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菊花 |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2021-01-19 品讀好詩詞

菊花,深受人們的喜愛,在蕭條的秋天裡,為一道美麗的景色。

我國古代文人對菊花倍加稱譽,被稱為花卉「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徵,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對菊花更是情有獨鍾,多有詩文加以讚美:如戰國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玉潔 冰清、超凡脫俗、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著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唐杜甫的「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的悽清哀怨、唐末黃巢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的霸氣......

不知你喜歡菊花的那一句詩句?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全詩描繪了菊花的情態,表達了對菊花的喜愛。語言淡雅樸素,饒有韻味。

菊花

唐-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裡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這首詩託物言志,以菊花自況。首聯描摹菊花色調淡雅,丰韻翩翩。頷聯用陶令、羅含典烘託菊花品格。頸聯用「禁重露」」怯殘陽」寫菊花深憂遲暮,暗含抱負不能施展,虛度年華之意。尾聯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賞識之意。這詩雖是詠菊,亦句句自況,物我交融,寫得清綺秀逸,意思醒豁。

詠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初降的霜輕輕的附著在瓦上,芭蕉和荷花無法耐住嚴寒,或折斷,或歪斜,惟有那東邊籬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開讓清晨更多了一絲清香。整詩是借詠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況言志的。

題菊花

唐-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此詩採用比興手法,託物言志,抒發了作者力圖主宰社會的豪邁思想。其不同凡響之處在於它展開了充滿浪漫主義激情的大膽想像:一旦自己成為青帝(春神)就要讓菊花與桃花在大好春光中開放,讓菊花也同樣享受到蕊暖香濃蜂蝶繞叢的歡樂。

唐-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溼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

寒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這首詠物詩,詩中句句扣緊寒菊的自然物性來寫,妙在這些自然物性又處處關合、暗示出詩人的情懷。

菊花

宋-朱淑貞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詠翻集句

宋-史鑄

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群葩附豔陽。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處作孤芳。

菊花

明-唐寅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自陶淵明以來,菊花就是隱士、高潔的象徵,詩人就是借菊花表現自己的高潔品格。

明-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詠菊

明-文徵明

菊裳茬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

零落萬紅炎是盡,獨垂舞袖向西風。

詠菊

明-丘浚

淺紅淡白間深黃,簇簇新妝陣陣香。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野人餉菊有感

明-張煌言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

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我在秋風中酣戰方休,笑看周圍的美景。鄉村的人民偏偏送給我一束黃花。

我看那菊花的枝莖雖飽經風霜但仍象鐵骨那樣的堅硬,它護衛著花朵不受風雨襲擊而偏斜。

相關焦點

  • 飛花令「菊」,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1.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秋風辭》2.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3.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李清照《鷓鴣天·桂花》10.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11.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12.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10首菊花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是一年中最後一種怒放的花,它在蕭索的秋季怒放,使秋天也煥發了一絲生機。開在清秋的菊花自它不俗的一面,受到歷代文人的青睞。快來看看詩人筆下的菊花吧。1.寒菊 / 畫菊宋代:鄭思肖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 梁文禮: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散文
    身處菊花叢中,腦海忽然想起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採菊東籬下」,雖然沒辦法象詩人那樣灑脫的去隱居山林,但是,喧囂的鬧市,也擋不住我嚮往那美妙的田園生活。眼前千姿百態的菊花,讓我不禁想到陳毅元帥的詩句:「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想來,陳毅元帥以傲雪凌霜的菊花來詠嘆高風亮節,做人也應該象菊花一樣,清新淡雅,豔而不俗。
  • 十首描寫菊花的詩詞: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開在秋天,它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嬌弱,作為傲霜之花,它卻一直受到很多詩人的偏愛,有人讚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他們用優美的文字賦予它詩情畫意,讓它在詩壇上佔一席之位。今天為大家精選十首描寫菊花的詩詞,感受一下詩人的世界裡菊花有怎樣與眾不同的美麗。
  • 開在古詩詞中的花,酥了四季,醉了芳華
    它有國色天香的風姿,更有桀驁不馴的品格。遷客騷人對它專寵偏愛,它是文化符號,更是民族團結的體現。《清平調.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05蘭花篇是花中君子,更是堅貞不渝、自強不息的代表。風姿素雅、幽香清遠,古人稱它比雪花聖潔、比白雲端莊。世人以它讚揚愛國人士,更以它讚嘆國之精神。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奇花異草亞菊,花語文化詩詞推薦
    花語:富麗堂皇描寫菊花的詩句:1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淵明2 唯有數叢菊,新開籬落間。——白居易3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陳毅4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5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菊花》古詩拼音版元稹 菊花注音版原文
    我們都知道陶淵明獨愛菊,其實除了他,還有許多詩人也對菊花情有獨鍾,關於菊花的古詩就有很多。元稹寫的《菊花》便是其中一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詩的拼音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菊花》  唐·元稹  qiū cóng rào shè sì táo jiā,biàn rào lí biān
  • 50歲老頭愛詩詞之《菊》
    拂尾飄香漫地天四君子之一儘管已是小雪天氣,但房間裡養的兩盆菊花依舊開得秋韻——炎炎夏日去了,又到了菊花盛開的時節,秋天是菊花的世界,哪裡都有菊花徑直怒放的身姿。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譯文秋天裡,叢叢菊環繞著房屋,看起來好像到了陶淵明的家一般。
  • 花中隱士——菊花
    各種各樣的菊花還記得初中語文課本上,讀過陶淵明一首特別著名的詩《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讀到這首詩,心中自然而然出現一幅景象——在一個雲霧繚繞的山腰處,有一戶人家,山間小院雖小,卻五臟俱全,院外圍著一圈籬笆,籬笆旁種著盛開的菊花……美不勝收。說來,菊花代表隱士就是從陶淵明開始的。
  •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讀古詩詞,邂逅美麗的菊花
    菊花,是秋天的主角,從夏末到深秋,各種各樣的菊花你方唱罷我登場。無邊落木蕭蕭下。秋天,因了菊花的熱烈而明媚璀璨。菊,花中四君子之一,讀古詩詞,邂逅搖曳在舊時光裡超凡脫俗的菊花。這是菊的精神,也是詩人的高尚氣節。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菊花都不凋落,黃州的菊花就會「殘菊飄零滿地金。」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歷代名人筆下的菊
    ⊙申功晶菊花,名列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它雋美多姿,卻從不以嬌豔姿色取媚,以素雅堅貞取勝,百花凋零後而綻放,歷來被古代文人墨客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徵而偏愛,他們不吝筆墨讚美它不畏寒霜的氣節、高潔堅貞的花格魅力、不屈不撓的精神鬥志,千秋萬代,後人通過詩詞走進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心靈世界
  • 五首寫「菊」的詩詞,秋天最美的風景,有秋天最美的詩詞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叢叢,環繞著屋舍,仿佛到了陶淵明的故居。詩人在籬邊賞菊入迷,不知不覺夕陽西下。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謝,詩人雖然沒有明寫菊花的堅強獨立,但從詩人愛菊的態度中烘託出它的優秀品格。
  • 詩情畫意就菊花
    更由於它開放在百花凋零的深秋季節,傲霜挺立,凌寒不凋,歷來被古今文人墨客所吟頌,吾雖非文人,但亦深愛菊花,每到菊花傲霜盛開之時,總是身不由己的拿起相機觀菊賞菊,為菊花留下俏麗的身影,但是要想拍出其神韻、表現其風骨、拍出個性、拍出新意,真的是何其之難!今秋拍菊試圖另闢蹊徑,經過前期構思,後期打磨,絞盡腦汁,終於完成了這組「畫意菊花」,力圖用古風古韻表現菊花的風姿神韻。
  • 七絕:詠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
    梅蘭竹菊水墨丹青一世情0104:49來自桃花源詩詞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梅花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蘭,生於幽谷,淡雅,樸實,與世無爭,就像林清玄筆下的百合花,安安靜靜地開在山谷;竹,秀逸有神韻,長青不敗、虛心直節、柔美纖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清雅高尚……。
  • 春已至,花已開,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春已至 花已開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相信陰鬱的時光總會過去未來仍然可期。今天偶然間走進一間花店,花香撲鼻,五顏六色映入眼帘,心中陰霾竟即刻散去,擁有一家花店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折幾枝花插入家中的花瓶中,房間裡瞬間有了春天的顏色,我終於也有想要悉心照顧的東西了,儘管知道它們生命短暫,但美好的東西哪有幾個長久的呢?
  • 菊花中的另類「紐扣菊」,花型玲瓏小巧,現在養正好爆盆
    菊花中的另類「紐扣菊」,花型玲瓏小巧,現在養正好爆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非常精緻的花朵,它有著繁茂的花量,玲瓏的花型,一看就讓人愛不釋手。春夏是它開花最旺盛的季節,美麗的花朵就像是紐扣一般,它就是傳說中的「紐扣菊」。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但是都沒見過,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紐扣菊長得十分迷你,花朵可愛精緻,花色紛繁豔麗,開得十分旺盛。它的開花時間很長,而且還可以不斷地攀爬上去,因此深受大家喜愛。接下來跟大家說說關於紐扣菊的養護方法,喜歡的可以養上幾盆。
  • 花中有詩,詩中有花,有花有詩便覺人間值得!
    《菊 花》唐代:元稹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題都城南莊》唐代: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唐代:李煜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雙鬟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 李清照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麼花?詩詞大會中許多人答錯
    女人如花,而李清照則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冠,這個「第一流」說的不只是才華,還有道德和品格。李清照的魅力就在於,不僅有詠絮之才,更有高潔之姿。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李清照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麼花?這個問題在詩詞大會中考了不下五六次,但每一次都有很多人答錯。原因很簡單,這種花比較冷門,並不經常出現於文學作品裡。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菊)篇
    1、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2、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 先秦·屈原3、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 唐·元稹4、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冬日陽光下豔麗盛開的菊花,金黃動人的花朵特別漂亮
    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之一,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雖富貴不及牡丹、嬌豔不如月季、幽香不過茉莉,但它不與群芳爭豔,凌霜不凋,為中國「花中四君子」之一。人們在賞菊品菊的同時,也多了一種心靈的升華,讓腳步更加從容淡定,讓人生更加澄淨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