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一個海上帝國的興衰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天下布武 歷史心發現

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歷史心發現】

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 禁止隨意轉載

公元前三世紀的一天,清晨。

一名身被戎裝的軍官站在迦太基城的碼頭,他的身後,是一個巨大的環形港。龐大的碼頭密密麻麻地停滿了世界各地的商船,有理著平頭的羅馬人,穿金戴銀的希臘人,赤裸上身,皮膚黝黑的西非酋長……他們吆喝著讓奴隸把各類貴重貨物搬下船,送向城中的市場。

街道上,一隊士兵正在行進。他們的人種各異,有戴著科林斯式頭盔的希臘人,有穿著長褲,拿著長盾和長劍的凱爾特人,騎著矮種馬,拿著一把標槍的努米底亞人…

城市的中心,建在一座丘陵之上。中心地帶不同於其它地方築有市場,港口和民宅,這裡是莊嚴的神廟與會堂。每天,這裡都會上演激烈的爭辯。政客們互相口誅筆伐。

神廟中燃著熊熊烈火,祭司們站在高臺上,手裡把一個新生的嬰兒投入烈火之中,獻祭給執掌風暴與雷電的巴力神。

俯視迦太基城

推羅的移民

腓尼基人生活在今天的敘利亞北部。

他們是一個海洋民族,非常擅長航海。同時,他們擅長染布,腓尼基這個名字就是「絳紫色」的意思。後來,他們環航了非洲,從埃及起航,向南繞過好望角,穿過直布羅陀回到埃及。「直布羅陀」就是腓尼基女神的名字。

不過在公元前十世紀之前,他們所在的敘利亞深受來自南方帝國埃及的壓迫。圖特摩斯一世法老曾經飲馬奧倫特斯河,把不少分散,各自獨立的腓尼基城邦收入囊中。這些城市不僅失去了自由,還要向埃及人進貢各種貨品,比如雪松木,埃及人非常中意這種亞洲特產。

後來,轉機到了。埃及由於一場宗教改革引發的內亂而元氣大傷,法老霍倫赫布傳位給重臣拉美西斯,是為拉美西斯一世。這位拉美西斯的孫子拉美西斯二世,我們現在一般叫他拉美西斯大帝,在與北方佔據安那託利亞高原的西臺帝國的戰鬥中僵持不下, 被迫割讓了自己北方的不少領土。這份條約叫做銀板合約,是現存的第一份國際條約,因為刻在一塊銀板上而得名。對於埃及這種老牌大帝國來說,這是很難讓人接受的,不過拉美西斯法老很快就從悲傷中脫離,開始在國內搞各種各樣的文宣工作,埃及當局馬上全面進入忽悠狀態,在神廟上畫起了各種各樣的壁畫,比如法老單槍匹馬擊潰西臺大軍……埃及人民要不被忽悠住了,要麼敢怒不敢言。

總之,埃及人對中東控制力大減。過了幾百年之後,一隊腓尼基人從中東的推羅起航,航過大半個地中海後在今天的突尼西亞登陸,他們留在這裡,建立了一座流傳千古的城市,就是迦太基。

宗教:迦太基生活的中心

根據希臘人的說法,迦太基人的城市是相當無聊。既沒有上演名家戲劇的劇院,也沒有觀看奴隸和專業選手浴血搏殺的角鬥場。他們最多的公眾活動,就是宗教。

迦太基人崇拜許多神,在宗教方面,他們很開放包容。作為腓尼基神來說,迦太基人主要崇拜巴力神。這個神源自中東,是迦南神話中的暴風與雷電之神,是地位最高的神。那位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的名將漢尼拔•巴卡與巴力的關係密不可分,漢尼拔的意思是「巴力是仁慈之主」而巴卡是「雷電」。從神職上看來,巴力和古埃及的戰神賽特可能會有互相影響的關係。

迦太基人有著非常古老的風俗,殺人祭祀。這種在埃及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已經消失的東西,在迦太基人手裡到延續了希臘化時代。

迦太基人中的富貴人家,會把剛出生的長子帶到神廟,然後將其拋入燃燒的烈火之中,獻祭給神。這種殺長子祭祀的儀式,《聖經》中也有說上帝要求猶太人將長子獻給自己,以謝亞當、夏娃兩位先祖偷吃禁果之罪。不過後來上帝減輕了這一處罰,改成了把孩子送去廟裡,服務上帝。

除此之外,迦太基人還引進了外國神,比如埃及的果神,樹神,農神,冥神奧西裡斯和他的妻子魔法女神伊西斯。

這張圖畫著迦太基神靈的圖騰,舉雙的人形為航海女神阿施塔特。

航海與商業:迦太基人的命脈

開頭就講到,腓尼基人是一個海洋民族。

迦太基人作為腓尼基人的一支,自然不會在這方面落後。

迦太基人位於今天的突尼西亞,向東與埃及接壤,向北橫渡墨西拿海峽就是西西里,向西穿過直布羅陀可以到達西非,高盧……

在高盧,西班牙甚至西非腹地,都挖掘出過迦太基人的商品。可以想像,迦太基人的航路是四通八達的。他們不僅可以把自己的商品賣到各地,也可以收集一地的商品,賣到另一地。比如說,他們可以在西班牙開採礦石,運到希臘人那裡購買希臘人的精美陶器,然後再把希臘人的陶器賣給西班牙凱爾特人。

在進行交易時,迦太基人把自己的貨物放在海邊沙灘上,當地的土著拿來當地特產與迦太基貨並列。如果迦太基人滿意,就會抱走貨物離開,如果不滿意,他們就會等到土著人拿出他們滿意的貨物為止。這套以物易物系統和迦太基航路一起遍布了四方,從西非部落酋長到高盧人都會熟悉它們。

迦太基航海家曾經乘船穿過直布羅陀,向北航到今天法國的布列塔尼地區。也有人進入大西洋後向南航行,在西非尼日河三角洲宿營。這支探險隊還親眼目睹了喀麥隆火山噴發的盛景,迦太基人叫喀麥隆火山「神的雙輪戰車」。

他們和當時的希臘人是地中海上的兩個重要商業群體,當時的人都說,「當你和一個希臘人握過手之後,得看看你的手指頭還在不在。"迦太基人當然也不落希臘人之後。迦太基人還糾正了人們對大西洋的看法。當時許多人認為大西洋是一條懷抱世界的巨型河流。

不過,作為商業民族來說,迦太基人比希臘人更純粹,雖然希臘人也有不少人下海經商,不過上海的人中,絕大部分是打劫的副業經商。而且希臘有濃重的農本思想,覺的種田方為人生正道,航海是邪路。

斯巴達人就擁有豐厚的良田,因此少有對外侵略行徑

迦太基的軍事

迦太基人在地中海軍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曾經和西西里希臘人拉拉扯扯幾百年,後來又被羅馬人徹底終結。

迦太基人第一次面對希臘人時,被迎頭痛擊了一頓。希臘重裝步兵的出色紀律和先進的騎兵戰術讓還在用笨重戰車的迦太基人苦不堪言。他們在北非所向披靡的戰車,面對希臘人不堪一擊。

迫於無奈,迦太基人開始了希臘化改革。他們把自己的公民步兵換上了希臘式的裝備,用希臘戰術作戰。後來在面對羅馬人的時候,她們還換上了羅馬式的鎖子甲和標槍。

同時,迦太基人大把撒幣從各地招來僱傭兵和有先進軍事思想的軍事顧問。

這就讓迦太基人的軍隊相當複雜,成分極其雜亂。有侵掠如火的凱爾特戰團,不動如山的希臘方陣……這對將軍的素質,是個極大的考驗。靠金錢得來的士兵,士氣也沒有公民兵高昂,遇到生命危險時很有可能逃走(並不是每一支僱傭兵都是伊蘇斯戰場的希臘人)。

漢尼拔就領導著一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組合而成軍隊

在軍事顧問方面,斯巴達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末期斯巴達「平等者公社」崩潰,不少有志之士遠赴海外尋求出路。他們自幼受軍事教育,也有實戰經驗,自然是搶手貨。這些軍事顧問會將希臘的先進軍事思想灌輸給迦太基人,有時對戰勢有著極大的影響,畢竟迦太基人主要的對手之一就是西西里希臘人。

政治:共和國

在政治上,迦太基是一個共和國。

在希臘和羅馬,元老院和上層的貴族階級都是有佔有土地的地主組成。但是迦太基的元老院主體卻是一些商人、貿易大亨。商人在俗語中常常被用作不守信用的代指詞:託馬斯•傑斐遜曾經譏諷英國人說:一個店老闆的民族,怎麼可能指望他們講誠信?真是迦太基式的誠信啊。"

迦太基的最高元首是「蘇菲特」,也就是執政官。蘇菲特由公民大會選出。每天,元老院都要聚在一起討論一些問題:外交,軍事,開闢航路……

結語

迦太基人從推羅來,與希臘人廝殺百年之久,最終被羅馬人撒鹽,這個悲慘結局是註定了的。

首先,迦太基不發展本國公民軍隊,反而大肆僱用僱傭兵,戰爭一來便兵敗如山倒,第一次布匿戰爭便是最好的證明。迦太基的結局,本質是尚武精神的缺失。在政治方面,元老院中充滿了財閥富商,他們不為國家利益著想,反而一心想要讓自己的荷包變的更鼓。戰爭發生時,他們也只躲在幕後,不肯踏上戰場,與馬塞拉斯,尼祿等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統治階級的腐朽,便是結局的第二個原因。這些迦太基覆亡的故事,仍能警醒後人。強大的軍事,英明的統治者是每個強國的根基。

原標題:《迦太基:一個海上帝國的興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迦太基興衰的歷史宿命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公元前12世紀末,地中海世界的東部地區遭受了大批遊牧民族、半遊牧民族及被遣散的僱傭軍的大規模侵襲,很多舊有的統治集團分崩離析,希臘文明進入「黑暗時代」,西臺帝國覆滅、亞述王國和埃及則急劇衰落,地中海西部還未有大的勢力出現,這為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城邦發展海上貿易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 扎馬之戰:迦太基海上強國地位破滅,羅馬踏上了支配世界的坦途
    由於迦太基戒備鬆懈,西皮阿一舉登陸成功,並迅速與盟國努米底亞的軍隊會合,在該城不遠的地方設營。為了能建立一個穩固的作戰基地,接著就開始向烏提卡發起圍攻。  面對羅馬人的進攻,迦太基當局感到勢態嚴重,立即集合約二萬步兵,七千騎兵和一百四十頭戰象,由哈斯杜魯巴率領並會同盟友馬塞尼撒王國西法克斯的部隊一起,共約有步兵五萬人,騎兵一萬人進行反擊。
  • 漢尼拔的悲劇和迦太基的沒落
    圖:漢尼拔像 沒有人走過的路 迦太基是一個傾向於和平的商業民族,以航海和貿易為主,跟義大利半島上的羅馬共和國隔海相望,中間隔著西西里島
  • 書摘|迦太基必須滅亡:天才漢尼拔為何救不了祖國?
    哈米爾卡·巴卡(Hamilcar Barca)創建的帝國的所在地就是西班牙,該帝國的規模和野心遠遠超過了數個世紀之前腓尼基人創立的商業網絡。哈米爾卡致力於建立陸上領地。古代歷史學家們曾提出一個疑問:在哈米爾卡眼中,西班牙究竟是他個人的領地,還是迦太基人擴張的新舞臺(這種擴張包括對古代塔特索斯的銀礦的控制)。很可能兩者兼而有之。
  • 同樣被羅馬徵服,為何迦太基消失無蹤,希臘卻留下文化
    油畫《摧毀迦太基》作者:19世紀畫家愛德華·波音特 畫中羅馬士兵正用投石器攻打迦太基城門迦太基:兩千八百多年前的地中海女王迦太基是兩千多年前擅長經商的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一個貿易城邦,其中心區域即現在的突尼西亞首都所在地,隔著地中海和羅馬遙遙相望。
  • 世紀大對決世界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帝國大排名
    在過去五千年的世界歷史長河中,如果給所有存在過的帝國、強國進行一個實力劃分,我想他們大致可以劃分成這樣: 古文明時代,九大世界級帝國: 古埃及帝國、阿卡德帝國、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西臺帝國、亞述帝國、新巴比倫王國、
  • 達利歐最新觀點:探索最強大帝國興衰背後的原因
    本文共13115字天風固定收益團隊首譯推薦閱讀時間30分鐘第一章:對全局的簡要概括本章描述了最強大帝國典型興衰背後的因果關係。這是我研究過去五百年裡三個儲備貨幣帝國(荷蘭,英國和美國)和其他六個重要帝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印度,日本和中國),以及中國自公元600年左右唐朝以來所有主要王朝時對帝國興衰驅動力的提煉總結。
  • 曾經讓古羅馬恐懼的北非大將漢尼拔,迦太基真值得他去效忠嗎?
    當然這僅是一個比較狹隘的印象,非洲比我們想像的大的多,而時間回溯到公元前,北非還曾經差不點橫掃了歐洲。想必很多人也清楚,這就是迦太基和羅馬之間的戰爭,期間誕生的主角自然就是有著「軍事天才」稱號的漢尼拔了。
  • 迦太基神將漢尼拔的徵戰一生
    無論面對怎樣的敵人,他永遠第一個上戰場,最後一個下戰場。漢尼拔主動挑釁成功讓羅馬宣戰因為父親的緣故,在漢尼拔剛開始上任的時候就已經擬定出很多與羅馬的作戰計劃,並且這些計劃非常周密且詳細。在開戰之前,他還派出大量的使者去秘密打探哪些城邦與羅馬不和且心生怨恨,積極地對這些城邦進行針對性的拉攏行動。
  • 500年世界帝國興衰史:中國正在迅速崛起,沒有其他大國與之能比
    作者詳細回顧了歷史上幾個大國的興衰:荷蘭帝國、英國帝國和美國帝國以及中國的崛起。他探討了這些大周期的形成過程、儲備貨幣的變遷。每個帝國的興衰都相似的生命周期但同時也有自己的「典型模式」。這在歷史上反覆發生。美國現在是最強大的帝國,處於相對衰落中,中國正迅速崛起,其他任何力量都無法與之相比。
  • 羅馬人將陸戰搬到了海上:前241年3月10日迦太基在埃加迪海戰慘敗
    地中海對岸的迦太基,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崛起。它逐步成為一個海上強國,控制了北非和西班牙半島。一山不容二虎,迦太基和羅馬的戰爭不可避免。最初,羅馬和迦太基是打不起來的。而迦太基人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壟斷了地中海的商貿。迦太基的一個船長曾經驕傲地對羅馬貴族說:「沒有我們的允許,羅馬人就不能在地中海裡洗手。」隨著羅馬人實力的增強,他們開始試圖染指極為賺錢的海上貿易。羅馬和迦太基的衝突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 千年帝國拜佔庭-第一次君士坦丁堡會戰,希臘火,徵服西班牙
    西西里,羅德島,塔爾蘇斯相繼淪陷;公元668年,帝國西西里行省的重要城市錫拉庫薩遭到阿拉伯軍隊的洗劫,第二年,一支阿拉伯軍隊在北非徹底擊潰拜佔庭軍隊,整個行省落入敵軍之手。阿拉伯人將都城遷到大馬士革,新任哈裡發對帝國發起了年復一年的衝擊,對防禦設施進行探查。
  • 古代軍事戰略大師迦太基人漢尼拔
    軍營裡長大的迦太基貴族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與地中海南岸接壤的一個文明古國,迦太基主要由腓尼基人構成,他們立國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卻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隨著古羅馬勢力的擴張,他們與羅馬人的矛盾開始變得不可調和。
  • 希臘史22:從提洛同盟到雅典帝國——雅典是怎樣成為海上帝國的?
    雅典人眼見波斯大軍兵臨城下,但希臘聯軍還沒有集結完畢,於是雅典執政官提米斯託克利(Themistocles,前525~前460)果斷放棄雅典城,將所有人民和財產轉移到船上,自始掀開了雅典人的海上徵途。雖然波斯人攻入雅典,並燒毀了空城,但雅典真正的力量已經在海上積聚了起來。當年秋天,雅典海軍在薩拉米斯(Salamis)海戰中擊敗了波斯海軍,切斷了波斯陸軍的補給,迫使他們退回馬其頓與色雷斯一帶。
  • 開場勢如破竹,為何還輸了第二次迦太基戰爭?漢尼拔:小看了羅馬
    這裡我們要先明確一個概念,有多少兵力和能出動多少,並不一樣。就如羅馬有78萬軍隊,但是一次集合最多的也才只有八萬。那麼漢尼拔的第二步戰略究極是什麼?這個問題,由於沒有援軍到義大利。所以這裡根據漢尼拔的行動進行推測。首先是拿波裡圍攻戰,按照李維《建城以來史》記載,在庫普阿投降迦太基之後,漢尼拔曾想襲擊拿波裡。
  • 迦太基:被羅馬打敗後,這個人讓我體驗了「風水輪流轉」的滋味
    隨後,失去了漢尼拔這個主心骨的迦太基主戰派就變成了一個擺設。在此之後,迦太基面臨的形勢就是第一部分所說的情況。4聽了漢尼拔逃亡的消息後,羅馬開始了對漢尼拔的追捕。因為羅馬覺得迦太基依舊很強大,因此會在未來加大對迦太基的壓迫。除此之外,羅馬還有一個重要人物經常說「迦太基必須毀滅」。5緊接著,我們來說迦太基的鄰居努米底亞的情況。
  • 《谷園講通鑑:西漢興衰史》出版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由一介草民,投身秦末起義的洪流,打敗西楚霸王,奪取天下,建立大漢帝國。西漢經文帝、景帝勵精圖治步入繁榮,經武帝「內強皇權,外服四夷」進入繁盛,經昭宣中興宗室得以維繫,最後被王莽偷天換日,前後共存續兩百多年。西漢時期,我國版圖基本確定,民族基本形成,政治制度基本創建,學術思想基本奠定,可以說,西漢兩百年影響了此後中國兩千年的全部歷史。
  • 成也軍區,敗也軍區:拜佔庭帝國軍區制的興衰
    然而到拜佔庭帝國後期,作為軍區制核心的小農經濟的被破壞導致軍區制日益衰落,而軍區制的衰落也是拜佔庭帝國衰落的原因之一,本文試圖簡要介紹分析拜佔庭帝國軍區制的興衰。,帝國邊境又面臨薩珊波斯帝國等勢力的威脅。
  • 羅馬與迦太基人最後一戰史稱「扎馬之戰」
    他們的騎兵在追擊漢尼拔騎兵回來後,又遇到了失敗的迦太基步兵,結果又大殺一場。迦太基徹底失敗了,他們與羅馬籤訂了極其苛刻的合約,不過合約還是給他們留下了東山再起的可能。根據約定,西班牙被割讓給了羅馬;迦太基只被允許保留10艘軍艦,其餘的全部賠償給了羅馬;迦太基還要交出10000塔蘭特軍費賠償。最關鍵的是,如果沒有經過羅馬人允許,迦太基不得對外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