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些父母因為小孩變得容易暴躁,教育孩子有點力不從心。有些父母就會對孩子十分的耐心,與孩子交流得心應手。
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能夠成為最優秀的,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的用心。別人家有的,自己家孩子也有。興趣班、早教班都給孩子報名。就是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懂事的人。
可有些時候總是事與願違,孩子沒有長成越來越聽話的樣子,反而各種撒潑無理取鬧學了一大堆。父母一不順孩子的心就被孩子的「獅吼功」圍繞著。
這不,超市經常會發生的地方就是兒童玩具區,父母此刻最大的天敵就是玩具!孩子的玩具對孩子而言就是快樂的源泉,跟零食糖果一樣的重要。
兒子抱著超市玩具又哭又鬧,媽媽高情商做法,讓孩子乖乖撒手
帆帆此刻就抱著玩具,朝著媽媽大聲哭泣。此時超市的玩具區已經圍觀著五、六個人了。帆帆此刻就想利用哭泣,讓媽媽答應自己買下玩具。
但是媽媽依舊一副嚴肅的表情看著帆帆,鏗鏘有力地說:「今天是絕對不會給你買玩具的,出門前你自己也是答應媽媽的,保證不會買任何一個玩具」。
帆帆出門前是答應媽媽了,可是以前也是這樣,最後自己一哭奶奶就給買了。怎麼到媽媽這裡就不行了,一定是哭得不夠傷心。頓時帆帆的哭聲更加響亮,周圍年級比較大的,紛紛勸解,讓帆帆媽媽給孩子買一個禮物,孩子再這麼哭下去可不行。
媽媽謝過周圍人的好意。並表示帆帆這樣的情況太多次了,這次決不能心軟,要給孩子一個「愛的教育」。大家一聽也就沒有多加勸阻。
孩子看著媽媽並沒有想給自己買玩具的想法,停止哭泣但是仍然抱著懷裡的玩具,緊緊不撒手。這位媽媽到孩子的面前,告訴他:你可以選擇這個玩具,你真心喜歡它嗎?你要想好,這個玩具決定要的話,你未來的一個月將不會有零食和新玩具,你能接受嗎?
帆帆一聽自己一個月沒有新玩具和零食立馬把懷裡的玩具方式放回來的貨架上。乖巧地牽著媽媽的手,拉著媽媽離開,仿佛什麼都不曾發生過,圍觀整個過程的人,紛紛感嘆這個媽媽太會教育孩子了。讓孩子心甘情願的放棄,就是一句話的事,比打罵孩子還要容易。
父母在教養孩子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決策者
家長想要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那麼什麼是優秀的人?就是孩子能夠有自己的主見,能夠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不是一個聽話乖巧的就是父母口中聰明的孩子。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成為一個沒有人格,失去思考的人。
2. 以身作則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跟孩子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日日夜夜形影不離。以至於孩子身上帶著父母的影子。顯而易見,父母直接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言行舉止。家長想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變成什麼樣的人。
3. 給孩子自己明確的底線
孩子的撒潑、無理取鬧就是因為父母的放縱。孩子知道父母無條件地包容自己,於是什麼膽大妄為的事都敢在父母面前做。那麼身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原則就是最需要開誠布公的啦。明確告訴孩子什麼是可以為,什麼是不可為的。
教養孩子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難就難在父母想要什麼?孩子需要什麼。兩者之間的最重要的溝通,讓彼此之間能夠更好地去理解。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