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1868年出生的蔡元培,7歲中秀才,22歲中舉人,24歲中進士,26歲成為翰林院編修,堪稱少年得志。蔡元培以校長身份,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以蔡先生為核心,圍繞的那些群星璀璨的民國大師們,改變了那時的中國,影響到現在,致敬那個美好時代。蔡校長仍培養精英之主,亂世之中,為中華民族崛起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真正的學界泰鬥也!在看到蔡元培的報導後,有網友給我們留言說:元培先生的事跡,我想了周總理毛主席他們清貧的一生老一輩領導者這是民族的脊梁。我看得我眼淚都流了出來。當今社會當今社會人的素質差好遠。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蔡先生是中國重新走向富強獨立的基石,教育是改變民族的根本法則,所以民國湧現很多人物和精英,是與蔡先生教育理念分不開的。他把中國文化教育「從封建專制時代擺渡到民主自由時代」。制定教育方針,創立現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礎。提倡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及人生觀、世界觀、美學教育。
北京大學第14任校長蔡元培,15幅書法真跡欣賞:
書者介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漢族,浙江紹興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寫在文末: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歡迎您在清雅閣駐足欣賞藝術,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評論。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