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14任校長蔡元培,15幅書法真跡欣賞,書法界之泰鬥

2020-12-14 清雅閣
蔡元培畫像

蔡元培1868年出生的蔡元培,7歲中秀才,22歲中舉人,24歲中進士,26歲成為翰林院編修,堪稱少年得志。蔡元培以校長身份,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以蔡先生為核心,圍繞的那些群星璀璨的民國大師們,改變了那時的中國,影響到現在,致敬那個美好時代。蔡校長仍培養精英之主,亂世之中,為中華民族崛起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真正的學界泰鬥也!在看到蔡元培的報導後,有網友給我們留言說:元培先生的事跡,我想了周總理毛主席他們清貧的一生老一輩領導者這是民族的脊梁。我看得我眼淚都流了出來。當今社會當今社會人的素質差好遠。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蔡元培

蔡先生是中國重新走向富強獨立的基石,教育是改變民族的根本法則,所以民國湧現很多人物和精英,是與蔡先生教育理念分不開的。他把中國文化教育「從封建專制時代擺渡到民主自由時代」。制定教育方針,創立現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礎。提倡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及人生觀、世界觀、美學教育。

北京大學第14任校長蔡元培,15幅書法真跡欣賞:

書者介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漢族,浙江紹興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寫在文末: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歡迎您在清雅閣駐足欣賞藝術,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評論。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相關焦點

  • 清代著名書法家趙之謙,精選14幅立軸真跡欣賞,運筆勁媚真書法也
    趙之謙的書法很多的網友都把他排除在欣賞書法之外,其原因是不夠秀麗。這裡我想說的是:懂的人終究會懂,不懂的人終究不懂。趙之謙還是著名的篆刻大師,這裡我想借趙之謙說一說書法和篆刻。書法篆刻也一樣,只是手段含蓄,不如音樂影像來得直接。對於作品了解得越多,越容易透過表面提取出更多的信息,我示範了一個常規流程,至於提取出什麼東西因人而異。
  • 著名男演員李成儒,10幅精品書法真跡欣賞,網友:一手江湖書法
    李成儒李成儒的書法,字體遒勁有力,揮灑自如,功力不凡!從他的書法看,可以說天生麗質下的李成儒,掩藏著一顆不羈剛毅與狂野的心。今天我們不說李成儒的演技和外貌,單說字體。寫出的字才受看,更能體會出一「妙」李成儒的書法從美學來說缺了點,但不上美!但筆是有法,風格是統一的,與畫可以是協調的!在開拓風格時有些偏離了,求美不足入怪誕了。一個學者理論過多論據不足,社交過頻,肯定會跑偏,對美的積累沒有時間的積累反覆的否定之否定,是摸索不到藝術的規律的!
  • 唐伯虎書法真跡,問世美國休斯頓,能換北京10套四合院!
    而在美國休斯頓問世的這幅書法作品正是唐伯虎低谷時所創作的書法作品,這幅書法作品叫《落花詩冊,從上面的書法作品來看屬於行書字體,我們看到這行書非常的漂亮,能從字體中看到王羲之和王獻之的筆法在裡面
  • 老舍先生傳世書法真跡展,18幅立軸書法作品欣賞,賽過書協大師
    但是老舍先生的書法見過的人就是少之又少了。今天我們就把老舍先生傳世的18幅精品書作分享給大家,希望您能有所收穫。老舍牛的地方在於,我讀的時候覺得,所有祥子的所有行為我都能帶入進去。以前說駱駝祥子,只知道是小學考試的知識點之一,剛看了前三節的內容,只覺得身臨其境,雖然沒有經歷過戰亂之苦,身為90初鄉下長大的孩子,也吃過苦,受過累,經歷過最需要父母在,父母卻不在的時光。特能理解此時祥子的心情。
  • 李連杰的13幅書法真跡欣賞,筆法自然,網友:江湖書法中的精品
    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李連杰的書法就好比是在打太極拳,看似無力,卻能把四兩撥千斤給發揮大極致,以柔克剛。我在搜尋了有關李連杰書法的帖子時,發現有網友將李連杰的書法命名為江湖中的武俠體。我很是不解,就和帖主聊了聊,他說:江湖和在哪個的武俠體,要從兩個方面去理解李連杰的書法,其一,江湖書法是說李連杰的書法還沒有入門,也就是說,李連杰的書法是處在沒有臨帖的自我體。
  • 歐陽中石是當代書法泰鬥,為何他的書法爭議卻那麼大?
    歐陽中石是當代書法泰鬥,為何他的爭議卻那麼大?歐陽中石先生是當代書法大師,他的名聲在外,是一位聲名遠播的文化學者。雖然如此,但是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也是有一定爭議的人,雖然歐陽中石先生的支持者眾多,支持者評價他的的書法集碑法之大成,書風妍婉秀美,瀟灑俊逸。
  • 硬筆書法大家顧仲安,14幅毛筆書法欣賞,端莊秀麗、瀟灑漂亮
    顧仲安顧仲安是和龐中華齊名的硬筆書法大家,其書法作品廣受大眾青睞。顧仲安的字,歸書寫範圍,書體工整,美觀好看,給學生當範本可以,書法需要功底,各筆畫要求規矩比較多,結構上還要有藝術感,所以寫好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米芾經典書法真跡:《濃墨秋山詩帖》、《道林詩帖》欣賞
    米芾的性格方面比較怪異,而且有潔癖,擅長書法,尤其是行書方面的造詣很高,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尚意」書法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當時有名的收藏家。米芾書法初學唐代的書法風格,以歐陽詢、顏真卿等人為主,後來聽從老師蘇軾的建議,學習魏晉書法,此時以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為主,在他存世的行書書法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二王」的影子。
  • 清末狀元孫家鼐,12幅立軸書法欣賞:醇厚高古、不愧為一代帝師
    中國的書法很是奇妙,分明是橫豎撇捺點畫勾,幾個簡單的筆畫卻組成了變化萬千、蘊含不同氣象和情感的書法作品,如同一部小說、一幅畫、一曲音樂那樣,博大寬廣卻又細膩入微。既然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也自有其深厚的技法要求。比如用筆、結體、章法、筆力等等,而每個人對這些技法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 唐伯虎書法真跡,臨摹王羲之《蘭亭序》,筆法行雲流水真好看!
    因為唐伯虎的畫非常的有名,但是唐伯虎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你也知道唐伯虎非常的喜歡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吧,唐伯虎也經常臨摹王學習王羲之的字跡,而且還臨摹過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唐伯虎臨摹《蘭亭序》的真跡,看到這裡以後我想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都已經想迫不及待的欣賞一下吧?
  • 梁宏達的7幅書法真跡展,字體瘦硬堅挺,網友:字如其人心直口快
    梁宏達的字看上去剛勁堅挺,但是從筆法上看的話,他沒有經過系統的書法練習,要是嚴格按照書法的標準來斷定的話,梁宏達的字稱不上書法。但是從書法和人物性格聯繫字一起的話,就可以從梁宏達的書法中,看到此人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
  • 民國大才子林長民,12幅立軸行楷書法欣賞:樸茂雅秀、風流倜儻
    林長民與其女林徽因當我們論及才華橫溢的民國才女林徽因時,我們往往感嘆於她的書法、詩歌、建築、繪畫的才能,覺得她是「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而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則是林長民的書法。碑派書法名家康有為曾和書家伊立勳說起,「你們福建書家,卻只有兩位。一位是鄭蘇庵(鄭孝胥),一個是林宗孟(林長民)」。林長民的書法,初由魏晉唐人入手,其早年寫的東西美妙絕倫;之後又參了北碑的態勢,更在雅秀之中,顯出樸茂勁遒的意味;所謂「融碑入貼」,便是如此。
  • 潤禾藝術|學界泰鬥,人世楷模——蔡元培
    1928年至1940年轉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1933年,蔡元培倡議創建國立中央博物院,並親自兼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 著名小品演員趙本山,14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書法比小品搞笑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有噴趙本書法的鍵盤俠,對此我想說的是:從書法水平講不算很高,還需加大基本功練習,但作為一個六十多的演藝人,跨藝術門類學習書法,精神值得稱讚,書法沒第一,喜歡你就看不喜歡就算,瞎噴謾罵對別人不尊重也是對自己不尊重!書法藝術是需要天賦的,不是用功就能成名的,就像本山大叔演小品,那是東北人特有的幽默和他的表演天賦,所以至今無人能超越,這字寫得說實話比大衣哥的還是要好些。
  • 四川大師書法欣賞,字體被稱「孩兒體」,為何還一字值一兩黃金?
    ,所以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在我國近代也有很多的書法大家,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家來自四川,雖然已經去世幾十年,但是其書法仍然受到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那麼這位四川的書法大師是誰呢?
  • 中國書法界的「泰山北鬥」,在日本被封神,專家:這字算三流水平
    到了明代,許多人在書法上進行了探索,王鐸、傅山、黃道周、倪元璐、徐渭、張瑞圖等人,也有一個人卻是傳統書風的集大成者,他就是文徵明!文徵明如今的絕大部分名作真跡,在上個世紀被日本人劫掠,在國內所餘精品不多,他的作品流落日本之後,被奉為神作,文徵明也被日本封神的少數書法家之一。但是在當代許多專家的眼中,文徵明的書法只能算是三流水平!
  • 書法轉化到硬筆書法,我們從米芾行書《離騷經》作品欣賞開篇!
    硬筆書法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廣泛應用,但是人們可能學習到的知識是關於實用性硬筆書法多,還沒有達到藝術性硬筆書法,那麼我們今天從欣賞古人的毛筆書法裡面,吸取古代的書寫特點,運用到藝術性硬筆書法的書寫當中。
  • 廖承志的10幅書法題字作品欣賞,筆力遒勁自然渾厚,字如其人也
    廖承志廖承志先生的書法作品並不多,但是從他的書法中我們可以看到廖承志先生在書法上的修為。而廖承志先生的「自由書寫」絕對不是對書法內容的胡亂創作,而是更具寫的內容,字體的架構、字與字之間的行距,上下呼應等關係的考量的用筆,而且是對書作內容的整體有法度的行筆。有人說廖承志的字沒有碑帖的底蘊,談不上書法。小編則認為,用毛筆非要寫出碑刻的感覺,必然與傳統的筆法不一樣的。這就等於另起爐灶了不是,要說開宗立派、承前啟後都對,與傳統書法殊途同歸就算了吧。
  •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10幅書法作品欣賞,網友:字美人美書法更美
    宋祖英宋祖英的書法有神韻:外的流暢、清秀、疏密得當之美,似江南美女,舉手投足,自有神韻;內的中正、典雅、古樸厚重之本,如憂國志士,登高遠望,見而生敬。有網友說「宋祖英的書法墨跡有香誰道秀,硯池驚現蓮花書。贊宋祖英的書法,她是文藝圈優秀的書法愛好者。她若稱第三名,沒人敢稱冠亞軍。比起倪萍、馮小剛、朱軍、趙忠祥強多了。」宋祖英的書法布局整體感覺還可以,縱觀當下,又有幾個國人有這種愛好和熱情?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和記錄,見證了宋祖英的書法,我們更要見證我們的傳統文化。感謝宋祖英,你是最好的傳承者。
  • 馬雲的20幅書法藝術字欣賞,自創「馬體」書法,網友:字隨人貴
    因為馬雲的商業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人物,由此水漲船高,他的書法也曾高達數百萬一幅。由此很多的網友也給馬雲的書法稱之為「馬體」。小編認為馬雲的字是因為馬雲而不是字本身有價值,所以只要馬老闆健在,只要馬老闆混得好,他的字就值錢,相應的,馬老闆百年之後,他字的價值會慢慢回歸到字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