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依勒內(裡昂主教,殉道St.Irenaeus)
聖依勒內被稱為「天主教神學之父」,生於公元125年,原籍小亞細亞的士麥拿城。青年時受了高等教育,除精通聖經外,對希臘文、哲學,也有深刻的研究。而且他有機會與宗徒的若干嫡傳門徒交往。其中最著名者為聖若望的門徒聖波利卡普。聖波利卡普將他自己與聖若望宗徒和其他宗徒的談話,宗徒所傳的道理,講給聖依勒內聽。
那時候,小亞細亞和高盧(今法國)的馬賽之間,商業交易頻繁。東方的商人沿高盧的洛納河上溯至裡昂。漸漸地裡昂成為西歐的主要商業中心,傳教士紛紛到高盧宣揚福音,創立教會。
裡昂的首任主教是聖巴田諾,聖依勒內就是聖巴田諾的得力助手、裡昂教會的司鐸。
公元177年,教難爆發,裡昂大部分神職人員均遭逮捕下獄,為主致命。依勒內恰巧奉教會當局委派,赴羅馬謁見教宗聖厄路臺留,報告孟達尼斯異端傳布情況,所以他當時未能獲享致命的榮冠。
依勒內從羅馬回到裡昂,就被任為裡昂的主教,負責治理教務,約24年之久。他在主教任內,全力傳揚聖教,派聖斐理斯、聖福我那督、聖亞基萊烏斯到華倫斯傳教;派聖法魯休、聖藩萊祿到白桑仲傳教。他學習當地的方言,用當地的方言講道,所以傳教的成績,非常美滿。嶽斯底邪說在高盧泛濫,蠱惑人心。依勒內為了駁斥這一邪說,先下一番苦功,研究這項邪說的內容。然後編撰了一部五大卷的書,引證宗徒的教訓和聖經的文字,針對邪說的內容,逐端予以駁斥。
嶽斯底派異端之所以能迷惑人心 迅速傳播,其主要原因是它故意帶上神秘的色彩。人們看了,如墜霧裡。依勒內將嶽斯底異端的真相儘量揭露,讓眾人認識它與聖教的正統教義完全不符。依勒內那部駁斥嶽斯底異端的書,是用希臘文寫成的,其後譯成拉丁文。這本書暢銷各地,給予嶽斯底異端無情的打擊,使之逐漸消寂。
小亞細亞一部分主教,對於復活節的日期,發生爭議,不肯服從羅馬教廷的指示。依勒內努力調停,以期解決爭端。之後在325年尼塞會議後,小亞細亞主教不再堅持,完全服從羅馬教廷的指示。「依勒內」的名字,希臘文原含有「和平」的意義。聖人努力從事和解,使人言歸於好,確是名實相符。
聖依勒內逝世日期未詳。根據聖熱羅尼莫的記述,他傾流鮮血,為主致命,獲取致命的榮冠,時在202年。
聖依勒內的著作,在聖教的神學系統,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神學之父」由此得名。他還是天主教第一位編寫要理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