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懇求修好那塊老表,表不停就代表生命在延續!杭州修表匠老冉的...

2020-12-22 錢江晚報

人是萬物的鏡像。徜徉過高山大海,最終還要到人山人海裡尋找答案。小時人物,給你奉上與眾不同的人物故事。在這裡,讀懂世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冉德明出生杭州一個條件不錯的家庭。

身邊的人都以為,他會子承父業,在機關單位尋個職位。可是連他自己也沒想到,他的這一生會和手錶打上交道。

他成了一名修表匠。

杭州武林路眾多眼花繚亂的時裝店、美食店裡,老冉的「精時鐘表店」實在不起眼,很少人能注意到它的存在。

63歲的老冉,左眼戴著放大鏡筒鏡,手裡做著細緻活兒,仿佛一幅靜止的畫面,在滴答滴答的鐘表聲中,度過了他的大半輩子。

1】老客追了他的手藝14年:

「在杭州如此手藝純粹的修表匠恐怕沒幾個」

不足7平方米的店鋪,牆上掛著十來面掛鍾,櫥櫃裡是各種小鬧鐘,有動物造型的,有複合收音機功能的,也有複合室溫計功能的,琳琅滿目,好似一個「鐘錶博物館」。

一張破舊的木桌,就是冉德明的操作臺。上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工具和配件。光是不同型號的螺絲刀就有很多種,最細的一根螺絲刀,刀尖也就1毫米寬。還有用來敲打零件的小錘子、用來消除指針磁性的退磁器、用來焊接發條的點焊槍、用來清理機芯灰塵的吹嘴等。

一盞小檯燈燈罩被折得很低,昏黃的燈光下,冉德明戴著放大鏡五倍筒鏡,正在拆卸一隻女士手錶。

「少了個零件,今天還修不來。」他說。

所有拆卸下來的細微零件都放在透明的小盒子,他又將這些原路返回裝進手錶。

「冉師傅,幫我看一下,我這表指針不走了。」一個客人將手錶遞給冉德明。

冉德明先把表貼在耳朵邊聽了聽,然後利落地將手錶後蓋拆開,檢查了一番,用螺絲刀操作了一番,又按了幾下吹嘴,沒一會兒,手錶後蓋裝了回去。

「可以了,就是有點接觸不良,小事情。」冉德明沒收錢,「他在我這裡修表有14年了。住在文二西路的,每次修表都特意騎個電動車過來。」

來修表的李師傅非常認可老冉的手藝。「城西也有鐘錶店,可是我從來不進去的。我認牢他的手藝。現在那些大牌的手錶,售後只會換換電池,技術肯定沒冉師傅好。像他這種純手藝的修表匠,杭州真沒幾個。」

2】早年戴手錶的人多,找他修表的人也多

一塊全鋼上海牌手錶差不多要一年工資

冉德明入行,事實上是被動接受再漸漸愛上的過程。

當年,他被分配到杭州旅遊品商場裡工作。女的做營業員,男的搞技術。

他進入了鐘錶部。

為了符合部門的工種,他託在上海的叔叔買了塊西鐵城的手錶。

「160元一塊。我工作第一年的月工資才15元。後來叔叔沒收錢,就當是送我的入職禮物。」

對於手錶,冉德明一開始毫無基礎,什麼也不會。商場就送他去天津手錶廠培訓。

冉德明性格喜靜,耐得住性子,幹這個還挺合適,上手也快。

1983年,憑藉著一門手藝,冉德明開了自己的鐘表店。

「早年,戴表的人很多,找我修表的人也多。」冉德明說,當年的手錶品牌不多,國產的以「上海」、「西湖」、「東風」最有名:「一塊全鋼的上海牌手錶120元,西湖牌的60多元。進口手錶也不多,價格也要高一些,瑞士的『梅花』、『英納格』,日本的『雙獅』,最便宜的也要180元左右。要知道,那個年代,工資才多少,手錶絕對是奢侈品。120元差不多就是一年工資了。」

後來杭州旅遊品商場沒了,但是冉德明的精時鐘表店還在。

3】幾乎每一隻拿來修的手錶都有故事

有的是一種延續,有的是一種念想

全心全意地靠自己手藝吃飯的冉德明,歷經三次搬遷,店始終都在武林路上。

420號這個門面,已經開了15年。

他的老客們都說,除非有零件配不到,一般不太會有冉德明修不好的手錶。

操作臺的抽屜裡,有一個鐵盒子,裡面有幾十塊手錶,都用密封袋裝著。

有幾百塊的電子表,有幾萬塊的浪琴表,還有從義大利買回來的純金懷表……這些都是客人放在這裡,讓冉德明維修的。

在他眼裡,手錶沒有貴賤之分。「我修過最貴的一隻手錶,十幾萬,但是修起來和幾千塊的手錶也沒有太大差別,原理都是類似的。倒是現在出了很多時裝表,不貴,但是非常小,需要更精細的手藝。」

每一隻手錶,都是一段故事。

曾經有一個30多歲的男人來找他,拿著一塊梅花牌的手錶,款式很老,手錶很舊,指針不走了。「不奢望它跟新的一樣,就想讓你幫幫我,讓指針繼續走著。」男人說,這是爺爺當年用的手錶傳給了他父親,現在到了他手裡。「只要它繼續走著,就證明生命在延續。」

還有一次,有個中年男人拿了一塊天皇牌手錶來找冉德明,想換塊電池。那是一塊非常老舊的手錶,冉德明認的,是一位年紀比較大的老客的。「我爸過世之前特意囑咐我,一定要來找你給這塊表換電池。」男人說,手錶會隨著其他遺物一起放在公墓裡陪著父親。

4】天天和鐘錶打交道,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

修表是一個非常精細的活兒。

「整個過程十分耗時耗力,還需要注意力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弄錯。」戴著放大鏡筒鏡一小時,冉德明就要摘下來休息會兒。

天天和時間打交道的人,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

每天早上8點半,他就到店裡,一直到晚上9點再回去。「專心致志做一件事,就會忽略掉很多外在的東西,包括時間。」

一般地,修修手錶花不了太長時間,但是冉德明都會和客人說,一周之後再來拿。「因為要觀察一陣子,完全確認手錶修好了才能還給客人。」所以鐘錶店裡,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小東西。

冉德明放鬆的方式,除了聽聽歌,喝喝茶之外,就是打掃衛生了。

冉德明說,過去很多修表匠都會在每天早上開店門的時候泡上一壺茶,並且將店裡上上下下都打掃乾淨,接著才坐下工作。「手錶的零件小且煩瑣,拆卸手錶時總會有小零件一不小心掉在地上,這也是修表匠必須每天都保持店中乾淨整潔的原因,這樣萬一有零件掉落,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

所以他每天都要掃地、擦桌子。

冉德明店隔壁有一家名表回收、修理的店鋪,面積很大,燈光很亮。

有人說現在戴手錶的人不少,但修表匠卻越來越少,好像快要被人們遺忘在舊時光裡。

對這些,冉德明都想得很明白:「只要有人還在戴手錶,我們這些手藝人肯定在。」

相關焦點

  • 修復一塊90年代的英納格使我對:很多表都是修壞的這句話深有體會
    一個認識了很久的老朋友從上海寄給我維修的一塊英納格,說是家裡人90年代購買,保存至現在,曾經有拿去給一個當地的修表師傅維修。這塊英納格整體看還不錯,表蒙有缺口,但是沒漏水是這塊表保存好的原因,檢查中發現了幾點問題:1.快播正常,再拉一檔調時間沒停秒。
  • 65歲修表匠原地擺攤31年等待失蹤兒子,結局圓滿!
    65歲修表匠原地擺攤31年等待失蹤兒子,結局圓滿!這是電視劇才有的劇情,近期發生了2起。其中一起是悲劇,喊了17年分父親竟是仇人;其二是一場喜劇,31年堅持原地擺攤,65歲修表匠終於得到了圓滿。事情起始於1987年,修表匠韓峰帶著兒子在擺攤。但是,就在他修表的功夫,兒子失蹤了。接下來的兩年內,韓峰找遍臨近區縣,甚至遠赴省外,但是依然音訊全無。
  • 修表匠帶你走進光陰的故事
    易偉良的店門面不大,裝修也不豪華,卻是顧客不斷。「開了幾十年的店,大家信任我的手藝,所以找過來的人不少。附近鄉鄰來修表,我只收點零件成本錢,要是不換零件就不收錢了。」易偉良說,自己從17歲拜師學藝,至今已經跟修表打了58年的交道,之所以能堅持至今,是因為修表中自有樂趣。所謂樂趣,其實是修表時收穫的一個個故事。
  • 聚焦濟南時間「修補師」,老修表店堅守77年……
    ▲梁秋亭協助女兒解決修表時遇到的困難。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曾是20世紀50至70年代的「四大件」。隨著時代的變遷,「四大件」多已退場,修表匠人也早已風光不再。「老梁修表店」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默默堅守著,祖孫三代守護著這門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你們傘壞了要花錢修的嗎?不好意思,我們杭州的傘免費修
    我有一把,傘面上破了一個小孔,傘骨沒壞,就是不太「靈光」了,兩折傘只能當一折用。前兩天聽同事說,建國中路有家天堂傘維修部,只要是「天堂」的雨傘,全部免費修。哇,我一個土著杭州人居然不曉得?趕緊,周二這天趁著不落雨,帶上我的破傘直奔建國中路。
  • 濟南老修表店堅守77年,很多華僑慕名而來
    「這個手錶我修了兩天了,因為顧客喝醉後不小心將表摔了,很多零件都壞掉了,但是這個表對他意義很大,他委託我一定幫他修好。」梁秋亭告訴記者。談起這塊表背後的故事,梁秋亭的丈夫陶良說,這是位老顧客的手錶,是和他妻子剛認識的時候,妻子送給他的禮物,因為自己喝酒摔碎了表,覺得非常後悔,為此也戒了酒,希望這塊表也能儘快被修理好。
  • 工廠機器出故障,廠家維修要4千,老機修工300修好!
    昨天廠裡有臺老設備壞了,三個車間的全部機修工、保全工、電工,隔壁廠的機修工,愣是沒人能修好,只得求助設備廠家,廠家根據反應情況說:「這臺機器已停產了,相關配件也沒有了,不過可以派兩個技術員過去修,但是路程遠,來回要兩天時間,需要收費4000塊。
  • 「三菱重工」修了四年沒修好 誰之過?
    第二年,陳女士發現空調的異響仍有發生,於是,她找到了三菱重工杭州維修點瑞逸電器。該維修點的檢修結果與之前一樣。  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  四年後,陳女士家的三菱重工空調問題依舊。眼看著保修期已過,陳女士找了另一個品牌的售後維修點幫忙。該服務點的維修工則認為,空調異響是由於電機問題所致。
  • 寧波一修表鋪店主不知所蹤!有人剛花5600元找他買了塊表
    她雖然報了警,但也不知道追回來的希望大不大。 在微信好友那裡買過好幾個手錶 吳女士是象山人,幾年前來寧波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來自福建的鄭先生。他在天一數碼廣場開了一家專業維修手錶的店鋪。當時就加了微信好友,平時也會聊天點讚,進行互動。
  • 深圳工廠維修機器,說好了價格2千,修得太快老闆只給500!
    沒辦法,老闆高價叫外面的師傅過來修,談好的價格是2000塊,如果需要換零件公司出。外面的師傅下午過來了,了解一下故障原因,拿出萬能表把後面的電源箱的元器件一一檢測下,大概20分鐘左右,機器就能正常啟動了。老闆也在現場,原以為要修很長時間的。因為他覺得廠裡這麼多人搞了這麼久,估計是大問題。現在看到人家過來半個鐘不到,就修好了,就不太樂意給2000塊錢了。認為這麼簡單,給500算了。
  • 長春站前修手機,花了2500多元都沒修好?市民質疑被坑了
    「去店裡是為了修手機震動的,結果花了2500多塊錢,震動不僅沒修好,他還想讓我們再繼續交錢,這不是坑人嗎?」1月14日,長春市民隋女士向二三裡資訊吐槽,稱在長春站前維修手機被騙了。「 店員拆開手機說內屏壞了,換一個900多,我哥就換了,然後說手機放那,修好打電話去取就行。」隋女士說,之後的一天內,店員打來好幾個電話,「一會說主板壞了想修震動得換主板,我哥說可以,一會又說二極體壞了想修震動得換二極體……就這樣昨天下午打電話讓去取手機,一共花了2520多塊錢,但是震動也沒修好!我哥在部隊待了八年了,這次休年假剛出來就被這個店騙了,太氣人了!」
  • 日本精工將憑超小型機械女表開啟「世界之門」
    這款表以最高檔品牌「Grand Seiko」推出,表殼採用了18k金,錶盤鑲嵌49枚鑽石,錶帶使用了暗紅色鱷魚皮。雖然售價高達330萬日元(不含稅,約合人民幣18.4萬),但全球限量發售的50塊在推出後基本售罄。
  • 「行走的CD」林俊傑 買LV戴百萬表
    作為一個資深表迷,JJ的表多到數不甚數。有日常佩戴的、重要場合佩戴的還有演出佩戴的,總的來說,如果音樂是他的生命,陪他一起除了歌迷們,就是他手上不斷更換的手錶了。
  • 修表匠人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13日(國際·一周看天下)修表匠人12月5日,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的鬱昌表行,韋華在維修手錶。他的父母早年間從中國廣西輾轉來到馬來西亞。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於興趣,韋師傅開始學習維修鐘錶,從此便與鐘錶結伴一生。鬱昌表行並不大,原本是韋師傅與一個朋友共同經營,兩人合作共事了40餘年。2015年85歲高齡的朋友去世,表行剩下韋師傅一個人在堅守。
  • 江西人為什麼稱為「老表」到底是什麼意思
    「江西老表」,是江西人對同省老鄉的稱呼,「江西老表」一詞的起源,沒有公認的看法。關於江西第二大城市的爭論再次在網上引發了廣大江西「老表」的熱議,贛州、九江、上饒、宜春等地網友紛紛加入戰團,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 男子16萬元買名表14月內修3次 店員:問題不常見,是否退換還在協商
    花16萬餘元購買了一塊宇舶腕錶,卻在14個月內接連3次出現停走、指針錯位等情況。 「14個月內,送修了3次,第一次還寄回了瑞士總部去修!」郭先生說,對於反反覆覆的維修,他已經失去了耐心,「如果這表一直壞,難道要一直修下去?」
  • 他把歲月藏在了修好的鐘表裡
    他的父母早年間從中國廣西輾轉來到馬來西亞。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於興趣,韋師傅開始學習維修鐘錶,從此便與鐘錶結伴一生。鬱昌表行並不大,原本是韋師傅與一個朋友共同經營,兩人合作共事了40餘年。2015年85歲高齡的朋友去世,表行剩下韋師傅一個人在堅守。巴生的鐘表行從鼎盛時的六家變成了現在的四家,其餘三家都已經陸續傳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的手裡,只有年逾八旬的韋師傅還在堅持著每天親自營業。
  • 95後女孩29萬在朋友圈買了塊假表
    花29萬元買了塊百達翡麗手錶,誰知收到貨後一個月,手錶就停走了,送到鐘錶公司一檢測,發現竟是個假貨。找到賣家要退貨,賣家返還了7.2萬元後便沒了下文。日前,慈谿法院處理了這樣一起名表買賣糾紛。  來起訴的是在上海生活的「95後」義烏姑娘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