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是很多人出行首選,高鐵車廂也算是公共場所了,前段時間的泡麵事件折射出了國民素質和道德問題,那到底高鐵上讓不讓吃泡麵呢?
其實高鐵上並沒有明文規定不能吃泡麵,但是有規定高鐵上是不能夠銷售泡麵的,高鐵上飯菜價格的確有點高,在我看來價格在45左右,讓一般人消費不起,湊合一下就到家了,或者有零食或者水果,也許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思想了吧。法無禁止即可為」,沒有這個規定說明自己帶的泡麵是可以吃的。
大多數人出行坐高鐵,會感覺沿途食物不乾不淨的感覺,方便麵再不好吃自己帶的會覺得吃的讓人放心,但是動車比普通列車封閉性強,所有窗子包括衛生間窗子都是打不開的動車內的空氣是通過機械循環系統實現的。在車廂內進食方便麵,氣味會散步在車廂內很難散去,這樣就會影響別人的乘坐感受!所以最好不要吃方便麵,比如選擇麵包之類的。
動車的沿途車內也是沒有賣方便麵的。這也是從側面提示乘客不要吃氣味性大的食物比如韭菜盒子,方便麵,等。這也是列車升級的表現,人人都需要一個舒適的乘坐體驗,所以大家都從我做起,方便他人,也是方便自己!從道德角度講,我們也要尊重車廂內其他乘客的感受。
而對於視頻中那位女士罵街式的撒潑打賴,氣急敗壞式的阻止他人,反而落了下風,有理不在聲高,公道自在人心,正人先正己,作為一個糾錯者,首先要確定你要你要做的事是正確的。顯然,這泡麵味道刺激到了怒吼女,讓她不能自已,開始義正辭嚴的聲討泡麵男。泡麵事件,折射出我們的素質有待提高。
常理而言,在你認為別人這樣做不合理,你去糾錯,你的做法是否得當?大家都知道公共場合不允許吸菸,假使說一個飯店大廳有人在吸菸,你去制止他吸菸你有沒有權利就高聲喊叫咆哮不止去影響其他人進餐?不要說你的嗓音很刺耳,就算嬌鶯一般動聽也要人家有心情不是?
泡麵男和寶媽沒有用合理的溝通方法去和對方溝通,導致雙方發生爭吵,更激化了後來的事情,其實你可以跟他說你身體不舒服,特別是聞到那個泡麵味道更不好了,我想那位吃泡麵男子會考慮你的感受的。泡麵男按照道理應該去餐車或者去車廂連接處去吃,但是現在高鐵上吃泡麵的事常有發生,但是在那個時間點,那個情景,遇到那樣的人將事情激化了。
解決問題不是僅僅靠強硬的,你又不是誰的誰,強硬起來誰怕誰呢,和氣生財才是硬道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