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前,人類經過200多年科技的快速發展,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而當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一個問題是: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外星文明存在嗎?
其實這個問題,在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已經明白了,大部分的人們都相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而對於宇宙學家,天文學家來說那更是不用懷疑的。外星文明在宇宙中大概率是存在的,想要讓這種猜測成為現實,我們就需要真正搜尋到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才行。
搜尋外星文明是否存在主要有兩個方法,一個是通過射電望遠鏡搜尋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信號,如果我們能夠搜尋到這裡的信號,並將其破解,那麼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也就找到了。
另一個方法就是派出探測器前往太陽系外,如果運氣足夠好,或許也能夠發現外星文明。科學家採取兩手抓的策略,不斷搜尋宇宙無線信號的同時,也計劃著派出星際探測器向著茫茫太陽系外前進。
1977年,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都肩負著搜尋外星文明的重任向著茫茫的宇宙深處前進。旅行者號飛船可以說是當時人類最先進的星際探測器,上面不僅攜帶著先進的攝像設備,而且還有一張記載著人類信息和地球坐標的光碟。
如果旅行者號飛出太陽系之外,非常幸運地被外星文明發現了,然後外星文明捕獲旅行者號,通過上面的光碟就能夠知道地球和人類的存在,並且可以根據上面留下的地球坐標,輕鬆來到太陽系,來到地球。那個時候,人類就可能會跟外星文明進行人類首次的第三接觸。
雖然旅行者1和旅行者2號發射的時間差不多,但是它們離開慶陽風層的時間卻是有很大的差距。旅行者1號早在2012年8月25日就離開了太陽風雲,進入了星際空間。而旅行者2號則是直到2018年12月10日才離開太陽風層進入星際空間。
為什麼同時出發的兩個探測器,離開太陽風層的時間先後差了6年左右?其實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並不是說旅行者2號的速度沒有旅行者1號快,它們的速度是差不多的。主要是因為旅行者2號肩負的任務要多一些,旅行者1號基本沒什麼其它任務,從地球出發直接向太陽系邊緣前進。
可是旅行者2號則不同,它的旅程更精彩,先是在1979年7月9日與木星相遇,1981年8月25日與土星相遇,1986年1月24日與天王星相遇,1989年8月25日與海王星相遇。旅行者2號每經過一顆行星,它都要停留一下並拍下許多珍貴的照片數據。
科學家正是通過這些珍貴的數據,對太陽系邊緣的不少星球有了更多的認知。可以說旅行者2號雖然走得落後了,但是它卻是人類史上最有價值的探測器。後來旅行者2號於2018年12月10日離開了太陽風層,成為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探測器。
更重要的是,旅行者2號在到達太陽系邊緣,穿越太陽風層的前後也為人類傳回了非常珍貴的數據,科學家看到這些數據後高興不已。要知道,人類雖然已經走出地球半個多世紀了,先後探索了月球,金星,火星,木星等天體,但是我們對太陽系邊緣的了解幾乎是一片空白。
尤其是關於太陽系邊緣日球頂層的性質以及它與星際空間交互的發生特性,我們基本是一無所知。我們都知道,太陽風是太陽上層大氣射出的以200-800km/s速度運動的超聲速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也可以稱為恆星風,是太陽風在星際介質內吹出來的一個氣泡,被稱為太陽圈。
太陽風在星際介質中能夠到達的最遠邊界就被稱為日球頂層,也就以稱之為太陽風層頂。旅行者1號在2012年到達太陽系邊緣的日球頂層後,測量得到日球層頂半徑120個天文單位,厚度0.5個天文單位,這是人類首次對太陽風頂層有了初步的了解。
日球層頂是太陽系的最外層結構,也是日光層和星際空間之間的邊界。探測器在穿越這首屏幕的前後以及過程中,會有哪些事件發生,一直是科學家想要搞明白的事情。要知道根據目前的數據,旅行者號在到達太陽系邊緣之後,都出現了明顯的速度減慢以及其它的一些特異現象。
這些特異的現象其實就是日球頂層跟星際空間物質發生交互的一種影響,我們要搞明白這種影響才行,否則人類在未來載人穿越日球頂層的時候就有可能遇到一些風險。旅行者2號在穿越日球頂層的過程中,搜集了大量的有關星際風,星際風和太陽風之間的交互作用數據。
這些數據對於科學家了解太陽系邊緣真實的情況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數據,科學家明白了,星際風和太陽風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非常複雜的,而且也是非常危險的。對於探測器甚至人類的身體都有可能產生較大的傷害。
我們都知道太陽風和星際風其實都是一種宇宙射線,正常情況下星際空間的星際風是非常穩定的,太陽風同樣在太陽系內也是穩定的。可是一旦二者發生了交互,那就像往熱油裡倒水一樣,會瞬間沸騰產生非常大的反應。
因此,探測器穿越日球頂層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一旦穿越過去,那星際空間就非常穩定了。而且由於星際空間物質分布更稀少,飛船的速度也能夠更快。目前,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都進入了星際空間,如果一切順利,它們將在數萬年後到達太陽系的鄰居比領星系。
當然,花費數萬年的時間到達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離我們現在還太遙遠。由此可見,宇宙有多麼的浩瀚,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人類的科技有多麼的落後。速度是制約人類探索宇宙的最主要因素,只有我們實現了亞光速飛行,才能夠初步成為星際文明,探索太陽系周邊的星系。
其實,當我們對宇宙認知不斷提升後,對於旅行者號飛船發現外星文明已經不抱什麼希望。根據科學家對太陽系的重新認知,認為太陽系的範圍遠比過去觀測的要多得多,飛出日球頂層進入星際空間並不意味著就離開了太陽系。
日球頂層之外還有一個更加廣闊包圍太陽系的奧爾特星雲,只有走出奧爾特星雲,才算是真正走出了太陽系。而這個奧爾特星可是非常厚的,以旅行者號的速度,要穿越它可能要花費上萬年的時間。而想要發現外星文明,只有走出太陽系才有可能,也就是說即使旅行者號的運氣足夠好,想要發現外星文明可能也是一萬年以後的事情了。
而一萬年的時間足夠人類成為初級星際文明,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可以輕鬆走出太陽系,已經不需要旅行者號來探索外星文明了。那個時候,或許我們會將它們回收放到博物館裡展覽,它們記載著人類探索星空的歷程。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