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近期,嫦娥五號歷經重重困難,成功從太空返回,還捎帶了「土特」產月壤。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刷爆了朋友圈,航天崛起令很多人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
貴州遵義95後農村木匠小夥安旭,為歡迎嫦娥五號回家,手工打造「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視頻,意外走紅網絡,引發廣大網友熱議。
該視頻上傳到網絡後,目前播放量已經達到了上千萬次,登上了抖音實時熱榜。就連央視新聞,都為小夥安旭的作品點讚。
安旭製作的木製版嫦娥五號探測器,作品有一人多高,超過2米,有200多斤。這項木工製作,對於才學了1年木工的小夥來說,獨立完成這個大塊頭十分不易。
首先用安旭木板做成的箱體作為"著陸器"的主體部分,再用木棍套上竹竿做出起落架,固定在箱體上。
探測器主體結構完成之後,他再仿照實物的樣子,用木頭製作了信號接收天線、發動機噴口、機械臂等功能部件。
安旭還製作了可摺疊太陽能發電帆板模型裝在"著陸器"上。最後,他仿照衛星穿的用來隔熱保溫、防宇宙射線的"星衣",也用一層金銀相間的薄膜覆蓋在了所製作的探測器上,使其看起來十分逼真。
「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包含"著陸器"和"上升器",並且也像真正的探測器那樣,穿上了一層金閃閃的"星衣"。
小夥子安旭他接觸木工這個行業,也僅1年多時間。目前主要靠自學。他也給自己提要求:做出來的東西要漂亮、精緻。
安旭表示:他不會賣掉這個作品。畢竟小夥子覺得這件製品「很有意義,根本就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此前,安旭還製作過木製殲十五艦載戰鬥機,用以表達自己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安旭還曾做過消防車模型,來致敬火場英雄消防員群體。
此前,安旭還製作過木製殲十五艦載戰鬥機,用以表達自己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安旭還曾做過消防車模型,來致敬火場英雄消防員群體。
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視頻走紅網絡後,網友紛紛表示:這手藝絕了! 高手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