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傑|上海報導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往年「金三銀四」的春招旺季有所延後,當下正是2020年應屆畢業生又一輪求職黃金期。
有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酒店、餐飲等行業招聘數減少,但網際網路、半導體、人工智慧崗位的招聘數保持了一定增長。今年上半年,企業對應屆生的平均招聘薪資為5312元,較2019年同期降低2.4%,但應屆生對企業薪資的期望卻有所提高。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近期走訪了上海的一些夏季人才招聘會現場,有HR向記者反映,同一崗位,今年應屆生的「開價」比往屆生還要高,」有點看不懂。」
「應屆生要求的薪資比想跳槽的往屆生還高」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傑|攝
7月30日,「2020年上海普陀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揚帆』專項行動——普陀區重點企業招聘會」舉行,本次活動現場參加招聘的單位90餘家,包括上海化工研究院、月星集團、波克城市等區內重點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參會,涵蓋了商貿、科技、人力資源、綜合服務等多個行業,提供崗位多達3000餘個。最終共有1300餘人網上報名參與,760餘人參與現場招聘,現場收到簡歷616份,意向錄用258人次。
當日在現場負責招聘的家樂福華東大區人力資源總監婁振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此次面向華東上海地區推出「網際網路店長工程管培生」項目,增設260個應屆畢業生崗位。他表示,作為一家有責任感的企業,總部面向應屆生給了「招聘指標」,從企業自身發展來看,蘇寧收購家樂福之後,業務更廣,比如家樂福mini店、精品超市等多業態門店,對人才需求還是巨大的。
雖然企業對應屆生的需求正逐步恢復,但在疫情之年的特殊形勢之下,應屆生對薪資的要求卻呈現出「水落船高」的現象。
「應屆生薪資要求都好高,目前我們公司廈門分部有在招應屆生,上海總部沒有再招。在廈門,普通本科畢業生應聘我們後臺支持崗位,要求6000多元的月薪資。」某網際網路B2B平臺的HR 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現在其實給到剛畢業大學生6000元的企業是很少的,除非學歷突出,而且就算是在上海,同類型的支持崗位,一般給到大學本科生也就5000-5500元。」
「我其實挺納悶的,應屆生要求的薪資比想跳槽的往屆生還高。感覺今年的畢業生找工作都不是很著急,可能家裡人也會覺得疫情不安全,寧願他們在家裡待著吧。」上海夏季人才招聘會現場,另一位HR對記者說道,「應屆生他們對工作時間也挺有要求,比如有的職位是需要有排班制的,雙休不在周末就不太被接受。」
其實早在今年春招季,應屆生的期望薪資與招聘薪資「差距感」就早已浮出水面。
BOSS直聘研究院報告顯示,2020年春招季,應屆生崗位的平均招聘起薪為5838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4.1%。但2020年應屆生的薪資期望居高不下,平均期望薪資高達6139元,較2019年增長16.3%。
其中,大專應屆生的平均期望薪資與企業平均招聘薪資基本相當。本科以上學歷應屆生的平均期望薪資高於招聘薪資5.2%,碩士及以上學歷應屆生平均期望薪資較招聘薪資高出29.2%,失衡程度較高。
2020年應屆生平均期望薪資最高的五個行業是網際網路/IT、汽車、金融、製藥/醫療、電子/通信。疫情影響下,期望進入製藥/醫療行業發展的應屆生平均期望薪資顯著提升,首次進入前五位。
BOSS直聘研究院研究表明,因為能夠提供較高的薪酬水平,網際網路技術類崗位近年來吸引了大量應屆生。2020年春招季,網際網路技術類崗位的應屆生平均招聘薪資為7036元,同比增長8%;然而求職此類崗位的應屆生平均期望薪資高達8198元,近九成技術崗位的招聘薪資低於應屆生的期望。
據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對今年上海大學生就業的調查顯示,83.1%的畢業生看重「薪酬和福利待遇」,比2015年上升5.7個百分點;64.5%看重「發展前景」,上升6.1個百分點。從兩大因素來看,畢業生對於「薪酬和福利待遇」這類「硬條件」的重視程度明顯高於「發展前景」等「軟條件」。戶籍因素並不是多數畢業生重點考慮的因素,僅有8.9%的畢業生看重「解決戶籍」。
上海補貼企業招聘應屆生 每人2000元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傑|攝
為進一步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上海市相關部門多措並舉、主動應對,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廣泛組織開展線上招聘,並在嚴格落實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穩步啟動線下招聘,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確保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穩定就業。
7月25日,2020年上海市夏季人才招聘會暨高校畢業生面洽會舉行,這是今年上海全市最大規模的線下招聘活動,750家企事業單位推出1.6萬餘個崗位,吸引4000餘人到場,遞交簡歷4583份,達成初步意向2257人。參加此次招聘會的單位不乏肩負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支柱骨幹企業,如上海中船船舶設計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等。
據上海市教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7月25日,今年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已經突破80%。
「隨著應屆生畢業,還有職業見習、靈活就業社保費補貼政策等政策措施幫助就業,現場招聘活動還將下沉至各區、各街鎮,助力高校畢業生等求職者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丁峰介紹說。
普陀區人社局副局長汪英姿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啟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揚帆」專項行動外,人社部門還在已有吸納高校畢業生給予社保補貼的基礎上,推出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兩個新政策:一是用人單位吸納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補貼標準為每人2000元;另一個是以工代訓補貼,即企業新吸納本市戶籍的離校兩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給予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以工代訓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
目前上海經濟社會運行已呈現出企穩回升、總體向好的態勢,這不僅為企業吸納就業帶來了底氣,也為應屆生實現就業創造了更多空間。有業內人士提出,企業對學歷要求更加苛刻,對應著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要求的提高。在目前高度激烈的應屆生求職市場上,應屆生亟需在適當引導下明晰自我認知,快速調整求職期望。
見習編輯:楊百會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