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日本都是豬的神社,我想起中國的傳說:龍真是豬變的?

2020-12-17 檬檬萌moe

每一次去日本逛神社,都讓人感嘆日本人腦洞的神奇。因為相信萬物有靈萬物皆可拜,所以供奉的可以是天皇可以是學神怨靈,但是如果看到了兔子和狐狸,也沒有什麼好稀奇的。但在京都二次逛建仁寺,看到野豬登上神壇,身姿挺拔驕傲成了神社主角,還是沒忍住腹誹:這次到底是在搞什麼?

騎豬的神仙和管討債的小豬

這個地方叫做摩利支天尊禪居庵,第一次來的時候,直本著建仁寺本堂去了,這次特意找過來,才發現它在建仁寺的一角。

守門的豬豬是石頭做的,挺著大肚皮雄赳赳氣昂昂,;走進內部,神社兩側都是豬護法,毫不吝嗇地展露出獠牙;搭在亭子裡的那一座,最為有人氣,旁邊圍了一群粉嫩嫩的小豬籤。

小豬能夠封神,因為它是摩利支天尊的坐騎。第一次聽的時候,覺得這神仙怕是不怎麼靠譜,挑個麒麟老虎甚至飛龍多威風啊,怎麼就選了豬呢?難道他和哪吒裡騎豬出場的太乙真人一樣,扮演的是搞笑擔當?摩利支天尊的故事和中國有關,傳言元代時期,他騎豬而來,動員中國的禪師去日本弘揚佛法。禪師便用泥土做了一尊佛像,隨身攜帶,去日本的途中遇到風浪,抱住佛像得以安全抵達,倒也像是真應了天尊要保佑他的承諾。後來這位中國的禪師圓寂在建仁寺禪居庵,就有了供奉豬豬的傳統。

相比其它人氣鼎盛的神社,這邊很是冷清,全程只看到兩三個歐美人。日本人如果丟了東西,多會來這裡拜一拜,傳言小豬就是專門負責這一卦的——幫忙討回欠款和找丟失的東西。這邊的御守有著護身的功效,很多人也會來這裡求個開運;看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日本,圓滾滾的小豬,都是福氣的象徵。

雙龍圖,龍有一副豬鼻孔

本來在這裡走一圈就要走了,但是建仁寺的秋色很是迷人,建仁寺是京都寺廟裡和中國淵源極深的,唐風氣韻十足。走到本堂,發現寫著「雙龍圖開放」的字樣。上一次來建仁寺,就是為了雙龍圖:雙龍繪於天花板上,抬頭仰望之時,仿佛風雨欲來。雙龍有日本畫師海北友松所繪,用的正是中國宋元畫技法。

第一次看雙龍圖時,只是折服於它的氣勢,這次卻覺得不對勁,這龍怎麼長了一副豬鼻孔?難道是看了太多野豬,看什麼都像豬。拿出一些龍的圖案對比,這雙龍鼻孔格外大,還畫著兩個大孔,像是生怕人認不出來。恰好那段時期剛去過中國國家博物館,記得中國第一龍,就是以一副豬鼻孔出名。

按圖索驥,還真找到了豬變龍的傳說,正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龍在中國傳說裡,本就是多種動物的混合體,傳說最多的,就是龍是蛇變的。但這豬和龍的體型差別這麼大,一時半會還真聯繫不起來。最早的豬型原龍出土於內蒙古,距今超過六千年,豬龍紋的表現就是,龍的頭部「吻長伸、牙翹起」,酷似野豬。

有專家認為,龍正是以豬為原型的神話動物,至於身體修長,那時古人關於原始生物胚胎的幻想。查到這裡,突然覺得摩利支天尊也許並不糊塗,人家的坐騎威風著呢,特別是發現下一條,其實雷公最早的原型也是豬。古書中有「雷公豕首麟身」的記載,就是雷公最早長了野豬的腦袋,才不是現在這樣尖嘴猴腮。碰巧的是,建仁寺恰好也有一副風雷神圖。

風雷神,雷神也和豬有關?

建仁寺這一副風雷神圖是俵屋宗達的複製作品,正品收藏於博物館。俵屋宗達的畫風大膽豪放,上面的風雷神身姿活躍,隱隱要從畫面上飛出來。風雷神在日本很有地位,東京最古老的寺廟淺草寺有個景點叫雷門,正是風雷神鎮守,有著穿過雷門就能風調雨順逢兇化吉的傳說。日本風雷神的形象不少,但俵屋宗達所畫的,是後期露臉率最高的:不光在日本交通卡上出現,在日本動畫裡提到風雷神,也是拿這一組形象出現。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雷神的鼻孔也很大,就像是從野豬身上移植過來的。日本關於風雷神的想像,起源自唐朝文化輸入。如此看來,這些巧合併不是無心之舉,而是複製了唐朝時期的文化。雷公負責的工作,和負責下雨的龍王,好像重合度也是很高?《山海經》中說,龍是雷電的化身。

不管如何,龍呀豬呀雷公呀,總有扯不開的淵源,也許它們本是一體呢?豬在神仙界的地位排名可能並不低,龍王也許都要叫它一聲祖宗;豬的形象出現滑坡,就要怪蠢笨的豬八戒,直接從威風風的天蓬元帥,墜落人間,把豬神的形象敗得一乾二淨。

以上觀點純屬猜測,豬神沒有給我廣告費,龍王看見別生氣。

相關焦點

  • 祈求變好看,不脫髮,五花八門的日本神社,連腰足健康也能祈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神社,也就是神道教神社,是拜祭神的地方,日本人信奉神明,這樣子的神社,據日本文化廳的調查顯示,日本登記在案的神社超過8萬多所,可見日本人民的生活與神社聯繫緊密,神社的功能也是五花八門。小木片上的內容也是千奇百怪,寫啥的都有,有的真叫人驚掉下巴,像比較常見的祈求平安,戀愛,婚姻,學業,事業,財運等,除了這些,還有祈求變好看的神社,越長越漂亮;也有祈求頭髮濃密的神社,希望不要再脫髮;還有祈求斷緣的神社,這個內容就有點陰暗了,有小三祈求上位,希望對方離婚的;有家長祈求孩子和戀愛對象分手的。
  • 國寶玉豬龍:我們是豬的傳人?
    紅山玉豬龍他更沒想到的是,這一鏟子掘出了考古學上一個重要的區域文化——紅山文化。牛梁河墓葬有兩件玉器就放在墓主人的胸腹部,於是這種形狀的玉器,一般通用的說法就叫「玉豬龍」,就是豬形狀的龍。野豬也有人說,玉豬龍的豬首,更像是「熊首」。
  • 日本超級靈驗的神社,居然是靠動物來保佑?一定要來看看!
    很多人去日本旅遊,一是為了看風景,二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逛各種神社,至於靈驗這種事,信則有不信則無。反正旅行關西,必定離不開遊歷神社。今天也是宅在家裡不能出門的一天,所以我決定帶大家去日本的神社裡來個雲參觀,等到以後有機會來旅遊的時候,你就是最厲害的仔!
  • 世界上「豬島」,真是的「豬天堂」,網友紛紛感嘆人不如豬!
    放眼世界各地,人類都是主人。但是在人類生活的空間之外,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叢林法則。就像你沒有來這個島看一看,你不會知道豬曾經那麼享受生活,藍天白雲下,它們是生活的地方最大的動物,不要害怕任何生物,也不要擔心什麼時候會被蒸或者炸。
  • 「玉出紅山」:你當我不知道,古時候「豬」就是「龍」的意思
    ——摘自《文物中國考史·史前史》讓慢慢最欣喜的是,這是我平生看到「玉豬龍」最多的一次,各種「款式」都有,大小都有,非常過癮。漢武帝劉徹小時候,他的父親漢文帝劉啟給他取名劉彘,「彘」就是豬的意思,祖母竇太后看穿了兒子想立小彘兒當太子的心思,她說:你當我不知道,古時候「豬」就是「龍"的意思。
  • 全世界的豬都全了
    從明治時代起,和英國巴克夏豬進行混種,改良後的新品種全身黑色,四肢、鼻子、尾巴有白斑,憨態可掬,又稱「六白」。肉質細嫩,肉汁豐富,「薩摩」系列黑豬享譽日本。 7、衝繩黑毛豬 看過日本綜藝節目《料理東西軍》的人都知道,衝繩有三寶:苦瓜、玻璃、豬阿古。
  • 吃完萊豬換核食 臺灣民眾都是「食驗品」?
    近期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等政策,讓民進黨飽受批評,臺灣輿論沸騰、民怨四起。然而,就在這個「萊豬」風暴還未過去之時,一則消息卻又掀起狂風巨浪。臺「駐日代表」謝長廷4日晚間在其個人臉書列出此次返臺的工作事項,其中就包含「日本東北食品解禁與否」,此言一出,引發島內各界擔憂。
  • 紅山文化——玉豬龍,中華「龍」的雛形
    玩玉器的人都要去研究一下紅山文化,紅山文化在中國玉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紅山文化是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之一,年代約為公元前3500年,因首先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後牛河梁遺址,故名。此類玉器多以鳥獸形為主體,起重工有現實題材的動物群,如鳥、燕、鴞、鷹、蟬、魚、龜、豬等,也有幻想中的神靈,如龍、豬龍、獸面丫形器等,此外還有璧形器、勾雲行器、鐲形器、馬蹄形器、三孔玉器等。大多數玉器品種為龍山文化特有的,就有鮮明的地域和時代特色。最具紅山文化特徵的當推玉豬龍。據推測玉豬龍是豬與蛇形象的融合。基本形態呈勾形蜷曲狀,首尾銜接處缺而不斷,如「C」字形,因此又稱獸形玦。
  • 《小豬佩奇》擬人化:吹風筒也能變大美女,愛上了魅力型男豬爸爸
    導讀:《小豬佩奇》擬人化:吹風筒也能變大美女,愛上了魅力型男豬爸爸文@動漫迷世界圖源WB@Cynczl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小孩子愛看動畫片」幾乎已經是一個默認的定律,日本動漫或許有些內容不適合小孩子觀看,但專門為小孩子打造動畫片,則再適合不過了。
  • 淨土宗漫畫-為豬念佛 豬子往生
    「什麼,豬們都坐蓮花去西方啦?!」師徒兩人一猜一比,又驚又喜。「原來我光念念佛也超度了豬啊!這真是了不得了!」「可是,我在家念佛,豬哪聽得見啊?」陳師傅問。「南無阿彌陀佛」「光明」「波動的龍」「散射」。徒弟特別興奮,七手八腳,比劃不夠,筆都用上了。
  • 《小豬配飾》擬人化:吹風筒也能變大美女,愛上了魅力型男豬爸爸
    ,日本動漫或許有些內容不適合小孩子觀看,但專門為小孩子打造動畫片,則再適合不過了。就好比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真是風靡國內,那段時間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變成「社會人」。然而沒看過《小豬佩奇》的人都知道,主角和配角都是可愛的小豬,要是當這些小豬擬人化後,會不會變成俊男美女呢?
  • 男主意外死亡轉生成豬,卻被美少女精心照顧,肥宅看完很是嫉妒!
    「生不如加速豬,死不如剪刀狗」,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老梗,可那隻「豬」只是虛擬形象,現實中還是是個人(肥宅),但「狗」確是真的狗,兩者相提並論還是差那麼丁點意思,不過如今這一遺憾被彌補了——《豬肝熱熱吃》的主角就是真的豬,而且同《狗與剪刀的正確用法》一樣都是轉生的形式。
  • 動畫《賣豬》:在物質匱乏的時代裡,人和豬都渴望一份精神的支撐
    這是一部特色鮮明而又寓意深刻的動畫短片,看完之後,不禁讓人想起了餘華寫的《兄弟》,同樣用荒誕的手法描摹出一個時代的輪廓。在嘹亮的秦腔中,二娃和黑豬都被眼前的情形吸引住了。二娃痴痴地望著攤位上的陝北美食,久久不肯離去,小小的眼睛裡充滿了奢求與渴望。然而,黑豬卻僅僅盯著花豬布偶,想入非非,浮想聯翩。一整天,黑豬都在幻想著娶母豬生小豬,這些美好的幻想都被處理成為了絢爛多彩的民間剪紙動畫,頗有一番獨特的藝術效果,讓人感到新奇又搞笑。
  • 動畫《賣豬》:在物質匱乏的時代裡,人和豬都渴望一份精神的支撐
    作為中國非主流動畫短片的代表,這一部原汁原味的"中國風"動畫《賣豬》,充斥著濃鬱的陝北鄉土風味,展現了一種原生態的黑色幽默,於細節之處流露出了幾分底層生活的辛酸與苦澀。但是與原著賈平凹先生寫的《祭父》一文相比,還是增添了幾分童趣與欣慰。動畫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很樸實,呈現的線索也比較簡單,主要講述了了大娃、二娃兄弟進城賣豬的一段荒誕故事。
  • 「橘貓變豬記」,一隻小橘貓把自己吃成「橘豬」,只用了半年!
    橘貓在現如今的寵物圈,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出了名的網紅貓,說句實在話,橘貓跟狸花貓三花貓等,同屬於我們的中華田園貓,而田園貓在國內的地位不用我說大家也都明白。那麼為什麼橘貓這麼優秀,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橘貓容易胖,甚至可以說,每一隻橘貓最終都會變成「橘豬」,並且沒有例外。
  • 破譯24節氣:小雪、北鬥星與玉豬龍崇拜
    冬天來了,天氣開始寒冷,到了小雪時節,所有的農作物都成熟了。 在西漢武帝《太初曆》頒布之前,秦漢都沿用古六歷之一的《顓頊曆》,把十月作為歲首,類似現在的春節。
  • 明星養寵需謹慎,宋茜的寵物豬單手抱不住,網友:想看井柏然的豬
    近日宋茜難得曬出了她的寵物豬小八,對比上一次曝光小八明顯長大了不少,宋茜單手環抱都有些勉強,細看其實是用兩隻手把豬夾在了懷裡,再看小八的體積應該差不多有半人高了,豬蹄也粗了一圈,有網友看完照片後調侃:宋茜的豬馬上就可以騎了。
  • 三島大社是伊豆半島最大的神社
    因為愛吃海鮮,來了日本之後,經常去關東出名的幾個漁港巡禮,不要問我對比築地怎樣,因為築地壓根都沒有辦法出現在我的榜單之上。這次不惜穿越伊豆半島帶伉儷來吃的沼津魚市場,可以排進我關東漁港排名top3。整條街上都是吃飯的地方,各種海鮮料理都有。沼津(Numazu)附近的海域還是日本盛產高足蟹的地方,秋天,很多人會專門來吃蟹。but,這次還是選擇口味更多變化的海鮮料理好了。
  • 口袋妖怪究極日月象牙豬配招 象牙豬性格對戰玩法
    比起長著象牙的豬,我覺得長著豬鼻子的猛獁象更符合描述,畢竟只是肥豬賽大象,而不是豬普遍長成象。神奧地區是最冷的一個地區(拋開黑白2的合眾的話),由此催生出了大量冰系,長毛豬也順理成章地獲得了進化,維持一貫的冰地屬性。
  • 看完這幾部番,我在被子裡笑出了豬叫
    《碧藍之海》一部要十分搞笑的顏藝動漫,當初被室友推薦的時候說是什麼遊泳番,男主還和遠方的妹妹在一起了,當時我就來了興趣入了坑,結果看完第一集的我已經是崩潰了,什麼年代了還OP欺騙,說好的潛泳呢,說好的妹妹呢,幾個大漢不穿衣服在店裡划拳是幾個意思?遊泳社怎麼天天在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