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覺得因果報應是迷信的說法,不具什麼科學性。時至今日,人生已過大半,縱觀社會上林林總總的現象,忽然感到因果報應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其一,因果報應符合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無論如何無法得豆,同樣,種豆無論如何也不能得瓜。這道理顯而易見。濫砍濫伐肯定會造成水土流失。汙染環境就會形成霧霾。這些都是自然界的鐵律,不服不行。
其二,因果報應符合人的成長規律。胡適先生說過,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一個人,在年少的時候努力學習,就能得到知識薰陶,從而為成人成才奠定基礎;而在年少的時候虛度光陰,不走正道,不學無術,等待著的肯定沒有什麼好果子。一切真正的成功都來自堅持不懈的努力。
其三,因果報應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事物都是具有多重性的,最典型的就是那個「塞翁失馬」的故事: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著的,內因是依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人們有時抱怨環境生態這個外因,其實起根本作用的還是人的欲望這個內因。
其四,因果報應符合天理人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是天理。蒼天有眼,神目如電,三尺頭上有神靈。這也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曾子曾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古語還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也是真理。人心向善,不得人心者難有好報。
綜上所述,因果報應是具有科學性的。我們活在世上,就應按照科學規律而不是背離科學規律來為人處事。老實人終究不吃虧,捷徑是下笨功夫。牢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上帝要讓他滅亡,就先讓他瘋狂」的道理,把步子邁得穩妥些、紮實些,用辛勤的付出換取實實在在的進步,守住人生的底線,追求美好的人生。
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種種不如意而產生埋怨、洩氣的情緒,覺得自己努力了,為啥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呢!而看看周圍有的人靠不正當手段得到了許多,怎麼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惡報呀?其實,正如陳毅元帥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近年來落馬出事兒的許多高官,當初頤指氣使、大肆斂財、揮金如土時,能想到有一天會給他算總帳、失去人身自由身陷囹圄嗎?而老老實實,踏實肯幹,不隨波逐流,靠自己一步步努力而成長起來的幹部,可能進步沒有那麼快、那樣大,但畢竟還是能睡得了安穩覺,能得到群眾擁護和稱讚,有一個完滿的人生結局。這就足矣。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戲,我們都是這齣戲的演員,演的角色可能是主角,也可能是配角,有的就是跑龍套的。但無論何種角色,都需要潛心投入,全力以赴演好演像,爭取做到這個角色的最好。正如一位外國哲人所說:「問題不在演了多久,而在演得多好。」演不好,甚至演砸了,要想獲得觀眾叫好的掌聲那是不可能的。正是:
因果報應真科學,
漫漫人生有秘訣。
耕耘收穫成正比,
笑到最後分優劣。
2017.12.9於北京知行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