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我國航天技術距離世界最先進國家還有多遠?

2020-12-03 失落代號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奔向月球,距離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可以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只剩下22天時間!

嫦娥五號大紅屏

其實嚴格來說,第二個從月球取樣回來的國家是前蘇聯而不是俄羅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並沒有再進行過月球取樣的活動,因此說我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個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也並無不妥。

阿波羅月球車的痕跡

月球採樣有多難?

月球距離地球平均距離大約38萬公裡,光一個來回都要2.5秒時間,可見路途有多遙遠。迄今為止,全世界有七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月球探測,分別是前蘇聯/俄羅斯、美國、歐洲宇航局、日本、印度、以色列及中國。但是目前為止能夠實現軟著陸的,則只有俄羅斯、美國及中國,以色列和印度的軟著陸嘗試均遭到失敗。

月球上的探測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主要難度有如下幾個方面:

1)月球採樣,雖然在地球上模擬了很多次,但是在真實月球環境下採集系統到底工作狀況如何還不得而知;

2)從月球起飛,這是我國未進行驗證過的,上升器的散熱、導流以及上升過程中的控制,都將面臨挑戰;

3)上升器到達月球軌道後,和軌道艙的交會對接,這也是我國首次在38萬公裡外進行的無人太空飛行器對接;

再入大氣

4)返回地球,以前太空飛行器再入大氣是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裡/秒,而現在是第二宇宙速度的11.2公裡/秒,對於返回艙的氣動外形、防熱材料以及控制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阿波羅計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航天活動之一,而我們的「嫦娥五號」任務,可以看作為縮小版的「阿波羅計劃」,其難度可見一斑!

嫦娥五號採樣系統機械臂

「嫦娥五號」的一些信息

「嫦娥」已經離開地球,在飛回「娘家」(月球)的途中,那麼我們看看「嫦娥五號」的一些情況:

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大部分組成,發射重量達到8.2噸,超過前蘇聯首個月球探測器「月球16號」的5.6噸;

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回娘家沒帶「玉兔」(月球車),在月球上目的只有一個,帶回點「土特產」(月球土壤)。標本將鑽到地下2米深處採集,目標不少於1kg,預計2kg以上。樣品帶回地球後將分兩份,一份保存在湖南,一份保存在北京。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地區的呂姆克山附近。整個任務周期約23天。

嫦娥四號

從「嫦娥五號」看我國航天實力

「嫦娥五號」的成功,將大大提高我國的在航天領域的影響力,標誌著我國具有獨立實施大型航天工程的能力,航天實力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不過興奮之餘,我們也要冷靜地看到我國與世界最先進的航天強國還有著不少差距。作為世界航天領域頭號玩家的美國,50年前就已經實現載人登月,也是世界唯一實現軟著陸火星、第二個實現小行星採樣的國家。在軌太空飛行器數量美國佔據世界在軌太空飛行器總數約6成,基本壟斷太陽系內行星的探測成果。此外,還擁有世界最大運力火箭,世界最龐大的深空探測網等,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拋開第二名甚遠。

月球16號和嫦娥五號著陸器

不僅是美國,就是蘇聯,在航天上也有著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只是受制於經濟的影響,沒有進行太多大型的航天工程。日本、歐洲在航天領域也有不俗的表現,特別是某些尖端領域,甚至做到了極致,領先世界,比如氫氧發動機、火箭技術、小行星探測等。

嫦娥五號任務發射

雖然不能盲目自大,坐井觀天。但是「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驕傲,是我國強大綜合國力的體現,是我國先進航天技術的證明,更是對我國數十萬航天人不懈努力的最好回饋!

相關焦點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目前,探測器已經被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5號的整個任務時間約為23天,共計11個階段。如果這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將意味著我國成為了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在月球上帶回土壤樣本的國家。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一箭穿雲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榮威iMAX8作為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榮威iMAX8作為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順利完成各項既定保障任務並見證嫦娥五號「奔月」的歷史性時刻!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將帶回中國採集的第一杯月壤
    火箭飛行約2200多秒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打響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我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走戰略,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完成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此次任務將首次實現我國在地外天體無人採樣,並以無人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的方式帶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的總體規劃目標。
  • 我國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世界各國都是什麼反應呢?
    隨後將會返回地球,中國的科研團隊將會對嫦娥五號帶回的土壤進行分析研究,進一步加強對月球的了解,這些引來各國強烈關注,全世界科學家都在請求中國辦一件事,那就是分享科研數據分享月球土壤,雖然任務還沒有全部完成,但是世界多個國家都在關注嫦娥五號的進展。並且希望和中國展開合作,那麼很多國家對中國的探月計劃都是這麼看的呢?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多國航天人士發來祝賀,美國政府卻開始酸了
    【撰文丨夢想/編輯丨小懶】 近日,據報導,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並且在發射成功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訂軌道,準備在地外天體開始採取樣品的工作,這是中國的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的背後,長徵五號才是中國航天真正的野望
    這兩天嫦娥五號登月的新聞已經刷爆各大媒體。特別是嫦娥五號攜帶的著陸器已經順利降落月面,並且成功完成了月球土壤的採樣工作。此次探月任務已經成功完成了一半,而如果後半程返回任務也能成功完成,那中國就將成為全世界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月球採樣技術的國家,那無疑將標誌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穩穩排在了世界最先進行列。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返回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在2020年11月24日4:30,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奔赴月球!這是目前中國的第六個月球探測任務,它不僅標誌著我國「嫦娥」工程將完成「繞、落、回」三部曲的第三階段目標,也意味著自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月球採樣返回之後,人類時隔44年將再次從月球帶回巖石和土壤樣品。是得,之前從月球帶東西回來的是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如今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登陸月球並成功帶回月球樣品的國家。
  • 嫦娥五號成功開啟月球採樣之旅,發射現場高清圖來了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 致敬中國航天 綻放高光時刻宇通擔綱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媒體官方用車...
    11月24日凌晨,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承載著人類進一步探尋月球秘密的美好願景,奔向浩渺的太空。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在世界航天的舞臺上書寫著月球探測的新篇章,也邁出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新步伐。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功,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內核驅動,而這種不懈奮鬥、一往無前的精神,也印刻在製造業的發展歷程中。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點開音樂觀看全文感受恢弘↑)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 4 時 30 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黨委副書記關鋒:探月工程三期,是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目標的最後一步,將實現月球採樣的返回。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在世界上首次採用無人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方式,實現月球月面的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返航回家!該國卻再次強調,希望我國分享月壤技術
    近些年隨著我國的發展,不僅是在軍事領域突飛猛進,同時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在去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嫦娥五號重型運載火箭也發射成功,讓世界各國都看到了我國航天的強大能力,即便是這樣,我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還是不斷前進。
  • 濱海造「胖五」成功搭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奔月」成功!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最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奔月
    來源:北京商報據新華社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出發,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史上5個「首次」
    2020 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第三步的首次任務。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 ,包含15個分系統。
  • 我國嫦娥五號和日本隼鳥2號下個月都將取樣返回,哪個技術更先進
    在航天和太空探索領域,近日全球有兩件大事十分引人注目,第一件就是我國的嫦娥五號奔月,執行月球取樣返回的任務;第二件就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從小行星取樣返回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