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九大高光時刻

2020-12-21 騰訊網

1.四器聯合,無人探月技術極致

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大部分組成。軌道器主要負責往返月球期間的動力、能量、通信和交會對接需求等;返回器負責保管月壤採樣樣本,重返地球大氣並被安全回收;著陸器負責攜帶上升器順利降落月球,完成月面打鑽採樣、機械臂抓取採樣和相關科研任務等;上升器負責攜帶收集的月壤樣本,離開月球表面,與軌道器再次對接,將月壤轉移至返回器中。整體難度大幅超過1976年的蘇聯月球24號任務,那是最近一次月球採樣返回。嫦娥五號基本是阿波羅登月飛船的無人縮小版。

2.長徵五號,力拔山兮氣蓋世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總重達8.2噸,是人類無人探月史上最複雜最重的探測器。把它發射到38萬千米外的月球並非易事,這需要中國航天目前最為強大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2020年11月24日0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870噸重的長徵五號氣吞山河,將嫦娥五號直送月球。

3.萬裡之外,絕世高手凌波微步

嫦娥五號飛行單程以幾十萬千米計,正如駕車需要時常轉動方向盤保持軌跡,嫦娥也需要進行軌道修正,同時檢驗發動機工作性能。在去程和回程,到底需要怎麼修正,修正幾次、每次什麼發動機工作、工作多久,主要取決於火箭發射後送入預定軌道和軌道器推動離開月球軌道時的精度。如果越準,當然需要的後續修正就越小。這次火箭和軌道器表現太完美了,所以嫦娥五號往返月球之旅一下子輕鬆,修正非常簡單。整個任務期間,四次軌道修正,都是基於25N、150N、3000N發動機工作2-28秒不等,非常細微。舉個例子,1N僅僅是人在地球上拿起兩個雞蛋的重量而已。

4.月球著陸,刀尖上的舞者

著陸月球並非易事,嫦娥五號需要首先在38萬千米之外的月球上空完成一次分離,著陸器攜帶上升器擇機降落,軌道器攜帶返回器在月球軌道靜候佳音。隨後,著陸器成功完成動力降落、避障、懸停、精避障、緩速降落等全過程,穩穩落在呂姆克山附近。這裡,隱藏著月球比較近期(10億年計)地質活動的秘密。

5.採樣月壤,五星紅旗閃耀月球

嫦娥五號能帶回至少2千克的月壤樣本,為最大程度獲得不同深度、不同形式的月壤樣本,嫦娥採取多種機械結構,鑽、抓、取、挖等多種方式並舉,表現異常良好,在原計劃之前就提前獲得了足夠樣本。最後,五星紅旗驚豔亮相月球,由於使用了特殊材料、四邊都進行固定,這一面五星紅旗比此前美國國旗更亮、更豔、更展!

6.上升器返回,嫦娥不再是單程票

今年人類僅有一次地球之外的「火箭發射」,這就是嫦娥五號上升器,它以著陸器為「發射架」,成功離開月球表面,將採集到的珍貴月壤樣本帶出,嫦娥也終於不是單程票。人類時隔44年後,再次在月球上執行「火箭發射」任務。

7.交會對接,萬裡之外太空之吻

月球很遠,遠到地球上常用的衛星導航系統等無法使用,對嫦娥五號各部分的精準定位極其困難,進行超高精度的交會對接技術更是難上加難。在圍繞月球運行的過程中,上升器攜帶樣本,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不斷走位、走位、再走位,終於在月球上空完成了精準對接,將月壤樣本成功封裝進返回器,中國航天的偉大突破。

8.太空水漂,極限美麗後的精彩

嫦娥五號返回時速度是遠超神舟飛船的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左右,直接衝進大氣會產生巨大衝擊和熱量,極有可能導致任務最後階段發生危險。有效解決途徑就是打「太空水漂」,藉助接觸大氣產生足夠大氣動力一躍而起,「緩一緩」再落下來,來回幾次,最終返回。因為空氣密度各處不同、衝進大氣的角度和姿態極難控制、每次衝進大氣都要保證不要過返回艙忍耐極限、「打水漂」的次數和間隔要精準計算、一定要準確落回內蒙古四子王旗。傳遞下來,顯然是極度了不起的事情。

9.成功回收,冰天雪地與誰為伴?

進入大氣,開啟最後一步,氣動減速、姿態控制、降落傘減速、落到地面、營救搜尋,冰天雪地的四子王旗成為中國最熱鬧的地區。特別意外,第一個歡迎嫦娥五號回來的竟然是個來自地球的小動物,它一定對這個大傢伙充滿了好奇,但是它也不會想到,眼前這個嫦娥,已經經歷了數百萬千米(軌道累加)的太空旅程,承載著整個嫦娥工程最高光的時刻,降落在這裡,而它也成為第一個歡迎嫦娥的生命。

第10、11、12…個高光時刻還在精彩繼續,嫦娥五號返回後,它的樣本會貢獻出中國最先進、最亮眼的天體化學研究成果;嫦娥六七八號還在摩拳擦掌,為中國航天再創輝煌,為人類進一步研究月球開始領跑;小行星和彗星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統探測,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中國載人登月計劃開始雄心勃勃推進,中國人踏上月球表面值得期待。還有太多的精彩在上演!

為什麼說中國航天人是個偉大的群體,看看他們做過什麼,就知道了。

相關焦點

  • 致敬中國航天 綻放高光時刻宇通擔綱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媒體官方用車...
    11月24日凌晨,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承載著人類進一步探尋月球秘密的美好願景,奔向浩渺的太空。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在世界航天的舞臺上書寫著月球探測的新篇章,也邁出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新步伐。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功,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內核驅動,而這種不懈奮鬥、一往無前的精神,也印刻在製造業的發展歷程中。
  • 硬核解讀「嫦娥五號」科技亮點《飛吧 嫦娥》開播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網】;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壤返回。在20多天的任務期間,「嫦娥五號」克服重重艱險,越過多個驚心時刻。在這個萬眾矚目的高光時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精心策劃、精準定位、精細打磨,及時推出一部融媒體科學短視頻《飛吧嫦娥》。
  • 自豪時刻,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從畫面中我們能看出返回器,雖然表面有點黑,但是保存得非常完整,站得非常直,是在預定時間、預定區域內,非常成功的著陸。
  • 「將牢記這個讓人自豪的時刻」——探訪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地...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6日電題:「將牢記這個讓人自豪的時刻」——探訪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地四子王旗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於嘉皚皚白雪將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草原覆蓋得嚴嚴實實。15日傍晚,60歲的牧民哈斯與丈夫松布爾巴特爾從儲草棚內抱起一捆捆幹牧草,放進棚圈餵牛。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_博覽...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嫦娥五號奔月
    此次擔任「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這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航天迷們親切地稱為「胖五」。之所以稱它為「胖五」,就是因為長徵五號在長徵系列火箭中芯級直徑最大,是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打破了我國多年來傳統運載火箭3.35米箭體直徑的限制。與「胖」相對應的是其運載能力。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上九天攬月不再只是豪情
    自11月24日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出發,距今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了。在這短短一周的時間跨度理,嫦娥五號傳回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捷報」。而就在剛剛過去的昨天,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又到來了!
  • 51Talk小學員用英文喊話世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隨著一束烈焰劃破黑夜,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冉冉升空,「長五」送「嫦五」,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實現新的突破,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
  • 王雷:託舉「嫦娥五號」探月的雞西人
    劉景豔供片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嫦娥五號」發射升空。經過2200多秒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此次登月任務中,「嫦娥五號」將採集約2000克月球巖石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喜訊傳來,舉國上下無不為之沸騰:中國的航天技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 嫦娥姐姐把兔子也帶下來了?嫦娥五號回家,那個搶鏡小動物是誰?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即嫦娥五號探月工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一隻小動物成功搶鏡。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來源/國家航天局(下同)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實施「剎車」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實施制動,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11月30日4時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
  • 嫦娥五號|揭秘「嫦娥」坐騎:胖五火箭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曦 章咪佳 陳偉斌 通訊員 高崇芮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包括長徵五號火箭、長徵五號B火箭。Q:這次嫦娥5號發射窗口特別短,為什麼?A:本次任務發射窗口不僅受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對距離、運動規律的影響,要滿足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最短,還要滿足軌道分析與軌道設計最恰當,所以窗口相對較短。火星探測任務窗口大概是連續14天每天30分鐘。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點擊(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對於火星探測任務,今年的窗口大約是14天,每天30分鐘;而嫦娥五號任務在今年的窗口總共只有3天,11月兩天,12月一天,每天僅50分鐘。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雖然「重」,但嫦娥五號卻很靈巧,它要在太空中獨自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來源:央視新聞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全程11月24日,「出發」——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12月1日,「到達目的地」——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著陸並開展採樣工作。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升空卻不會?
    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帶著月壤成功降落到地球上,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困難重重,但都被我國航天科技人員逐一克服,最終圓滿地完成了嫦娥五號的月球採樣返回地球任務。嫦娥五號最後這一步走得可謂是驚心動魄,返回器以將近11公裡/秒的超高速度衝入地球大氣層,導致返回器的外表溫度劇烈升高到上千度。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
    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有多難?   最近幾日大家討論最激烈的就是嫦娥五號的事情了,現在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大家都非常期盼,那麼嫦娥五號在太空帶了多久?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嫦娥五號 消息吧。
  • @嫦娥五號 來了,老妹兒!
    嫦娥五號為您搜到爆款頭條 2020年12月17日內蒙古四子王旗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網友留言:待嫦娥五號平安回家 土特產要帶回來了!感覺土特產回來要分不少人回來還帶東西了,有來自宇宙的明信片嗎!
  • 探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背後有多少故事,多少艱辛,可能說也說不完。我們身後大屏上的這個主人公,是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近日他與我們分享了嫦娥五號從無到有的過程。他說,幹了三十多年的航天,第一次碰到有專家明確反對探測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