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廣播劇何去何從

2020-12-14 河北日報

□任曉敏

5G是一場革命,它所帶來的影響力將會超過電力給人類帶來的改變。5G是一張大牌,幾乎所有藝術門類都躍躍欲試想把它當作引擎,就連戲曲——我們認為最傳統的藝術門類也曾設想:「當傳統戲曲套上馬車即將出發時,更希望有5G、AR、VR、大數據等高科技手段保駕護航。」2019年下半年舉辦的第七屆烏鎮戲劇節上,5G直播、VR體驗等前沿技術都已經落到了實處。

風口來了,找不到定位就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向就只能風中凌亂。

廣播劇等音頻產品在5G時代可能依然站不到C位,因為5G條件下,首先強勢登場的可能是中長視頻,視覺藝術比如繪畫、攝影、雕塑、舞臺戲曲甚至遠程教育可能都比廣播劇更容易搭上5G的快車。5G時代,是一個大連接的時代,廣播劇人單靠「守」很難成氣候,應想方設法整合資源擴大自己的版圖。

怎麼整合資源呢?

首先,把音頻內容反向輸出到紙媒、視頻。

湖南衛視的《聲臨其境》、黑龍江衛視的《見字如面》便是一種有益嘗試。據了解,我省即將出版一套多媒體電子書,書中將用廣播短劇的形式,對政策性較強的內容,進行生動解讀。由此可見,廣播劇反向輸出或主動輸出至紙媒、視頻甚至大屏電視,既有成功先例,亦有現實操作,更有未來可期。

其次,藉助VR實現沉浸式體驗。

在5G技術影響下,沉浸式體驗是未來藝術最重要的特徵,甚至連新聞節目都提出了「沉浸式新聞」的概念。蜻蜓FM已與華為、今日頭條等企業開展合作,通過提供優質音頻內容,讓音頻與視頻、閱讀組合呈現,更好地提高音頻滲透率;咪咕閱讀開發了至臻聽書(無損播放)、至境聽書(模擬故事的真實情境,聲音、畫面甚至嗅覺完美結合)。

廣播劇是最具沉浸式體驗的藝術之一,未來有無可能像有聲閱讀一樣,藉助VR技術實現可聽可視可感?

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全息媒體不是有了文字、圖片、聲音、畫面就叫作全息,5G時代的全息是將真實的現實與虛擬的現實打通,比如:周杰倫與「虛擬鄧麗君」同臺演唱,並實現了現場對話,這就是一種突破性嘗試。所以未來視聽產品一定是全息的,聲音產品也不例外。當下內容生產最嚴峻的挑戰不是因為平臺和渠道過多而導致的受眾「看不見」,而是受眾的「視而不見」。當我們生產的廣播劇無法滿足5G時代受眾的需求時,不管把它放在電波裡還是網絡上,命運都是一樣的。

這個時代節奏越來越快,一步趕不上很可能步步趕不上。廣播劇自產生之日起,無論收音機、車載廣播還是手機終端,一直都是線性傳播,並且一直由傳統媒體「養在深閨」,5G時代,它的生產、創作、傳播機制會不會發生深層變革呢?5G是一條信息高速公路的升級換代,目的是讓各種車輛跑得更快,體驗感更好,如果只是原地踏步,那麼遲早會被別人甩在身後。

沉浸式體驗也可以在線下實現。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了一部沉浸式經典懸疑廣播劇《聲臨阿加莎》,演出全程亮著「正在直播」的小燈箱,舞臺上一位身著西式燕尾服的擬音師,現場擬音配合演員們聲情並茂的演繹,有網友評論:「我沒想到只有聲音的廣播劇這麼好看。因為少了肢體表演反而更容易讓人沉浸在故事本身當中。」

另外兩部刑偵題材廣播劇《破雲》和《撒野》,在2019年暑期先後落地廣州、上海、杭州三家主題甜品店,店內循環播放這兩部廣播劇主題曲及由劇中演員錄製的進店歡迎語,粉絲買票入場還可以與劇中演員連線交流,並且不定期舉辦演員與聽眾見面會。有聽眾評論說:「第二季的每一期我都聽了三遍以上,很多地方來來回回拉進度條反覆聽。」

2019年底,「咪咕」在廈門、成都、杭州三城,聯合中國郵政共同打造了「聲音郵局」「影像郵局」,請來阿根廷球星貝隆在店中親手為粉絲製作咖啡,為用戶提供5G屬性的沉浸式體驗。

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傳統媒體的廣播劇致力於主旋律,而製作公司則埋頭於大IP,如何發揮各自優勢,實現雙方合作?

5G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5G背景下,科技與藝術融合的過程也是價值準則重新生成的過程。因此,5G對於廣播劇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廣播劇人應該牢記兩句話:「方向永遠比努力重要」「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所以,有三個問題需要廣播劇人思考:

第一,人才在哪兒?

目前,廣播劇的編導演專職人才相對匱乏。不僅傳統廣播劇人才匱乏,已經和300家聲優工作室達成合作的貓耳FM也同樣面臨人才缺失。荔枝上的聲音作者(主播)號稱有500萬人,月活達到4000萬,荔枝也在做基礎工程,比如,成立播客學院,舉辦各種大型主題聲音比賽,推出造星計劃,提供形象包裝粉絲運營,等等。正如專家所說:「置大數據的支撐能力於不顧,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進行所謂的改善和整合,是無法破局的。」到目前為止,聲音產業還沒有成熟的生態體系,廣播劇亦沒有實現振興,這跟基礎工程的構建有很大關係。

第二,平臺在哪兒?

提到平臺,人們會不約而同想到新媒體。但新媒體的特點是「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從單向到互動」。目前傳統的廣播劇不可視,也還沒有做到多維與互動。5G時代,有參與性、互動性及沉浸式體驗,才有可能得到大量關注,把廣播劇原封不動搬到新媒體平臺不難,需要解決的是怎樣才能適合新媒體的傳播特點。

第三,未來在哪兒?

廣播劇應當拿出更多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作品。近些年,一些現實題材的主旋律廣播劇宣傳意味越來越濃,具有原創意義的、真正打動聽眾心靈的、具有較強震撼力的高質量主旋律作品遠未能滿足聽眾的需求。如何藉助新技術,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新時代的百姓故事,創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精品廣播劇,是每一個真正熱愛廣播劇的人需要思考的。

相關焦點

  • 《安家》廣播劇受矚目,「聲音」時代到來了?
    與其他劇不同,《安家》在熱播的同時,原聲廣播劇也在喜馬拉雅上線,與電視劇保持同步更新。廣播劇保留了電視劇主角的原聲配音,略去冗長鏡頭,用聲音為聽眾構建劇中世界。截至3月11日,《安家》廣播劇在喜馬拉雅的播放量達78.6萬。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與之前影視劇大熱後才開發廣播劇不同,《安家》是影視IP、廣播劇同步播出,在業內屬首次嘗試。
  • 5G時代何去何從?
    面對5G時代,他們也有不同的著力點。  從知識付費興起,某個產品會突然之間引爆了消費者購買熱潮,然而如何孕育出爆款呢?  蜻蜓FM運營管理部負責人陳強認為,所謂的爆款內容有一套標準化的生產手冊,但是成功的機率比較少。「從目前我們平臺自身的經驗來看,更多是靠大咖賦能,靠主播賦能。好的聲音結合好的IP或者比較有潛力的內容,恰恰能去發揮它的市場價值。」
  • 倒計時2天|多部精品廣播劇展演將亮相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年會盛典
    70年來,用故事打動人心,用聲音感動中國,成為一代又一代廣播劇人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聚焦時代浪潮,在社會產生多元化變革的今天,廣播劇題材的創作也不斷銳意進取,緊跟時代脈絡潮流。這其中,大量廣播劇佳品不斷湧現,它們以講好人的故事、傳承時代精神、培育人的心靈為已任,用精良的製作水準呈現佳作,用聲音致敬時代發展。
  • 5G看移動,新應用看咪咕 上海移動聯手咪咕圈圈改寫社交方式
    2G時代以來,我們的在線社交模式不斷創新。從TXT、JPG到avi,網絡單位時間內可以傳輸的數據量在不斷增加。5g速度更高,延遲更低。基於5g網絡的社交網絡將何去何從?隨著一款名為Migu circle的手機應用的普及,新的5g社交模式開始影響越來越多的人。
  • 克拉克拉上線《詭秘之主》廣播劇,用廣播劇內容賦能主播成長
    6月19日,克拉克拉上線人氣IP《詭秘之主》廣播劇。該劇每周五更新,免費收聽。《詭秘之主》是當下人氣小說,講述了一個光怪陸離的異世大陸故事。該作品憑藉獨特的克蘇魯風格、SCP基金會元素、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風情和蒸汽朋克的情懷獲得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 《神武4》電腦版首篇門派小說《大道無名》今日上線 同名廣播劇...
    來源標題:《神武4》電腦版首篇門派小說《大道無名》今日上線 同名廣播劇同步解鎖洪荒之年,神農羽化,留下神秘寶物「「混沌帝玉」,此時正值黃帝、蚩尤紛爭之世,黃帝啟動「混沌帝玉」徹底誅滅蚩尤諸部,同時也釋放了藏匿於其中的恐怖存在...貞觀年間,天下初定,三界開始暗潮湧動。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全球首發《三體》廣播劇
    11月21日,國內頭部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宣布,由「三體宇宙」官方授權,基於劉慈欣知名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同名廣播劇將於12月1日在喜馬拉雅App全球首發。《三體》廣播劇不僅是今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期間推出的最重磅產品,也是《三體》在小說以外首個真正落地的全本大劇。
  • 廣播劇《路遙》策劃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臺)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曉,我省著名作家、評論家、與路遙共事多年的同志及廣播劇製作團隊參加研討會。 廣播劇《路遙》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指導,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臺)聯合多家單位共同推出,是一部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的重點劇目。
  • 工業題材廣播劇的創作突圍:《大國工匠》
    近年來,面對新時代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中國廣播劇創作者直面生活、描繪生活,塑造了許多有夢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形象。2017年起,吉林廣播電視臺廣播劇《大國工匠》的主創人員開始了長達兩年的創作採風。他們深入工廠車間,請教了高鐵建設方面的專家,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在豐富的專業素材中發現故事、挖掘人物、提煉主題。
  • 安利《飛鷗不下》(純愛)廣播劇、小說、廣播劇主題曲一條龍
    小可愛們,晚上好,今天阿芡迫不及待要給大家安利《飛鷗不下》廣播劇、小說、主題曲一條龍。阿芡昨晚剛剛氪金買了廣播劇,覺得特別賺。然後就很想分享給各位集美~01廣播劇神仙cv陣容:景向誰依×倒黴死勒(悄悄說一聲:還有琮爺哦)
  • 陝西廣播劇疫情中獻真情、變局中開新局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夏明勤)記者從省廣播電視局獲悉,2020年第四季度,我省出品廣播劇持續發力,8部作品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接檔播出;200集廣播劇《白鹿原》上線「喜馬拉雅」1個多月播放量達27.8萬、有效評分9.3。
  • 我們懷念的聲音——介紹一組上海電影譯製片廠演播的廣播劇
    在譯製片繁榮的時代恰恰也是廣播劇繁榮的時代,中央臺赴上海電影譯製片廠錄製了多部廣播劇,至今還留在聽眾的記憶裡。請聽廣播專題節目《我們懷念的聲音——介紹一組上海電影譯製片廠演播的廣播劇》。最早由上譯廠演播的廣播劇是《珊瑚島上的死光》。錄製於1978年,根據童恩正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
  • ...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海量精品有聲劇、廣播劇登陸123狂歡節
    12月1日,《陰陽師》的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上線喜馬拉雅123狂歡節。《陰陽師》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基於原遊戲世界觀和遊戲人物人設進行創作,展現了在遊戲世界觀下角色身上發生的新故事。作為一部懸疑題材的輕喜廣播劇,《怪談書社》讓聽眾緊張刺激之餘,又笑點滿滿,十分治癒。
  • 布雷克·格裡芬|並非被時代淘汰的白魔獸,未來該何去何從?
    曾經的他,飛天遁地無所不能曾經的他,死亡隔扣震撼聯盟如今的他,被時光抹去了所有的稜角空接之城已不在,他該何去何從?很多人都說,格裡芬目前已經被這個籃球的時代淘汰了,但是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格裡芬真的是被時代淘汰的嗎?其實不然,這個時代對於內線的要求其實並不是身高和身體的強壯度,而是內線球員的靈活程度,速度和投籃能力,這些都是格裡芬擅長的。
  • 《詭秘之主》廣播劇上線,克拉克拉上也能聽廣播劇了!
    6月19日,克拉克拉上線人氣IP《詭秘之主》廣播劇。該劇每周五更新,免費收聽。《詭秘之主》是當下人氣小說,講述了一個光怪陸離的異世大陸故事。該作品憑藉獨特的克蘇魯風格、SCP基金會元素、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風情和蒸汽朋克的情懷獲得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 《魔道祖師》《全職高手》《有匪》……廣播劇為何走紅?
    這組數字,匯總了近三個月晉江文學城網絡小說廣播劇版權開發情況。根據晉江文學城站內信息,2019年6——8月,全站共籤約91部網絡小說版權開發協議,其中,廣播劇版權開發項目50部,佔比超過54%。粗略計算,今年目前為止,晉江文學城平均每月約有16部作品達成廣播劇開發籤約合作(50÷3≈16.7)。
  • 廣播劇《白鹿原》第一百零三集:兄弟聯手鬧革命 白鹿原風波再起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長篇小說《白鹿原》自問世以來,已陸續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掀起一次又一次《白鹿原》熱,但廣播劇形式一直空缺。西安廣播電視臺、喜馬拉雅組織省內外專家學者就廣播劇版改編進行多次論證。該劇由著名小說演播藝術家仲維維擔任導演,原蘭州軍區話劇團團長仲良擔任旁白,著名演員趙錢孫飾演白嘉軒,著名配音演員張琳飾演鹿子霖。
  • 喜馬拉雅《三體》廣播劇第二季回歸,三體世界即將正式亮相
    2月12日,在廣大粉絲的期待中,2019年度最為火爆的「聲音大片」《三體》廣播劇回歸,發布預告片。2月19日,《三體》廣播劇第二季正片上線喜馬拉雅。第一季中被「神跡」困擾的汪淼正一步步靠近真相,「三體世界」的秘密即將在第二季揭曉。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全球首發《三體》廣播劇 12月1日全城熱聽
    11月21日,國內頭部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宣布,由「三體宇宙」官方授權,基於劉慈欣知名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同名廣播劇將於12月1日在喜馬拉雅App全球首發。《三體》廣播劇不僅是今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期間推出的最重磅產品,也是《三體》在小說以外首個真正落地的全本大劇。
  • 5G時代到來,我們的4G手機還能用多久?電信終於給出答案!
    導讀:5G時代到來,我們的4G手機還能用多久?電信終於給出答案!眾所周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的生活早已經被網絡給極大的改變了,自從網絡被發明出來以後,我們的生活就開始離不開網絡了,作為現代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可以說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東西之一了,所以這些年來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也十分的迅猛,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們就從2G網絡時代進入到了5G網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