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手藝絕了!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看起來十分逼真

2020-12-22 大咖集薈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近期,嫦娥五號歷經重重困難,成功從太空返回,還捎帶了「土特」產月壤。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刷爆了朋友圈,航天崛起令很多人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

貴州遵義95後農村木匠小夥安旭,為歡迎嫦娥五號回家,手工打造「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視頻,意外走紅網絡,引發廣大網友熱議。

該視頻上傳到網絡後,目前播放量已經達到了上千萬次,登上了抖音實時熱榜。就連央視新聞,都為小夥安旭的作品點讚。

安旭製作的木製版嫦娥五號探測器,作品有一人多高,超過2米,有200多斤。這項木工製作,對於才學了1年木工的小夥來說,獨立完成這個大塊頭十分不易。

首先用安旭木板做成的箱體作為"著陸器"的主體部分,再用木棍套上竹竿做出起落架,固定在箱體上。

探測器主體結構完成之後,他再仿照實物的樣子,用木頭製作了信號接收天線、發動機噴口、機械臂等功能部件。

安旭還製作了可摺疊太陽能發電帆板模型裝在"著陸器"上。最後,他仿照衛星穿的用來隔熱保溫、防宇宙射線的"星衣",也用一層金銀相間的薄膜覆蓋在了所製作的探測器上,使其看起來十分逼真。

「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包含"著陸器"和"上升器",並且也像真正的探測器那樣,穿上了一層金閃閃的"星衣"。

小夥子安旭他接觸木工這個行業,也僅1年多時間。目前主要靠自學。他也給自己提要求:做出來的東西要漂亮、精緻。

安旭表示:他不會賣掉這個作品。畢竟小夥子覺得這件製品「很有意義,根本就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此前,安旭還製作過木製殲十五艦載戰鬥機,用以表達自己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安旭還曾做過消防車模型,來致敬火場英雄消防員群體。

此前,安旭還製作過木製殲十五艦載戰鬥機,用以表達自己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安旭還曾做過消防車模型,來致敬火場英雄消防員群體。

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視頻走紅網絡後,網友紛紛表示:這手藝絕了! 高手在民間。

相關焦點

  • 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 這年頭沒點手藝真不敢發抖音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近期刷爆了朋友圈,航天崛起令很多人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貴州遵義市農村木匠小夥安旭為了向中國航天獻禮,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刷爆了抖音,並且獲得了央視新聞主播的點讚,一下子火爆全網。網友感嘆,這年頭沒點手藝真不敢發抖音!
  • 小夥手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
    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18日,耗時半個月製作了一個木質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貴州遵義95後小夥安旭為歡迎嫦娥五號回家,手工打造「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視頻走紅。安旭說,見到爺爺在看嫦五發射的新聞,就想要製作木製版的嫦娥五號探測器。作品超2米高,前後花了15天,在嫦五平安歸來當天趕製而成。
  • 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走紅!網友:這手藝絕了
    近日,嫦娥五號歷經重重困難,成功從太空返回,還捎帶了「土特」產月壤。為了歡迎嫦五回家,貴州遵義一位95後手工打造了「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走紅網絡。據媒體報導 ,小夥子安旭表示,見到爺爺在看嫦五發射的新聞,就想要製作木製版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作品超2米高,前後花了15天,在嫦五平安歸來當天趕製而成。
  • 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
    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 2020-12-18 15:27:0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近日,貴州遵義95後小夥安旭為歡迎嫦娥五號回家,手工打造「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視頻走紅。
  • 抖音手藝人小夥製作木工版嫦娥五號,央視新聞點讚:小木匠大製作
    近日,貴州遵義市農村木匠小夥安旭,在抖音上發布的一段"木工版嫦娥五號"製造視頻火了。該視頻目前播放量已經達到了上千萬次,登上了抖音實時熱榜,連央視新聞都為他點讚。安旭做的木質版嫦娥五號探測器有一人多高,重量約為200斤,包含"著陸器"和"上升器",並且也像真正的探測器那樣穿上了一層金閃閃的"星衣"。
  • 貴州小夥手工造木版「嫦五」火遍全網,還被央視點讚
    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貴州小夥手工造木版嫦娥五號探測器# 獲央視新聞主播點讚。一起來看 ↓↓↓ 視頻中央視主播這樣說:「遵義山村的木匠小哥安旭你好,我看到你做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模型了,真的是特別特別棒,而且每個細節都還原得那麼逼真,相信平日裡一定沒少下功夫
  • 全球矚目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還要過幾個難關?
    從古至今,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空間的探索的步伐,古時候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這是古代人未知空間的幻想,而到了現在,太空飛行器的發明,讓人類有了探索太空的基礎,中國近些年來的航天技術也是日新月異的,中國把這些太空飛行器命名為神舟、嫦娥等等,這些都是中國航天人最深情的浪漫,也是對它們的每一次飛行的最美好祝願。
  • 嫦娥五號奔月
    嫦娥五號正在執行的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首次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執行的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
  • 嫦娥五號的這一技術阿波羅都沒有,由香港團隊設計,領先全世界
    嫦娥五號順利完成登月任務,可是關於這次登月的細節卻很多人不知道,比如,看起來簡單的「到月球挖顆石頭回來」,其實包含了艱難的「繞、落、回」三個大工程,原則這每一步都需要進行火箭發射逐步推進的,可讓全世界沒想到的是,中國人竟然一次就把這三個任務完成了。
  • 嫦娥五號九大高光時刻
    嫦娥五號基本是阿波羅登月飛船的無人縮小版。 2.長徵五號,力拔山兮氣蓋世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總重達8.2噸,是人類無人探月史上最複雜最重的探測器。把它發射到38萬千米外的月球並非易事,這需要中國航天目前最為強大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
  • 航天版「鋼鐵俠」亮相!助力嫦娥五號搜索回收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7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引人關注的是,任務中,兩名搜索回收隊員身穿搬運外骨骼系統,從直升機降落點快速機動至返回器著陸點。有網友稱此景有中國版「鋼鐵俠」直視感。
  • 倒計時開啟,嫦娥五號待發,為何說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預演?
    文昌航天發射場中的長徵五號據媒體報導,隨著文昌火箭發射基地的長徵五號火箭蓄勢待發,中國的嫦娥五號登月計劃即將開始實施。官方給出的時間是在明日凌晨時分,長徵五號將攜嫦娥五號升空,而倒計時開啟,關注嫦娥五號發射,我們需要了解些什麼呢?官方對嫦娥五號發射的說明中,用了一句話,叫做「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航天最複雜,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次任務」。的確,此次嫦娥五號與前四次嫦娥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登陸器需要攜帶月球土壤返回,這也是我國首次執行此類任務。
  • 為什麼嫦娥五號的五星紅旗是平整的,但阿波羅的星條旗是褶皺的?
    從嫦娥五號著陸器發回的照片中來看,五星紅旗在月面上展開之後,顯得十分平整。相比之下,當年美國宇航局(NASA)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星條旗就沒有那麼平整了,而是顯得很褶皺,甚至還看起來像是隨風飄動。
  • 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 北京越野BJ40刀鋒英雄版車型發布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北京越野BJ40以「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官方保障用車」的身份,迎接"嫦娥五號"凱旋,其中「BJ40刀鋒英雄版」2.3T汽油版和2.0D柴油版車型首發亮相。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但對月球表面的觀測發現,某些區域可能含有最近10至20億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巖,這與嫦娥五號著陸地區的年齡相仿。如果嫦娥五號採回的樣本能夠證實這段時間月球仍在活動,將改寫月球的歷史。」龐之浩說。  在選定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作為著陸點後,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系列難度係數很大的動作,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告訴記者,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嫦娥五號這穩穩的一落看似輕盈輕鬆,卻蘊藏著科研人員的眾多智慧和積澱。此次嫦娥五號落月有四大看點。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系列探測器發射時間表 (圖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構成,外形似一串老北京糖葫蘆,在飛行過程中會有四器組合體、著上組合體、軌返組合體等不同姿態,想要控制好這四顆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起飛 這意味著將歷時23天的嫦娥五號任務已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跑出舉世矚目的精彩第一棒。 ——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這是該型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飛行任務。它此前的一位「乘客」是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升空卻不會?
    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帶著月壤成功降落到地球上,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困難重重,但都被我國航天科技人員逐一克服,最終圓滿地完成了嫦娥五號的月球採樣返回地球任務。嫦娥五號最後這一步走得可謂是驚心動魄,返回器以將近11公裡/秒的超高速度衝入地球大氣層,導致返回器的外表溫度劇烈升高到上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