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藝術-至上主義-卡西米爾·馬列維奇

2020-12-12 騰訊網

《至上主義構圖》1916年 馬列維奇

紐約時間2018年5月15日晚,佳士得紐約20世紀藝術周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本場共37件精品上拍。其中,卡西米爾·馬列維奇《至上主義構圖》以諮詢價形式上拍,6000萬美元起拍,7600萬美元落槌,加佣金最終85,812,500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537,510,313元,創造了最貴的俄羅斯藝術品的記錄。

俄國藝術家卡西米爾·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在立體派的基礎上發展出一種純粹抽象的藝術形式, 表達了革命性的藝術理念。

最初, 馬列維奇受到立體主義的影響, 但是他的至上主義在抽象道路上越走越遠, 直到完全擺脫了和現實世界的聯繫。他在《從立體主義到至上主義》的宣言中解釋了至上主義, 他認為至上主義是藝術創造中最具有靈性和純粹的形式, 是至高無上的純粹情感。對於至上主義者來說, 客觀世界中可被看見的現象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有重要意義的是理性的感知, 與世俗物象無關的純粹理念才是至高無上的精神存在。這種理念應該通過最簡潔、最經濟的圖形來表達。

1913年,馬列維奇創作出 「最經濟的」 藝術圖形, 這種圖形非常極簡, 他畫出了著名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塊》,這是至上主義的第一件作品,標誌著至上主義的誕生。馬列維奇在一張白紙上用直尺畫上一個正方形,再用鉛筆將之均勻塗黑。觀眾們在這幅畫前紛紛嘆息,「我們所鍾愛的一切都失去了……我們面前,除了一個白底上的黑方塊以外一無所有!」不過在馬列維奇看來,畫中所呈現的並非是一個空洞的方形。它的空無一物恰恰是它的充實之處;它孕育著豐富的意義。他認為,觀眾之所以對該畫難以接受,是因為傳統繪畫使大眾習慣於那些自然物像的再現的作品,而沒有理解藝術品的真正價值。[1]

《白底上的黑色方塊》1913年 馬列維奇

馬列維奇的畫作是一種純粹抽象的形式, 一種徹底非描述性的繪畫風格, 在他的畫作中, 藝術的主題是藝術家的理性感知和人格力量。這種風格的畫, 一般是在白色畫布上畫一個或者多個幾何圖形, 他把通向已知世界的視覺線索都去除了, 他把所有事物減去到了「無」, 他希望觀眾能夠本能地感受到純粹的幾何圖形和色彩的價值, 享受這種至高無上的純粹感覺, 也就是感覺至上。

《至上主義構成: 白上白》1918年 馬列維奇

當我們看到他的畫作, 我們會發現其實沒什麼看頭, 就是一個方塊而已, 這是小孩子都能畫出來的方塊, 為什麼馬列維奇卻成為了大師, 他的畫作價值連城, 並且受到尊敬。其實, 藝術不是比較技法的東西, 馬列維奇的偉大, 是因為他第一個想到了藝術可以這麼表達, 他的畫作專注於純潔性, 精簡的外表, 其實是智慧、深思、現代性精密性的象徵, 他的作品在引導我們去發現認知之外的事物, 他的至上主義思想與荷蘭風格派的影響混合在了一起,改變了德國和歐洲不少地區的建築、家具、設計領域和商業美術的面貌。所以, 馬列維奇是獨一無二的。

《黑十字》1915年 馬列維奇

他的至上主義思想還影響了塔特林的構成主義和羅德琴柯的非客觀主義,並通過李西茨基傳入到了德國,對包浩斯的設計教學產生了影響。20年代初,蘇聯文藝界對非寫實藝術不再包容和接受,因此, 馬列維奇只好終止對抽象藝術的探求,從事教學謀生。

《紅方塊》1915年 馬列維奇

生活條件一直不太好的馬列維奇從1933年起就感到身體不適,1934年,他被確診患了癌症。在最後的日子裡,他希望到國外醫院看病的想法也沒有實現。1935年5月15日,他在貧困和默默無聞中離開了人世。遵照他的遺願,馬列維奇的骨灰被埋在涅姆齊諾夫卡村的一棵橡樹下。但是, 二戰期間把這一切都毀掉了,蘇聯也長期不再提及馬列維奇,一直到了1988年,列寧格勒的俄羅斯博物館才為他舉辦了紀念展,在涅姆齊諾夫卡村也為他新建了紀念碑,墓碑的設計重現了馬列維奇喜愛的至上主義正方形。時至今日,馬列維奇早已不是少數美術家和欣賞者才知道的無名者,而是寫入每一本20世紀藝術史中的大人物,一位公認的幾何形抽象藝術的先驅者,一位對抽象藝術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藝術家。[2]

《黑方塊與紅方塊》1915年 馬列維奇

他為20世紀的藝術界勾勒出了另一片璀璨的星空,預示了從達達主義到後來的極簡主義等多種藝術運動時代的來臨。他為藝術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前景,任由後來者遨遊。

《黑圓》1924年 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是西方傳統繪畫時代終結的標誌,而整個至上主義藝術中幾乎只有馬列維奇一個人。從另一個角度觀看, 在他的繪畫中,他或許真正做到了寫實主義,就是繪畫只為自身而存在。

「我感覺只有黑夜屬於我,它是我想像中新的藝術,我稱之為至上主義, 它們並不想製造裝飾,而是想表達和諧感。」 -- 馬列維奇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1]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 .有畫網

[2]馬列維奇 .外國文藝

END

藝無反顧

需藝XUYI

微信號:需藝工作室微博:好怪藝

相關焦點

  •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馬列維奇在思考著整個社會變革的根源。他為此將貢獻一種遵從自然之法的藝術形式,給全球的動蕩帶來秩序。馬列維奇在零形式中易容,從零走向創作,即走向至上主義,走向新的繪畫形式即無對象的創作。作品《白上白》的問世標誌著至上主義走向極致,而之前對他不同時期至上主義繪畫作品風格的探索,此作品意義得到進一步升華。這種更為單純和理性的幾何式抽象繪畫對抽象藝術,乃至現代的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馬列維奇是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驅和俄國至上主義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義繪畫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形成經歷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的特徵、直至最後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塊」這樣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與道家的「大象無形」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與道家的「大象無形」馬列維奇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最為重要的現代派畫家之一,《白色的白》是其最為著名的至上主義風格作品。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有著極為獨特的藝術語言。至上主義的藝術語言正如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言的「大象無形」。本文試圖用中國傳統的哲學範式去理解至上主義這種奇特的藝術形式。「至上主義」是19世紀俄羅斯藝術家馬列維奇所創造出的一種藝術思想。馬列維奇認為繪畫的目的不在於表現形象,因此可以將形象進行終極的簡化。《白色的白》正是這種藝術思想實踐的產物。
  •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未來主義是20世紀初出現於義大利,隨後流行於俄、法、英、德等國的一個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流派。20世紀上半葉,俄羅斯藝術大放異彩,以馬列維奇、康定斯基等人為代表,催生了對現當代藝術影響頗深的至上主義、抽象主義等藝術理念。我們先說馬列維奇,他是俄羅斯(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曾參與起草俄國未來主義藝術家宣言。
  •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中心的轉移,抽象藝術的出現,顛覆了觀眾以往對古典主義繪畫的認知。此時的俄國,響應西方世界的號召,在國內佔主導地位的以列賓等人為首的巡迴畫派退出舞臺,前衛藝術的風格與形式也愈見豐富。當時的前衛藝術主要以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為代表,透過奧地利藝術批評家阿洛伊斯·李格爾提出的藝術意志和「世界感」的概念,集中到馬列維奇至上主義風格時期,從而窺視這一代表風格形成的背景原因、相關理論研究,以及繪畫中的「世界感」。
  • 聚會 馬列維奇
    來看看馬列維奇的作品和至上主義是什麼吧( ▽` ) 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 至上主義創始人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
    他首創了幾何形繪畫,是備受敬佩的「至上主義」流派的先驅者,可這個流派卻只有他一個人!他的理論體系曾一度走向巔峰,卻遭到了國內輿論界的強烈抨擊被捕入獄!他就是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一位女子正在欣賞馬列維奇的《黑方塊》《黑色正方形》《頭戴梳子的女孩》《馬爾法和萬卡》《一個女人的肖像》左圖為《伐木工》,右圖為《收割黑麥》《至上主義構圖:紅黑方塊
  • KennaXu在藝App直播回顧 | 聊聊我感興趣的極簡主義藝術
    它曾經有很多個名字:ABC藝術、Object Art、Primary Structures、   Cool Art(冷藝術)等,但今天將它統一稱為』極簡主義』。它實際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紐約,發生的最初是為反叛並打破在20世紀50年代以波洛克為首的、被推至神壇至高點,倡導創作理念至上、象徵性和情感主義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
  • 「雷米·艾融:從古典主義到至上主義」展在798藝棧空間開幕
    7月15日,「雷米·艾融:從古典主義到至上主義」展在798藝棧空間拉開帷幕,藝術家雷米·艾融(Rémy Aron)的繪畫作品28幅在此展出。展覽以「從古典主義到至上主義」命名,是雷米·艾融的意願。在長達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中,普桑和洛林、莫奈和塞尚、畢卡索和巴爾蒂斯,甚至是馬列維奇都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藝術家所言:從「古典主義」到「至上主義」……它們產生了支撐我繪畫創作活動的三足:對畫幅範圍局限的意識、光的抽象搭配產生的愉悅和對空間以及空間在造型深度中的疊加的感受。
  • 藝術:20世紀早期的藝術運動:立體主義
    【藝術:20世紀早期的藝術運動:立體主義】立體主義是20世紀早期的藝術運動,它將歐洲繪畫和雕塑從歷史上推向了20世紀的現代藝術。各種形式的立體主義激發了文學和建築的相關運動。立體主義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運動之一。
  • 西方藝術的十五種藝術流派
    相信大家對藝術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總有一些藝術是超出了我們理解 現實主義 realism
  • 阿爾弗雷德·巴爾 :立體派與抽象藝術
    例如,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是由一個黑色和一個紅色正方形構成的。這幅畫對自然形式完全沒有任何的依賴。它的開端和它的最終形式都是純粹的抽象。在這當中,馬列維奇結合了被他設定為至上主義核心語彙的基本幾何圖形中的兩個。這幅畫符合了抽象的「名詞」層面的意義。與之類似的有蒙德裡安的《構成》(Composition)和賈柏(Gabo)的《空間結構》(Space construction)。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弱肉強食,實力至上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弱肉強食,實力至上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是由日本輕小說作家衣笠彰梧所著,動畫作品於2017年7月播出;輕改這類作品幾乎在每一季度的番劇中都會出現,因此這類作品除非是製作的特別出色一般都不會有特別高的人氣,但是《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
  • 從點線面到立體派,藝術大師為何都偏愛著幾何菱形
    作為現代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實踐和理論先驅的康定斯基,他的抽象畫重在表現內心和本質的感情,畫作中的點、線、面也有獨特的看法,而大量的點與線連接的構圖中形成了獨特的菱形,隱藏在他畫中的菱形,讓畫面的構圖看著更微妙。
  • 西方抽象主義藝術縱覽
    康定斯基 白線構圖 BILD MIT WEISSEN LINIEN 倫敦蘇富比2017.6 成交價3300.875萬英鎊西方抽象主義藝術縱覽文 |黃丹麾 劉曉陶 圖|陰山工作室西方抽象主義藝術的歷程起源於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熱抽象」)經由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蒙德裡安的新造型主義(「冷抽象」)、二戰以後的抽象繪畫和具體藝術直到1960
  • 一切憑實力說話,「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PV公布~
    一切憑實力說話,「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PV公布~ 動漫 178ACG ▪ 2017-06-24 15:20:32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IF漫畫《√堀北》完結
    周六出版的角川雜誌《月刊漫畫Alive》今年7月刊刊登了衣笠彰梧原作、サカガキ作畫的漫畫《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 √堀北(日語:ようこそ実力至上主義の教室へ √堀北》的最終話,宣告這部漫畫到此結束。 周六出版的角川雜誌《月刊漫畫Alive》今年7月刊刊登了衣笠彰梧原作、サカガキ作畫的漫畫《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 √堀北(日語:ようこそ実力至上主義の教室へ √堀北》的最終話,宣告這部漫畫到此結束。
  • 韓國外貌至上主義,整容比例世界第一
    像是電視劇《女神降臨》的女主角就因為醜陋外貌慘遭同儕霸凌、排擠,導致心靈受創甚至衍生自殺想法,而今天泡菜編就要來介紹「韓國外貌至上主義」的現況,好奇的話就下滑看吧!1. 什麼是「外貌至上主義」!「外貌至上主義」指的是單憑外在優劣取決於人生成敗,外貌決定人們戀愛、結婚的可能性,也取決於就業升遷的機會,因此在韓國10代、20代年輕人除了要面對高壓課業競爭外,也會對外貌改善盡一切努力,這也導致整容、美容產業在韓國如此興盛的原因。2.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動畫化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動畫化 動漫 178ACG ▪ 2017-05-02 11:21:34 之前Media 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