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方農夫與蛇,中國東郭先生和狼的不同之處,淺談中外文化差異

2020-12-14 歷史成語典故解讀

東郭先生與狼和農夫與蛇兩個寓言故事,大家肯定都知道。兩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都是,要學會區分善惡,不應該對壞人仁慈。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兩個寓言故事(歷史典故),一個出自我國明代馬中錫《東田文集》中的《中山狼傳》,一個出自西方的古希臘時期《伊索寓言》。

除了出處問題,最關鍵的是兩個寓言故事表達的深層意義有所差別。在最近國外疫情迅猛發展的情況下,除了回國當中的少數人的低素質奇葩行為讓大家生氣以外。再有就是讓我們更氣憤的,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大國,我們對於國外某些國家和地區機構的幫助,得到的不是稱讚,而是充滿著惡意的詆毀。最近看到不少文章和個人用以上兩個寓言來表達類似事件的觀點,但部分文章與朋友們的引用不準確。

你們的行為,爽哥先回復

今天寫這篇文章就是告訴大家一定不要用錯了歷史典故,在形容西方某些國家和個人恩將仇報的這種行為時,不要用農夫與蛇的典故,必須用東郭先生與狼的典故。不是說出處問題,深層原因聽我和大家來分析。

01農夫與蛇的故事

故事概況: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買完東西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蛇,以為它凍僵了,於是就把它放在懷裡。蛇受到了驚嚇,等到完全甦醒了,便本能地咬了農夫,最後殺了農夫。農夫臨死之前後悔地說:「我想要做善事,卻由於見識淺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到了這種報應啊。」

農夫與蛇

大家要看農夫與蛇故事的重點:1、蛇在冬天是需要冬眠的,而好心的農夫以為蛇凍僵了。2、甦醒後的蛇本能咬了農夫,而不是蓄意或惡意。3、從農夫最後的表達,也是自己善意用錯了地方害了自己。故事的最後結果是農夫被咬後去世了,總結來說:農夫與蛇的責任各佔百分之五十。

02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

故事概況(這個故事有點長,大家實際只讀過上半段,後半段才是精彩之處):東郭先生到中山國找工作,途中遇到一隻受傷的狼。狼央求東郭先生幫忙用他的口袋把狼自己藏起來,躲避獵人的追殺。東郭先生就把狼四肢綁起來藏進了自己的口袋,獵人詢問狼的去向時,他說自己並沒有看見。

漫畫東郭先生與狼,被追殺的狼

躲過獵人追殺的狼,在東郭先生把他放出來以後,確說:先生好人做到底,既然救了我,現在我很餓,就讓我吃了你吧。東郭先生說你怎麼可以恩將仇報,爭執不休的過程中,東郭先生提議按照民間的規矩來辦,找三位老人評論對錯。」狼高興地答應了。但前面沒有行人,於是狼逼他去問杏樹。

老杏樹說:「種樹人只費一顆杏核種我,20年來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實、賣我的果實,享夠了財利。儘管我貢獻很大,到老了,卻要被他賣到木匠鋪換錢。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麼不能吃你呢?」

東郭先生去問牛。那牛說:「當初我被老農用一把刀換回。他用我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活了全家人。現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麼不能吃你呢?」狼聽了又囂張起來。

東郭先生與狼

這時一位老農扛著鋤頭路過,聽見東郭先生的表述後,老農想了想說:「你們的話,我都不相信,這隻口袋這麼小,怎麼可能裝下一隻大狼呢。請再裝一下,讓我親眼看一看。」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團,讓東郭先生重新用繩子捆起來,裝進了口袋裡。

狼進入口袋以後,老農趕緊把口袋紮緊,用攜帶的鋤頭把狼打死了。然後對東郭先生說:「這種傷害人的野獸是不會改變本性的,你對狼講仁慈,簡直太糊塗了。東郭先生恍然大悟。

農夫與東郭先生

大家看東郭先生與狼故事重點:1、狼受傷後央求東郭先生幫助它躲避獵人的追殺。2、在逃避追殺以後,轉頭就想吃了救了它的恩人。3、故事結果時,在老農的幫助下,狼被獵殺。總結來說,東郭先生是因為善良的本性,幫助了不該幫助的狼。而狼完全是恩將仇報,要吃掉救他的恩人。

03對比總結

故事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明白。為什麼我說在評價少數西方國家或地區機構的不懂感恩,甚至恩將仇報的行為時,要用東郭先生與狼來比喻,而非農夫與蛇。出發點不同:農夫是常識的缺失,蛇是本性;東郭先生是自己的善意,狼是完全的惡意。結果不同:農夫被蛇咬後去世,狼最後被打死自食惡果。

狼子野心

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中,我專門把大家很少讀到的杏樹和老牛的表達寫出來,其中的深意大家可以慢慢品味。至於兩所寓言故事的深度,不言而喻,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充滿著濃濃的東方哲學意味。

歡迎和大家分享你對這兩則寓言的觀點,還有就是杏樹和老牛的表述給你的啟發是什麼?

參考文獻:明代馬中錫《東田文集 中山狼傳》、《伊索寓言》

相關焦點

  • 《東郭先生和狼》講了什麼故事與哲理呢?
    《東郭先生和狼》是一篇經典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濫施同情心的東郭先生和忘恩負義的中山狼是我們的反面教材,告訴我們要學會分辨善惡,不要濫施同情心。《東郭先生和狼》的主要內容晉國大夫趙簡子在中山狩獵時,射中一隻狼,狼中箭後逃走了,趙簡子驅車追趕;這時,有位叫東郭先生的人碰到了那隻逃命的中山狼,狼請求躲在東郭先生的書袋裡,東郭先生答應了;等趙簡子追上打聽狼的下落時,東郭先生說不知道;等趙簡子離開後,狼準備吃掉東郭先生;一個農夫恰巧路過,把狼騙回書袋
  • 釋迦牟尼,東郭先生,農夫和虎狼蛇蠍
    像《東郭先生和狼》,東郭先生顯然是有共情能力的,對一頭餓狼也是滿滿的同情——畢竟也是一條生命啊!還好最後由路過的老農乾死了狼,才救了先生一命。只是,這個聰明的老農,最終在《農夫和蛇》裡面栽了,可憐一條僵蛇而被蛇反噬。同一個老農,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景,不同的結果。還是那熟悉的共情,熟悉的味道。
  • 農夫造句和解釋_農夫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農夫(nóng fū)。近義詞有:農人,農民。指從事農業勞動的男子。[范文瀾等《中國通史》:「農夫耕種公田,不能同時供應軍役。」](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9、那一定會很好)3、一天,一個農夫背了鋸子和斧子來到樹林裡。
  • 《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再出新傳,只不過這次的狼結局有些慘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是否聽過《東郭先生與狼》的童話故事呢。小編在回憶這篇故事的時候,對故事裡的農夫印象尤為深刻,他真是一位心懷智慧的長者,這期就讓我們來看看星太奇和他的小夥伴們一起來還原這個古老的故事吧。
  • 東西方龍文化的差異:東方的龍是祥瑞,西方的龍是邪惡?
    其實西方也存在著龍,並且流傳時間也不短,只不過西方的龍向來代表著邪惡,這是怎樣的原因才導致了東西方對「龍文化」這麼迥然不同的態度。對於中國來說,從上個紀末遼寧出土過一批夏王朝時期的玉龍中我們可以看到夏朝的人們就已經開始對龍有了具體概念,然後人們便開始喜歡將未知的事物或者無法解釋的現象與龍聯繫起來。
  • DoReMi-TrebleBass創始人邱世傑淺談中外音樂教育
    2019年6月16日晚,荷蘭文化演出廳,兩位來自中國的DoReMi-TrebleBass學員——沙謙慧和彭薪宇為此次歐洲巡演獻上令人難以忘懷的謝幕之禮。
  • 《中山狼傳》:東郭先生,你的善良需要有底線!
    《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正是取《中山狼傳》之精華部分,寫的是書生東郭先生懷著"兼愛"之心救了中山狼,反而險被狼所害,諷刺有些壞人忘恩負義,狡詐貪婪,而有些「好人」迂腐懦弱,濫施仁慈,好壞不分,以來警示世人:只有聰明而沒有善心,終會被世界摒棄;只有慈悲卻缺乏洞察力與判斷力,終不免落入險境而無法抽身,善良是需要有底線的。
  • 改編版《東郭先生與狼》,奮豆扮演的大灰狼直呼受不住
    《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因為它不僅是一個經典充滿哲理的童話故事,甚至還被應用到我們的語文教材之中。故事中好心的東郭先生路遇一隻被人們追殺的狼,出於好心他果斷地把狼救下來並藏到自己的麻袋中。可畢竟狼和人不同,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剛死裡逃生的狼一出來就把自己的救命恩人東郭先生吃了。
  • 中西文化差異:幫助美國,為什麼讓我們沒有安全感?
    今天來討論一個話題——中西文化差異:幫助美國,為什麼讓我們沒有安全感?疫情來勢兇猛,全人類既然面臨共同敵人,理所應當站在一起共同抗擊疫情,背靠背、肩並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儘早把病毒消滅這是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的。
  • 「短小說-世相百態」蛇狼之心
    畢竇元的致命弱點就是太意氣用事,雞鴨狗貓狼蛇兒啥的幾句好話一說,兩杯「貓尿兒」咽下喉嚨,仿佛啥事都不是事兒了。當然了,在雞鴨鵝圈裡混久了,很少有人能免俗的。畢竇元也不例外。時間久了,圈裡圈外的小夥伴們認識的就多了,什麼狼二蛇三狗四的,不管同類異類的都玩在一起了。
  • 中國本土童話有什麼特點?這幾點跟西方童話不同,卻也有相似之處
    黎亮的新作《中國人的幻想與心靈:林蘭童話的結構與意義》敏銳地把目光投向林蘭童話,並通過將阿蘭·鄧迪斯的區域類型理論引入結構形態分析,在不同文本的跨文化比較中尋找中國童話的特有屬性。書中,黎亮通過對林蘭童話的形態學分類,歸納出得寶型、失寶型、考驗型、離去型和滑稽型五個大類,並分別加以學理解析。得寶型童話對應著成人儀式中的寶物贈予環節。有別於西方童話中通常將寶物贈予有力的人,林蘭童話中寶物的獲贈者往往是善良的弱者,從中也表現出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在價值觀上的差異。
  • 淺談《只狼》背景故事和優缺點,雖然熱門但不足之處太多了!
    淺談《只狼》背景故事和優缺點,雖然熱門但不足之處太多了! 只狼這款遊戲無疑是2019開年以來最為火熱的一個大型單機遊戲,其精緻的畫面,日本戰國時代的背景故事,人物的塑造,戰鬥場0面的動人心魄,還有最讓玩家們痛恨的遊戲難度,這些都做的很好。
  • 「東郭先生與狼」蘊含的深刻地緣背景
    我想大家小時候都聽過「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印象中小學課文裡也有這個故事(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因為大部分時候,這個故事是來教育兒童的,因此其中的「人物」被簡化為東郭先生、獵人、狼,和一個以智者形象出現的「老農」。而實際上,這個故事是有很深的地緣背景的,而其中所涉及的國家,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中山國」和「趙國」。
  • 「歷史」同樣的時期,中國和西方不同的差異
    從1640年到1840年,在這200年中,西方已經進入了這樣一個時期:「自然力的徵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裡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 從《牡丹亭》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看中外文化的審美差異
    (三)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相似之處這兩位作家所處的社會歷史狀態和個人處境有諸多相似之處,因此,他們的創作思想在早期也都以反封建為主,可具體表現在湯顯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兩部作品當中,它們都以青年男女的愛情為主題。
  • 漫畫聊東西:一眼看透中西方文化差異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文化差異這個問題,作為語言學習者,我不一定能接受,但是可以理解大部分文化的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國外網站Quora上有一篇描述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小漫畫,點讚高達10K+。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博君一笑,也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鳴和思考。
  • 改編版的農夫與蛇變成搞笑版的阿衰與蛇
    ,出自伊索寓言,主要講述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正在趕集回家的農夫,在小路旁邊遇到了一條凍僵的蛇,農夫把蛇放到了自己的懷裡,用自己的體溫讓蛇甦醒過來。由於蛇受到了驚嚇,等完全甦醒過來時,便本性地咬傷了農夫。在農夫臨死之前,後悔傷心地說:我本想做善事,由於自己見識淺薄,害死自己的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分清善惡,我應把自己的援助之手給那些善良的人,對於壞人,即使我們仁至義盡,他們的本性也不會改變的。
  • 中國姑娘讓你秒懂中西方文化差異
    無論生活方式還是言談舉止,中西方文化都存在諸多差異。雖然寥寥幾筆,但又蘊含智慧,展現著不同文化的印象和特質,快來一起看看吧!  西方美容產品廣告:  古銅色!小麥色!今天就擁有!  西方媽媽:  -看嘍~100分考了99呢!  -那一分扣哪了?
  • 狼人傳說 中西方「狼」文化有哪些差異呢?
    身材高大,天性殘暴,毛髮旺盛,平日裡看起來有些與常人無異,但月圓之夜就會變成狼形,嗜血好殺,是吸血鬼的天敵。狼人無疑已經是近些年西方神秘文化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頻頻登上各種影視或遊戲作品中,大家對其熱情從未退卻。
  • 阿衰:「農夫與蛇」故事超強改編版——衰農夫篇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位衰農夫饑寒交迫,在大雪中艱難行走。這位農夫在雪中總共遇到3條蛇,每次衰農夫都善良的救治它們,可是每隻蛇呆在衰農夫手中不超過3秒,就會死去。衰農夫到底是如何救治這些蛇的呢?品嘗到烤蛇美味後的衰農夫心生歹念,想再次將毒蛇烤了吃,可寓言故事上演的是農夫救了毒蛇,因此,衰農夫還是決定將這隻蛇救活。於是衰農夫靈機一動,看四周沒人,快速的蹲在蛇的身上,給毒蛇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帶有味道的「被子」。好歹是一條毒蛇,衰農夫你這樣羞辱一條毒蛇是不是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