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異稟的友好鄰居小蜘蛛,在漫威是擁有超高人氣的存在。
漫畫中,蜘蛛俠初次在Amazing Fantasy第15期(1962年8月),很快擁有了單行本。
真人電影中,索尼的《蜘蛛俠》上映於2002年。到如今已經過了三代。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的核心主旨一直在延續。每一版改編,都能窺得一點因為時代不同而帶來的改變。蜘蛛俠背後的女人,也就是他的心上女友的不同,也能看到社會進步而帶來的女性力量崛起。
託比·馬奎爾版的《 蜘蛛俠》,女友Mary Jane。她最傑出的貢獻在於和蜘蛛俠的倒立一吻,從此奠定了熒幕上最經典的親吻橋段之一。
這一系列中,她是Peter Park的鄰居,從小的暗戀對象,也是校園中女神般的存在。但是她的形象比較片面,她是「魅力」的代表,先後和欺負Peter的校霸,Peter的 好友戀愛。所有情節都在展現她是如何如何的有魅力,所以Peter被她吸引。
也幸虧當時觀影交流還比較和氣,不然妥妥被撕上頭條作為「綠茶」。
她的存在如同「花瓶」,為了B故事添加戀愛元素。對於Peter Park成為Spider Man的主線沒有促進作用。她的主線中因為需要「被拯救」而「被動」地陷入險境。雖說不作死就不會死,但是Mary Jane沒有一次是因為自己作死而造成了危機。也正是因此,觀眾樂於見到小蜘蛛多次英雄救美。畢竟,自己愛的人,拼盡全力也要護其周全。
安德魯·加菲爾德的《超凡蜘蛛俠》中,艾瑪·斯通扮演的Gwen和他旗鼓相當。
她是奧斯庫公司的實習生,智商在線。
她是Peter的依靠,作為親友中第一個了解他蜘蛛俠身份的人,也是Peter在受傷後尋求的避風港。
最後面對蜥蜴人,也是她冒著生命危險去到公司製造解藥,成為最後拯救城市的關鍵。
她不單單是小蜘蛛喜歡的女孩,還是可以和他並肩作戰的夥伴。
回歸漫威大家庭的蜘蛛俠由湯姆·赫蘭德扮演。他不再單打獨鬥,有了如同父親般的鋼鐵俠,在學校也有死黨Ned。
在《蜘蛛俠:英雄歸來》影片中,有兩個女生和Peter相關聯。
Liz是Peter在這一部中的暗戀對象。
Liz是個學霸,帶隊參加Academic decathlon, 也籌辦了Homecoming dance,屬於「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這個「別人「正是禿鷲,也是本片中的反派人物。父親被捕後,Liz也和Peter說了再見。
另一個女生MJ 知道第二部《蜘蛛俠:英雄遠徵》的時候,才真正開始和Peter產生了交集。
第一部《蜘蛛俠:英雄歸來》中,她是比較特立獨行的存在。她一個人在餐廳吃飯且並不在意自己有沒有朋友,在比賽中答對了最關鍵一題從而贏得了獎盃,會在沒有犯錯的情況下自己留校察看並且通過畫肖像來表達不滿,在旅行中不參觀紀念碑只是因為它建立在黑奴壓迫時期。
MJ渾身上下都充滿了酷勁,她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
在《蜘蛛俠:英雄遠徵》中發現了Peter是蜘蛛俠並且撿回無人機殘骸從而破解了神秘客的把戲。
漫威大家庭的影片聯繫緊密,特別是近幾年的影片,每個超級英雄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像電影連續劇。在漫威宇宙鋪成的過程中,其實對於配角難免有疏忽。
比如在《蜘蛛俠:英雄歸來》中的MJ。單從這一影片來看,MJ的存在完全脫離故事主線,也沒有和Peter產生實質上的糾葛。她在這裡出現的意義完全是為了給《蜘蛛俠:英雄遠徵》中的發展做出鋪墊。在之後的漫威蜘蛛俠系列中,MJ會逐漸成長,也許會和Peter相輔相成,她的能力以及隱隱約約有了《超凡蜘蛛俠》中Gwen的感覺,也許在之後會成為拯救世界的關鍵。
但是就單一影片來看,人物的塑造是不合理,情節是沒有必要的。這是一個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系列電影像是《指環王》,《哈利波特》,以及《加勒比海盜》或者是隔壁DC家的超級英雄等等每一篇章出現的人物都有他本身存在於當下故事中的意義,而不僅僅是為了下一部電影做鋪墊。
總而言之,三代蜘蛛俠,他的女友一代比一代更具獨立性。
從第一代Mary作為被拯救對象,到第二代Gwen作為輔助製造解藥,到第三代MJ具有獨立的人格特寫。
小蜘蛛背後的女人越來越颯。也許漫威宇宙故事中還未完全發展的MJ,不僅僅是蜘蛛俠的心儀對象,更是他能並肩作戰的夥伴。
在蜘蛛俠背後的女人,不一定是尋求庇護,也是保護他後背的安全。
就像小辣椒之於鋼鐵俠,她可以被拯救,也可以在對抗滅霸時身披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