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國航天 綻放高光時刻宇通擔綱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媒體官方用車...

2020-12-05 中國交通新聞網

11月24日凌晨,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承載著人類進一步探尋月球秘密的美好願景,奔向浩渺的太空。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在世界航天的舞臺上書寫著月球探測的新篇章,也邁出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新步伐。

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功,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內核驅動,而這種不懈奮鬥、一往無前的精神,也印刻在製造業的發展歷程中。宇通客車作為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媒體官方用車,見證了中國航天史上這一重大歷史時刻,綻放自主品牌高光時刻。

多年來,宇通客車不斷開展技術革新,提升品牌實力,以創新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助力中國製造升級發展。

科技為箭  成就中國製造卓越品質

嫦娥五號創造了我國航天史上的數個第一,展現了中國航天品質的卓越水平。宇通客車作為我國自主客車品牌,能夠為嫦娥五號發射提供服務保障,是宇通客車品質再獲權威認可的有力註腳。

嫦娥五號代表著中國航天科技的新高度,而宇通客車則體現著我國客車技術的領先水平。

據了解,此次嫦娥五號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取樣,首次從月球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難度相當於無人版的「阿波羅計劃」。而宇通客車,在最具挑戰的自動駕駛領域也取得了矚目成就,其完全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明星產品小宇2.0,具備L4級自動駕駛能力,是業內首款支持無安全員運營的自動駕駛巴士。宇通客車還結合城市交通運營管理需要,建設集「聰明的車、智慧的路、智能站臺、無人場站、自動充電、雲控平臺」六位一體的智慧出行系統,先行一步,為未來城市真正實現自動駕駛踏出關鍵步伐。

負責運送嫦娥五號的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採用氫氧發動機,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發動機,使用的氫燃料具有無毒、無汙染的優勢。而在氫燃料方面,宇通客車也同樣有建樹,自2009年宇通研發第一代氫燃料電池客車起,截至目前,宇通已研發了四代氫燃料電池客車,產品涵蓋8至12米公交車、9至11米公路客車。目前,宇通氫燃料電池客車已經在河南鄭州,河北張家口、廊坊,江蘇張家港等地批量投運。

質量高於一切,成敗繫於毫髮。以高、精、尖著稱的航天品質是中國探月工程成功的基石。宇通客車製造也和中國航天一樣,「不把市場當試驗場,要把試驗場當市場」,宇通試驗場上的這句話蘊含了對自身產品品質的態度與要求,而宇通客車也憑藉高標準的產品品質,贏得信任和青睞。

承擔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媒體服務保障重任的宇通T7,歷經三輪、持續11年,由100餘名技術人員參與的研發攻關和驗證,最終以創新科技和卓越品質,獲得市場青睞。自2015年上市以來,宇通T7不僅打破了高端公商務車市場長時間被合資品牌壟斷的局面,還成為國內外重大會議及活動服務用車「標配」。

從服務G20杭州峰會到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黨的十九大提供服務保障,再到連續多年助力全國兩會、為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保駕護航……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服務保障任務中,宇通T7均以出色表現獲得認可,為自主客車品牌贏得讚譽,成為展示中國製造實力的重要一員。

執著研發  迸發民族品牌創新力量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國一直遵循自主研發的基本方針,推進航天事業發展。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航天人秉承「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貢獻」的精神,一往無前,持續攻關,使我國的航天技術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航天大國的地位不斷得到鞏固。

在宇通客車的發展歷程中,研發是其成長不可動搖的生命力。宇通集團董事長湯玉祥表示:「在自主研發上,我不怕投入,要做中國客車第一,你得有真功夫。」

為此,宇通每年將營業收入的3%至5%作為研發經費,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客車安全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電動客車電控與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發創新平臺,承擔46項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參與制定123項國家和行業標準,擁有2117項有效專利。

宇通以向航天品質看齊的高標準自我要求,堅持科技創新實現產品持續升級,有力推動客車技術和製造水平的向上攀升。今年7月,宇通客車主持完成的「中厚板及難焊材料雷射焊接與複雜曲面曲線雷射切割技術及裝備」項目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成為繼2015年「節能與新能源客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此殊榮後,客車行業內唯一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企業。

積跬步方能至千裡。正是宇通客車長期以來以篤定的信念潛心研發,不斷攀登技術高峰、破解行業難題,在產品創新、生產製造和服務水平的全生態鏈上持續自我突破,才能取得自身的穩健發展,贏得國內外市場的認可。也正因此,宇通客車才能在重要時刻彰顯民族品牌力量,向世界展現出中國客車技術的強大實力和值得信賴的國際化形象。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榮威iMAX8作為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榮威iMAX8作為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順利完成各項既定保障任務並見證嫦娥五號「奔月」的歷史性時刻!
  • 嫦娥五號九大高光時刻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總重達8.2噸,是人類無人探月史上最複雜最重的探測器。把它發射到38萬千米外的月球並非易事,這需要中國航天目前最為強大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
  • 助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太空兔」召喚「嫦娥」,攬YUE計劃啟動
    北京時間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北京越野同步開啟使命召喚VII攬YUE計劃,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返回整體任務。同時,北京越野還與中國探月工程共同全球首發探月IP形象,「太空兔」創意靈動中不失科技感,恰到好處地與「嫦娥」遙相呼應。
  • 馬斯克點讚嫦娥五號發射:令人興奮的任務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斯克點讚嫦娥五號發射:令人興奮的任務當地時間11月23日,對於新華社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的新聞報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Twitter)上稱這是令人興奮的任務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 51Talk小學員用英文喊話世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隨著一束烈焰劃破黑夜,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冉冉升空,「長五」送「嫦五」,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實現新的突破,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大力士」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一箭穿雲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_博覽...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
  • 硬核解讀「嫦娥五號」科技亮點《飛吧 嫦娥》開播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網】;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壤返回。在20多天的任務期間,「嫦娥五號」克服重重艱險,越過多個驚心時刻。在這個萬眾矚目的高光時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精心策劃、精準定位、精細打磨,及時推出一部融媒體科學短視頻《飛吧嫦娥》。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的背後,長徵五號才是中國航天真正的野望
    這兩天嫦娥五號登月的新聞已經刷爆各大媒體。特別是嫦娥五號攜帶的著陸器已經順利降落月面,並且成功完成了月球土壤的採樣工作。此次探月任務已經成功完成了一半,而如果後半程返回任務也能成功完成,那中國就將成為全世界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月球採樣技術的國家,那無疑將標誌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穩穩排在了世界最先進行列。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2020-11-24 08:35:09來源:FX168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點開音樂觀看全文感受恢弘↑)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 4 時 30 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黨委副書記關鋒:探月工程三期,是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目標的最後一步,將實現月球採樣的返回。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在世界上首次採用無人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方式,實現月球月面的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將帶回中國採集的第一杯月壤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發射瞬間。李迪克/攝本刊記者/李想俁 文/姜哲 高崇芮 錢航 龐丹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剛發射成功,NASA第一時間發聲,拐著彎讓中國「還土」?
    長徵五號攜嫦娥五號發射在11月24日凌晨4點半,長徵五號火箭攜嫦娥五號探月器成功發射。此次嫦娥五號將不僅僅登陸月球,還承擔著帶回2公斤月球土壤樣本的任務,而這將不僅僅是中國的成就,也是全世界航天的一大成就,引起也吸引了全球的關注,同時各方態度也各有不同。歐洲航空局在表達了對中國的祝賀後,宣布歐空局跟蹤站網絡將為嫦娥五號後續的進程提供支援。而與歐洲航空局相對的,就是美國航天部門了。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返回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嫦娥五號返回艙於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返回四子王旗著陸場。登月挖土的嫦娥五號在今天凌晨回家了,等待嫦娥五號發射之後到返回地球的這段時間好煎熬,無數國人都在迫切地等待她從月球那天,時隔23天,她終於帶著月球上的土壤回來了!
  • 嫦娥五號保障車必須是中國品牌,是國人的驕傲!TA堪稱中國最安全的...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順利回歸,「繞落回」三部曲完美收官,時隔44年再次實現人類探月取樣,在人類探索太空的徵途上,留下了屬於中國人的堅實印記!向世界展示中國力量!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嫦娥五號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以及整個嫦娥五號團隊,都將成為國家和民族的英雄。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我國航天技術距離世界最先進國家還有多遠?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奔向月球,距離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可以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只剩下22天時間!「阿波羅計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航天活動之一,而我們的「嫦娥五號」任務,可以看作為縮小版的「阿波羅計劃」,其難度可見一斑!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中國探月再捧「桂花釀」
    11月金秋的文昌,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嫦娥五號將奔赴月球,實施月面採樣返回任務,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的序幕將正式被拉開……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進入發射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