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偏見源於傲慢、無知或誤解。其實偏見也源於歷史、文化和習慣,說白了——有的偏見源於骨髓。這就好比美國社會關於膚色種族的偏見,這也讓導演喬丹?皮爾獲得了無限靈感,2017年他的首部長篇電影《逃出絕命鎮》問世,這也是迄今為止在海外成本最低,口碑最好的恐怖電影。
1960年,美國作家哈珀·李發表了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書中講述了一個無辜黑人因為民眾的偏見而被指控有罪的故事,它喚起了人們對種族平等的嚮往,時隔多年,種族平等在美國已然「政治正確」,可實際上,種族溝壑仍難以填平,導演喬丹·皮爾正是把握了這一點。
電影《逃出絕命鎮》一開場,黑人男主角克裡斯和漂亮的白人女主角露絲正在熱戀,(0657)這種不常見的組合讓人生疑,基於這個疑點故事隨即展開。兩人相約一起去女方家度周末,熱情接待的露絲一家看上去非常友善,克裡斯卻感覺哪裡不對勁。
一方面,是帶著標準假笑,思想時刻不在線的黑人女傭,另一方面,是神出鬼沒、半夜無故奔跑的黑人園丁。露絲的父母雖然熱情,但也總用奇怪的眼神審視著他。克裡斯把自己的疑惑說給露絲聽,露絲卻把一切都歸結於克裡斯的「小心眼」。是小心眼嗎?克裡斯想不出緣由,自認理虧。
之後的家庭聚會,越來越多奇怪的鄰居們出現,他們一邊誇張地讚美克裡斯的身材、肌肉和力量,一邊撫摸著克裡斯的手臂,仿佛在點評一件好看的外套,而不是與一個活生生的人打交道。宴會上的另一位黑人,溫順得就像是白人老太的男寵,克裡斯與他之間生硬的交流與他們共同的膚色格格不入。
克裡斯想向好朋友傾述自己的遭遇,可說到一半,「假笑」女傭出現了,她一邊笑,一邊流著眼淚說著:露絲一家人都好得不得了。這個鏡頭讓人不寒而慄。
古怪的人群,詭異的氛圍,再加上種族元素的代溝,就在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克裡斯是否能消除誤解戰勝偏見時,真相逐漸露出水面。原來,一場以男主角身體為商品的拍賣會,悄無聲息地展開了。
這是一部讓人「細思極恐」的驚悚電影,它沒有讓人反胃的血腥鏡頭,也沒有一驚一乍的劇情,男主角時刻都在思索如何自保和自救絕不作死,但電影裡營造的氣氛卻讓人時刻背脊發涼。而之前所有人的熱情,都建立在一個處心積慮的巨大陰謀之上。
所以《逃出絕命鎮》成為了恐怖片裡的另類,它不僅獲得2018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還登頂外媒評選的「2010年代最佳影片」。這裡有必要隆重介紹一下導演喬丹·皮爾,他是2012年開始拍攝《黑人兄弟》系列美國段子喜劇的導演兼演員,他的短片作品大多聚焦美國社會的問題,比如種族歧視,家庭矛盾,或者不良的社會風氣,笑點綿密構思精妙。《逃出絕命鎮》是喬丹·皮爾的第一部電影長篇,口碑、票房雙豐收,有了《黑人兄弟》鋪墊,他的成功絕非一炮而紅。
一定是從小的深刻感受,才會讓導演對膚色問題有著如此執拗的見解。《逃出絕命鎮》的黑人用一場「屠殺」式的結局作為收尾,男主孤身一人逃出生天,結局看似皆大歡喜,但仔細想來,他埋下恐懼和仇恨的種子,何嘗不是另一種傲慢與偏見呢?對於這部影片是否「最佳」我保留個人意見,但它指東打西、欲言又止的敘事方式值得我們華語電影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