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以前封建制度中一個男子可以娶多位女子,妾室的地位相對是比較低的,生的孩子也只能稱正室為母親,稱自己的生母為姨娘。不過歷史總有例外,我國一位民國大才子母親是正房他卻稱小妾為娘,這是什麼原因呢?他說:「母親打我時娘的話讓我記了一生。」
梁啓超天資聰穎,從小就博覽群書,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被鄉親鄰裡稱為「神童」,科舉考試之後,主考官見他志向遠大才華橫溢,覺得他將來一定是改變時局的可造之材,於是便將自己的妹妹李蕙仙許配給了他。婚後梁啓超和李蕙仙十分恩愛,生下了一子二女,兒子就是梁思成。
因為梁啓超很喜歡孩子,希望能多幾個兒子傳遞梁家香菸後代,但李蕙仙一直未能再為他生下兒子,於是她便向丈夫舉薦了自己陪嫁的侍女王桂荃。起初梁啓超不同意妻子的做法,但最後為了子嗣著想也就聽從了妻子的建議。王桂荃雖然之前不識字,但性情溫良,勤快賢惠,嫁給梁啓超之後也學著識字,慢慢地讀書看報記帳都難不倒她了。
王桂荃後來也為梁啓超生下了好幾個孩子,但她對待李蕙仙的孩子也很好,一視同仁沒有偏私,梁思成和她關係也非常不錯,雖然他們是李蕙仙的孩子,但都稱呼王桂荃為娘。一次梁思成因為成績不好被母親責打,王桂荃看見二話不說就上前護住了梁思成。王桂荃說:「人不怕笨,勤能補拙。別人學一遍,你可以學十遍,將來一定可以成功。你父親那麼聰明有才,還一直在學習,你更不能放棄,要加倍努力。」
梁思成說母親打他時娘說的話讓他記了一輩子,他有後來的成就,和年少時候娘對他的教導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