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幾日妹妹講述了單位裡同事的母親,85歲的老人,生了3兒2女,可是老人的養老卻成了難題,3個兒子都往外推,老太太目前跟著最小的女兒一起生活,小女兒很生哥哥姐姐的氣,老人打算起訴兒女。
因為這個老太太想起媽媽的大舅媽,她已經去世了,活到96歲,她的老年生活可跟這個老人不同,她有4個兒子,老年時4個兒子爭先給她養老,不但兒子們孝順,兒媳,孫子和孫女們沒有一個對她不好。
可是這世上所有的好都有源頭的。
1.城鎮姑娘嫁到農村,丈夫老實,她頂起一個家。
舅姥姥是城鎮裡的姑娘,和那個時代大多數女孩一樣,她也沒有上過學,舅姥姥小時候大方開朗,看多了身邊的人和事,聰明的她也是個小人精,街坊鄰居沒有不喜歡她的,但因為不識字,再能幹也還是呆在家裡幫著媽媽做家務,沒有文化成了她一生的遺憾,所以她結婚有了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們念書。
舅姥姥18歲就結婚了,舅姥爺是個老實的莊稼漢子,能幹活但話少,他們結婚後,家裡的大事小情都是舅姥姥在操辦,雖然沒有念過書,可能是城鎮裡的姑娘,見多識廣,年紀不大,但為人處世敞亮,屯子裡的人都誇她能幹。
家裡舅姥姥管家,舅姥爺只負責幹活掙錢。
2.因為沒有文化,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舅姥姥讓兒子們一定要念書。
婚後舅姥姥生了4個兒子,因為自己吃過沒念書的虧,在孩子到了上學年齡,舅姥姥陸續把他們都送進學堂,叮囑兒子們好好念書,舅姥姥對兒子說:「只要你們能往上念,我就供,不要想家裡有沒有錢,我就是砸鍋賣鐵都支持你們念書,日後能考到哪裡就憑你們自己的本事。」
那時在農村,半大小子哪有不幫家裡幹活的,可舅姥姥家的4個兒子,從學堂回來就在家裡看書寫字,舅姥姥不讓他們分心思,告訴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
那時舅姥姥家過得最艱苦,舅姥爺幹完地裡的活兒,還要出去打零工掙錢,舅姥姥也會從城鎮的娘家那邊攬點手工活兒填補家用。
即使他們很努力掙錢,家裡也特別困難,那時他們家在屯裡吃得最差,家裡好點的飯留給舅姥爺和兒子們,而舅姥姥吃的最多的是野菜粥。
但不管多困難,4個兒子念書舅姥姥從不讓耽誤,家裡再沒錢,兒子們的學費舅姥姥都給準備好。
為了兒子們念書的學費,舅姥姥借過錢,但她跟人訂下時間什麼時候還,就一天也不差,所以大家都知道她家是為了孩子念書,舅姥姥又有信用,也都愛跟她辦事。
後來舅姥姥看到養蜂能掙錢,就讓舅姥爺養蜂賣蜂蜜,日子才漸漸好轉。
父母支持,兒子們也很努力,老大考上了醫科大學,老二考上大學讀氣象專業,老四高中畢業差5分沒考上大學,學習最差的老三也是高中畢業。
兩個沒有上大學的兒子,因為有文化,老三當上了會計,老四是大隊團支部書記。
後來部隊來徵兵,部隊領導看好了文化各方面都很優秀的老四,雖然當時老四已經24歲,當兵超齡了,但還是被部隊了,以後在部隊升職提幹一幹二三十年。
老三雖然留在家裡,但因為有文化,在大隊上幹得也不錯,而且從小就在舅姥姥身邊耳濡目染,老三說話辦事也很得人心,在村裡也很有威望。
4個兒子都因為讀書改變了命運,對普通的莊戶人來說,讀書恐怕是最有效的成功之路了,而這得益於他們有遠見的媽媽。
3.教育兒子們要仁義正直,對待婚姻不能三心二意。
兒子們大了,自然就要考慮婚姻大事。老大,老二因為都在城裡,都是自由戀愛結婚的。
當時留在家裡的2個兒子,老三媳婦是親戚介紹的,老三其實沒看好媳婦,一是因為女方身體不太好,而且長得不好看,但因為親戚介紹的,一來二去就結婚了,婚後老三對媳婦不好,舅姥姥就總在一旁勸兒子,「女人人品好,能過日子比什麼都強。」
兒子聽媽媽的,慢慢和媳婦也有了感情,兩人生了1兒1女婚姻也挺幸福。老三媳婦也感謝婆婆,她和婆婆在一起時間最多,婆媳在一起幾十年從未紅過臉,雖然是單獨過,但吃的用的互相都不計較,兒子媳婦忙,舅姥姥就幫他們帶孩子,做好飯全家吃。
老四是在農村結婚的,老四媳婦脾氣不好,和老四總吵架,後來老四當兵走的時候,媳婦已經懷孕了,不過老四到了部隊後就告訴父母要離婚,說和媳婦沒有感情。
那時老四媳婦已經生下一個女兒,舅姥姥當然不同意,她領著老四媳婦到了部隊,勸說老四,兒子信媽媽的話,老四和媳婦和好了,後來老四提幹後,老四媳婦隨軍了。
四個兒子沒有一個離婚的,家家生活得都不錯,而且巧合的是家家都是兩個孩子,舅姥姥的孫子孫女們也都很有出息。
4.兒子們回報父母。
舅姥姥時常告誡兒子們,大有大樣,小的要尊重哥哥,所以弟兄4人特別團結。
老三一直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兄弟,但其他弟兄3人跟他說:「我們都感謝你,因為你在家陪著爹媽,我們在外面才能放心工作,論孝順我們都不如你。」
兄弟們感激老三也在行動上,老三家裡缺什麼兄弟都會送過來,一大家子非常和睦,舅姥姥家裡也一直是村裡的文明家庭。
舅姥爺和舅姥姥歲數大了,老三媳婦就過來給他們做飯,洗衣服,老三媳婦歲數大了,加上本來身體不好,照顧不了,老三的兒子結婚搬來跟奶奶一起住,孫媳婦開始照顧爺爺奶奶。
舅姥爺80多歲去世了,剩下舅姥姥一個人,兒子們都要接家裡贍養,最後老大說:「咱媽跟我走,媽歲數大了,我是大夫照顧更方便。」舅姥姥被老大接到家裡,大家只要有時間,不管離得多遠,都會過去看望老母親,陪陪她,舅姥姥活到96歲。
5.好女人讓身邊人都感到溫暖。
舅姥姥是媽媽特別尊敬的人,媽媽一直跟我說:「女人能做到舅姥姥那樣的,真的很成功。」而這樣的女人首先她非常善良大度,舅姥姥對任何人都非常好,而且明事理。
沒有文化的舅姥姥在村裡很受尊重,誰家夫妻吵架了,對老人不好,都會找她去調解,方圓10裡提起舅姥姥都挑大拇指。
而且她會讓人有家的感覺。
舅姥姥的公婆去世的早,舅姥姥家就成了我親姥姥的娘家,媽媽說她那時一放假都會去舅姥姥家住一陣子,而對一直在外地,歲數比自己大兒子大2歲的小叔子來說,舅姥姥家就是媽媽家,真的是長嫂如母。
一個好女人不但讓丈夫兒女幸福,她也同樣溫暖了周圍的人。
結語:
著名學者於丹說過:「家中有女才是安,女人是一個家庭血脈的傳承,一個女人是一個家庭的門風。」
目不識丁不代表沒有見識,而一個善良,堅韌,明事理的女人,她培養出來的兒女一定是優秀的。而一個處處算計,本身就不孝的媽媽,她的子女也多半隨她。
母親是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人,那麼該如何做好一個母親呢?
臺灣已故國學大師曾仕強的理念:父母教育兒女最好方法是言傳身教。真的很贊成,如果父母一邊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不準貪玩,而自己卻天天喝酒打遊戲,那孩子也一定會有樣學樣。
一個母親要教育好兒女,首先自己要善良,品行端正,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多讀書學習來提升自己,媽媽的眼界有多寬,兒女的前程就有多遠大,媽媽的格局決定兒女的未來。
而媽媽所有的努力也終將會有福報,正所謂:「欲嘗甜瓜自己種,自種苦瓜自己嘗。」凡事也會皆有因果。
女人的美在於內心,一個有德行的女子年齡越大,越有福相,一個家庭也因為有了好女人,一定會財源興旺,福氣滿滿!
—END—
我是夏日蓮兒,平凡世界的平凡人,願以普通人的視角,和您探討人生的酸甜苦辣,分享人生感悟,喜歡就請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