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古婆媳問題都是引發婚姻的「鶴頂紅」,有點因為生孩子;有的因為帶孩子;有的因為養孩子;有的因為教育孩子;有的因為老公,總之各色各樣,不盡相同。
趙晴和老公剛剛生完孩子,本是全家歡喜的時刻,但是兩人卻因為誰來伺候月子爭吵不斷。
趙晴想花錢請個住家保姆,雖然開銷大,但是好在省心,開始老公是同意的,因為趙晴說媽媽年紀太大了,來回折騰害怕婆婆身體吃不消,因為趙晴知道老公是個孝順兒子肯定同意。
其實,趙晴是害怕跟婆婆相處,趙晴了解婆婆,雖然有些封建,但絕對不是蠻不講理的人,雖然趙晴這樣安慰自己,但是心裡卻在打鼓,因為趙晴的兩個閨蜜都是栽在婆婆身上了,所以她們就提早給趙晴打預防針。
趙晴閨蜜說她婆婆的控制欲特別強,連寶寶起什麼名字,穿什麼衣服,吃什麼,用什麼尿布都要管,本來給寶寶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但婆婆偏說不吉利,最後在大師那裡求來一個拗口的、筆畫又多的名字,為此鬧得閨蜜差點離婚。
02
有了前車之鑑,趙晴就跟老公說起這事,並跟老公籤訂了「前車之鑑合同」,裡面講述的明細,如果婆婆跟她的意見不一致,老婆要站在她這邊,充當主力勸阻婆婆,其實就是想讓婆婆能「佛系」一些,最後並且聲明自己會尊重婆婆,也絕對不會無理取鬧,如果犯錯還請老公委婉指出。
其實婆媳之間的問題主要是時代不同造成的,婆婆跟兒媳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尤其是還有地域的鴻溝,趙晴的老公也是聰明人,知道老婆擔心什麼?所以媽媽來之前,他就跟老媽做了一番深入的談話,著重強調了趙晴擔心她身體吃不消,給老婆留下了一個完美形象,最後他告訴老媽如果有什麼跟趙晴不和的地方一定要先告訴他,讓他來「教育」自己老婆,給她和趙晴之間設立一個緩衝地帶,也為老媽留下英明的形象。
其實從古至今婆媳問題從來不是婆婆和兒媳婦兩個人的問題,而是三個人的問題,每一段不好的婆媳關係裡,都隱藏了一個「軟弱」或者「蠢笨」的男人。
說「軟弱」其實是說男人畏懼媽媽或者老婆或者都畏懼,就造成了矛盾來臨時候,老公是前怕狼後怕虎,本來想著兩個都不得罪,結果兩個都得罪了;說「蠢笨」是說男人不知道怎麼預防或者化解婆媳矛盾,急得抓耳撓腮卻啥都幹不了。
03
趙晴是個聰明的兒媳婦,深知伸手不打笑臉人,每次婆婆忙好,她都趕快笑著招呼婆婆休息,當著老公的面誇獎婆婆做事認真等,而且叮囑老公隔三差五就給婆婆買些水果,把婆婆哄得笑不攏嘴。
還有一個最絕的,趙晴在婆婆身邊安插了一個「特務」。每次下午寶寶睡覺了,趙晴就讓她去找隔壁阿姨去玩,隔壁阿姨也是農村來的,只不過在上海生活了很久,平時跟趙晴關係蠻好,也沒有什麼事。趙晴就「安排」她去跟婆婆講一些自己不便開口的,比如該給寶寶吃什麼?上什麼學習等,都讓隔壁阿姨去教婆婆,而且她們兩個也有話題可聊,最後還能跟隔壁阿姨打探一下,自己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
04
其實很多時候,兩代人要將心比心,互相體諒,互相包容,尤其是年輕人,說話容易衝,最容易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當然了,這裡面有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老公,失敗的婆媳關係裡一定有個糊塗老公的,其實只要老公做得好,就能挽回80%的婆媳問題。
今日話題:遇到婆婆做自己不喜歡的飯,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