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瞞著家人匆匆告別妻兒,奔赴武漢戰「疫」情灑江城!

2020-12-19 輕鬆視角

他從橄欖綠到白大褂,「疫」起戰鬥情灑江城,黃昌保,男,1978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2000年7月入伍,2018年7月轉業至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急診內科工作。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給原本美好祥和的傳統佳節蒙上了一層沉重的陰影。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一位從軍18年,有著18年黨齡的黃昌保同志,瞞著家中70多歲的父母親和工作在公安一線的妻子,克服醫警家庭的困難,主動報名參加安徽省第六批援鄂醫療隊。

黃昌保顧不上自己長期患有心臟病和頭痛的毛病,靠服用「富馬酸比索洛爾片」和「散列痛」維持的習慣。當接到單位的通知,黃昌保匆匆告別妻兒,便趕往醫院隨出徵的團隊一起奔赴疫情重災區武漢,這曾經是一座美麗的江城,中國名樓之一黃鶴樓的所在地。當時被新冠肺炎病毒籠罩,久未散去,那時候通過電視、報紙刊物、微信等網絡平臺不斷更新、與日劇增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數據,讓家屬平添更多的害怕和擔心。

無論是一起扛過槍的戰友,還是相濡以沫的夫妻,這個時候黃昌保的妻子是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因為妻子是一名公安民警,還是蕪湖心連心愛心協會的一名愛心志願者,作為一名軍人、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黃昌保同志撇開小家為大家,主動要求奔赴前線救治病人,用他們的「小離別」換取患者的「大團圓」。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無論是穿上軍裝保家衛國還是換上白大褂醫者仁心,他都是最可愛的人,是這個時代最美的「逆行者」。疫情面前,黃昌保同志履行「若有戰,召必回」的抱負,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慷慨激昂的言語,卻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背起行囊,用自己那顆滾燙、赤誠的忠心,積極投入疫情救治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退役不褪色,基層普通醫務工作者的錚錚誓言!(通訊員 胡才虎 李青松 文/圖)

相關焦點

  • 匆匆告別家人 張家界桑植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奔赴抗疫一線
    張家界市桑植縣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奔向湖北武漢戰場。紅網時刻2月16日訊(通訊員 鍾昱)上午11:00,從接到通知到整裝出發,僅僅一個多小時,張家界市桑植縣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向珍香、呼吸內科護士向婷,匆匆告別家人,毅然奔向湖北武漢戰場。「我家裡人很支持,我的東西都還是老公和女兒收拾的。」向珍香笑呵呵地說道,女兒也是學醫的,家裡人得知她要奔赴前線,表現很平靜。
  • 抗擊疫情父母圖鑑:涓涓父母情 拳拳兒女心
    《抗擊疫情父母圖鑑》:涓涓父母情 拳拳兒女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舉國關注一批批白衣天使奔赴前線儘自己的天職救死扶傷在危險面前他們沒有退縮請戰書上的籤字和手印是他們的誓言與決心在父母面前 他們是孩子瞞著父母來到武漢支援的護士,奮戰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
  • 繪戰「疫」,畫英雄|武漢插畫師暖心創作,帶你「雲」遊武漢
    抗擊「新冠肺炎」,全民共參與廣東衛視特別策劃「繪戰『疫』,畫英雄」系列插畫活動匯聚全國優秀插畫師武漢不僅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一年四季都有著超高的「顏值」今天,武漢插畫師李鑫將用他繪製的八幅插畫帶領我們「雲
  • 原平戰「疫」之先鋒篇 | 奔赴疫情抗擊一線的最美巾幗「逆行者...
    原平戰「疫」之先鋒篇 | 奔赴疫情抗擊一線的最美巾幗「逆行者」 ——記原平市首批赴鄂醫療隊員、原平… 2020-02-12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眾報業集團歡迎8位戰「疫」勇士勝利歸來
    大眾報業集團奔赴湖北戰「疫」一線的7名記者,日前圓滿完成任務凱旋。參加山東省赴英聯合工作組的1名記者,也結束隔離勝利歸來。4月22日下午,大眾報業集團舉行戰「疫」記者代表座談會,熱烈歡迎8位勇士「回家」,並分享他們戰「疫」報導背後的精彩故事。
  • 九州同愾戰災疫——濱州詩詞為抗疫助力作品專輯(第三輯)
    武漢驟來腥臭雨,九州同架彩虹橋。官兵拔劍心堅定,醫護除瘟志不搖。地北天南齊戮力,擒妖抓鬼火爐燒。水調歌頭·贊馳援江城醫學衛士楊光升驚冠狀新疫,漫武漢洶傳。白衣天使宣戰,催馬又揚鞭。道別妻兒慈母。謝過同仁故侶。
  • 妻子遭遇車禍時他奔赴戰「疫」前線 如今他已歸來
    今天,王靖元沒有辦法親臨丈夫凱旋的歡迎儀式,她遭遇了車禍,而那一天,翁平亞正在趕赴武漢戰「疫」前線的路上。(▲翁平亞在隔離區前留影)夫妻倆是老鄉,談到誰先認識的誰,翁平亞「臭屁」地說:「我那時候學習好,比較有名,她認識我,但我不認識她。」
  • 網紅「新疆古麗」父女皆「緣」武漢 家人期待早日戰勝「疫」情
    網紅「新疆古麗」父女皆「緣」武漢 家人期待早日戰勝「疫」情 2020-02-13 21:49:14家人期待戰勝「疫」情平安歸來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3日電(記者 孫亭文)新疆姑娘巴哈古麗·託勒恆走紅社交網絡。
  • 滄州驕傲候選人事跡展示|肖文謙:奔赴武漢抗疫
    他是一位志願者,開車12小時奔赴武漢,在當地抗疫50天。消毒、測體溫、協助採集鼻咽拭子,再加上站崗、巡防……他不懼危險,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他叫肖文謙,是泊頭國盛醫院的醫生。逆行奔赴武漢今年春節期間,肖文謙從網上看到了武漢新冠肺炎的疫情,於是瞞著家人,在網上報名,申請成為一名志願者。得到有關部門同意後,2月11日,他一個人從泊頭開車去武漢。12個小時後,他走進了武漢社區醫療隔離點,在這裡進行志願服務。
  • 《同心戰「疫」 為愛而歌》 抗疫歌曲MV展播——《中華有大愛...
    2020年春 新冠病毒肺炎在全國蔓延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陡然打響 在這場戰「疫」中 有迎難逆行的白衣戰士 有合舟共濟的全國億萬同胞 他們眾志成城、戮力同心 共同譜寫捍衛生命的讚歌 在這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
  • 千翁 千一:抗疫戰歌
    人是一個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一一夜間新冠名片拋向荊楚避之不及人傳人飛來不幸鬼使神差般疫毒荒腔走板夜半驚魂伴著失眠的江城>奔向同一個方向 作為爸媽 兒女 姊妹 弟兄來不及告別 眼神裡含著凝重到疫情一線去 到江城武漢去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響應黨中央領袖號召
  • 安徽上線《青春在戰「疫」中閃光》主題思政課
    7月1日上午,在安徽共青團政務新媒體平臺、安徽省高校「易班」網,安徽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護士焦文偉推遲婚禮奔赴抗疫一線的一幕被情景再現。 當天,由安徽省委宣傳部、團安徽省委、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學聯主辦,安徽醫科大學承辦的大學生「綻放戰疫青春·堅定製度自信」主題青春思政課《青春在戰「疫」中閃光》正式上線。
  •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32)英雄武漢 英雄人民
    喝火令·致捕疫人鄭福太  月靜銀鉤冷,流星破曉明。萬家燈暗幾人寧?江漢癘炎驚夢,誰敢逆魔行?  獵毒年關裡,尤知使命榮。死生甘灑一腔情。仁醫忘我催春早,聖手縈情護國榮。華夏皆兵成眾志,詩飛九域贊江城。
  • 戰「疫」實錄:陪武漢「過關」的行業類媒體人
    同時,報社微信公眾號開設了「最美中醫藥人」「中醫人在一線」「各地抗疫見行動」「共同抗疫」「前線快報」等欄目,多篇文章閱讀量突破10萬 。我們不退,陽光必將驅散陰霾人民公安報社派出了王傳宗、張錚、師二洋和李昌林4名青年黨員記者組成前方採訪組,奔赴武漢一線採訪,並成立臨時黨支部。
  • 中原戰「疫」特刊·洛陽篇丨嵩縣:戰疫情顯擔當 出實招促發展
    脫貧不忘謝黨恩,主動助力戰疫情。嵩縣閆莊鎮竹園溝村村民自發組織,300餘人用3天時間手薅了10萬斤大蔥,組織4名志願者開車10餘個小時捐贈到武漢防疫一線。村黨支部書記朱德林,同時也是捐贈的發起人以及運輸大蔥的「司機」,返回家鄉就直接自我隔離,他說:「我回來絕不給家鄉人製造隱患,湖北人民若還需要大蔥,俺們還去捐。」
  • 清明,母親墓碑尚無姓名:一個武漢家庭的匆匆告別
    父母能夠被收治,楊彬覺得和自己的電話催促與微博求助沒太大直接關係,重要的是當時情況變了:「應收盡收」的政策和全國醫療隊支援武漢,給之前所有卡住的進程,按下了加速鍵。匆匆疫情籠罩,武漢人面臨的告別沒有擁抱與眼淚,取而代之的,是遠距離的相望,且匆匆。
  • 抗擊疫情(三)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墨河韻語第六十六期
    王大華(河北)致遠徵武漢的護士姐妹辭別爹娘舍下娃,江城徵戰遠離家。白衣常透周身汗,口罩難遮滿臉霞。妙手回春呈大愛,丹心除患奉韶華。任他萬險情如火,看我三軍志若鋼。江漢洪流誰阻擋,神州依舊創輝煌。於貽琦戰瘟神(新韻)——步韻敬和毛主席《七律.送瘟神》(一)野味瘋食造孽多,災臨武漢奈之何
  • 來自賀州這三位白衣天使武漢戰「疫」的故事
    帶著家人的牽掛,帶著組織和醫院的重託, 帶著賀州人民的信任,帶著湖北人民的期盼, 她們奔赴武漢。 2月20日,賀州廣濟醫院第一批3位支援湖北白衣戰士出徵了。
  • 南京醫護人員武漢戰「疫」:轉換新戰場、堅守老戰場 他們在「疫...
    龍虎網訊 (記者 張玲 朱安龍)隨著前線戰「疫」形勢持續向好,昨天(3月17日),江蘇援湖北武漢醫療隊首批撤離隊員回家!不過,仍有很多江蘇醫療隊隊員或轉換「新戰場」,或堅守「老戰場」,打響這場戰「疫」最後的「殲滅戰」。
  • 武漢戰「疫」記:藏曆新年,在武漢祈福平安
    增援或留守武漢的多位藏族同胞將傳統佳節的喜慶藏於心底,用各自方式為這座城市祈求平安。圖為武漢西藏中學高三學生普布羅桑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藏曆新年,在武漢祈福平安中新社武漢2月24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藏曆新年,在武漢祈福平安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2月24日是藏曆鐵鼠年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