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布於11月13日上午12點,因為當日已發布文章,所以以預覽形式對外傳播,鑑於 FF 方面已經否認了 EVAIO的投資,我們覺得有必要再將這篇文章重新發布出來。
周三上午,據科技媒體 36kr 報導:區塊鏈公司EVA.IO計劃向賈躍亭的 FF 電動汽車公司投資 9 億美元。消息一出,輿論瞬間譁然。在經歷多次波折後,賈躍亭又要通過區塊鏈融資「絕地求生」了嗎?
消息的源頭究竟出自哪裡?這個EVA.IO到底是個什麼區塊鏈項目?它真的拿得出 9 億美金來投資 FF 麼?。
在調查了全網消息,翻閱了項目白皮書以及錢包地址後,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發現,所謂的 EVAIO 3 年內 9 億美元投資賈躍亭法拉第未來,又是一場區塊鏈式的鬧劇。
投資賈躍亭只是EVA.IO的一面之詞
我們翻閱了所有有關 FF 的對外發聲渠道與賈躍亭本人的社交平臺發言,均無EVA.IO的半點消息,目前來看,唯一的消息來源就是EVA.IO CEO自己在 Linkedin 中的發言。而他和法拉第未來 FF 的交集從一個月前剛剛開始。
在 Patrick De Potter 的 Linkedin 記錄中,與他有過交集且可能參與這次所謂的「投資」事件的共有兩人,第一位名為 Ivan Wang,他在 3 周前發布法拉第未來將持續融資的消息,Patrick 在下面留言「或許我們可以聊聊?(Maybe time to have a chat?)」從 Ivan Wang 的履歷來看,該人從樂視就追隨賈躍亭,早在 2016 年就在法拉第未來公司工作。
另外一位互動對象是 Christy Kawai,她曾在 Tesla 工作過,後加入法拉第未來。上周 Christy 發布消息稱,有新一批投資人造訪法拉第未來,但從發布的圖片來看,其中並不包括 Patrick,而 Patrick 只是給她的這條消息點了個贊。
每次 FF 融資都是賈躍亭一手宣布,從未有投資者主動宣布投資法拉第未來的情況。而且 36kr 報導中提到的「希望在三年內通過 STO 方式投資 FF 總計 9 億美元」的說法更是讓人捉摸不透,EVA.IO的創始人,也就是上圖中白人,表達的只是一種意願,真正的 FF 方卻沒有發表意見,有一種「我宣布要上市,但是納斯達克要不要我是另外一回事」的感覺。
在區塊鏈領域,跟別人聊個天都可以被誇大成是「談合作」,用別人家的雲服務就是「和 BAT 深度合作」,怕是EVA.IO只是給 Stifel 發了一封郵件罷了。
最為關鍵的是,參與「投資」的其他兩方,法拉第未來和 Stifel 均未對該融資消息發表任何評論。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已經向 FF 和 Stifel 方發信求證,截至發稿仍未獲得回信。
EVA.IO只是一個發了幣的海外項目
從EVA.IO項目白皮書的第一頁開始,我們就看到了 Tesla 的身影,幾乎每一頁都可以看到 Tesla 的字樣、專利技術、特色功能,甚至還可以看到 Tesla 的蛇行自動充電樁出現在白皮書中。雖然白皮書並不代表最終產品,但是種種跡象表明,這個EVA.IO項目與特斯拉有著「不解之緣」。
EVA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電動汽車應用平臺,它整合了 DAG 和區塊鏈技術,當用戶在安裝有 EVA 應用程式的電動汽車(比如特斯拉)上駕駛的時候,可以開啟「開車即挖礦」的模式獲得 EVA Token 獎勵。
當電動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且寶貴的數據。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自動駕駛公司會爭搶上路測試的名額,用以獲得自動駕駛的測試數據。但是對於車主來說,他們對這些數據的產生和使用是無感的,如果把這些數據收集起來再出售給自動駕駛公司,是可以獲得一定獎勵的。EVA 則通過區塊鏈技術按照貢獻數據的多少來換取 EVA Token。
EVA 還開發了一套針對特斯拉電動汽車的 L5 級別完全無人自動駕駛的支付解決方案,並將普通家庭的充電樁接入 EVA 區塊鏈網絡,當用戶的車輛自動駛入指定位置後,可以使用 EVA 或者 BTC 進行費用支付,然後獲取充電的權限。除了用來支付充電樁使用費外,這個跨貨幣的支付解決方案還將推出穩定 EVA Token 價格的方案,解決 EVA Token 市場交易帶來的價格波動問題。
在該項目中國團隊的宣傳中,還曾提到項目負責人 Patrick 已與火幣創始人李林進行過交流,藉此給整個社區以信心。
(在 Linkedin 發布投資 9 億美元投資法拉第未來的 Patrick,今年 7 月份與李林的合影)
EVA 是特斯拉出來的項目嗎?
在EVA.IO官網上,其四位團隊員工全部來自特斯拉,包括 CEO、首席軟體工程師、首席車輛工程師、商務開發官,但這 4 位早在 2017 年就已經從特斯拉離職。
在中國宣傳團隊口中,這位 EVA 的 CEO、Tesla 高管的真實身份是否屬實呢?
在 Linkedin 上,我們發現 Patrick De Potter 已經於 2017 年離職,離職之前曾做到 EHSS&S 經理(環境、健康、安全、保衛與持續性部門經理)職位,工作地點為特斯拉位於荷蘭的歐洲製造工廠,看上去是一個很高的崗位。
但是,EHSS&S 其實是一個在歐美大公司裡非常普遍的一個崗位,主要職責是使工廠生產符合當地、區域的環保法規,保護員工生產安全,為員工進行必要的培訓等,實際上是人力資源崗位。在 Tesla 的官方招聘頁面,EHSS&S 也是 HR 部門下的一個專員崗位,所以這位 Patrick 並不是所謂的特斯拉高層。
EVA.IO的另外一位合伙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商務開發官 Yuh-Chi Niou 在特斯拉就職期間,其崗位也是 EHSS,不過工作地點在美國而已。
雖然宣傳中 EVA 的團隊核心成員都來自特斯拉,但是他們都不是特斯拉核心成員,而且他們離職之前的部門並非核心部門,對於技術實現能力,需要畫一個巨大的問號。
EVA.IO真的有 9 億美金麼?
EVA.IO在之前的募資的宣稱總融資 10 萬個 ETH,這筆錢按照當時的價格也只有不到 3 億人民幣左右,與 9 億美金相差甚遠。若按照目前 ETH 的價格來計算,EVA.IO的帳上只有約 1.5 億人民幣。
(今年 7 月份的錢包截圖,該錢包是中國區代理的錢包地址,只要有資金進入就會立刻轉出)
從中國項目團隊公募的打款地址來看,EVA.IO7 月份的時候只完成了 7000 多個 ETH 的募資。根據 Searchain 歷史交易記錄數據顯示,該錢包在中國區完成了約 2 萬 ETH 的融資。
法拉第未來要靠 STO 融資嗎?
在今年早些時間,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就收到消息稱 FF 可能計劃發幣融資,但是該消息在恆大投資 FF 消息傳出之後便消散。如今法拉第未來再次傳出資金緊張和繼續融資的消息,賈躍亭是否可以藉助 STO 來進行融資呢?
實際上,FF 合作的 Stifel 投資銀行目前正在為 FF 準備的是 2020 年 IPO,如果按EVA.IO的 Patrick 所說進行 STO 的話,是否與 IPO 衝突,是否會影響下一輪融資,目前 SEC 的法規對此界定非常模糊,可行性不明朗。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如果法拉第未來要進行 STO 的話,完全不需要如此專業的投行機構 Stifel 的幫助,以賈躍亭自己的遊說能力,就能獲得大量投資者的信任。幫個月之前,處理恆大和 FF 爭端的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公布仲裁結果,允許 FF 進行有嚴格條件限制的融資。
資金來源不明、投資者保護極差的區塊鏈融資項目EVA.IO,幾乎不可能成為符合條件的投資者,而且因為投資人過於分散、無法獲得投資人身份信息等原因,EVA.IO更加不可能成為 STO 投資者。
就在發稿之前,賈躍亭在 FF 美國戰略會上宣布將會在 2020 年 IPO,潛在的投資人來自美國、中東等地的主權基金。
到了這裡,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基本可以判斷,所謂EVA.IO9 億美元投資法拉第未來,其實是一條由發幣項目方為了達成某個目的、自導自演的宣傳炒作。
看著這場鬧劇,我們想起前段時間圈內著名的笑話:
我們與阿里達成了合作——我們用了阿里的雲服務我們與騰訊正在深度合作——我們的社群在微信上我們與百度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你可以在百度搜到我們的廣告
現在,又要加一條了:
我們計劃投資賈躍亭法拉第未來——我們就是說說而已。
本文來源: 區塊律動BlockBeats / 責任編輯:閆茹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