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太極拳落選國家非遺,曾被炮轟附仙攀道搞「神仙申遺」

2021-01-19 澎湃新聞
張三丰太極拳落選國家非遺,曾被炮轟附仙攀道搞「神仙申遺」

澎湃新聞記者 段豔超

2014-12-05 10:52 來源:澎湃新聞

邵武市一小學全校師生在練習張三丰太極拳。

       12月3日,文化部官網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顯示,此前遭炮轟「神仙申遺」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

       通知顯示,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其擴展項目名錄各153項。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4項,分別為北京市大興區的吳氏太極拳、天津市武清區的李氏太極拳、河北省任縣的王其和太極拳、河南省溫縣和氏太極拳。

       而在7月16日文化部官網公示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申請共5項。

       也就是說,只有福建(邵武)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

       12月5日,澎湃新聞致電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傳司管理處,工作人員說,這是評審委員會根據項目規則進行審議、判定的結果,「(此前)公示就是徵求大家的意見,並非遭到什麼『炮轟』,這是一個正常的程序。」

       據自媒體「豫記」8月初報導,8月5日,河南省陳氏太極拳協會執行會長、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在鄭州召開發布會,炮轟張三丰太極拳申遺是「神仙申遺」。

       陳正雷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特性是世代傳承,大多標準是由父子(家庭)、或師徒、或學堂等形式傳承三代以上,所謂張三丰創太極拳本身是一場附仙攀道的現代神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能混淆視聽。

       該發布會引起輿論關注。此後,澎湃新聞曾致電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收到了有關方面的一些意見和質疑,而在公示期間收到意見和質疑,是正常的工作程序,現在公示期已經結束,正在處理相關意見,核實材料。「我們會把結果給最後的評審委員會在複議的時候提供參考,究竟張三丰太極拳是不是被退回,還是哪個項目上哪個項目下,最後國務院公示的時候,才是最後的結果。」該工作人員強調,張三丰太極拳項目並不特殊,不知道為什麼被放大,「我們不會因一個人或一個機構的質疑而做臨時決定,會按照正常的程序。」

       提到張三丰和太極拳,國人第一印象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李連杰版的電影,更將張三丰一百歲時自創太極拳的故事推廣到家喻戶曉。

       據自媒體「豫記」文章,福建的張三丰太極拳申遺之路,可以從媒體的報導中梳理出來。

       《南平邵武:張三丰故裡掀起「太極旋風」》披露,邵武學者依據明朝嘉靖年間編的《邵武府志》、清朝鹹豐年間編的《邵武縣誌》、福建省省志《閩書》,認定福建邵武市和平古鎮坎下村是張三丰的出生地,而且張三丰是北宋人。

       2009年,央視《走遍中國》欄目組在邵武拍攝了專題片《福地仙蹤》,是年9月27日在央視一套、四套,該節目以探究張三丰的身世之謎的名義,沿用了邵武當地學者的論斷。2012年9月,央視再次以《張三丰是邵武人》為題推出專題片,邵武一片歡騰。

       一年後,2013年9月,邵武舉辦「海峽兩岸•三豐故裡」活動,並首次打出了張三丰(原式)太極拳的口號,之後的邵武,「儼然成為學習太極拳的集散地,已有近3000名外地學員來到邵武並學習了張三丰(原式)太極拳和太極功法。」

       今年3月31日至4月2日,邵武召開首屆張三丰(原式)太極拳大賽,全市近2000人參加了該活動,後又組織600餘名中小學生舉辦張三丰(原式)太極拳、太極功法大賽。邵武在統一口徑的措辭中強調原式,也深深刺激了太極江湖的其他門派,如果這個說法被認可,則證明剩下九門要奉其為鼻祖。

       舉全市之力舉辦活動的動力,來自邵武市委2014年工作要點:「重點打造『太極張三丰』旅遊品牌,建設一個太極廣場、創作一臺張三丰太極演藝、恢復一處張三丰祖庭、建一所太極學校、學一套正宗太極拳、舉辦一場太極武術比賽,做到文旅結合、以文促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張三丰太極拳,落選,申遺

相關推薦

評論(37)

相關焦點

  • 詠春拳獲選國家級非遺 張三丰太極拳遭質疑落選
    此前引起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太極拳」2006年即入選第一批國際級「非遺」名錄,當時只包含楊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而文化部網站今年7月16日公示的推薦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申請共5項。而此次公布的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有4項,分別為北京市大興區的吳氏太極拳、天津市武清區的李氏太極拳、河北省任縣的王其和太極拳、河南省溫縣和氏太極拳,只有福建邵武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記得在2018年的時候還曾經看到過有人專門發帖,詳細論證了「從申遺歷程看,太極拳的成為世界級非遺的可能性不大」的主題。太極拳練習者不乏老外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可以申報非遺的項目太多了,太極拳的申遺被數次擱置。
  • 伊朗駐華大使館祝賀太極拳申遺成功 還附上自家非遺精品組圖
    本文轉自【海外網】;海外網12月18日電17日晚,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後,伊朗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第一時間發文祝賀,還介紹了一下伊朗申遺成功的細密畫藝術,稱其和中國繪畫相互影響,體現了文明交流互鑑的魅力。伊朗駐華大使館微博發布的細密畫 「祝賀太極拳列入人類非遺名錄」,伊朗駐華大使館微博先是獻上了祝賀,然後還寫道,「如果一說起中國繪畫,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水墨畫;那麼一提起伊朗繪畫,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細密畫。伊朗、土耳其、亞塞拜然、烏茲別克斯坦聯合申報的細密畫藝術剛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遺名錄。
  • 太極拳離世界性運動還有多遠
    (摘編自《東方今報》《新民晚報》《瞭望》新聞周刊)紛爭不斷:各路「神仙」老打架太極拳申遺成功後,各路「神仙」都紛紛跳出來慶祝。湖北十堰旅遊委發布文章稱,武當山在各種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幾乎成為太極拳的朝聖之地。太極張三丰更是聲名遠揚,被尊為太極拳的開山祖師。文章還稱,近年來,隨著史料和古拳譜的問世,更加確定張三丰是太極拳的創造者。
  • 昨晚,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成功申遺。湖北省武當文化研究會會長楊立志考證發現,在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 )的一次人口普查中,張三丰曾被記入在均州(今丹江口市均縣鎮 )芝河裡的道籍之中,戶籍冊子裡記載了他的年齡、相貌、籍貫以及他以全真修煉於太和山、任五龍宮住持等信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祖朱元璋派人四處尋訪張三丰,始終未能如願。因為,張三丰不愛功名。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年間先後四次下詔,希望張三丰進京,但仍不見張三丰蹤影。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太極拳申遺成功,新京報對話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和陳氏太極拳傳人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關注。
  • 中國再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十二年的堅持,終於申遺成功
    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國家,更是世界第一。武當道人張三丰開中國「內家拳」之先河,其後發展出「太極十三勢」,為太極拳的原型,後發展成為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8月,國家確定太極拳為申報項目,太極拳開始申報
  • 中華瑰寶發揚光大,中國功夫源遠流長,祝賀太極拳申遺成功!
    一說是源自河南溫縣陳家溝,由陳氏第九代傳人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諸優秀拳種之精華,結合導引、吐納術、中醫經絡學,創編了一種新的內功拳種,按陰陽轉換之意取名太極拳;一說是由武當派創始人張三丰開創內家拳之先河,其後發展出太極拳的原型——「太極十三勢」,再後來演化為武當太極拳。
  • 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同批還有哪些國家申遺成功?
    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最終共有35個新項目被列入名錄(冊)。除了太極拳和送王船,還有哪些國家的項目今年申遺成功?中國非遺項目知多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推特上宣布太極拳入選時介紹稱,太極拳是一種起源於中國中部地區,有助於培養正義、中立思想的傳統鍛鍊形式。中國「太極拳」。
  • 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分子。消息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非遺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2008年開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方案多次改動完善新京報:太極拳申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嚴雙軍:2005年8月,太極拳開始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時我在溫縣文化局任副局長,主管非遺工作。2006年5月,太極拳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 申遺成功的太極拳 像不像你身邊「最熟悉的陌生人」
    由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委員會評審通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居世界第一。從2006年開始,太極拳就開始了申遺的漫漫長路。時至今日,終於成功。成功的背後,是數不盡的坎坷和艱辛。
  • 太極拳申遺成功,作為發源地的河南陳家溝,一夜之間便全世界聞名
    但其中一項入選的項目是「中+馬來西亞」聯合申報,因此這次被收錄的純正本土非遺,還要數「太極拳」「太極拳」發源於河南省溫縣陳家溝,自明代末由陳氏創立以來,至今已有十幾代傳人,練習者遍及全球,是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在海外傳播中十分成功的一個典型例子,學習太極拳的人遍及世界一大半國家,其中蘊涵的思想文化,不僅能使練習者修身養身,強身健體,更能豐富人們對自然能量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豫見太極|祝賀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從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線會議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太極拳成功申遺!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成功申遺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創始人是張三丰還是陳王廷?
    焦恩俊版張三丰可是,有人說了,張三丰創太極根本不成立,王宗嶽為清乾隆年間人,這為一部分人所認同,當然肯定陳式太極拳門人所認同的,這一點證明王宗嶽本人是在陳王庭之後,也就說明了《太極拳論》是寫在陳王庭創太極拳之後,但是,即使是這樣,《太極拳論》寫的就是陳式太極拳嗎 ?
  • 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落選
    此前遭受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同時公布的還有1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文化部相關負責人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所謂「擴展」是擴展了申報地區或流派分支,如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際級「非遺」的「孟姜女傳說」,之前申報地區為山東省淄博市,此次擴展了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
  •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的高級黑 2020-12-19 02:09:37 參與互動   太極拳申遺成功,要防「偽大師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消息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非遺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