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與嘉禾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本是動作經典,卻因刪減備受爭議

2020-12-14 神奇的絡腮湖

提起成龍的名字,不少影迷都會想起「嘉禾」這塊經典的電影廠牌。

80年代初,隨著成龍加盟嘉禾,《師弟出馬》、《龍少爺》、《A計劃》、《警察故事》等經典相繼出現在了港片大銀幕之上。

而在嘉禾的一手策劃之下,成龍也憑藉《炮彈飛車》、《殺手壕》、《威龍猛探》、《紅番區》等作品,一步步穩固了自己的好萊塢電影之路。

雖然成龍與嘉禾有著多年的深入合作,但在2001年,二者卻走上了分道揚鑣之路。

這一年,成龍與嘉禾合作了電影《特務迷城》,隨著何冠昌的去世,鄒文懷獨自為該片擔任了出品、製片。

這部《特務迷城》製作精良、動作場面也是異常精彩。影片原本的劇情設計,環環相扣,十分完整。但「嘉禾」為了電影市場的營銷,對該片進行了刻意的刪減、修改,結果導致了劇情故事的虎頭蛇尾,成為了影迷們爭相吐槽的焦點。

2001年的這部《特務迷城》之後,成龍離開了嘉禾。該片也成為了,成龍與嘉禾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作品。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特務迷城》,看看那些被刻意刪減的故事劇情究竟是什麼。

同時說一說,成龍為何要離開嘉禾,而嘉禾又為何要刪減、修改這部《特務迷城》。

一、嘉禾的發展困局,林氏家族的強勢來襲

9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進入低谷。此時的嘉禾,也受到行業大環境的衝擊,陷入了發展困境。隨著業績的下滑、股價的下跌,香港富商林建嶽,打算藉機收購嘉禾。

林建嶽和他背後的「林氏家族」,對於香港的娛樂產業,可謂是鍾情已久。

林建嶽的父親林百欣,是香港的「服裝大王」。80年代隨著香港娛樂業的快速發展,林百欣有意進軍影視產業,並在1988年收購了「亞視」的股份,開始與「TVB」同臺對壘。

2000年,隨著香港電影產業進入低谷期,林建嶽決定收購嘉禾,穩固父親林百欣的「影視帝國」。

面對林建嶽的低價收購,嘉禾沒有坐以待斃。鄒文懷找來了臺灣的「電子巨頭」宏碁(Acer),希望藉助宏碁的實力,擊退林建嶽。

最終,宏碁擊退了林建嶽,成為了嘉禾新的股東,同時也成為了此時嘉禾最大的股東。

被宏碁擊退之後,林建嶽沒有放棄進軍電影市場的決心,隨後他入股「寰亞電影」,成為了寰亞最大的股東。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宏碁入股嘉禾之後,嘉禾進行了架構重組,而這部《特務迷城》,也成為了嘉禾重組之後,推出的首部電影作品。

宏碁一直致力於電子產品、軟體硬體的研發,所以對網際網路市場十分敏感。入股嘉禾之後,看到衰退的港片環境,宏碁希望將嘉禾的電影市場,從院線轉移向網際網路。而這部《特務迷城》,也成為了嘉禾電影轉向網絡平臺的「實驗之作」。

為了讓觀眾,在網絡平臺之上觀看《特務迷城》。嘉禾將電影原本的故事劇情一分為二,拆分成了《特務迷城之2003》與《特務迷城》兩部作品。

其中《特務迷城之2003》時長30分鐘,率先在網絡平臺播放。而《特務迷城》時長108分鐘,在之後於網絡、院線同期上映。

製作團隊有意將《特務迷城》中的一部分劇情進行刪減,而把這些故事,放在了《特務迷城之2003》裡,為的就是吸引影迷,通過網絡平臺的方式,觀看《特務迷城》和《特務迷城之2003》。

然而,2000年前後的網際網路視頻市場,體系並不成熟。《特務迷城》沒能為嘉禾開闢網際網路市場藍海,而院線版的故事,也因為缺失了《特務迷城之2003》中的相關內容,讓觀眾們看的一頭霧水。

接下來,我們就結合《特務迷城之2003》與《特務迷城》,和大家聊一聊這部《特務迷城》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看看最後拿走病毒的廖友,究竟為誰工作;而那些病毒,最後又被送往了哪裡。

二、《特務迷城》中缺失的故事——《特務迷城之2003》

2001年,嘉禾率先在1月12日於網絡平臺之上,發布了《特務迷城之2003》。之後又在1月18日於院線、網絡,同期發布了《特務迷城》。

接下來,我們先對《特務迷城之2003》和《特務迷城》的故事,進行簡單的回顧。然後再結合兩部作品的內容,梳理一下成龍這部《特務迷城》,究竟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特務迷城》的故事背景,設定在2000年。而這部《特務迷城之2003》,則講述了3年後發生的故事。

這部《特務迷城之2003》是率先上映的,那我們就先對這部作品的故事,進行簡單的回顧。

《特務迷城之2003》的一開始,電視上的新聞裡,播放著「炭疽病毒」全球蔓延的消息,以及「H&T公司」的疫苗研製進度。

故事的男主角「太維」(張智堯飾演)從夢中醒來,刷牙、洗臉之際,他開始回憶自己與「詠」的過去。

太維自小在孤兒院長大,與女孩詠關係親密。之後詠被人領養走,二人雖然有書信來往,卻一直沒有見過面。不過從2000年開始,他寄給詠的信,再也沒有收到過回應。一晃眼3年過去了,詠似乎也消失了。

最近,太維總是做一個奇怪的夢。夢裡他看到詠獨自漂浮在海上,一直藍色的水母,從她身邊遊過。奇怪的夢境讓太維有些不安,於是他決定查詢詠的下落。

太維來到了兒時生活的孤兒院,向院長詢問詠的消息。院長表示,2000年詠寄回過一封信,說自己正在讀大學,還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地址未定,之後就沒了聯絡。說罷,院長還把信交給了太維。

太維給院長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表示自己在水族館工作,有詠的消息,希望院長通知自己。太維回到家,收到了一個郵包,郵包上的字跡,與院長給自己的那封信一致。

太維打開郵包,發現裡面是一個水母的標本。郵包內沒有任何信件、說明,只有郵包封面上,寫著一句「wait for me」。

太維認為,這個郵包應該是詠寄來的,但是這個水母標本,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了弄明白原因,太維決定帶著水母標本去水族館,問問館長。

在水族館的電梯裡,太維遇到了一個女孩,女孩對他手中的標本十分好奇,而太維也感覺女孩的樣貌有些熟悉。二人交談間,女孩表示,自己的姐姐十分喜歡水母,兒時姐姐還夢想蓋一座只有水母的水族館。

電梯停住,女孩下了電梯。而在電梯內的太維突然想到,詠小時候也經常表示,要蓋一座只有水母的水族館。而詠有個妹妹「姬」,10歲時被一對夫妻收養,剛才那個女孩,與「姬」長得有些相似。

太維按動電梯,想要去找剛才的女孩,結果一下電梯,就看到有人在追殺女孩。無奈之下,太維只能把女孩帶回自己的家中躲避。

女孩中了「槍」,為了救女孩,太維出門尋找朋友幫忙。此時,他突然接到院長打來的電話。院長表示,在新聞上看到了水族館發生「槍戰」的消息,特地打來電話,詢問太維是否平安。

太維沒能找到朋友,返回家中時,卻發現女孩不見了。此時,有一個包裹被送到了太維家中,太維打開後,發現是一個掌上電腦。

這臺掌上電腦裡,有一份「袁小北」(成龍飾演)的個人資料,而另一個名為疫苗的秘密文件,則需要密碼才能打開,太維試了幾次,都是密碼錯誤。

看到「疫苗」的字樣,太維不禁想到了「炭疽病毒」和「H&T公司」,於是前往「H&T公司」尋找線索。

經過了一番波折,太維混進了「H&T公司」的大樓。在這裡,太維見到了之前的那個女孩,她就是詠的妹妹「姬」。

姬感染了「炭疽病毒」,命不久矣。從姬口中,太維得知了詠在土耳其去世的消息。而為姬看病的醫生「阿安」告訴太維,只有找到疫苗,才能救姬。最有可能知道疫苗消息的,是一個叫做袁小北的人,不過這個人3年前在土耳其失蹤了。

阿安的話,讓太維想起了之前的包裹,於是他決定去尋找袁小北,尋找疫苗的下落。

太維、姬一起前往土耳其,並在飛機上遇到了一個自告奮勇、為他們擔任嚮導的人「空子」。

到達土耳其後,太維想到詠的墓地拜祭,結果在墓地發現了一副眼鏡。根據眼鏡上的數字提示,太維打開了掌上電腦中的秘密文件,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這些包裹一直都是袁小北,寄給太維的。3年前,袁小北的搭檔拿到了病毒樣本,交給了「H&T公司」研發抗體。然而,公司內部有人利益薰心,想要利用抗體謀取利益。於是釋放了病毒,引起了「炭疽病毒」的全球蔓延。

袁小北與搭檔想要阻止,結果搭檔被害,而自己也不幸感染了病毒。袁小北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但他被一種藍色水母蜇傷後,病情竟然得到了緩解。於是他認為,水母體內一定有對抗病毒的抗體。

然而,袁小北一直被人「追殺」、無法露面,於是他想到了太維。因為之前以詠的名義,給孤兒院寄過信,所以袁小北也收到了不少太維寄來的信,得知了太維的地址。

袁小北預感太維能挽救這次人類危機,於是把水母標本寄給了太維。

得知緣由之後,太維決定將水母交給科研部門,但卻遭到了空子的反對。原來,空子、姬都是「H&T公司」高層派來的,他們的目的就是銷毀袁小北手中的抗體資料。

而此時,國際刑警也包圍了墓地。原來,之前為姬看病的阿安,其實是國際刑警安插在「H&T公司」內部的臥底。隨著各方人馬齊聚墓地,《特務迷城2003》的故事也落下了帷幕。

結合這部《特務迷城2003》的劇情,接下來,我們再來聊一聊成龍的《特務迷城》。把兩部作品的內容結合在一起,故事立馬就變得完整起來了。

三、懸疑感十足的動作經典——《特務迷城》

在《特務迷城》的一開始,導演緊扣「炭疽病毒」的線索,展示了幾名記者,在伊斯坦堡疫情區採訪的鏡頭。而隨著幾名「持槍匪徒」的出現,採訪的記者和考察的科學家們全部遇難。

緊接著,一名叫做「樸元正」的特工,前往「南韓駐伊斯坦堡領事館」尋求庇護。短短幾分鐘的片頭,導演通過出色的鏡頭剪輯、音效渲染,為影片奠定了濃厚的懸疑氛圍。

而迷霧重重的伊斯坦堡、如謎一般的特工樸元正,也直接點明了故事的主題——「特務」與「迷城」。

之後,故事來到了兩個月後,而電影的鏡頭,也給到了成龍飾演的男主角「袁小北」。

袁小北是一名健身器材推銷員,他自幼有著一種敏銳的預感能力。在店裡推銷運動器材時,他能預感到即將登門的客人。而前往銀行取錢時,他又能預感到即將發生的劫案。

利用強大的預感能力,袁小北幫助「警察」抓獲了「銀行劫犯」,並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動作戲碼。

在這段故事的設計裡,導演沒有設計太多的旁白、解釋劇情,也沒有設計複雜的對話,來體現袁小北的預感能力。只是通過幾個特寫鏡頭、一句臺詞,以及一連串的精彩打鬥,對袁小北敏銳的感知能力,進行表現。

袁小北利用自己的預感能力,幫助警察抓獲劫匪之後,登上了電視新聞。而一名叫做「廖友」(曾志偉飾演)的落魄中年人,也在此時找到了袁小北。

廖友希望袁小北跟自己去見一名律師。原來,有一對韓國夫婦,早年在香港居住時,不慎將年幼的兒子弄丟。袁小北登上電視新聞後,廖友發現,他的出生日期,以及兒時的孤兒院成長經歷,都與這對韓國夫婦提供的尋子信息十分一致。

在廖友的反覆慫恿之下,袁小北決定去見這對韓國夫婦的代理律師。

袁小北順利見到了律師,律師表示,袁小北的出生資料,信息不夠完整,無法進行具體的身份確定。於是決定帶他去見委託人樸先生,讓委託人親自進行身份確認。

在律師的安排下,袁小北來到了韓國,在一座守備森嚴的住宅裡,他見到了這位樸先生。不過,樸先生身患重病,剛剛接受完治療,已經睡著了。二人只能到下午,再來見樸先生。

離開時,袁小北無意中看到了樸先生脖子上的十字架,心中若有所思。原來,袁小北雖然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但腦海中總有一段朦朧的記憶,自己躺在嬰兒車中,而一個帶著十字架的男人,在叫自己寶寶。

袁小北離開了樸先生的住處後,一位神秘女子(金玟飾演)來找他。女子表示,自己是一名記者,名叫王嘉文,想和袁小北了解一些情況。

從王嘉文的口中,袁小北知道,原來這位尋子的樸先生,就是特工屆大名鼎鼎的樸元正,也就是電影開頭,那個前往「南韓駐伊斯坦堡領事館」尋求庇護的男人。

自此,電影中給出的諸多破碎信息,開始一點點的匯聚。

王嘉文想從袁小北的口中,了解到一些樸元正的情況,然而袁小北卻對他一無所知。

告別了王嘉文之後,袁小北依據約定的時間,來見樸先生。

然而,一群身份不明的人,卻提前闖入了樸先生的房間,並對他嚴加逼問。袁小北見狀,與這些身份不明的人打了起來。

一番交手之後,打鬥聲引來了住宅裡的守衛,而這些身份不明的闖入者,也匆忙逃離。

闖入者離開後,樸先生告訴袁小北,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可能找不到親生兒子了。他想讓袁小北,以自己兒子的身份,和自己玩一個遊戲。如果贏了,袁小北可以得到他的遺產,如果輸了,也可以體驗遊戲的樂趣。

說罷,樸先生便斷了氣。

袁小北成為了樸先生的遺囑繼承人,而律師也根據遺囑,將一個裝著鑰匙、十字架的盒子,交給了袁小北。

律師告訴袁小北,樸先生的遺囑裡有交代,希望自己的骨灰,可以灑在自己太太的墓碑前。

袁小北按照囑託,來到樸先生妻子的墓地,在墓碑前發現了一朵乾枯的鬱金香,和一句石刻的英文「wait for me」。

袁小北離開墓地時,發現一輛汽車在跟蹤自己,於是一場精彩的飆車戲後,袁小北成功甩掉了這些跟蹤者。此時,袁小北預感到,樸先生所說的「父子遊戲」,似乎已經開始了。

四、撲朔迷離的遺產遊戲

為了贏得這場遊戲,袁小北開始對線索進行梳理。他認為墓地乾枯的鬱金香、「wait for me」的英文,都是樸先生留下的線索。

於是,袁小北通過手機上的九宮格按鍵,找到了「wait for me」對應的數字,這些數字剛好組成一個電話號碼。

而鬱金香的原產地是土耳其,所以他利用國際長途,將這個電話號碼打向土耳其,結果發現對方是「伊斯坦堡銀行」。

此時的袁小北十分高興,他認為,樸先生應該是把遺產留在了「伊斯坦堡銀行」。

確定了目標之後,袁小北來到了「伊斯坦堡銀行」。袁先生留下的十字架,其實是一枚個人印章。袁小北通過這枚印章與籤名,順利取出了樸先生留下的遺物,一箱美金和一本聖經。

袁小北以為,此時遊戲便結束了,但是轉念一想,樸先生還留下了一把鑰匙,而且這本聖經又是什麼意思。

正當袁小北疑惑之際,一名叫做「詠」的女孩(徐若瑄飾演)出現在他面前,女孩的紗巾上繡著「wait for me」。袁小北認為女孩和樸先生有關係,於是便一路跟隨,來到了一家歌劇院。

在歌劇院,袁小北向詠詢問絲巾的來歷,詠沒有回答,反而是約他第二天見面,還提醒他不要遲到。

第二天,袁小北想先洗個澡,然後再去見詠。結果在浴室遇到了一群來歷不明的人,一番大戰之後,袁小北雖然安全逃離,但卻錯過了與詠約定的時間。

在這段浴室戲裡,成龍上演了一段精彩的「赤裸打鬥」。這段打戲,也成為了這部《特務迷城》中的經典橋段。

袁小北來到約定地點,卻錯過了約定時間。詠留下紙條,約他在地下水庫見面。

袁小北正打算去見詠,卻意外遇到了王嘉文。王嘉文向袁小北介紹了來自「中情局」的特工「亞斯力」。

從亞斯力的口中,袁小北得知,這名叫做詠的女孩,為一個叫做「單于」(吳興國飾演)的危險人物工作。

原來半年前,幾位科學家在伊斯坦堡進行「細菌武器」實驗,培養了「炭疽二型」病毒。這次實驗,造成了土耳其大量的人群感染。兩個月前,土耳其的一夥兒「武裝組織」,為了報仇、攻擊了科學家們的實驗室,導致了大量的人員傷亡。

這也正是電影開頭,記者和科學家們遭遇襲擊的片段。

樸先生是這起「細菌實驗」的中間人,他在襲擊發生後,便選擇了向「南韓使館」發起庇護。不過,他並沒有交出「病毒樣本」。中情局想通過袁小北,了解「病毒樣本」的下落,但是袁小北對此一無所知。

亞斯力告誡袁小北,單于也對這批「病毒樣本」感興趣,這個人很危險,不要跟他有太多接觸。

告別了亞斯力、王嘉文之後,袁小北趕到地下水庫,與詠見面。結果被一群土耳其人襲擊。

這些土耳其人想要拿到病毒樣本,研發疫苗、自救。但袁小北卻對「病毒樣本」一無所知。正當袁小北被嚴刑逼供之際,一隊「武裝力量」趕來,與這些土耳其人展開交火。而袁小北也趁機帶著詠,脫身逃離。

這隊人馬是單于派來的,而袁小北和詠在逃跑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單于。

原來,單于就是這次「病毒交易」的買家。兩個月前,襲擊發生之後,樸先生為了自保,選擇了向「南韓使館」尋求庇護,而這批「病毒樣本」,也成為了他獲得庇護的底牌。

只有一直留住底牌,才能一直保住性命,所以樸先生致死也沒有說出「病毒樣本」的下落。而是把線索、信息留給了袁小北。

「wait for you」是單于與樸先生的聯絡暗號,單于把定金存入「伊斯坦堡銀行」,並將暗號留在了墓地,希望獲得樸先生的回應。然而,樸先生卻一直沒有給出回應。

單于派出手下,前往樸先生的住處打探消息,結果遇到了袁小北,雙方還發生了拳腳,也就是樸先生去世前的那段打鬥。

樸先生去世後,袁小北取出了銀行的錢,單于認為袁小北要代替樸先生進行交易,於是便派詠,帶著「wait for you」的絲巾,與袁小北進行接觸。

結果他們約定的兩次見面,都被這些土耳其人破壞了。

單于為了拿到「病毒樣本」,向袁小北提出了加價,同時還答應,事成之後,將詠送給袁小北。

詠和袁小北一樣,都是孤兒,而單于利用「毒品」,控制詠的一舉一動,這讓袁小北產生了惻隱之心。

袁小北既想幫助詠,脫離單于的控制,又不想讓「病毒」落入單于手中。單于看出了袁小北的為難,決定給他幾天時間考慮。

五、宗教氣息濃重的迷局,宿命感滿滿的故事

離開了單于的住處之後,袁小北開始思索有關於「病毒樣本」的信息。

他盯著樸先生留下的十字架與聖經,心中充滿疑惑,此時教堂的鐘聲,讓他腦海中產生了一絲靈光。

袁小北來到廣場之上,發現銀行的對面,正是一座教堂。也許樸先生留下的信息,一開始指定的方向,並不是銀行,而是教堂。

在教堂,袁小北從神父的口中得知,樸先生留下了一個箱子。而他用樸先生留下的鑰匙,打開箱子之後,發現了一張「game over」的紙條,以及一箱子的「病毒樣本」。

此時的袁小北和潘多拉一樣驚恐,而這一箱「病毒樣本」,也成為了「潘多拉的魔盒」,成為了一起災禍的源頭。

袁小北很疑惑,不知道該不該用這箱「病毒樣本」,去換取詠的自由。於是他向神父發問,尋求指引。

神父告訴袁小北,既然事情擺在眼前,即便這個人是希特勒,也要去救他。之後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交給上帝安排就對了。

畢竟,潘多拉的魔盒打開後,雖然會有災難發生,但盒子的底部,存放的卻是智慧之神留下的希望。如果不拿出「病毒樣本」,也許病毒不會進一步擴散,但沒有這些樣本,也無法研發「抗體疫苗」。

於是袁小北決定,用「病毒樣本」交換詠的自由。

袁小北用「病毒樣本」換回了詠的自由,他本想帶詠遠走高飛,結果詠因為難以忍受「毒癮」的煎熬,選擇了自盡。詠去世後,袁小北看到詠的行李中,有一份準備寄回孤兒院的信,於是便以詠的名義,將信寄了出去。

袁小北從王嘉文的口中,得知了單于的動向,於是決定從單于手中,搶回「病毒樣本」,挽回局面。

之後的故事裡,動作戲高潮不斷,袁小北先是用摩託車逼停飛機,從單于手中奪回了「病毒樣本」,之後又上演了一個「油罐車版生死時速」。

在電影的一開始,當袁小北在夢境中看到十字架時,似乎就已經註定,他將成為這個故事裡的救世主。而影片的最後,袁小北在神父的點撥之下,也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擔任起了挽救危局的大任。

這些宗教元素的融入,也為故事的發展,增添了不少宿命的隱喻感。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動作場景之後,疲憊的袁小北倒在地上,而之前的落魄中年人廖友,卻在此時拿走了袁小北身上的「病毒樣本」。

故事的最後,廖友到醫院看望受傷的袁小北,並向他坦白身份,其實自己也是一名特工。一番攀談之後,廖友打算拉攏袁小北成為自己的搭檔,而經歷了一番離奇的冒險之後,袁小北也決定走上特工之路。

《特務迷城》的故事,進行到這裡正式落下了帷幕。電影的前半段,懸疑感十足的氛圍,環環相扣的故事,可謂是相得益彰。

然而,從找到「病毒樣本」之後,劇情就變得有些迷幻。廖友拿走「病毒樣本」之後,又發生了什麼故事。袁小北與廖友之間的關係,為何在最後如此和諧。這些問題,在這部《特務迷城》中也沒有進行具體的交代

雖然這部分故事,《特務迷城》沒有給出答案,但結合《特務迷城之2003》的劇情,廖友之後把「病毒樣本」交給了「H&T公司」研發疫苗。

袁小北看到廖友將「病毒」用在正途之上,於是也消除了對他的敵意,所以才有了《特務迷城》結尾,二人和氣交談的場面。

不過根據《特務迷城之2003》的信息,之後「H&T公司」內部出現問題,「病毒」再次蔓延,為了挽救危機,廖友殞命,而袁小北則因為一隻藍色水母,找到了病毒抗體。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六、成龍與嘉禾的最後一次電影合作

在2001年的《特務迷城之2003》與《特務迷城》裡,嘉禾希望通過劇情抽離、分平臺營銷的方式,將觀眾推向網際網路視頻平臺,然而最終卻沒成功。

《特務迷城》票房受挫之後,嘉禾也看到了港片市場嚴峻的形式。於是從2002年開始,「嘉禾」逐漸淡出「電影拍攝」的業務,逐步把「院線經營」與「電影發行」作為工作重點。

隨著「電影拍攝業務」的停運,成龍也在2002年離開了嘉禾。2003年,成龍得到「英皇」老闆楊受成的支持,成立了「成龍英皇影業」。而2001年的這部《特務迷城》,也成為了成龍與嘉禾的最後一次合作。

最後,和大家聊一個關於「嘉禾」的小故事:2004年,隨著李嘉誠的入股嘉禾,嘉禾電影開始把全部的精力放在「電影院線」的運營之上。2004年到2007年之間,嘉禾在東南亞多地區修建了連鎖影城。

2007年,鄒文懷將自己在嘉禾的全部股權,轉讓給了「橙天娛樂」。自此,在港片市場上風靡一時的「嘉禾電影」,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而「橙天嘉禾影城」,也在此時的華語電影市場之上,正式崛起。

相關焦點

  • 20年前成龍主演的這部電影巨虧1.5億,電影巨頭嘉禾也因此衰落
    這樣一個電影巨頭公司,在2001年卻由於一部影片的失利而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但是誰都沒有想到,這部電影竟會是成龍的《特務迷城》。 成龍自1979年和前東家羅維影業鬧掰後,便選擇加入了嘉禾電影公司,儘管嘉禾給出的報酬不如另一家巨頭邵氏影業給出的多,但成龍更看重嘉禾讓他當製作人甚至可以創建子公司的機會,於是與其開始了長達22年的"相互成就"。
  • 1992年,嘉禾投拍了兩部動作經典,卻引發成龍、李連杰的影帝之爭
    90年代初的動作港片銀幕之上,成龍、李連杰二人,可謂是當時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兩位打星。1991年,因為徐克的《黃飛鴻》,嘉禾將李連杰籤入旗下。憑藉成龍、李連杰這兩張「動作王牌」,此時的嘉禾在動作港片市場之上,風頭一時無兩。
  • 成龍、林青霞的首次電影合作,拍了一部抗日神片,惡搞了多部經典
    1982年,成龍、林青霞進行了首次電影合作,拍攝了一部「抗日題材」的喜劇片《迷你特攻隊》。在這部作品中,導演朱延平就對多部經典電影、多位歷史人物進行了惡搞。可能有不少觀眾會疑惑,沒有嘉禾的加盟,這部80年代初的《迷你特攻隊》是如何請到成龍參與電影拍攝的?其實,這一切的緣由,都還要從成龍進入「嘉禾」之前說起。70年代末,成龍被羅維發掘,加入了「羅維影業」。1978年,「羅維影業」與「思遠影業」合作,拍攝了《醉拳》。
  • 七大打星主演的鬼片,成龍搞怪,洪金寶經典,鄒兆龍合作林正英
    曾經的香港電影銀幕之上,功夫片、武俠片風靡一時,不少身手矯健、演技出眾的打星,也由此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隨著靈幻鬼片的盛行,許多打星也開始在靈幻片中展露身影。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香港七大打星演繹的經典鬼片。
  • 成龍經典電影,你都看過哪些?
    5.2012年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一部動作冒險類電影,是成龍的第101部電影,由成龍執導,董韻詩監製,成龍、姚星彤、廖凡、張藍心和權相佑等主演。外景地包括巴黎、北京、臺灣、香港、澳洲和拉脫維亞等地。影片以2D、3D、IMAX 3D在中國內地全線上映。
  • 警察故事:成龍與香港動作電影以及此外其他
    假如非要從成龍的所有作品中挑選出一部代表作,那一定是1985年上映的《警察故事》。這部由成龍執導並領銜主演的警匪動作片,集結了林青霞和張曼玉參與其中。在100分鐘的時間內,它不僅為香港的電影史留下了諸多的經典場面,它由此所形成的一種新的審美取向和類型電影製作的模式更成為了後來電影拍攝的寶貴經驗。
  • 香港電影巨頭公司,因為一部電影巨虧近2億,傳奇公司就此隕落
    第三個人物是吳宇森,其實吳宇森在嘉禾並不快樂;雖然拍了一些影片,但是吳宇森這個名字要想變得響噹噹還得等個好幾年。第四個人物是成龍,這個是鄒文懷最喜歡的演員了。成龍在嘉禾拍的《A計劃》、《警察故事》系列都是影史的經典。
  • 25年前,令嘉禾巨虧1.4億!這部港片,主演成龍已經盡力了
    因拒絕配合成龍工作,袁詠儀與成龍交惡22年,電影《霹靂火》往事。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位於上海普陀區雲嶺東路88號有一個成龍電影藝術館,裡面保存著大量成龍電影中使用過的經典道具,是目前全球唯一以成龍的名字來命名的專題電影藝術館。
  • 1997年成龍、洪金寶、李連杰進入好萊塢片場的電影軼事
    洪金寶、成龍、李連杰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動作片中以出色的打鬥表演贏得了眾多動作影迷的心,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赴美熱潮,而成龍、洪金寶、李連杰也不約而同地在1997年進入好萊塢片場。1997年,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相繼進軍好萊塢,開始在北美電影市場尋求新的發展機會。
  • 因拒絕配合成龍工作,袁詠儀與成龍交惡22年,電影《霹靂火》往事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位於上海普陀區雲嶺東路88號有一個成龍電影藝術館,裡面保存著大量成龍電影中使用過的經典道具,是目前全球唯一以成龍的名字來命名的專題電影藝術館。在展館最顯眼的地方,倒吊著一輛三菱跑車,那是成龍在1995年的電影《霹靂火》中使用過的三菱GTO賽車,是三菱專門為電影設計,發動機輸出功率能夠達到650匹馬力。提起25年前的《霹靂火》,對于成龍和嘉禾來說,都是「一把辛酸淚」。
  • 成龍與香港電影
    最近龍叔要上映了一部電影,《急先鋒》這是一部標準的成龍動作喜劇電影,也是一部標準的爆米花式的商業爽片。起始萌芽香港電影的起始萌芽,可以追溯到60-70年代,而那個時期正是成龍孩提以及年少的時期,1971年成龍以武師的身份進入演藝界,那一年,也發生了一件香港電影的重要裡程碑事件,1971年6月28日,李小龍正式籤約加盟嘉禾,至此香港電影70年代的兩大巨頭--嘉禾與邵氏,雙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 李連杰與成龍「交惡」的一部電影,成龍火燒了一整條街,電影大賣
    一個這麼好的電影題材,香港電影界怎麼會放過,很快嘉禾就以這個故事為主找了編劇來寫這個故事,並且邀請了最擅長拍犯罪電影的導演黃志強來拍這個片子。但是在拍攝過程中並不是很順利,本來主演是李連杰,但後來換成了成龍,原因是嘉禾卻站在了成龍這一方,導致了兩人關係不合,後來呈現出來的效果不錯,衝上全年的票房榜上第8名。
  • 本以為是青銅,結果是王者的電影,最後一部結局備受爭議
    不知道你們平時去看一部電影的時候,是自己找的還是身邊人推薦的?相信你們身邊有一兩個總是推薦電影的朋友吧,我們也總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去看推薦的那部電影。不過有的時候以為這不是一部好片子,但在看完後才發現這是不寶藏電影,所以小編接下來就給你們推薦幾部本以為是青銅,結果是王者的電影,不過最後一部的結局備受觀眾爭議。
  • 內地版刪了10分鐘,成龍花1.7億拍《特務迷城》,香港票房3000萬
    直到2001年的《特務迷城》,嘉禾和成龍合作了22年,幾乎就是香港電影輝煌歲月的縮影2001年的《特務迷城》是成龍和嘉禾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從《師弟出馬》到《警察故事》。成龍在嘉禾拍電影擁有絕對的自由,不少電影是成龍自導自演,很多時候就算不是導演,在片場也是成龍說了算,被人稱為太上導演但《特務迷城》票房失利的打擊下,嘉禾逐漸不再涉足電影製作,成龍也只能找英皇合作《特務迷城》耗資1.7億拍攝,也有一種說法是成龍一路超支最終花了2億才拍完。
  • 27年前,王晶的電影創作,引發成龍、甄子丹、李連杰的醉拳大戰
    在華語動作大銀幕上,成龍、李連杰、甄子丹三位實力派打星,憑藉各自獨特的動作風格,獲得了許多影迷的喜愛。成龍詼諧、幽默的雜耍式打鬥,讓他在動作喜劇的銀幕中備受好評。李連杰飄逸、灑脫的動作風格,也讓他在90年代的武俠風潮中快速崛起。
  • 為成龍策劃的動作佳片,卻成元彪的經典,還掀起了漫改港片的熱潮
    1998年的漫改電影《風雲雄霸天下》,還在票房市場之上打敗成龍、周星馳,一舉坐上了票房冠軍的寶座。這股「漫改港片」的熱潮,在90年代走向鼎盛,但正式拉開香港電影「漫改時代序幕」的作品,卻是80年代末由日本、香港合作拍攝的《孔雀王子》。
  • 成龍除了《醉拳》,還拍了《醒拳》:羅維為爭奪成龍,手段太卑鄙
    在當時武器、絕招就是一部電影的主題,文戲常常淪為武戲的過渡,文戲是被根據武戲的場次、環境隨時調整的。著名導演和動作指導元彪曾說,「當時我們一場戲就是為了表現一個邪乎的、拼命的動作,很少考慮文戲合不合理的問題。在香港功夫片、動作片鼎盛時期,觀眾主要看我們的動作是不是邪乎、是不是拼命、是不是危險。動作片嘛,當然是以動作為主。」
  • 回憶一部成龍比較經典的喜劇動作電影醉拳1
    大張來回憶我喜歡的一部電影作品,這純粹是個人觀點。因為成龍我們熟悉香港武術動作演員,以及國際巨星在國內外都很有名,到之前為止成龍已經拍了大約100部電影。這個小版本有多少對哈沒有深入的了解,但只能粗略估計數據,數據必須超過100條。
  • 成龍唯一一部賽車電影《霹靂火》,投資2億港元,虧損1億港元
    【成龍唯一一部賽車電影《霹靂火》】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功夫巨星,成龍主演過100多部電影,基本上都是動作電影 。成龍的這些動作電影中也有各種不同的細分類型,比如《飛鷹計劃》《十二生肖》等屬於冒險動作片;《重案組》《警察故事》系列等屬於現代犯罪動作片;《醉拳》《師弟出馬》等等屬於傳統功夫片;更早期的還有《劍花煙雨江南》《風雨雙流星》等等屬於老派武俠片。基本上說各種類型的動作電影都有,雖然後期都有明顯的功夫喜劇的元素,而有一種類型的電影,成龍只拍過一部,就是賽車電影《霹靂火》。
  • 成龍的三部抗日神作,鄭少秋、林青霞實力助陣,最後一部鮮為人知
    提起成龍的名字,相信大部分影迷都不陌生。憑藉風格獨特的動作喜劇,成龍曾在香港影壇風靡一時,之後更是走上好萊塢的電影銀幕。《雙龍會》、《紅番區》、《警察故事》等經典影片,至今仍讓許多觀眾記憶猶新。然而不只是都市動作喜劇,在曾經的銀幕之上,成龍也出演過不少抗日題材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