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這個對於實體人來說註定不尋常的一年,疫情之下,無法復工,一邊面臨著房租的壓力一邊還有食材等原材料的損耗過期的風險。在這個危機面前,大部分人都在選擇按部就班,卻有少部分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這個危機中尋找更好的生存方法,我的一個朋友便是這其中的一員。
她的店開在我們小區正門口,是家小超市,主營是日化和副食。
小區門口有4家超市小店,聯華、蘇寧小店、華聯以及我朋友的店。其他幾家店都有香菸在賣,而她是自己開的沒有加盟,也因為菸草證審批過不了所以沒有辦法售賣香菸。
香菸在一個超市裡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16年開過一家便利店,就吃過這個虧,我那時接手了一家麵館,由於第一次開店沒有經驗,對於菸草這塊沒有什麼概念,也算是交了學費了。我朋友開店之初我也給過她建議,但她比較樂觀,也能吃苦,相信事在人為。就這樣從去年7月份開店到去年年底,產品單一,價格又沒優勢,生意自然也是這些店裡面最差的一家。
但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在疫情期間經過她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實現了店鋪的逆轉。對她的一系列樸實無華的操作讓我由衷地佩服。和她聊過幾次,我個人總結了以下幾點
①
建立門店的微信群
開店之初就建立起微信社群,門店又是在小區門口,由於小區正門被三條馬路包圍,所以客流基本都是小區內部及小區相關的人員。
一、所有到店客人都引導加入微信群,告知可以送貨上門,家裡做飯缺柴米油鹽不用下來可以直接在群裡下單,並且馬上送貨到家。
二、小區一般都有業主群,找到物業人員及活躍的業主,幫忙拉進群,用類似的話術+紅包吸引住戶加自己的微信,再拉到超市群裡。
三、疫情期間,在大門口貼個人二維碼,並配上簡單的說明。
我們小區總共700多戶,群內基本每家進一個人,目前群裡人數已經佔了小區的70%多。
②
如何做好微信群「熱鬧」起來
相信很多開店老闆都有自己的微信社群,但大部分人僅僅只做了「建群」這一步,基本上群建好之後,要麼冷冷清清,要麼每天在裡面發些商品廣告或淪為用戶轉發小程序的渠道之一,與用戶之間基本沒有互動。
而她每天都會找一些話題來和大家聊,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一個小時之內消息數量超過999條,而引起這麼熱烈的討論的話題與她店裡的產品甚至與她都沒有關係,是一個關於小區內部車位降價的消息(我在最高點買的,那時25萬,由於疫情期間再加上車位長期沒有銷售出去,房地產為了解決現金流,已經多次降價,但這次降價的幅度非常大),群裡原先高價買車位討論著要去找物業說理,沒買車位的在裡面討論一起團購,群裡一下子就熱鬧起來。
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相信大家都能明白,第一她是群主,其次這個群已經成為大家閒聊的一個線上場所,通過每天的聊天,彼此之間的信任會慢慢加深,戒備心也會慢慢消退。另外,每個節日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她都會在群裡發個小紅包,紅包也是最能帶動氣氛的一種方式。
③
高復購率的秘訣
除了日常的群運營之外,她對於這些客戶的服務也做得非常貼心,前期她會在群裡問大家買了產品之後的體驗感受,從而引導大家來分享(類似於店鋪評價),我隨便找了幾張圖讓大家感受下
另外她每次去進貨都會把現場的一些照片更新到群裡,方便大家選貨,疫情期間她還為大家提供個性化的採購,每天變這樣的去集中採購一些商品,現在她的經營範圍已經從原有日化、副食基礎上增加了水產、冷凍食品、水果,每次進完貨,路上、搬運的過程中也會隨機拍攝一些照片發群裡,這樣就可以增加購物體驗,客戶也有參與感。
採購回來,拍的照片,新鮮且包裝完好的草莓
④
把庫存降到最低
今年通過她的預定採購,已經完成了很多單品,接下來她計劃將這個模式堅持做下去,這樣做的優勢比傳統的優勢更明顯,她會在市場裡找到性價比較高的商品,通過微信群的預定,做成一個小團購,這樣既沒庫存壓力,也能保證商品的品質,也不會受場地影響限制了商品的種類。
疫情期間牛奶的預定訂單
最後,匆匆結尾,在這個競爭無比激烈的時代,如何加深店與人的深度綁定,微信群的營銷是一種低成本的方式。
開店探討可私信或搜索V 關注「店都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