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母別緊張,教寶媽如何區分溢奶和吐奶

2021-01-11 日不落ing

初為人母別緊張,教寶媽如何區分溢奶和吐奶。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初為人母的知識。初為人母是一件值得喜悅的事情,人生中有很多第1次,擁有自己的寶寶,相信每個母親都非常的激動,但是養個孩子和養其他的東西不一樣,有很多的講究,尤其是初為人母,更要學習很多知識,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來討論一下,寶寶吐奶和溢奶到底有什麼區別,不要把吐奶當成溢奶。新手媽媽一定要注意了,學會這4招防止寶寶溢奶。

首先和大家說一下,什麼是溢奶呢?寶寶在吃完奶之後,如果立馬讓他平躺在床上,她的嘴角就會有奶水流出,甚至是剛剛吃的奶都會全部吐出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寶寶剛剛吃完奶之後不能立刻讓她平躺在床上,要豎著抱一段時間再放到床上,這樣他會減少吐奶的狀況,這就是所謂的溢奶。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是因為寶寶剛出生,他的胃還比較淺。並且食道下1/3的括約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在剛吃完奶之後由於胃部的壓力大,所以導致吐奶或者溢奶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是可以緩解的,隨著寶寶漸漸的長大,這種情況就會逐漸消失啦,寶媽們也不要擔心,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小編再和大家說一下溢奶和吐奶的區別。用專業的話來說,溢奶是生理性的吐奶,然而吐奶則是病理性的吐奶。溢奶一般是奶量少,再加上寶寶吃得快,尤其是邊哭邊鬧的時候,吃奶容易使空氣進入胃中胃部的壓力升高,所以把剛剛吃進去的奶給擠了出來,這樣的現象一般持續到半歲左右就不會出現了。

然而吐奶他就不一樣了,他是大口大口地往外吐並不是像溢奶一樣從嘴角慢慢的流出,嚴重的時候還會從寶寶的鼻孔裡流出來,這樣的情況寶媽們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寶寶感冒肺炎或者是咳嗽引起的嘔吐,屬於消化功能障礙性疾病,這樣長期出現這樣的情況,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如果經常出現,建議寶媽們要帶著孩子去醫院裡做個檢查。

總結來說,溢奶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則吐奶不是,溢奶發生非常平緩,吐奶非常的兇猛,溢奶不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則吐奶會影響,在了解了溢奶和吐奶的不同之後,寶媽們要根據自己寶寶的現象區分開來,不要傻傻地將其混淆,只要明白一點,溢奶是正常的生理情況就可以了,不必緊張。

說到這裡小編再給寶媽們補充一下,教寶媽們4招,防止寶寶溢奶,尤其是新手寶媽一定要學起來哦。

第1,餵奶方法要對,有技巧拍嗝。在這裡呢,小編還是提倡寶媽們給孩子母乳,這樣更健康,但是如果有特殊情況的話需要餵奶粉,但是不能頻繁的給寶寶換奶粉,要尋找一款適合寶寶健康的奶粉,以免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影響。再就是如果經常換奶粉的話,也會影響寶寶的消化系統,會出現溢奶的情況。

寶寶吃完奶之後,寶媽們也別閒著,要及時的給寶寶拍嗝,就把飽嗝拍出來了,寶寶才不會出現溢奶的現象,具體方法可以是在吃奶的中間停一下,給寶寶拍背,把寶寶胃裡的積氣給拍出來,拍動的時候要用空的手掌心給寶寶拍,輕輕的震動。

第二,讓寶寶側睡減少溢奶。吃完奶的寶寶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讓他避免溢奶,就是側著睡,保持這個姿勢兩個小時就行。注意一點,保持這個姿勢的時候呢,要準備一塊小方巾放到寶寶的一側,避免寶寶溢奶的時候不會弄髒枕頭,更不會流到耳朵裡面去。

第三,餵奶時用剪刀手避免寶寶吃得太快。有一些寶媽的奶水特別充足,寶寶吃的時候又容易吃得很快,這樣就會容易嗆到寶寶,也可能導致他吐奶,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採取措施,就是用剪刀手的方式哺乳,這樣會使母乳流速減慢,寶寶也就不會嗆到了。

第四,每天讓寶寶運動助消化。小孩子並不是只有躺著玩兒才是健康的,也要適當的讓他運動,可以去遊泳,在水中自由發揮,讓全身運動起來,遊泳其實對寶寶的消化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減少溢奶的現象。

新手媽媽們看到這裡想必已經學到很多知識了吧,針對寶寶溢奶和吐奶的現象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現象,只要我們正確的對待就可以了,無需緊張。

相關焦點

  • 小兒推拿楊曉:怎麼區分嬰兒溢奶和吐奶?寶寶吐奶如何預防處理?
    小兒推拿楊曉:怎麼區分嬰兒溢奶和吐奶?寶寶吐奶如何預防處理? 很多寶媽不知道怎麼區分嬰兒溢奶和吐奶,事實上它們並不能混為一談。溢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吐奶則是消化道不通暢或者功能性障礙造成的。
  • 嬰兒溢奶和吐奶有什麼不一樣?症狀不同面臨的風險性不一樣
    有朋友問出生28天的寶寶吃母乳有溢奶,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出生28天的寶寶吃完母乳後會出現溢奶,28天還屬於新生兒階段,不管是從寶寶的生理結構還是新生兒的生理缺點,溢奶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媽媽們需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溢奶和吐奶能分得清嗎?第二,溢奶是身理原因還是人為原因。
  • 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僅10斤!寶寶吐奶雖常見,但這些異常需重視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吐奶的那些事兒,教大家來分辨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以及如何預防寶寶吐奶!一、吐奶、漾奶、噴奶如何來區分?1、吐奶寶寶吐奶是指餵奶後就有1-2口的奶水返流入嘴裡,從嘴角邊漾出來出來,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乳母在餵奶後不久,馬上給嬰兒換尿布而引起的。一般情況下,生理性吐奶不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可以視為正常現象。
  • 選對了奶粉又遇寶寶吐奶、溢奶、嗆奶?曾醫生手把手教會新手爸媽
    經常會有家長諮詢「寶寶吐奶怎麼辦?」「我家寶寶也是,吃多少吐多少」。為什麼會吐奶?「吐奶」是嬰兒階段最常見的現象。很多爸媽都被寶寶第一次吐奶「嚇壞了」,其實不必緊張。因為寶寶的胃呈水平位,加上食管與胃之間的賁門沒有發育成熟,賁門處肌肉鬆弛,關閉不緊,使胃中食物容易返回食管,從口中吐出來。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吃多了」。
  • 分不清吐奶和溢奶,護理不當娃遭罪!
    粉哥導讀:經常收到後臺留言,寶寶吃完奶總是吐奶,這是怎麼回事呢?媽媽們還會發現吃奶粉時,寶寶更易吐奶,生怕選錯了奶粉、用錯了方法,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怎樣正確應對?除了「吐奶」,還有一種叫「溢奶」,你能分清嗎?這篇文章能給你想要的答案!
  • 有種苦惱叫「寶寶吐奶」,第一步不是抱起來拍,寶媽做錯卻不自知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對於新生兒的護理問題,總是令很多新手父母犯愁,有時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餵完奶,還沒等放下就開始吐奶,讓寶媽好不苦惱。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所以「拍嗝」就成了寶媽的日常工作之一,漸漸地會發現,吐奶的情況反而越拍越嚴重?
  • 寶寶吐奶怎麼辦?找準原因才能「對症下藥」,5個小妙招解決問題
    養孩子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對於新手寶媽來說,沒有經驗往往會在很多小事上手忙腳亂,比如說孩子吐奶。其實在寶媽們眼裡的吐奶,很可能是兩件事,一是真正的吐奶,二是溢奶,這是兩種不同的情況,需要採取的應對措施也不同,寶媽搞不清楚很可能沒法解決問題。
  • 寶寶吐奶別再拍背了,用這幾種方法減少「新生兒」吐奶次數
    對於新手媽媽,總會有些育兒困惑,比如吐奶,當孩子吐奶時,甚至從鼻子出來時,麻麻們會很驚慌,措手不急,不知如何去應對。下面來說說孩子為何吐奶,如何預防和治療。溢奶也就是俗稱的吐奶,新生兒胃體呈水平位,胃容量小,生理期溢乳不需要治療只需要護理,一般隨著月齡的增加,都會慢慢減輕直至消失。
  • 家有新生兒,寶媽要避開這幾種錯誤餵奶方式,易致寶寶吐奶不舒服
    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在照顧小寶貝問題上容易特別的慌亂。看著眼前這弱小的寶寶,不知道怎麼樣去照顧他們,也不知道養育他們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育兒問題。而寶媽要度過的第一關育兒難點就是如何給寶寶餵奶。餵奶關係到寶寶的成長發育,同樣,餵奶中不恰當的方式也會導致寶寶生命危險。
  • 嬰兒溢奶 嬰兒溢奶頻繁是怎麼了
    所以,新手媽媽不用擔心,寶寶吐奶一般都是正常的。可是,有時候寶寶會從鼻子、口腔裡噴奶出來,有時候吐出的奶有奶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也挺正常的,因為鼻子、口腔本來就是相通的,奶瓣則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如果只是偶爾發生,寶寶精神好,食慾好,生長發育不錯,吐奶的時候沒有痛苦和不舒服的表現,就不用擔心,注意看護好寶寶就可以啦。
  • 寶寶吐奶並非無緣無故,以下四件事寶媽沒做好,寶寶就很容易吐奶
    文|小豆芽育兒記很多新手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就比如寶寶突然吐奶,雖然寶媽們可能會處理得很好,但你知道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嗎?其實不管是哪種情況導致寶寶吐奶,其實都表示寶寶不舒服,為了減少寶寶吐奶的次數,以下幾件事寶媽要做好,做好了以下幾件事,寶寶吐奶的次數也會減少!而且寶寶也會因此更舒服!做好以下四件事,寶寶少吐奶1. 餵奶姿勢很多新手寶媽因為是第一次給寶寶餵奶,所以餵奶的姿勢不太正確,這也成了寶寶吐奶的原因之一。
  • 寶寶吐奶怎麼辦?寶媽餵奶時注意這4個方面,吐奶問題迎刃而解
    在帶娃的媽媽中,很多媽媽發現寶寶都是有「吐奶」的情況,在帶娃的過程中這個就成了困擾,所以特別是在新生兒時期,寶寶經常會在吃完奶後吐奶,有的甚至會出現噴射性的吐奶,這確實會讓寶媽很苦惱,一天有時候達到很多次,換衣服有時候一天好多次,在冬天的時候頻繁的換衣物可能會導致感冒著涼,有時候吐的嚴重的時候
  • 寶寶吐奶別只傻傻的拍背了!兒科醫生教你正確應對方法
    溢奶、吐奶的區別如果寶寶在吃奶時,因為吃得比較快或者哭鬧等原因,導致同時吸入了大量空氣,使得胃內壓力升高,就會將一小部分剛吃進去的奶液擠壓出來,導致胃中的奶逆流回食道,溢出嘴角,或從嘴角流出少量奶液,這就是溢奶。通常溢奶的量比較少,且多發生於剛餵完奶後。溢奶是小月齡寶寶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一般不影響生長發育,隨著寶寶的發育逐漸完善,到了1歲左右時大部分會消失。
  • 寶寶吐奶屬於正常,但出現這四種狀況寶媽要重視,別讓小事變大事
    寶寶為什麼吐奶?吐奶可以分為哪些情況?寶寶吐奶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吐奶,主要是因為寶寶身體還未發育完全,吞咽、腸胃等消化系統仍在發育,寶寶腸胃蠕動能力較差,所以會出現吐奶的情況。然而導致寶寶吐奶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病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的原因比較複雜,需要經過醫生仔細檢查才能知曉。日常情況下,寶媽需要仔細觀察寶寶吐奶的情況以及寶寶身體狀況,兩者結合,一旦發現異樣,及時送往醫院。尤其是當寶媽發現寶寶出現以下四種情況,寶媽需要特別注意!
  • 寶寶吐奶,媽媽別總去拍背了,用這幾種方法,可減少寶寶吐奶次數
    有了寶寶後,寶寶會出現各種小狀況,常常弄得寶媽措手不及,其中有一項挑戰就是寶寶吐奶,寶媽們時常很苦惱,認為自己已經很用心了,寶寶喝完奶,就去拍背,但還是不見效果,依然吐奶,這種情況讓不少寶媽頭疼,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有效果呢?
  • 為什麼寶寶總是吐奶?兒科醫生:別只會拍背了,教你多種做法
    寶寶吐奶,幾乎是每位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可新手媽媽看到寶寶吐奶的現象,既擔心又心疼,總是害怕寶寶得病,這應該怎麼辦呢?其實,寶媽們不用擔心。據相關調查上發現,未滿一歲的寶寶出現吐奶現象很正常,尤其是在餵母乳、喝配方奶後,就容易出現吐奶。可為什麼寶寶總是吐奶呢?針對不到6月齡的寶寶,腸胃功能發育尚未完善。和成年人相比,他們胃和食管接壤處的賁門還比較鬆弛,加上腸道接壤的幽門肌肉無法很好地放鬆,就容易出現反流現象。
  • 寶寶老是吐奶是怎麼回事,寶媽們該怎麼辦呢?
    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媽們肯定都遇見過寶寶吐奶的情況,對於寶寶吐奶可能有的寶寶會經常吐奶,而有的則很少,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寶寶吐奶,寶寶一直吐奶又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寶寶吐奶的原因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寶寶吐奶的原因,很多寶媽可能認為寶寶吐奶的原因是吃奶吃多了,或者是吃完奶後寶寶因為躺的姿勢的問題而造成的。除了這些情況還有一些原因也會造成寶寶吐奶:1、生病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
  • 寶寶吐奶老不好,試試嬰兒排氣操!五套動作簡單易學,寶媽收藏
    人的胃一般有兩個門,分別為賁門和幽門,賁門是「進口」,幽門是「出口」。小嬰兒胃部水平,而賁門肌肉鬆弛、幽門肌肉緊張,因此容易出現「悲傷逆流成河」的吐奶情況。緩解吐奶,試試嬰兒排氣操看著寶寶吐奶吐得小臉通紅,寶媽心理都跟著難受起來了,怎樣才能緩解漾奶、吐奶的問題呢?過來人給寶媽們推薦嬰兒排氣操,五套動作簡單易學,媽媽們快收藏起來吧!
  • 新爸新媽:別把嬰兒嘔吐與溢奶混淆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又祥介紹,從門診來看,30%~40%的嬰兒就診時都有嘔吐症狀,而新爸爸媽媽常把嘔吐與溢奶混淆。頻繁的嘔吐除了直接影響營養的吸收外,還可能產生脫水、鹼中毒等代謝紊亂,嚴重危害嬰兒的健康。消化不良、餵養不當、口腔畸形、消化道畸形等都會造成寶寶嘔吐,爸爸媽媽們應細心觀察嘔吐前後寶寶的神情、嘔吐物的性質等,以便及早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
  • 為什麼寶寶容易溢奶(吐奶),如何避免?
    許多嬰兒吐奶,這在嬰兒期很常見。剛剛還吃了奶好好地的懷著,或是平躺著,突然就一大口奶嘔吐出去,搞得到處都是奶垢,很髒的,讓人頭痛。更讓父母擔憂的是,小寶寶老是嘔奶不容易是哪裡病了吧?總那麼嘔奶,是否會餓著肚子,缺乏營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