解決吐奶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少食多餐,這樣胃裡的食物就不會因為過多而反流回口腔,這種做法也更有利於寶寶的消化吸收。

照顧新生兒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很多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一旦發現孩子有什麼異常情況,他們就會很緊張。

但是再緊張,大家也不能隨便採取措施,不然可能會讓小孩更難受。建議各位平時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看看這方面的書籍,做到心裡有數,這樣當寶寶再出現什麼狀況時,家長也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相關焦點

  • 寶寶吐奶怎麼辦?家長要找到吐奶的原因,再進行科學護理
    十個寶寶九個吐奶!特別是新生兒時期的小寶寶,吐奶情況很常見。每個父母幾乎都遇到過寶寶吐奶的情況,弄髒衣服不說,看著寶寶的難過的小表情,父母們很是心疼。這一段時間,小編收到不少新手媽媽們的私信,關於寶寶吐奶的情況較多。有的寶媽表示,寶寶剛滿月,就出現吐奶情況,而且是特別嚴重:經常出現剛吃完奶,奶瓶還沒有放下來。
  • 3個月寶寶吐奶窒息,寶媽直接崩潰!別因你的小舉動釀成「悲劇」
    但是寶寶在新生兒時期,他的一切安全都掌握在媽媽的手中,也許你認為走開一段時間根本無所謂,但是就是因為這一點小小的失誤,也許會導致寶寶永遠的離你而去。英子已經有了一個6歲的女兒,在二胎政策放開之後,她也如願以償的懷上了二寶。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下了一個帶把的,一兒一女終於湊成了一個好字,每天樂得喜笑顏開。
  • 寶寶吐奶怎麼辦?寶媽餵奶時注意這4個方面,吐奶問題迎刃而解
    在帶娃的媽媽中,很多媽媽發現寶寶都是有「吐奶」的情況,在帶娃的過程中這個就成了困擾,所以特別是在新生兒時期,寶寶經常會在吃完奶後吐奶,有的甚至會出現噴射性的吐奶,這確實會讓寶媽很苦惱,一天有時候達到很多次,換衣服有時候一天好多次,在冬天的時候頻繁的換衣物可能會導致感冒著涼,有時候吐的嚴重的時候
  • 寶寶吐奶,拍嗝只是常規處理方法,這3招也可以預防寶寶吐奶
    拍嗝確實能夠預防寶寶吐奶,但是這只是一個常規的處理方法,還有一些方法也能夠預防寶寶吐奶,寶媽們不妨學起來。總是吐奶的小寶寶閨蜜歡歡是個90後,由於是第一次生孩子,所以沒有帶娃經驗。有一次,寶寶喝完奶之後,歡歡就把寶寶放在了床上,沒過多久就吐了一口奶,這可把歡歡嚇壞了,趕緊把寶寶抱了起來。
  • 新生兒寶寶吐奶怎麼辦?不要總想著拍奶嗝,很多人第一步都做錯了
    作為過來人的寶媽會發現,剛剛喝完奶的寶寶前一秒還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緊接著下一秒就會將奶一股腦地吐得到處就是。擔心寶寶嗆到的寶媽,能想到的只能是抱起寶寶拍拍奶嗝,但你知道嗎?拍奶嗝這種最常用的方法,其實並不是寶寶吐奶後第一步要做的事。
  • 有種苦惱叫「寶寶吐奶」,第一步不是抱起來拍,寶媽做錯卻不自知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對於新生兒的護理問題,總是令很多新手父母犯愁,有時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餵完奶,還沒等放下就開始吐奶,讓寶媽好不苦惱。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所以「拍嗝」就成了寶媽的日常工作之一,漸漸地會發現,吐奶的情況反而越拍越嚴重?
  • 家有新生兒,寶媽要避開這幾種錯誤餵奶方式,易致寶寶吐奶不舒服
    讓小樂老公和婆婆難以理解的還有她不允許老人跟兒子有太親密的接觸,怕孩子沾上了老年人的氣息,對孩子不健康,這讓小樂和婆婆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婆婆開始不幹預小樂帶娃的事情了,小樂在帶娃的路上猶如一座孤島。為了給兒子最好的營養,小樂一直堅持餵奶,一開始還挺順利的,但是不知道怎麼了,最近小樂的兒子吃完奶後總是吐奶,可把小樂極壞了,又責備自己帶娃經驗不足。
  • 寶寶吐奶並非無緣無故,以下四件事寶媽沒做好,寶寶就很容易吐奶
    文|小豆芽育兒記很多新手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就比如寶寶突然吐奶,雖然寶媽們可能會處理得很好,但你知道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嗎?寶寶吐奶並非無緣無故大部分寶寶在一個月大的時候就會出現吐奶的情況,但隨著一天天長大,寶寶吐奶的情況就會慢慢減少,不過很多新手寶媽就會非常好奇,寶寶怎麼會出現吐奶?難道是吃多了?寶寶吐奶並非無緣無故,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的生理原因,另一種則是病理原因。
  • 明明給娃拍了嗝,為啥還會吐奶?寶寶拍嗝有講究,新手父母來看看
    專家建議,在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吃完奶之後,拍隔時間1-2分鐘即可。生孩子對於女人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照顧孩子對於孕媽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母乳和配方奶,就是平時的口糧,而這些對於寶媽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哄娃神器。如今隨著網絡的發達,很多有了寶寶的寶媽,開始通過網絡上的內容,來學習一些育兒知識。
  • 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僅10斤!寶寶吐奶雖常見,但這些異常需重視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吐奶的那些事兒,教大家來分辨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以及如何預防寶寶吐奶!一、吐奶、漾奶、噴奶如何來區分?1、吐奶寶寶吐奶是指餵奶後就有1-2口的奶水返流入嘴裡,從嘴角邊漾出來出來,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乳母在餵奶後不久,馬上給嬰兒換尿布而引起的。一般情況下,生理性吐奶不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可以視為正常現象。
  • 新生兒的護理很重要,寶媽應該怎麼辦?讓健康營在起跑線上!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免疫力低,體質嬌弱。而新生兒的健康會影響到寶寶之後的體質,如果寶寶在剛出生時沒有得到良好的照料,長大後會更容易生病。而得到良好科學照料的寶寶會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所以寶媽一定要在寶寶的飲食起居每個方面都進行科學的育兒,讓寶寶的健康營在起跑線上。
  • 寶寶吐奶「抱起拍拍就行」?沒那麼簡單,沒點護理常識可不敢亂拍
    收到一位朋友發的信息說:寶寶吐奶我很心疼,今天吃完吐奶直接吐出來了,月嫂說「孩子吐奶正常,抱起來拍拍就行」。月嫂餵得多,寶寶吃完拍完嗝繼續讓吃,睡著也弄醒繼續餵說是這樣 吃對寶寶好,現在寶寶一頓吃90毫升,我們不會帶也不知是真的假的。
  • 寶寶吐奶別再拍背了,用這幾種方法減少「新生兒」吐奶次數
    對於新手媽媽,總會有些育兒困惑,比如吐奶,當孩子吐奶時,甚至從鼻子出來時,麻麻們會很驚慌,措手不急,不知如何去應對。下面來說說孩子為何吐奶,如何預防和治療。溢奶也就是俗稱的吐奶,新生兒胃體呈水平位,胃容量小,生理期溢乳不需要治療只需要護理,一般隨著月齡的增加,都會慢慢減輕直至消失。
  • 新生兒一個月長几斤正常?1-12個月寶寶體重增長規律,寶媽要記牢
    這個時候,新手寶媽會有些著急了,是真的寶寶體重不達標嗎,難道身體有什麼問題了,心中就會產生一些憂慮。事實上,寶寶的體重增長是有一定規律的,寶媽不要過於著急。只要自家寶寶每天能吃得下,睡覺玩鬧也是正常的,那麼就不用擔心。但是,發現寶寶學東西慢,動作也比較遲鈍,那麼就有必要找醫生來看看了,及時調整孩子的生長狀態,可以讓寶寶的健康得到更好地保障。
  • 寶寶老是吐奶是怎麼回事,寶媽們該怎麼辦呢?
    寶寶吐奶的原因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寶寶吐奶的原因,很多寶媽可能認為寶寶吐奶的原因是吃奶吃多了,或者是吃完奶後寶寶因為躺的姿勢的問題而造成的。除了這些情況還有一些原因也會造成寶寶吐奶:1、生病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
  • 寶寶吐奶老不好,試試嬰兒排氣操!五套動作簡單易學,寶媽收藏
    對0~1歲的寶寶而言,吐奶是一種常見現象,尤其以4月齡寶寶最為明顯,可以說是吐奶重災區。緩解吐奶,試試嬰兒排氣操看著寶寶吐奶吐得小臉通紅,寶媽心理都跟著難受起來了,怎樣才能緩解漾奶、吐奶的問題呢?過來人給寶媽們推薦嬰兒排氣操,五套動作簡單易學,媽媽們快收藏起來吧!
  • 寶寶吐奶屬於正常,但出現這四種狀況寶媽要重視,別讓小事變大事
    寶寶吐奶出現異常,寶媽緊急送醫院小陳的寶寶平時非常健康,可就在前不久,寶寶在吐奶的時候,嘔吐物居然出現塊狀,這樣讓小陳非常擔心,畢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然而導致寶寶吐奶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病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的原因比較複雜,需要經過醫生仔細檢查才能知曉。日常情況下,寶媽需要仔細觀察寶寶吐奶的情況以及寶寶身體狀況,兩者結合,一旦發現異樣,及時送往醫院。尤其是當寶媽發現寶寶出現以下四種情況,寶媽需要特別注意!
  • 寶寶吐奶不要只會拍嗝,了解原因對症下藥,這樣做才能讓娃少受罪
    新生兒和幼兒吐奶雖說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同樣會讓寶寶很難受,而且還可能會伴隨著拒食、嘔吐的症狀,媽媽們看了怎麼能不心疼。那麼寶寶吐奶了怎麼辦呢?相信很多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寶寶採用拍嗝的方法,但其實寶寶的有些吐奶情況,僅僅採用拍嗝的手法並沒有很好的效果。
  • 寶寶經常吐奶?可能是你的拍嗝方式不對,難怪寶寶老是嗆住
    一、父母給寶寶拍嗝的時候要注意哪些細節?給孩子拍嗝是一項技術活,家長們不僅需要對手部的姿勢和力度有講究,還要對寶寶的姿勢以及狀態有要求。國民男神吳彥祖在初為人父後就被妻子封上了「拍嗝王」的稱號,據說,只要是吳彥祖出馬就沒有拍不成的「嗝」。看得出來,國民男神也是一個合格的好爸爸。
  • 寶寶頻繁嗆奶吐奶,只拍背是沒用的,父母這樣做比「拍嗝」管用
    新生嬰兒由於身體各部分機能都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腸胃功能十分的脆弱,而母乳中的抗體能夠幫助孩子增強抵抗力,所以醫生是十分提倡母乳餵養的。而對於很多新手寶媽來說,餵奶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僅會哭鬧拒絕喝奶,還會出現吐奶的現象,大多數家長在餵奶之後為了避免發生吐奶的現象,都會主動為孩子拍背,促進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