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苦惱叫「寶寶吐奶」,第一步不是抱起來拍,寶媽做錯卻不自知

2021-01-11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對於新生兒的護理問題,總是令很多新手父母犯愁,有時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餵完奶,還沒等放下就開始吐奶,讓寶媽好不苦惱。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所以「拍嗝」就成了寶媽的日常工作之一,漸漸地會發現,吐奶的情況反而越拍越嚴重?

寶媽小鍾就每天因為這個問題而犯難,之前聽別人說過,因為餵奶時太急、太多,新生兒吐奶是很常見的現象,果不其然,小鐘沒逃過寶寶吐奶的折磨。

有時候,吃得太飽了就會吐一點,要是再打個嗝就開始往出溢,還有更高級別的更嚇人,從鼻子裡和嘴裡一起往外噴。

婆婆經常寬慰她說:「沒事,孩子一時咽不下去,抱起來拍拍,等大一點就好了。」

可是,寶寶自打出生幾個月以來,無論是餵奶後拍嗝還是墊高后背,寶寶吐奶的情況也毫無改善。

寶寶吐奶是怎麼回事?可能有兩種原因,寶媽需提前做好判斷

雖然「吐奶」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屬於新生兒常見的生理問題,但是寶媽也不能有半點疏忽和糊弄,畢竟孩子的事無小事。

其實,寶寶吐奶仔細分析下來分兩類,一種屬於正常現象,還有可能是病理性表現,寶媽要做好判斷,找到更適合自家寶寶的護理方式。

①正常現象,長大就好了

由於新生兒寶寶的各項器官發育仍未成熟,不像成人胃部是豎著長的而且容量大,新生兒寶寶的胃部器官很稚嫩,呈橫向長而且容量小。再加上很多吐奶都是由於脹氣而引發的,腸胃中的氣體很容易把剛吸收的奶頂出去。

另外,很多新手父母在新生兒的護理問題上是「兩眼一抹黑」,餵奶多少、餵奶姿勢等都是在嘗試中學習,把寶寶折騰得不舒服。

這樣一來,喝完奶很難自然地流暢下去,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再正常不過。

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寶媽不用太過擔心,隨著寶寶月齡的長大和器官的發育,便會漸漸有所改善的。在平日的護理問題上,要注意餵奶的量和次數,奶完寶寶不要立即放下或者玩鬧嬉戲,先要拍嗝或者豎抱一會兒。

②病理表現,耽誤不得

雖然吐奶是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情況,但寶媽也不能放鬆警惕,因為有些疾病也會引起吐奶,如果被寶媽視為不見,那可能給寶寶的健康埋下了「隱患」。

病理性吐奶的表現往往非常劇烈、頻繁,而且隨著月齡的增長卻不見好,甚至越來越嚴重,同時,寶寶也可能伴隨著其他病理和不適的表現。

寶媽如果發現寶寶出現異常,需要立刻就醫諮詢、做檢查、治療,耽誤不得。

寶寶吐奶、溢奶,第一步不是抱起來拍,很多寶媽做錯卻不自知

(1)著急拍背,可能出現更嚴重的不適

當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時,寶媽先別急著第一時間拍背,否則抱起的瞬間再加上拍打的刺激,容易讓奶液殘留順勢流下去,這些吐出物流入胃部、肺部、器官等部位後,寶寶會出現更嚴重的不適。

(2)先清理殘留奶液,再抱起來拍

首先,寶媽要將寶寶直立抱起,把頭傾向一側,使得口中的奶液能夠順利流出。然後,要及時將口腔中吐出、溢出的物質清理乾淨,保證呼吸道的順暢。

如果寶寶的嗆奶情況比較嚴重的話,寶媽可以效仿一下「海姆立克腹部衝擊法」(Heimlich Maneuver)的操作,將寶寶面部朝下放在腿上,單手撐起頭部,在後背輕輕拍打,促使口腔中的殘留奶液排出,然後進行清理。

(3)解決不了,及時就醫

寶媽在新生兒的護理問題,總是充滿未知和擔憂。寶媽遇到問題自己解決固然好,但要是碰上無能為力的情況,還是應該及時就醫。

畢竟,關係到寶寶的健康和發育,處置不好容易引起更大的問題,尋求科學而正確的護理手段,才是上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寶寶吐奶怎麼辦?不要總想著拍奶嗝,很多人第一步都做錯了
    就拿看起來「最簡單」的餵奶來說,餵奶絕對不是人們想的那樣,餵完就好了。作為過來人的寶媽會發現,剛剛喝完奶的寶寶前一秒還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緊接著下一秒就會將奶一股腦地吐得到處就是。擔心寶寶嗆到的寶媽,能想到的只能是抱起寶寶拍拍奶嗝,但你知道嗎?
  • 寶寶吐奶,拍嗝只是常規處理方法,這3招也可以預防寶寶吐奶
    吐奶雖然很常見,但是寶媽不能掉以輕心大多數的小寶寶都會吐奶,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這和寶寶的發育情況有關係,等寶寶到了7個月左右的時候,基本就不會吐奶了。寶媽可以觀察一下寶寶吐奶時的狀態,如果面部表情比較輕鬆,而且並沒有哭鬧,也沒有一些異常表現,說明不是疾病引起的吐奶,而是生理性吐奶,寶媽不要太擔心。但是寶媽對於這件事可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寶寶吐奶的時候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嗆到,而且寶寶經常把吐出來的奶咽下去,會影響消化和吸收。
  • 寶寶吐奶並非無緣無故,以下四件事寶媽沒做好,寶寶就很容易吐奶
    首先是生理原因,寶寶月齡較小,尤其是新生寶寶,他們的吞咽能力並不好,如果吃奶吃多了,沒有來得及吞咽,就會出現吐奶的情況。另外,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吃進去的奶水很容易從食道、口腔溢出來,也就是吐奶。其次是病理原因,寶寶身體不舒服,也會吐奶的情況,但大部分是伴有發燒、腹瀉等情況,而且有的寶寶體重上升比較慢,發育比較慢,這時候寶媽就需要儘快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 寶寶老是吐奶是怎麼回事,寶媽們該怎麼辦呢?
    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媽們肯定都遇見過寶寶吐奶的情況,對於寶寶吐奶可能有的寶寶會經常吐奶,而有的則很少,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寶寶吐奶,寶寶一直吐奶又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如果寶寶因為吐奶而導致體重急劇減輕,或者邊吐邊咳嗽,或是嘔吐物呈現褐色或綠色,或呈噴射狀吐了70—80釐米遠,這些很有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徵兆。感冒、細菌感染、便秘等都會造成寶寶異常吐奶,如果寶媽們發現寶寶吐奶的症狀特別難受,還是要及時進行就醫。2、生理因素由於哺乳期寶寶在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還沒發育成熟,寶寶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
  • 寶寶吐奶「抱起拍拍就行」?沒那麼簡單,沒點護理常識可不敢亂拍
    收到一位朋友發的信息說:寶寶吐奶我很心疼,今天吃完吐奶直接吐出來了,月嫂說「孩子吐奶正常,抱起來拍拍就行」。月嫂餵得多,寶寶吃完拍完嗝繼續讓吃,睡著也弄醒繼續餵說是這樣 吃對寶寶好,現在寶寶一頓吃90毫升,我們不會帶也不知是真的假的。
  • 寶寶吐奶屬於正常,但出現這四種狀況寶媽要重視,別讓小事變大事
    常見的拍奶嗝方式,是將寶寶豎抱,讓寶寶的身體緊貼我們的身體,讓寶寶的頭部靠在我們的肩膀,讓寶寶將身體的重量放在我們的身上。然後我們手掌呈空掌,輕扣寶寶的後背,直到寶寶打出奶嗝。寶寶出現四種狀況,寶媽要重視1. 寶寶幹吃不胖寶媽平時不但要觀察寶寶的奶量、消化情況,還要注意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如果寶媽發現寶寶食量很大,吃得很多,可就是不胖。
  • 家有新生兒,寶媽要避開這幾種錯誤餵奶方式,易致寶寶吐奶不舒服
    看著眼前這弱小的寶寶,不知道怎麼樣去照顧他們,也不知道養育他們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育兒問題。而寶媽要度過的第一關育兒難點就是如何給寶寶餵奶。餵奶關係到寶寶的成長發育,同樣,餵奶中不恰當的方式也會導致寶寶生命危險。
  • 寶寶吐奶怎麼辦?寶媽餵奶時注意這4個方面,吐奶問題迎刃而解
    在帶娃的媽媽中,很多媽媽發現寶寶都是有「吐奶」的情況,在帶娃的過程中這個就成了困擾,所以特別是在新生兒時期,寶寶經常會在吃完奶後吐奶,有的甚至會出現噴射性的吐奶,這確實會讓寶媽很苦惱,一天有時候達到很多次,換衣服有時候一天好多次,在冬天的時候頻繁的換衣物可能會導致感冒著涼,有時候吐的嚴重的時候
  • 寶寶吐奶,第1步可不是「拍嗝」,新手媽媽別搞錯了
    媽媽發現寶寶吐奶異常,體重不增加,同時伴有腹瀉發熱等症狀,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就診,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寶寶發生吐奶後,很多新手寶媽急著拍打背部,其實這樣做是錯誤的。寶寶吐奶,第一步不是拍奶嗝,新手媽媽別搞錯了。 寶寶吐奶後,應該首先檢查口中是否有殘留的奶液,如果吐出的奶還殘留在口中,驟然抱起來會使奶液倒流,嗆到寶寶更容易吐奶。
  • 初為人母別緊張,教寶媽如何區分溢奶和吐奶
    寶寶在吃完奶之後,如果立馬讓他平躺在床上,她的嘴角就會有奶水流出,甚至是剛剛吃的奶都會全部吐出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寶寶剛剛吃完奶之後不能立刻讓她平躺在床上,要豎著抱一段時間再放到床上,這樣他會減少吐奶的狀況,這就是所謂的溢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是因為寶寶剛出生,他的胃還比較淺。
  • 寶寶吐奶怎麼辦?新手爸媽不要急,關於吐奶的解決方法都在這裡啦!
    為什麼寶寶老是吐奶?不會是有哪裡不舒適吧?不會是吃的東西有異樣吧? 每當看到寶寶吐奶,相信新手爸媽的心中肯定有很多的疑問與懊惱,總覺得寶寶突然吐奶,肯定是寶寶哪裡不適了或是自己哪裡沒注意到引發的。 寶寶吐奶怎麼回事? 寶寶發生吐奶,寶爸寶媽莫慌張!寶寶發生吐奶,或許沒想像中的那麼嚴重。
  • 寶寶經常吐奶?可能是你的拍嗝方式不對,難怪寶寶老是嗆住
    而更加令她覺得煩惱的是,小傢伙每次喝完奶就吐奶,好不容易吃進去的奶又都被親口吐了出來!看著自己好容易分泌的母乳就這樣被浪費了,小可很是無奈。在和親媽打電話溝通後,媽媽提醒說,「你是不是忘了給孩子拍嗝了?」聽到媽媽這樣說,小可這才想起來拍嗝的事。當她手忙腳亂地不知道該從何拍起時,她才後悔沒有早點學習。
  • 寶寶反覆吐奶怎麼辦?這4種拍嗝方法一定要牢記,越拍越好
    寶寶打嗝是比較常見的症狀,當他吃奶過快或者吸入冷空氣時,植物神經就會受到刺激,從而使膈肌發生突然收縮,引起迅速吸氣並發出嗝的一聲,當有節律地發出此種聲音時,就是所謂的嬰兒打嗝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喝完奶之後,由於胃裡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吐奶現象。
  • 明明給娃拍了嗝,為啥還會吐奶?寶寶拍嗝有講究,新手父母來看看
    專家建議,在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吃完奶之後,拍隔時間1-2分鐘即可。生孩子對於女人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照顧孩子對於孕媽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母乳和配方奶,就是平時的口糧,而這些對於寶媽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哄娃神器。如今隨著網絡的發達,很多有了寶寶的寶媽,開始通過網絡上的內容,來學習一些育兒知識。
  • 寶寶吐奶,媽媽別總去拍背了,用這幾種方法,可減少寶寶吐奶次數
    有了寶寶後,寶寶會出現各種小狀況,常常弄得寶媽措手不及,其中有一項挑戰就是寶寶吐奶,寶媽們時常很苦惱,認為自己已經很用心了,寶寶喝完奶,就去拍背,但還是不見效果,依然吐奶,這種情況讓不少寶媽頭疼,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有效果呢?
  • 為防止寶寶吐奶,拍嗝很必要,那麼要怎麼拍?拍多久?
    帶娃的辛苦,並沒有因為生活條件的改善而改變,除非,孩子不是我們生的,不歸我們看管。只要是親媽親娃,養育孩子過程中,身體和精神都是必定的無法放鬆。就拿防止孩子吐奶,給娃拍嗝這件小事來說,你若不掌握,孩子遭罪,當媽的也糟心。所以,育兒無捷徑,該寶媽了解的,學習的,一樣都不能落下。一、哺乳結束,為啥要給孩子「拍嗝」?
  • 寶寶「吐奶」了怎麼辦?第一步不是「拍嗝」,很多家長都搞錯了
    然而對著餵寶寶的次數多了,寶寶難免出現吐奶的情況,這讓小李這位新手寶媽非常著急,並且立刻給寶寶拍嗝。然而拍嗝的效果不僅不理想,反而讓寶寶一直在咳嗽,並且因為咳得難受哭了出來。小李見狀也慌了陣腳,好在寶寶哭沒多久就停下來了。在晚上的時候小李便把這件事分享給自己的閨蜜聽,畢竟閨蜜已經當了好幾年的寶媽了,育兒經驗比自己要來得豐富。
  • 為什麼抱起寶寶就吐奶呢?
    新手媽媽們常常會發現,很多時候抱起寶寶,他(她)就開始吐奶。有時候只是輕微吐奶,而有時候則是噴泉般大量溢出,見到這樣的情況,沒有經驗的媽媽們就會變得很緊張、手足無措。
  • 寶寶吐奶還在豎抱拍背?小心越拍越嚴重
    大多數寶寶到 6 個月左右,賁門處的肌肉就會強壯起來,而且這時候很多寶寶已經可以坐起來了,胃會慢慢垂下來,不會頻繁吐奶了,少數寶寶的吐奶情況可能會持續到 1 歲左右。吐奶後應該怎麼處理?遇到寶寶吐奶時,有些爸爸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把他豎著抱起來,幫他拍拍後背,這樣的方式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寶寶除了會在餵奶後發生吐奶,還可能一邊吐一邊咳嗽,引發嗆奶。要是在寶寶嗆奶時就把他豎著抱起來,不僅不能將奶液排出,反而會使奶水進入呼吸道更深處,導致嗆咳更加嚴重。
  • 寶寶吐奶怎麼回事?誰讓你總用這2種錯誤方法,叫娃多遭罪
    寶寶吐奶到底怎麼回事呢?誰叫你總用這2個錯誤的動作,讓娃多遭罪1.讓寶寶躺著吃奶不知道大家在躺著喝水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很難咽下去,有點想吐。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同樣的,躺著吃奶雖然解放了寶媽的胳膊,但這種不舒服的姿勢,可能會增加寶寶吐奶的機率。餵奶的時候,最好是讓孩子呈現45°角的狀態,這樣有利於奶水順利流進寶寶胃裡,減少吐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