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霍去病是怎麼死的?是死於瘟疫,還是被舅舅衛青害死?

2020-12-18 煮酒君

霍去病,西漢中期名將、軍事家、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與同時代的大將軍衛青並稱霍衛,在漢武帝時期抵禦匈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了漢武帝的果敢決斷以及霍去病和衛青的精明統率,讓西漢很長一段時間不用為抵禦外敵而勞民傷財。如若沒有霍去病這些大將,也就沒有漢朝的一世輝煌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鎮國大將,卻是天妒英才,年僅二十四歲就逝世了,對於他的死因,史書上卻沒有過多的記載。從十七歲初次徵戰率八百精兵殺得匈奴是丟盔棄甲,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因而漢朝終於得以開闢絲綢之路。之後霍去病一路高官進爵,封狼居胥。戰後拜大司馬,與大將軍衛青同掌軍政。

如此身份,為何死因卻被一筆帶過?

而根據褚少孫在《史記·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中補記:"光未死時上書曰:臣兄驃騎將軍去病從軍有功,病死,賜諡景桓侯,絕無後。臣光願以所封東武陽邑三千五百戶分與山。"只能簡單得知霍去病在出徵匈奴的三年後得病去世了,霍去病這個漢武帝欽賜的名字並沒有改變他死於疾病的命運。

但是有人卻不由得懷疑,身為年輕將領的霍去病身體素質定然是極佳的,怎麼可能就沒有什麼徵兆就得病去世。如果是出徵前就染上的瘟疫,那麼真的會有潛伏三年置人於死地的瘟疫嗎?

司馬遷撰寫《史記》事無巨細,為什麼卻在霍去病的死因上面沒有明說,還需要在褚少孫的補記中才有零星記述,這就很是耐人尋味的一件事了。

因此,霍去病不是簡單地病死,而是人為原因的可能性就被人提及了起來。而其中許多人的懷疑對象,正是比霍去病還要早成名的衛青。原因也簡單不過,因為霍去病的軍事天賦實在是太高了,連衛青都要遜色兩分。年輕時候便展現極高天賦的霍去病,在戰場上多歷練幾年,對衛青的地位著實威脅極大。

而趁現在霍去病還沒有扶植起來自己的勢力,將他扼殺在搖籃裡,似乎是一步穩固自己地位的好棋。按照這樣的想法推斷下去,霍去病的死被輕描淡寫帶過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僅僅根據這些蛛絲馬跡就認定霍去病是遭到了衛青的陷害,實在是有些武斷。

從司馬遷的記載為何含糊其辭,因為這樣就覺得司馬遷有所隱喻,類似這種的言論是對司馬遷缺乏認識的體現。

首先,司馬遷的《史記》之所以有研究價值,很大原因是他在撰寫的時候沒有受到約束,敢給陳涉吳廣作世家,給楚王項羽列立本紀,漢朝皇室的家底也敢翻,可謂是在求真上做到了極致。如果他知道或是推測霍去病真為衛青所害,絕對是不會有所忌諱的。

再說衛青與霍去病的關係,兩人不僅不是官場上的競爭對手,甚至還是莫逆之交,衛青因為身體原因,對於霍去病還是抱有著很大期望的。且不說霍去病死後,衛青的官職依然是大司馬大將軍,證明劉徹並沒有提攜霍去病來打壓衛青,就算劉徹真的有這個打算,衛青也會欣然接受。

霍去病對衛青的敬重就更不用說了,漠北大戰時,李敢曾隨霍去病出戰匈奴,得到霍去病的重用。

元狩五年(前118),李敢因其父李廣之死,怨恨大將軍衛青,從而打傷大將軍衛青。衛青隱藏了這件事,不打算讓霍去病為難。但沒過多久,霍去病不知在哪得到的消息,於是在甘泉宮的射獵中射殺了李敢。

還有一點衛青不會動霍去病的原因在於,霍去病對漢朝太重要了,衛青因為身體原因,已經和霍去病形成了衛主內,霍主外的形勢,在霍去病離世之後,漢朝也確實很長一段時間不在出兵剿滅匈奴。

那麼霍去病真正的死因是為何?潛伏了三年的瘟疫這一說實在是不太可信,畢竟與霍去病一同徵戰的將士們也沒有出現病死的現象,這裡又不得不提及其衛青。衛青雖比霍去病要活的要久一點,但也不能算得上是長壽,不到五十歲就逝世了。

元光六年(前129)到元朔六年(前123)共七年之中衛青以統帥身份作戰七次,之後衛青四年未出徵,而霍去病在元朔六年(前123)到元狩四年(前119)短短5年之中六次出徵,四次以統帥身份出徵,而且還是高機動的突襲戰爭。古時候的醫療條件很差,霍去病因為統領這幾次戰役勞心費神,有了不可逆轉的損傷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這麼一來,霍去病的死因,便不太可能是為衛青所害或者潛伏三年的瘟疫了,過勞死才是讓年輕的霍去病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衛青是大將軍,把部下全部精兵給了霍去病,57年後發現衛青真高明
    衛青收復河套地區衛青待部下和善,同部下同吃同住,一起經歷戰場的腥風血雨,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在記載中:青仁,喜士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而就在衛青建功立業的時候,他的外甥霍去病也開始嶄露頭角。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跟隨舅舅衛青出徵,霍去病僅僅攜帶八百人,就奇襲了匈奴大營,俘虜匈奴單于的叔父和相國,一戰成名。公元前119年,衛青和霍去病指揮了漠北之戰,霍去病再次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他長途奔襲,又一次擊潰匈奴王廷,封狼居胥。
  • 漢帝國雙子星座:衛青和霍去病誰更厲害一些?
    但是作為大漢帝國的聯袂雙壁,同處一個時代,同時外擊匈奴,可比性還是有的,不像關公戰秦瓊那樣壓根沒法比。我們先看看作為一名將帥,最重要的是什麼?老祖宗早就給出了答案,孫子兵法上就說過:「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 一代英豪霍去病為何死因成謎?
    言歸正傳,這個霍將軍的身份有點特殊,他是衛家的私生子,說到衛家就不得不說衛青,衛青也是西漢一員猛將,為人豁達,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和霍將軍是舅舅與外甥的關係。雖然兩人關係特殊且手握重兵但是從來不結黨營私。
  • 漢朝名將霍去病到底是怎麼死的,司馬遷為何不敢仔細寫?
    霍去病和軍隊漢朝的名將十分之多,但年輕到只有十幾歲的名將,卻只有霍去病一個人。我們回顧歷史就要從歷史的故事之中研究和發現一些東西。當年的霍去病死亡肯定是跟他身份和地位有關。霍去病從血緣關係上面來說,和衛青一樣,他們都是一個私生子。衛青沒有霍去病幸運霍去病長大的時候,衛青已經成為大將軍了。霍去病生在將軍的門下是衛青的親戚。他雖然是一個私生子,但他是衛青的外甥,這使得他有機會接觸到尊貴的漢武帝。
  • 西漢冠軍侯霍去病是怎麼死的?
    曹景宗的這個臭手啊,也不知是故意還是怎麼地,抓出競、病兩字,而且都是入聲,這是及不好入詩,正當梁武帝都有點替曹景宗發愁的時候,但見曹景宗,那是眉頭微微一皺,也沒在殿中走個七步八步,詩就出來了,曰:去時女兒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離去時兒女悲戚,擔心我去了戰場無法歸來。
  • 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漢武帝更喜歡哪一個呢
    漢武帝徵戰匈奴主要得益於衛青和霍去病,他們兩個可謂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那麼在他們兩個之中漢武帝更喜歡哪一個呢?你們知道嗎?我認為漢武帝更喜歡霍去病原因如下:第一:霍去病的性格和漢武帝很像。我們都知道漢武帝是霍去病的姨夫,從小跟衛子夫進宮,有氣魄,敢作敢為。喜歡騎馬射箭,又有雄心壯志,很受漢武帝的喜歡。
  • 衛青、霍去病的尷尬,和司馬遷的春秋筆法
    最近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司馬遷要將衛青霍去病寫入佞幸列傳呢?乍一看這問題子彧有點懵,總感覺哪裡不對,於是,我查了《史記佞幸列傳》,一下就明白了。司馬遷的《佞幸列傳》,是鄧通、韓嫣、李延年等人的大通鋪,並不是衛青霍去病的列傳。衛青霍去病住的是大標間《衛將軍驃騎列傳》。之所以大家都有這種錯誤的認知,是因為《佞幸列傳》中的一段話:自是之後,內寵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數也。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
  • 戰神霍去病到底有多可怕?當時匈奴的一首詩道盡血淚
    歷史上霍去病為何能被稱為天才和「戰神」?他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戰神」,十七歲時兩次隨衛青出擊匈奴,斬殺敵軍超過己方損失的數目,兩次功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雖然歷史上受封冠軍侯的有多人,但歷史好愛者只認霍去病一人。
  • 霍去病「驃騎將軍」的職位是個多大的官兒?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霍去病是古代歷史中卓有名氣的將領,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他表現卓越,被封為「驃騎將軍」、冠軍侯。那麼驃騎將軍究竟是個多大的官兒呢?與三公相比如何?
  • 關於霍去病的死因,《史記》都不敢寫,司馬遷在刻意隱瞞什麼?
    另外漢武帝看漢武帝功高,還給霍去病追加了諡號,稱為景恆公,主要的意思就是有勇有謀,又能夠開闊土地的故事。雖然在《史記》上只有短短幾個字形容霍去病,甚至一筆帶過,《史記》都不敢真正寫霍去病,在真正的歷史上其實還有很多的信息沒有表現出來。在古代的王朝之中,一般對國家有著突出貢獻的文臣或武將來說,在死後都會被皇帝追加諡號,由此可見這也是皇帝對地位的一種推崇。
  • 漢軍漠北戰匈奴,霍去病取代衛青對陣匈奴單于,能不能全殲對手?
    如果漠北大戰的時候 霍去病對陣匈奴單于 有沒有把握吃下單于主力?左賢王雖然是匈奴太子,實力最強,但是和匈奴單于主力兵團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衛青有機會全殲匈奴主力, 但是追單于去了 沒有全殲敵軍 讓匈奴保留了有生力量。霍去病面對匈奴單于會不會更好?
  • 張若昀主演的《霍去病》要定檔了,共90集,大家覺得會爆還是撲街
    張若昀主演的《霍去病》要定檔了,共90集,大家覺得會爆還是撲街由張若昀主演的《霍去病》要定檔了,這個劇一共90集,大家覺得會爆還是撲街?客觀地說,大概率會撲,不撲也會被罵的體無完膚,記得前幾年有一部《大漠謠》,原著寫的就是霍去病和一個虛構的狼女的故事,本來也不是寫實的,就是古代言情小說。結果拍成電視劇的時候就因為裡面有霍去病,所以從作者到導演到編輯被網友各種罵,說是抹黑了一代傳奇霍去病,歪曲歷史。最後電視劇改名為《風中奇緣》,男主角霍去病也改名字為衛無忌才正常播出。
  • 衛青去世後,為何衛氏家族迅速被滅,是陰謀還是必然?
    首先要明確的是,漢武帝並沒有對衛氏家族趕盡殺絕,衛氏家族還是有血脈留存的,可以說縱觀歷史上的皇帝,漢武帝絕對不是一個冷血之人,在其在位期間基本上是賞罰分明的,但為什麼漢武帝對衛青這麼無情呢?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在晚年時已經對衛青有所不滿,但還是很信任衛青的。
  • 「名將傳奇」一代戰神,飲馬翰海,封狼居胥,——西漢霍去病
    他們一家子都生活在平陽公主的府中,姨媽衛子夫是府中歌女,舅舅是騎奴。霍去病的命運基本上也會和舅舅一樣,是平陽侯的家奴。但是在他一歲時候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們家族的命運,也改變了霍去病的命運,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少年將軍出現了。
  • 冠軍侯這個稱號霍去病當之無愧
    這是班固對漢朝名將霍去病的評價。 任何將領,能夠做到其中一點,都足以後世留名。 但是冠軍侯——霍去病,全部做到了。 在中國兩幹年的封建歷史上,一位十八歲的少年曾被封為「冠軍侯」。
  • 霍去病的軍事才能有多高?17歲官居校尉,19歲時功績更是嚇人
    首先,霍去病的家世背景。說起霍去病的家世背景,那可是一點都不比小說裡的男主角要遜色。西漢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將軍衛青便是他的親舅舅,其舅媽更是當朝的長公主(也就是漢武帝的姐姐)。再加上皇后衛子夫是他姨媽的緣故,因此漢武帝自然也就是他的親姨夫了。
  • 冠軍侯霍去病英勇無敵,體質自然是絕佳,為什麼二十幾歲暴斃?
    既然霍去病在華夏民族的歷史上佔據著無可頂替的作用,那麼,年僅24歲的他,為什麼在建功立業的芳華年紀卻戛然劃上了生命的句號呢?也就是說,根據《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對霍去病奢靡生活的描述,顯然仕途上如日中天深得漢武帝寵信的霍去病,無論是在物質生活還是醫療條件上遠遠高出當時漢朝人的普遍水平。
  • 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少年成名,初戰封侯。八百輕騎,擊匈奴於漠南,斬捕首虜,功冠全軍,兩次建功,獲封冠軍侯。此戰過後少年郎終將嶄露頭角,鋒芒畢露,如利劍出鞘一發不可收拾。 元狩二年,霍去病任命為驃騎將軍,率一萬驃騎過長安,越邊關,出隴西,轉戰河西五國,與單于的兒子交戰。再越過焉支山,徵程千裡,於皋蘭山下重創匈奴。
  • 三國:歷史上的郭嘉是怎麼死的?殺死他的不是瘟疫,而是曹操!
    三國:歷史上的郭嘉是怎麼死的?殺死他的不是瘟疫,而是曹操!三國迷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歷史上的郭嘉真的有這麼厲害嗎?厲害到可以影響到歷史的進程嗎?他又是怎麼死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談一談。
  • 衛青若是在,武帝還會殺兩個女兒,斬太子劉據嗎?
    漢武帝同意了,朱安世被抓後,卻沒有那麼老實,不知通過何種途徑,朱安世上書漢武帝,誣陷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私通,並說公孫敬聲曾經在皇帝專用道路上埋下木偶人,藉此詛咒皇帝。公孫賀父子二人因此事死在獄中,陽石公主、諸邑公主也因巫蠱之事牽連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