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裡:脫貧攻堅與下坪子之變

2021-01-08 瀟湘晨報

下坪子村幹部群眾向決勝脫貧發起總攻

縣鄉領導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貧困戶連戶路規劃工作

幫扶幹部為貧困群眾找水源裝水管

下坪子村位於木裡縣西北方向,東南方向與鹽源縣和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距縣城150公裡,2700米的平均海拔在冬天氣溫異常寒冷。到了傍晚,下坪子村外走動的人影逐漸少了起來,家家戶戶的新居燈火通明,董新華打開電視,烤著火爐很舒服的喝了一碗酥油茶。每當這個時候,他總會回想起過去還在山那頭時的生活。

「脫貧攻堅給我們藏民全新的生活,我還記得那時住老舊的木樓子,夏天漏雨,晚上用盆接水。到冬天四處漏風,烤著火後背也發冷,家中不通電,更別說能看電視了。」董新華用了很長時間回憶和介紹過去的生活,他說特別是惡劣的環境下,種地廣種薄收,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而又由於山高路遠,孩子們上學往往要走4個小時以上,如同他一般因為路途的遙遠而輟學的孩子比比皆是。「各種的困難是你們想像不到的,收入、教育、出行、就醫……每一樣都不好,記得有一次,村裡一位老人生病,半夜二十多個鄉鄰用木桿把他抬到鄉衛生院,就走了整整一夜……」回憶過去的日子,總是那樣苦澀;而對比如今的生活,更顯得有多麼的溫暖。

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天,董新華也是這樣的,從身子到心裡都被溫暖著。

下坪子村隨著脫貧攻堅而發展,群眾也隨著脫貧攻堅而被溫暖著。

「交通之變」改變全村發展狀態

交通,是下坪子村脫貧面臨最大的難點。由於山高路遠,全村交通基礎建設滯後,到2014年才建成了一條通暢率不到50%的土坯路。截至2015年底,6個村民小組中仍有3個村民小組仍不通公路,自然村落到行政村未通公路裡程達28公裡,村民外出主要交通工具為騾、馬、摩託車。

「2017年,下坪子村通村硬化路啟動全面建設,當時心中特別激動,不少年輕人主動幫著做力所能及的建設工作,挖邊溝、搬運石塊,都盼著早日能讓路暢通。」村民金長生說,過去根本不敢想像路能通到家家戶戶,「很多老年人因為交通不便被困在山裡一輩子,從來沒去過縣城,在過去,看到摩託車經過都會覺得很新鮮。」

藉助脫貧攻堅及全縣交通建設「三年會戰」機遇,對通村路、通組路、通戶路進行整體規劃,2017年,全村6個村民小組全部打通通組路,全村告別不通路狀況;2018年,完成21.4公裡通村公路硬化,解決出現「灰頭土臉」問題;2018年至2019年,完成全村農戶入戶硬化路,徹底解決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

如今,群眾們買了小汽車、摩託車,種植的農特產有企業開車進村收購,運到外地換成群眾腰包裡的錢,出門務工變得方便,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了出去……交通的建設改變了一村一組、一家一戶的生活模式和狀態,可以說,下坪子村群眾正走在「富裕大道」上。

「產業之變」讓脫貧致富有了穩定支撐

在下坪子村記者看到了安置點旁每家每戶種植的蘋果和林下產業;看到了發展良好的羊廠、雞廠,牲畜被集中飼養起來,用科學的飼養和管理方法讓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看到了大棚蔬菜戰勝了寒冷的氣候,拓寬了產業發展的路徑……一項項的變化,是下坪子村脫貧攻堅以來產業大發展的真實寫照。

過去由於受到地勢海拔高土地貧瘠的影響,耕地以種植土豆、蕎麥、青稞和玉米為主,蔬菜很少。由於不少農戶缺少技術、資金、經驗等,很難形成農業產業化經營,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每畝土地毛收入約在500元至1000元之間,基本處於「保本」狀態,農產品主要是自產自消。

「以前,我們一年四季吃點蔬菜和水果都非常困難。記得小時候,我第一次吃到親戚從遠方帶來的蘋果高興了很久,而再吃到那個味兒,已經是十幾年後了。」下坪子村金長生說,當地氣候並非不能種植蘋果,只是在過去當地人思維落後,按部就班的發展一代代人「堅持」的「傳統」,廣種薄收普遍存在,種植的作物只能勉強餬口度日,收入更是無從談起。

脫貧攻堅以來,該村通過嫁接核桃、花椒、種植良種馬鈴薯、引進廣東佛山蘋果等產業為基礎,大力發展本土養殖業為抓手,促進貧困戶增收。

通過實施核桃花椒規模化發展戰略,爭取在每個村民小組扶持兩戶以上經果林種植示範戶,幫助示範戶解決技術、資金、產品銷售等核心問題,以點帶面,帶動全村群眾發展經果業,形成一定規模;引導農民養殖藏香豬、藏香雞,培育和扶持1至2戶養殖大戶,示範帶動全村,壯大養殖規模,形成產品市場;通過發展建設雞場、羊場等集體經濟,補齊了「空殼村」的發展短板,村民有了長效穩定的分紅收入;通過農民夜校和技術培訓,讓群眾掌握了一門技術,並通過東西部協作幫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廣東等發達地區務工,實現「短平快」的務工收入;通過為群眾提供公益性崗位,讓部分特殊困難群眾在家門口便能掙錢。

數據顯示,脫貧攻堅以來通過「大產業」的發展,讓當地群眾從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一躍到人均5000元以上,而隨著「新興產業」的不斷成熟及集體經濟的做大做強,未來發展前景無限廣闊。

「環境之變」讓群眾生活得到根本性改變

「你看,以前我家就在那座山快到頂的位置。」董新華手指著遙遠的北方,那裡是一座大山,雲霧繚繞在半山腰,看不見山頂。儘管未能前往親眼一見董新華的「故居老宅」,但從他的描述中,記者能感受到過去生活的艱苦。

下坪子村由於歷史原因和風俗習慣,村民房屋皆為木欏子結構,建房所需建材皆為樹木。人居環境十分落後,人畜混居,庭院內和便道上隨處都能看到動物糞便,傳染病易發多發,給村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另一方面,由於地理位置因素,群眾幾乎寸步難行,被封閉在了雲霧繚繞的高山之中。

脫貧攻堅以來,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予了全村改變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的契機。鄉黨委、政府、幫扶工作隊隊員、包村工作組人員通過多次逐戶走訪動員,下坪子村79戶38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除7戶因自身原因不願意搬遷外,71戶361人享受了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截至2018年底,71戶361人已全部入戶新房,新房整潔明亮,配備了臥室、廚房、衛生間、客廳,安裝了單獨的太陽能,修建了單獨的畜圈,房前屋後道路全部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修建了文化娛樂壩子,達到了人畜分居標準。

「我們太喜歡這裡了,就像電影中描述的幸福家園那樣。」董新華正是在這一年和他的鄉裡鄰居們從高山上搬到了如今離鄉政府僅5公裡路的集中安置點,他們看到,原來這塊平坦的壩子,一座美麗的新村被建設起來。一棟棟整齊排列的小院兒,寬敞的文化廣場,高高立起的藏家白塔,以及那小橋流水和岸上的楊柳依依,讓這裡美得像一幅畫。

為防止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後因耕地過遠荒廢原有耕地,政府為每戶租賃耕地,用於發展單獨產業,2019年實施了每戶一畝的羊肚菌種植項目,2020年前往鹽源縣購買高產蘋果苗發放給貧困戶,動員種植增收。

「教育之變」打破貧困世代傳遞根本方式

二十年前的冬天,年幼的董新華背了一個星期的口糧,和父親坐在馬背上走五個小時山路到學校。教室裡天寒地凍,餓了他便吃點乾澀難咽的乾糧充飢,身邊的同學陸陸續續輟學回家務農,他在艱苦的教育條件下懵懵懂懂學了些字後,小學畢業的他輟學了。二十年後,董新華的孩子在鄉中心校念書,出了家門,小夥伴兒便蹦蹦跳跳走進了十分鐘便能到的設備齊全的教室,每天中午,學校免費的營養餐頓頓有肉,全村的孩子都在校園中健康地成長著……

這是下坪子村教育發展變化所帶來的變化,也是上一輩人所感嘆與稱讚的。脫貧攻堅為偏遠貧困的下坪子教育帶來了飛躍。

就在幾年以前,下坪子村因村民居住分散,交通條件差,全村6個組只有2個教學點,沒有幼兒園,很多學齡兒童因為沒有就近的學校就學,選擇輟學。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以前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小學、文盲的佔了絕大多數。特別是低保戶、低收入困難戶家庭,沒有一戶的家庭成員是高中以上學歷畢業的。」下坪子村第一書記王寶成說,過去村民因循守舊,封建迷信思想觀念突出,送子女入學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全村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發展。

從脫貧攻堅政策開始以來,國家教育經費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職業教育傾斜,幫助貧困地區改善辦學條件,對農村貧困家庭幼兒特別是留守兒童給予特殊關愛。通過組織群眾投工投勞,爭取項目資金等方式,對村級教學點進行改造提升,配套相關教學設施,改善教學條件,補齊村教學點教師。

建好一村一幼,藉助當前利好政策機遇,及時協調一村一幼教學場地,確保春季開學適齡兒童全部就近入學。建好脫盲班,整合村教學點、一村一幼教育資源,通過農民夜校等方式對全村農民進行脫盲培訓,鞏固脫盲成果,提高農民素質。

截至目前,下坪子村2個教學點共計有學生35人,其中,貧困戶子女8人,入學率達到100%,義務教育階段學生245人,貧困戶子女116人,入學率達到100%,高中及以上文憑在讀學生83人。

通過義務教育、雨露計劃、助學貸款等政策,優先落實困難家庭子女助學措施,建立貧困學生救助機制,通過社會捐贈、「減免」等形式給予貧困學生一定幫助,確保每名貧困學生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子女讀書困難問題,從根本截斷貧困戶「因學致貧」問題。

扶貧先扶智,教育是打破貧困世代傳遞的根本方式。當前,下坪子村孩子人人能讀書、要讀書、讀好書,學好了知識和技能走上中學、大學……或許在多年以後,他們都能成為行業各界的人才,成為發展的棟梁。

到那時,他們再回想起兒時求學時代,一定不會像父輩那樣充滿遺憾。(記者 徐箭明)

【來源:涼山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號百控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扶貧項目助力四川木裡脫貧摘帽
    如今,這位「反哺社會,帶領家鄉人民脫貧」的80後創業者,早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預計今年公司將實現木裡農特產品對外銷售2500萬元,解決本地群眾就業90多人,帶動農戶增收2000餘萬元。
  • 全景式展示廣東對口支援西部省(區)脫貧攻堅大型4K紀錄片《脫貧...
    12月21日,由廣東省扶貧辦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與人民日報廣東分社記者一道,歷時半年採訪拍攝製作,首部全景式反映廣東對口支援西部省(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大型4K紀錄片《脫貧攻堅萬裡行》開播儀式在廣州舉行。
  • 【脫貧攻堅 決勝小康】南溝:「三變」改革興業 農旅融合富民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為展示我區決戰脫貧攻堅成效,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系列報導《脫貧攻堅 決勝小康》,今天來看第二集《南溝:「三變」改革興業 農旅融合富民》。南溝之美、產業之興、村民之富緣何?
  • 【脫貧攻堅】庫倫脫貧攻堅奔走在「趕考」路上
    【脫貧攻堅】庫倫脫貧攻堅奔走在「趕考」路上 2020-03-31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務實進取之姿收脫貧攻堅全勝之果
    今年3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強調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後勝利。如何讓工作舉措更加有力、更加精細?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清水河縣各鄉鎮召開脫貧攻堅會議
    喇嘛灣鎮召開2020年度脫貧攻堅督查調研工作安排部署會9月18日下午,喇嘛灣鎮召開2020年度脫貧攻堅督查調研工作安排部署會,各駐村第一書記、各村支書參加會議。要進一步提升脫貧工作質量,切實做到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圓滿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共同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老牛灣鎮召開迎接自治區脫貧攻堅督導調研工作部署會9月18日下午,老牛灣鎮組織召開迎接自治區脫貧攻堅督導調研工作部署會,迅速傳達落實全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2020年第17次會議精神,對全鎮脫貧攻堅工作進行部署安排。
  • 【決戰完勝 脫貧攻堅】打造脫貧攻堅生力軍
    「九曲黃河十八道彎,咱村來了個好村官,好事做下一串串……」  河曲縣,是西口故裡,被譽為「北方民歌之鄉」。如今,老百姓把一曲曲新編的民歌山曲兒獻給駐村幫扶幹部、脫貧路上的貼心人。駐村幫扶幹部選得強不強,直接關係到脫貧攻堅硬仗能否打贏。縣四套班子領導全員上陣,人人包村,帶頭啃最硬的骨頭;按照「一村一隊、一隊三人」選派要求,縣直部門單位「抽硬人、硬抽人」,覆蓋全縣100%貧困村和有扶貧任務的非貧困村。  幹部派下去了,如何管理好駐村隊伍呢?
  • 我市以「衝鋒之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今年以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堅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統籌安排、一體推進,倒逼加壓、真抓實幹,以「衝鋒之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脫貧攻堅】許一鳴院長到太陽坪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許一鳴院長到太陽坪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2020-12-08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彭貴院長督促指導中和鎮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彭貴院長督促指導中和鎮脫貧攻堅工作 2020-05-17 0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畢節市七星關區:脫貧攻堅鏖戰正酣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必須奪取全面勝利,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七星關區委、區政府堅持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把「精準」落實到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確保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堅持以最好的心態、最好的狀態、最好的姿態攻下最後關口,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 青平:脫貧攻堅重大勝利振奮人心
    決戰決勝之年,如期交出高質量脫貧攻堅答卷是一項重要任務。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高度評價,對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出安排部署,給廣大幹部群眾注入了信心動力。
  • 遵義脫貧攻堅綜述……
    遵義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上築牢思想根基,永葆奮鬥精神,不斷凝聚攻堅力量。全市上下把「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新時代貴州精神作為激勵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精神力量,層層壓緊壓實脫貧攻堅責任,勇於擔當、盡銳出戰,在戰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責任履行上「擔擔子」、在任務落實上「釘釘子」,舉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聚全市之能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向貧困發起總攻,推動一切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一切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一切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凝聚起向貧窮亮劍、向貧困決戰的強大力量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當好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重慶飛強混凝土...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當好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重慶飛強混凝土有限公司扶貧工作小記 2020-08-1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甘肅省開展脫貧攻堅...
    原標題:【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 省直部門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責任工作紀實】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  ——我省開展脫貧攻堅組織保障工作綜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富貴  打造堅強戰鬥堡壘、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 【脫貧攻堅】2020年脫貧攻堅應知應會知識要點
    ▼▼▼1.中央提出脫貧攻堅的「一個目標」是指?答:補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2.中央提出脫貧攻堅的「兩個確保」是指?答: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
  • 脫貧攻堅|開州區法院彭貴代院長赴中和鎮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開州區法院彭貴代院長赴中和鎮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2020-04-10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奉節:保持攻堅態勢 死守時間槓子,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中國網4月9日訊 近日,奉節縣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南岸片區現場會在長安土家族鄉召開。奉節縣委副書記、縣長祁美文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鍾紅兵、副縣長張遷出席會議。會議強調,越到最後越要繃緊弦、卯足勁,始終保持攻堅態勢,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會前,與會人員先後前往長安土家族鄉高爐淌中藥材特色小鎮考察調研觀光園建設;在孟源農林現場調研中藥材產業發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在石罐村系統了解脫貧攻堅普查和掛牌督戰工作;在九裡社區學習交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及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
  • 凝心聚力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更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連日來,一支支「草原學習輕騎兵」宣講小分隊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用群眾的語言、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與農牧民面對面答疑釋惑,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切實推動黨的政策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 貴陽市「十三五」時期成就巡禮之脫貧攻堅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脫貧攻堅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一切工作都要向脫貧攻堅發力,一切工作都要與脫貧攻堅融合,一切工作都要為脫貧攻堅服務」。「十三五」以來,貴陽市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把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頭等大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助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統籌好「內」「外」兩個戰場,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根本性勝利,將脫貧攻堅戰果書寫在築城8043平方公裡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