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軟銀集團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淨銷售額為2.6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69.8億元),同比增長3.6%。消息一出,引發多方熱議,軟銀集團股價隨之大漲5.37%,創造了上市20年以來的新高。伴隨著這波熱潮,外界開始重新審視孫正義和軟銀集團的投資版圖,其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近期對於智慧農業領域的投資。
11月16日,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12億元人民幣融資,由百度資本和軟銀願景基金二期領投,創新工場、越秀產業基金和廣州新興基金跟投,原有投資人成為資本也繼續加碼。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農業科技領域最大的一筆商業融資。實力雄厚的軟銀集團一直以精準、長遠的投資眼光著稱,此次重金投資億萬級規模的農業市場,不僅反映出該領域廣闊的藍海前景,還傳遞了智慧農業解決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
長期主義者孫正義加碼智慧農業
孫正義是軟銀集團的創始人,「長期主義」是他的投資風格,最為大眾熟知的就是在2000年投資了阿里巴巴。2014年,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帶給孫正義超過2900倍的投資回報。多年的投資成果最終為軟銀扳回一城,讓孫正義更加堅定自己的投資邏輯:長期投資雖然面對更多不確定性,但是能獲得更高回報。
孫正義曾經在2019年的一次演講中表示,接下來會是人工智慧(AI)的時代,並且智能化的機器人會大幅提升社會生產和管理的效率。軟銀的投資版圖以AI為核心,已經在自動駕駛、電商、金融、農業等領域鋪開。極飛科技不是軟銀第一個投資的人工智慧應用於農業的項目,早在2017年,軟銀願景基金就將當年第一筆農業籌資投向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室內農業種植技術創業公司Plenty。但在2020年後疫情時代的社會背景下,孫正義加碼投資深耕智慧農業多年的科技公司,更突顯資本非常關注「民生之根本」的發展,看到了AI和智慧機器人在智慧農業中發揮的作用。這不僅是投資領袖的個人戰略眼光,更是基於智慧農業未來發展前景的判斷。
智慧農業早已成為當今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2015年,日本啟動了基於「智能機械+現代信息」的「下一代農林水產業創造技術」。2017年,各歐洲國家提出,未來歐洲農業的發展方向是以現代信息技術與先進農機裝備應用為特徵的農業4.0——智慧農業。根據國際研究預測,全球智慧農業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90.2億美元達到2025年接近700億美元的規模。而據《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預測,2020年中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
圖:極飛農業無人車
孫正義選擇極飛科技作為下一步農業投資板塊的明星企業,正是看中了極飛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創新技術沉澱和產品市場優勢。7年來,極飛科技深耕於智慧農業科技領域,將農業無人機、無人車、自駕儀、農業物聯網等無人化設備帶進農田,讓農民擺脫繁重、枯燥、低附加值的農事活動。軟銀願景基金表示:」我們希望科技可以給全球農業生產方式帶來變革,讓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糧食的安全得到保證。我們看好極飛開闢的智慧農業路徑,也希望極飛能繼續以科技和創新引領智慧農業的發展。」
「無人化」是構建未來農業場景的方向
相比於歐美發達國家,我國智慧農業雖然已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滯後,面臨老齡化、空心化等諸多挑戰。數據顯示,中國34%的農業從業人員年齡已達到 55 歲以上。並且,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農村人口大幅向城鎮轉移,預計到 2025 年,中國農村務農人口只有6000萬,農田即將陷入「無人種地」的尷尬。
經過多年的探索,科研機構和企業均認為發展智慧農業是農業產業化改革可行性較高的解決方案。隨著物聯網、AI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孵化了以無人化農場為代表的生產方式和新型農業模式,開始了農業機械化向農機智能化的轉變。
在2010年,孫正義就為軟銀制定了一個「未來300年計劃」,描繪了一個以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其他前沿技術重塑行業、連接世界的未來藍圖。孫正義所勾勒的未來世界人機協作的場景,在極飛所打造的智慧農場中,正逐步由概念變成了現實。
圖:極飛智慧農業系統
藉助無人機測繪與 AI 識別技術,農戶可以採集到農田的高清地圖,為自動化農業設備提供精準作業導航。通過智慧型手機操控,農業無人機、無人車即可在田間全自主開展播種、撒肥、除草、防病蟲害等活動,大大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水肥資源的浪費。極飛的智慧農業系統還能運用農業大數據,對農作物的每一個生長步驟進行詳細分析,精準規劃作物整個生長周期裡所買的化肥、農藥等投入,讓農業生產效益大幅提升。
有了不斷迭代升級的智能化農業裝備和大數據的「精打細算」,農戶可以輕鬆掌握農作物從播種到收成的每一個細節,坐在家裡就能發號施令。過去依靠經驗噴撒導致的農藥過量等問題,都能被從源頭解決。精準定量的投入不僅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改善了因農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汙染等問題。
極飛和軟銀的下一步計劃
自2013年從無人機到農業的「換道超車」以來,極飛科技持續研發系統化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幫助農業生產者提高效益,讓農戶能管好一畝地就能管好一萬畝地,從而解決因管理效率不足造成「無人種地」的難題。如今,極飛自主研發並製造了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農業物聯網、智慧農業系統等六大智慧農業產品線,讓農業生產種植變得更加輕鬆高效。
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表示,極飛將藉助這次融資,擴大研發和製造優勢,提升渠道服務能力,加速建設數字農業基礎設施,開發更多智能農業裝備,全面打造極飛「無人化農場」,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對孫正義而言,投資極飛科技、探索數字農業解決方案,既是瞄準了極飛智慧農業技術已實現的規模化商業應用,也是基於更長遠的戰略考量。據極飛科技近期公布的經營數據,截至今年8月31日,極飛的智慧農業技術與產品已遍布 42 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服務超過 872 萬農戶和6 億畝次農田。極飛科技將帶著無人化技術、智慧農業解決方案走進山間和田野,慢慢鋪開自己的智慧農業版圖。
智慧農業帶來的不僅是新的生產方式,更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隨著智慧農業戰略的大力推行,以及更多資本的入局,可以預測,未來智慧農業將迎來更多創新力量。相信有了軟銀集團的支持,極飛科技會更好地發揮技術優勢和創新活力,成長為農業數位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