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化農業能給農民帶來什麼好處,開啟智慧農業的大門

2020-12-24 電子發燒友

無人化農業能給農民帶來什麼好處,開啟智慧農業的大門

無人機之家 發表於 2020-12-23 12:09:27

當下,因為勞動環境差、收益不理想等原因,越來越多人往城市裡面擠。農民辛苦一年種一畝地,可能都比不上年輕農村人在城裡打工一個月的工資,種田積極性大受打擊。種田的人越來越少了,荒廢的田地越來越多,陷入了惡性循環。

拋棄傳統生產方式 未來農業不用靠人

國家都在提倡現代農業,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我們要利用好現代化工具,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掌握「無人化」,未來農業不用靠人。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步伐加快,無人化農業概念基本形成,農作物的種植、管理和收割都實現了「無人化」作業,農業無人機等智能、先進的農業機械成為了農民種田的「好幫手」。

無人化農業能給農民帶來什麼好處?

1.提升生產效率

無人化技術應用到農業領域,使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就拿山地和丘陵地區來說,果園面積大、地塊不規則且坡陡坎高,人工打藥行走不便,噴灑難度高,效率低,真是個體力活。動輒上百畝的果園,農業無人機作業一小時就完成了,而且不漏噴、不重噴。農民只需動動手指就能控制的無人機,打藥起來太輕鬆了。

生產效率的提高使得農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其他工作,從而獲得更多的收入。

2.節約種田成本

種田成本持續上漲是打擊農戶種田熱情的原因之一,種田成本裡最貴的是人工費。無人化技術使種田方式更加科學,簡化了很多工序,很好地解決了「用工難、用工貴」的困局,用無人機播種水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傳統的水稻種植需要育秧、移秧、插秧,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直播無人機由於無需這些環節,經過處理的種子直接播下就能發芽、生長,且生育期短。與利用傳統方式進行移栽的水稻相比,這種播種方式減少了10%成本。同時,年齡大的的農民也能繼續種田,不用再下田彎腰。

3.實現農業精準化管理

運用大數據分析,通過網際網路傳送,旋耕機可實現遠距離操控,無人機可以監測農作物健康狀況,機器人可以自動採摘水果,農業全場景無人化作業這種理想的模式正在實現。

無人化技術開啟了智慧農業的大門,這背後是數據和裝備在發揮作用。面對未來,無人化農業將人解放出來,最髒最累的農活都能交給機器去完成。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極飛科技出席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 打造中國無人化智慧農場
    極飛農業無人車夜間全自主作業 面對農業發展史上的機遇與挑戰,憑藉多年的技術產品沉澱和農田實踐經驗,極飛科技率先在中國實現了無人化設備在農田的規模化商業應用和落地,通過技術的力量為農民謀福利 深耕農業科技長達8年的極飛科技,擁有自主研發創新的農業無人機、遙感無人機、農業無人車、農機輔助駕駛設備、農業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系統。這六大智慧農業產品線貫穿耕作、播種、管理、收割等農業生產全周期,能降低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成本,擺脫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模式,幫助小農戶和大農場以可持續的方式提升生產效率。 近年來,極飛科技的智慧農業產品成功落地實踐於全國各大農場。
  • 極飛無人化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保駕護航
    近年來,我國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不斷支持科技在農業領域的發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已成為中央確保糧食產能的新思路。無人化智慧農場 開啟智慧農業新篇章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近60%,以科技革新農業發展,是「確保飯碗永遠端在自己手裡」的重要保障,也是「藏糧於技」的綜合體現。
  • 極飛科技彭斌:未來農業無人化將成為趨勢
    上述4款智能硬體的推出,除進一步豐富了極飛科技在智慧農業科技的產品布局矩陣外,AI處方圖技術的應用和普及,也預示著它將開啟農業生產活動的定製化作業時代的信心。通過技術創新突破行業邊界,為傳統農業帶來新的可能。極飛科技瞄準的藍海賽道,在疫情衝擊下,仍以253%的速度在增長。
  • 政策資本雙雙入局智慧農業,極飛科技發布新一代無人化技術
    ,以真正實現農業生產感知、決策、執行三大環節的無人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益與產業競爭力。 例如,極飛發布了全新一代P系列農業無人機和具有行業革命性的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可搭載極飛睿噴、睿播和睿圖三大任務系統,在各種複雜地形上實現全自主農田測繪、精準噴灑和智能播撒。三合一多功能的模塊化設計,不僅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也讓以往繁瑣複雜的農事作業變得更簡單,為不同類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帶來更高效、智能、靈活的無人化生產解決方案。
  • 極飛R150農業無人車面市,共三個版本拓寬無人化農業場景
    7 月 28 日,極飛科技在廣州發布了全球首款量產的農業無人車平臺——極飛 R150 農業無人車,將農村的無人駕駛設備和無人化智慧農業生態又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無人化農業是應對這個挑戰的重要方案,而挑戰也給無人化農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此次發布會上,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透露,由於無人化農業設備需求旺盛,2020 年上半年成為極飛科技營收增長最快的一段時間。然而無人化農業目前依舊面臨一個很大的難題:人在農田裡能完成的那些精細操作,無人化農業設備是否也能自主精準完成?如果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無人化農業相當於紙上談兵。
  • 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中國或將成為全球智慧農業中心
    中國已具備智慧農業發展基礎   2019年,印度再度爆發「洋蔥危機」,即洋蔥短缺帶來的價格劇烈上漲。龔檟欽認為,印度頻發的農業危機中暴露出不少問題,值得各國警醒。   「洋蔥危機」為何頻發?在龔檟欽看來,這一現象主要出於三個原因。一是印度的農業基礎設施落後,80、90%農業灌溉來自天然降水,10%的降水波動就可能會帶來洪災或旱災。
  • 無人機企業進軍農業 農業無人化種植還有多遠?
    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彭斌12月15日晚間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3到5年內,中國有幾億畝耕地將會變成無人化種植。作為僅次於消費級無人機的第二大應用市場,植保市場的發展速度正在加快。DJI大疆農業全球市場銷售總監陳韜11月初曾對記者表示,今年大疆農業植保作業規模達到5億畝,比去年翻了兩倍(2018年突破1億畝,2019年突破2億畝)。彭斌也對記者表示,截至2020年11月中旬,極飛營收同比增長253%,其農業無人機已經覆蓋了新疆3700萬畝棉花田中的1/2。
  • 反思疫情,也許為我國智慧農業發展帶來新契機
    2、疫情給從事生產活動的農業人帶來了諸多不便 為了降低互相感染和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多地方選擇進行嚴格的封閉管理,不少村落採取了封村、封路措施,因此,在其他村落租用土地的種植戶生產資料運不進去。
  • 羅錫文院士:智慧農業是中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文|曉 琳農業機械雜誌社記者6月11日,在河北省趙縣舉辦的「2020年智能農機裝備田間日活動暨農機化新技術培訓班」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攜其團隊的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和智能化解決方案,以及與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農業生產全程無人化農機裝備精彩亮相
  • 極飛科技開啟智慧農業新篇章 避免水資源的浪費
    作為此次年度大會的重頭戲,極飛科技首次在業界發布了搭載雙旋翼飛行平臺的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向在場的千餘位與會嘉賓分享這一融合靈活、智能、高效的前沿技術產品。雙旋翼結構創新飛行形態作為一家致力於構建「無人化」農業生態系統的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聚焦於自主研發並製造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等系列無人化的農業科技產品。
  • 極飛科技推出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唱響農業無人化新高音
    極飛科技推出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唱響農業無人化新高音 2020-12-24 10:27:02   來源:財經頻道
  • 「資訊」政策利好 資本助力 極飛科技發布新品領跑智慧農業賽道
    極飛科技多年來深耕智慧農業領域,通過對農業生產各環節痛點的深入洞察以及對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物聯網在不同農業場景創新性應用的持續探索,將科技賦能農業,從而幫助農戶降本增效,讓種田有利可圖,推動農村青年回流。
  • 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數據、農業機器人等成為智慧農業重點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表示數位技術正給中國農業、農村變革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農業大數據是人工智慧的重點應用,通過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發現規則和知識,構建知識圖譜,通過網絡可為農民提供精準的農業知識服務。   趙春江團隊研發的基於大數據的全國農業科教雲平臺,目前已覆蓋3550個品種的全息知識圖譜庫,包含知識圖集超過1000萬張、農業知識200萬條、生產管理模型1.2萬個。
  • 【智慧農業】為高質量發展賦能!曲阜市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
    曲阜市瞄準農業現代化主攻方向,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水平。通過搭建智慧農業平臺,幫助農民增收、創收,讓農民在智慧農業中嘗到了甜頭,越來越有奔頭。
  • 打造一個無人化系統,「極飛」想讓農業迭代追上摩爾定律
    另一條路徑則是讓需要人操作設備的農業環節無人化,有效避免人帶來的不確定性,並通過軟體、晶片的更換實現軟性迭代,讓農業也能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效能快速提升。 「前端種地的人他沒有辦法真正跟消費者連在一起。我們只能相信一個品牌,買它的東西,你沒有辦法單獨相信一個農民,去買這個農民的東西,價值鏈分配不均勻。
  • 孫正義看中的這家中國農業科技公司到底要做什麼?
    7年來,極飛科技深耕於智慧農業科技領域,將農業無人機、無人車、自駕儀、農業物聯網等無人化設備帶進農田,讓農民擺脫繁重、枯燥、低附加值的農事活動。軟銀願景基金表示:」我們希望科技可以給全球農業生產方式帶來變革,讓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糧食的安全得到保證。我們看好極飛開闢的智慧農業路徑,也希望極飛能繼續以科技和創新引領智慧農業的發展。」
  • 農業像工業自動化一樣快速迭代?極飛提出「終局思維」
    截至當天,極飛智慧農業技術與產品服務了931萬農戶、7.8億畝農田、42個國家和地區。 這只是極飛推動農業數位化發展的一個序幕。在此次發布會上,極飛還推出業無人車、兩旋翼農業無人機等新品,在極飛的布局裡,試圖用「農業無人化」為農業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 智慧聚合更「大」能量 極飛科技推出P系列農業無人機全新一代產品
    12月15日,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科技(XAG)在廣州舉行極飛科技年度大會(XAAC 2020),發布一系列全新硬體產品,其中深受青睞的拳頭產品極飛P系列農業無人機推出全新迭代產品 -- P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和P8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在智能化程度、執行單元和使用成本上全面優化,為不同類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帶來更高效、智能
  • 美菜網促進農業智慧化發展,幫助中國農民增收
    隨著時代發展,5G網絡的發展與逐步普及,以自動化機械、智慧機器人等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標誌著我國智慧農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智慧農業可以大力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益、有效解決農產品供需矛盾,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改變國內智慧農業現狀,匯金海從國外智慧農業的發展看到了機會
    傳統製造業科技大國德國的智慧農業發展程度也很高,根據德國農民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得益於智慧農業的發展普及,目前一個德國農民可以養活144個人。法國、荷蘭、以色列等國家的智慧農業普及率也非常高。中國的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制約中國智慧農業發展的因素有政策、人才、商業模式、應用觀念等,國內一些智慧農業企業研發的設備和系統不夠「接地氣」,沒有實際應用價值,很多智慧農業產品甚至被當作了只用於參觀的「展品」,發揮不出創造經濟效益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