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是中國嫦娥工程三步走戰略第一環——「無人月球探測」的收官之戰。它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登月夢,打破層層禁錮,奔向38萬公裡外的月球,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自11月24日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出發,距今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了。在這短短一周的時間跨度理,嫦娥五號傳回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捷報」。而就在剛剛過去的昨天,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又到來了!
2020年12月1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尋常的日子,然而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以及億萬華夏兒女翹首以盼的登月夢而言,它卻是個歷史性的時刻,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時刻以及嫦娥五號創造的「登月」神話。毋庸置疑,嫦娥五號是中國數千年登月夢裡濃重炫麗的一筆!
12月1日23時許,一組歷史性的畫面自外太空傳回,中國舉國沸騰,世界舉世震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留再一次打上中國人的印記。
小夥伴們,請不要吝嗇你們的手指,為廣大中國科技工作者點個讚吧!因為他們忘我的付出,類似於嫦娥五號奔月的奇蹟不絕於耳。曾經我們常自詡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每當為人說起時無不豪情四溢。而今,中國嫦娥五號再次「登」上月球,上九天攬月不再只是一種豪情、一個夢想,而是一個指日可期的未來!
中國航天工程之月球探測始於2004年,它有個神話色彩及其濃重的名字叫做「嫦娥」。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嫦娥五號是嫦娥工程三大不中第一步——「無人月球探測」裡的傳奇一幕,也是其歷史性的收官巨作。
嫦娥五號延續了前面四代的傳奇,更將創造一系列空前的創舉。央視新聞報導裡四個「首次」的描述就是對嫦娥五號神聖使命的肯定以及期望。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取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軌上進行無人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四個首次,單獨來看,每一個都是了不得的壯舉,都開創了中國登月歷史的先河。但四個首次積聚嫦娥五號一身,註定了嫦娥五號的非比尋常。
嫦娥五號的成功離不開廣大航天工程工作者的不懈付出與努力,是他們在自己平凡而又不尋常的科技工作裡,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性的難題,終成今日舉世沸騰的嫦娥五號傳奇。
在浩瀚的航天工作中,中國航天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從嫦娥五號多達5個的分離面,到登陸取壤返回等一系列複雜的模式,再到如何確保成功取壤的嚴酷細節,再到月表晝夜溫差巨大情況下溫度的控制,再到最後基於運轉火箭運載能力的「大瘦身」,嫦娥五號歷經百劫,終以一副傲然挺立的姿態面對世人。其中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
今天嫦娥五號的歷史性創舉,讓我們感謝每一位工作在航天工程裡那些平凡而又默默無聞的航天人。是成千上萬人的平凡鑄就了嫦娥五號的不平凡。
今天的我們非常榮幸生於這個註定創造歷史、打破歷史的時代,感謝這個充滿歷史的國度,一個延續了五千年的古老傳奇。
中國航天多綺夢,
嫦娥奔月逞奇功,
億萬兒女齊注目,
九天攬月非豪情,
回首向來風雨處,
一望神州又一年,
奔月艱辛今猶在,
翹首以盼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