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巨頭公司,因為一部電影巨虧近2億,傳奇公司就此隕落

2020-12-16 樂楓電影

香港電影業的新模式

1970年,同是邵氏高層的鄒文懷、何冠昌、梁風三人一起離開;

在買下了原國泰電影公司的片場,嘉禾成立了。

嘉禾在香港電影掀起了一股新風潮。

比起財大氣粗,管理僵硬,喜好插手電影的創作的邵氏高層,嘉禾更加看重合作。

李小龍讓嘉禾一飛沖天

嘉禾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巨星,李小龍。

當時李小龍在美國打拼回來,並未獲得成功。

而李小龍想要的絕對自主權和高薪片酬也是邵氏不能答應的。

而李小龍的要求嘉禾全都答應,還答應如果盈利會有一定的分紅。

這種罕見的自由度點燃了李小龍的創作熱情,《唐山大兄》等電影李小龍也走上了真正的電影創作人的道路。

後來的《龍爭虎鬥》則是李小龍自導自演的作品。

這些作品都走入了國際市場,李小龍也成了國際巨星。

李小龍之後 眼光毒辣的嘉禾高層找到了接班人

李小龍的爆紅讓嘉禾的發展是跨越式的;

很快嘉禾就變成了能和邵氏扳手腕的大製作。

正在嘉禾高層志得意滿之際,卻突然遭遇了李小龍因故去世的打擊。

失去了大將的嘉禾卻並沒有受到影響。

因為鄒文懷發現了幾個日後可以扛起大旗的人物。

第一個人物是許冠文兄弟,一部《鬼馬雙星》是74年的大紅之作。

作為文武英傑四兄弟的喜劇天才,許冠文在喜劇的詮釋方面的確十分有天賦。

1977年的《半斤八兩》開創了香港小市民喜劇片的先河,這部電影在當年可謂紅遍整個東南亞。

第二個人物是洪金寶,洪金寶於1977年進入嘉禾,導演了如《敗家仔》這樣的電影。

第三個人物是吳宇森,其實吳宇森在嘉禾並不快樂;

雖然拍了一些影片,但是吳宇森這個名字要想變得響噹噹還得等個好幾年。

第四個人物是成龍,這個是鄒文懷最喜歡的演員了。

成龍在嘉禾拍的《A計劃》、《警察故事》系列都是影史的經典。

在八九十年代年代儼然是影壇老大的嘉禾

有這些演員和導演的加盟,讓嘉禾從70年代起就和邵氏分庭抗禮;

在80年代邵氏在電影方面略輸嘉禾一頭了。

到了邵逸夫重心轉向電視行業的90年代,嘉禾幾乎成了香港電影的代表。

在八九十年代,嘉禾的電影年產量都在25部以上,不可謂不高產。

但走到巔峰往往就是下坡路,當時已然上市的嘉禾在輝煌時時刻;

竟然因一部電影竟然徹底一蹶不振。

成龍 嘉禾的最愛

在嘉禾的所有演員和導演中,鄒文懷無疑是最偏愛成龍的那個。

不僅給成龍的資金支持遠遠超過洪金寶等人,而且完全支持成龍對電影的想法;

成龍也就在那時候成為了導演。

成龍一來到嘉禾,鄒文懷就斥巨資給成龍拍攝了在嘉禾的首部影片《師弟出馬》。

這部電影在香港、日本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從此,嘉禾對成龍的偏愛更甚。

而成龍在《A計劃》等影片重重的回報了嘉禾的厚愛。

影壇大鱷被一部電影擊倒

但是萬事皆有要說再見的時候。

在成龍去好萊塢後,他所主演的香港電影都沒有好的票房反響。

而為了打破自己是票房毒藥的評價,成龍在2001年開始拍攝了《特務迷城》這部電影。

作為一個動作電影,影片取景地跨越韓國和土耳其,影片裡各種飛車和爆炸場面。

雖然成龍在裡面的表演十分的賣力,但票房不夠理想。

這部電影的投資超過2億人民幣,在當時算是很大製作了。

而最終電影連百分之20的本都沒回到,直接讓嘉禾元氣大傷。

這部電影也成為了成龍和嘉禾最後的合作。

從此,成龍更多的是以成家班的團隊形象出現,而不是那個嘉禾的成龍。

而嘉禾在此之後,實力大損,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

最終這個香港影壇的傳奇公司在2007年被賣給了上海橙天國際,變為了如今的橙天嘉禾。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碼字不易,歡迎點讚評論。最後不要忘記關注樂楓哦!

相關焦點

  • 20年前成龍主演的這部電影巨虧1.5億,電影巨頭嘉禾也因此衰落
    熟悉港片的朋友對八九十年代許多影片開頭的四塊金磚標誌一定不會陌生,這就是香港四大電影公司之一的嘉禾。 從1970年開始創建到2007年慘澹落幕,這家電影巨頭製作了600多部影片,締造出李小龍、成龍這兩位享譽世界的影視巨星,還栽培了像張曼玉、甄子丹等這種的神級演員。
  • 國內六大電影公司洗牌:光線市值突破500億高居第一,是華誼三倍
    在其它同行公司業績都大幅下滑或巨虧的時候,它保持了連年的高增長。 2016年-2019年,光線傳媒淨利潤分別為7.41億元、8.15億元、13.73億元(包括了出售所持新麗傳媒股份的投資收益)、9.48億元。2020上半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光線淨利約2100萬元,同比下跌80.46%。不過,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因為別的公司基本都是巨虧。
  • 香港十大傳奇電影公司,你認識幾個,全都認識的是資深港片迷
    香港電影有著近百年的歷史,從最初的默片時代到30年代的有聲電影,經歷了「邵氏出品,必屬佳品」稱霸香江,也迎來了嘉禾、寰亞、新藝城等新派電影公司的共分天下,自此香港電影開啟了黃金時代的大門,通過電影的記錄見證了香港的不幸與輝煌,也映射了時代的變換和革新。
  • 潮牌「鼻祖」巨虧7億!曾聘張曼玉為設計師,妻子是香港「女神」
    作為中國潮牌界的「鼻祖」, I.T集團曾經風光無限,曾聘張曼玉為設計師,是時尚追逐者和眾多明星經常打卡的潮流「聖地」,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潮牌集團;其創始人更是頗具傳奇色彩,初中學歷白手起家逆襲成為身價超36億巨富不說,他還娶到了「全香港男人的欲望」, 成了香港男人的「公敵」!
  • 成龍唯一一部賽車電影《霹靂火》,投資2億港元,虧損1億港元
    【成龍唯一一部賽車電影《霹靂火》】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功夫巨星,成龍主演過100多部電影,基本上都是動作電影 。成龍的這些動作電影中也有各種不同的細分類型,比如《飛鷹計劃》《十二生肖》等屬於冒險動作片;《重案組》《警察故事》系列等屬於現代犯罪動作片;《醉拳》《師弟出馬》等等屬於傳統功夫片;更早期的還有《劍花煙雨江南》《風雨雙流星》等等屬於老派武俠片。基本上說各種類型的動作電影都有,雖然後期都有明顯的功夫喜劇的元素,而有一種類型的電影,成龍只拍過一部,就是賽車電影《霹靂火》。
  • 邵氏電影:香港影壇第一個巨頭,它錯過了多少黃金機會?
    【邵氏兄弟電影】因為LOGO上的兩個標誌字母「SB」,而被無數人嘲笑的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曾經是香港影壇最大最著名的電影公司。邵氏不僅是香港影壇第一個巨頭,也差點是唯一的巨頭,只可惜它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機會,然後完美的錯過了這些機會,最終成就了其他電影公司,也成就了香港電影整體百花齊放的繁榮。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逸夫二哥邵邨人收購,並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
  • 打進世界500強的電影巨頭公司,難怪漫威敢投《復聯4》幾十億
    既然說到了《復聯4》咱們就先說說漫威影業,《復聯4》公示製作成本3.5億,但據美媒爆料影片從製作到發行整體投入高達7億多美元,合人民幣近50億,去年漫威公示僅僅像殘疾兒童等資助捐款就高達60億。漫威家裡有礦?
  • 大連萬達目光瞄準好萊塢 40億美元收購美知名電影製作公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美國中文網1月6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一向熱衷於電影投資的中國大連萬達集團正式殺入好萊塢,擬出資30億至40億美元購入美國電影製作公司傳奇影業(Legendary Entertainment)超過50%股權,交易預計最快會在下周公布。這是繼2012年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後,萬達在美國電影業的最大動作。
  • 香港電影中為李小龍拍電影的公司,有多厲害?
    在所有的華語電影當中,香港電影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一個每個電影迷心目當中不爭的事實。那麼我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那時候我還是學生的時候,當時剛有錄像廳,我們在錄像廳裡看到的電影好多都是香港電影,像李小龍的電影,成龍的電影,包括許冠文的喜劇片。
  • 這部電影大咖雲集,卻因為得罪了一家巨頭公司而被冷落
    但在同期有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它大咖雲集,男女主演分別是「綠巨人」馬克·魯弗洛和「貓女」安妮·海瑟薇,配角是擁有美國表演藝術家之稱的蒂姆·羅賓斯(《肖申克的救贖》主角),影片根據2016年知名的新聞報導改編,用近乎於紀錄片式冷靜克制的鏡頭展現整個故事。
  • 別了,香港電影
    整個80年代裡,有大量香港財團開始在電影產業中加大投入,麥嘉、石天、黃百鳴、洪金寶等明星都在資本的扶持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影視公司或者院線,嘉禾等巨頭更是將影院開到了亞洲其他地區。為了能夠和香港影視產業綁定得更緊密,臺灣八大製片公司也紛紛來港,組建分公司、投資拍電影。
  • 洪金寶的生猛江湖,一部電影讓香港電影業開不了工,他憑什麼
    一部《富貴列車》的拍攝,可謂眾星雲集,齊聚一堂,隨便看看演員表,好嘛!洪金寶,曾志偉,林正英,錢嘉樂,午馬,元華……等等,個個都是人氣頗高的演員,再一看,來客串的都是關之琳、沈殿霞,鍾鎮濤這種級別的人物,由於明星大腕來的太多,其結果就是導致了香港電影大部分片場出現開不了工的局面。
  • 這家公司巨虧310億,近500億貨幣資金蒸發
    立志實業報國,從CRT起家,到玻璃基板,到環保,到新能源······彼時還在《胡潤全球富豪榜》榜上有名,旗下擁有擁有東旭光電、東旭藍天、嘉麟傑3家上市公司、400餘家全資及控股公司的東旭集團,近日丟出一顆大雷:2019年巨虧310億元,更有2019年上半年的貨幣資金餘額564.32億元驟降為2019年末的69.69億元,其它應收款從年初的100多億元增加到660億元。
  • 香港電影公司標誌大全,能認全的都是資深港片迷
    香港電影曾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創造過無數經典。據統計,香港曾有2831家電影從業機構,從業人員達到19320人,今天大聖就為大家盤點一些常見電影公司。4、大都會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創辦人是邵逸夫的紅顏知己方逸華女士,後來星爺的《師兄撞鬼》《濟公》《審死官》都出自它。二、嘉禾電影公司邵氏電影以為電懋倒了,自己沒有對手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1970年嘉禾異軍突起,成為七八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公司,手底下先後有李小龍、許冠文、洪金寶和成龍等人,造就了一段傳奇。
  • 成龍與香港電影
    最近龍叔要上映了一部電影,《急先鋒》這是一部標準的成龍動作喜劇電影,也是一部標準的爆米花式的商業爽片。2017年國慶檔的《英倫對決》5.4億遇到了《羞羞的鐵拳》;《機器之血》3億遇到了《芳華》《前任3》;2019年春節檔《神探蒲松齡》1.5億遇到了《流浪地球》;《龍牌之謎》1833萬,這個票房直接上映就撲街了,同期還有《哪吒之魔童降世》這個妖孽;每每成龍的電影正面對決內地影片都總是功敗垂成,票房上追趕無力,這或許正是象徵香港電影的沒落。
  • 腓特烈:「這碗西餐不好吃」——中國電影公司海外製片項目解析
    [2]在2015年,作為中國影企佼佼者的華誼兄弟便豪言:「中國企業紛紛投資好萊塢大片,這正是近年中國電影市場繁榮的一種折射——中國民營電影巨頭們已不滿足於在國內市場的高歌猛進,還要在國際版圖上開疆拓土,其迅猛之勢前所未有。」
  • 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2020第二季度財報出爐,逐個分析
    從7月底到8月初,美國各大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Q2季度的財報。 因為大多數好萊塢公司是在3月中下旬開始,才開始受到疫情嚴重波及的,因此4-6月的Q2季度,也可以說是受到影響最嚴重的階段。美國第二季度GDP跌幅也創造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新低,對於六大娛樂巨頭來說,這三個月過的如何呢?
  • 傳奇影業CEO突然辭職 但王健林想更進一步投資好萊塢電影
    仍保留榮譽主席與股東身份的圖爾,還將繼續作為部分怪獸電影的製作人,為傳奇影業效力。 而另一邊,王健林正在參加冬季達沃斯論壇。在18日的特別對話環節中,王健林以電影為主要話題,直言「我買好萊塢電影公司成功的機率比其他公司更大一些」,並放話願意買好萊塢的六大電影公司,進一步進軍美國娛樂產業方面。
  • 中國三大娛樂公司巨頭:明星經紀公司排行
    對於娛樂公司的選擇,當然也是一門學問了,都知道娛樂公司肯定也是有等級差別的,好的娛樂公司資源更好,籤約的藝人自然也更加優秀。中國有三大娛樂公司巨頭,實力非常強,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三大巨頭,還有明星經紀公司的排行。
  • 香港最具市場觸覺的電影公司,靠《古惑仔》《風雲》起家
    【最佳拍檔電影公司】是中國香港1996年由王晶、文雋及劉偉強聯合創建的一家電影製作公司,(英文名BOB,即「Best of Best」)。【兩個導演一個編劇】王晶是香港電影界最高產的導演和編劇,拍過無數爛片但也有很多經典,如《賭神》,其電影眼光和市場把握能力一流,同時也很會看人用人,捧紅過無數明星。文雋也是多才的電影人,曾是多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主席,也是最早看好大陸電影市場的一批人。劉偉強是攝影師出身,導演的成名作就是《古惑仔》,最經典的代表作是《無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