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經典書法真跡:《濃墨秋山詩帖》、《道林詩帖》欣賞

2021-01-13 漢府古文化

導讀

米芾,原本名為黻,後來改成了芾,字號很多,比如鹿門居士、襄陽漫士、中嶽外史、海嶽外史等等等等。米芾的性格方面比較怪異,而且有潔癖,擅長書法,尤其是行書方面的造詣很高,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尚意」書法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當時有名的收藏家。

米芾書法初學唐代的書法風格,以歐陽詢、顏真卿等人為主,後來聽從老師蘇軾的建議,學習魏晉書法,此時以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為主,在他存世的行書書法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二王」的影子。

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米芾經典書法真跡:《濃墨秋山詩帖》、《道林詩帖》。

《濃墨秋山詩帖》

米芾的這本《濃墨秋山詩帖》是紙本行書真跡,目前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本書帖記錄的內容是米芾自己寫的一首七絕古詩。

釋文:

淡墨秋山畫遠天,暮霞還照紫添煙。故人好在重攜手,不到平山謾五年。

《道林詩帖》

《道林詩帖》也是米芾紙本墨跡行書,同樣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上面印有朱文收藏印記「採秀堂」、「趙禮用觀」、「真賞」等,是米芾一件流傳有序的書法真跡。

道林。樓閣鳴(卜)明丹堊,杉松振老髯。僧迎方擁帚,茶細旋探簷。

更多精彩碑帖,敬請期待!

【本文編輯:趙磊(字逸之),山東臨沂人,書法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米芾中年書法《淡墨秋山詩帖》精品欣賞
    感謝分享,歡迎關注 這件《淡墨秋山詩帖》流傳有緒,歷代著錄於《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刻入《三希堂法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帖運筆如刷,筆力雄健,結態造勢寬展肥美,當為米芾中年書法之精品。
  • 收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北宋書法真跡,米芾行書《張季明帖》
    米芾的「真趣」論何嘗不是書法藝術領域的「童心」說!米芾主張「真趣」,實際上就是主張書家要表達自已的真性情、真思想、真趣味、真愛好,不必一味模擬前人, 淪為書奴, 更不可矯揉造作, 陷於醜怪。「字有八面」是米芾「真趣」論對藝術實踐的具體要求:結字要靈活多變, 用法要豐富多樣, 總之要把字寫「活」,寫出「性格」。
  • 米芾名氣太高,後人專門拓印其書法作品,合成書法集
    宋代書法是能與晉唐相提並論的。米芾是宋代書法新風的代表人物。宋四家中,米芾同蘇軾黃庭堅三人的書法是北宋書法新風的代表,而米芾名氣主要得益於書法。明清人刻的米帖,有專刻,也有見於匯帖中者,情況複雜。較早的是明弘治九年晉靖王朱奇源為世子時所輯的《寶賢堂帖》,宋以前書幾乎都是翻刻,其中卷十一有米芾兩帖,皆翻自《寶晉齋》。文徵明的《停雲館帖》只刻米芾草書九帖,全為真跡。從米友仁「臣」字款跋可知,九帖匯集一帙當在南宋之初。
  • 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行書真跡《天馬帖》欣賞,筆墨千秋變化無窮
    如果您關心書法歷史或是米芾的事跡,就不得不感嘆一聲:「這他娘的真是個天才」。沒錯米芾在書法藝術上的確是一個天才,而且天賦秉然,但是很多時候這位大神把這個天賦用在了以假亂真、偷梁換柱、瞞天過海、渾水摸魚的事情上。最多的就是把別人家的古帖借過來,進行高仿。最後把高仿的還回去,要是沒有幾下子功夫還真認不出來。
  • 一卷900年前的米芾真跡,如今在美國問世,許多都是書壇罕見之作
    米芾行書《手札合集》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學習經典的古人墨跡,通過這些人,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然後再上追「二王」,這也是古代的一些名家的書法成長之路。米芾行書《手札合集》米芾的書法存世量可以說是宋朝最多的,並且米芾的傳世書法皆為精品,這從他的創作原則當中就能看出來,米芾在寫《海岱詩》的時候,往往寫數遍,才能有幾個字經典,寫不好的往往會毀棄重寫
  • 書法轉化到硬筆書法,我們從米芾行書《離騷經》作品欣賞開篇!
    硬筆書法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廣泛應用,但是人們可能學習到的知識是關於實用性硬筆書法多,還沒有達到藝術性硬筆書法,那麼我們今天從欣賞古人的毛筆書法裡面,吸取古代的書寫特點,運用到藝術性硬筆書法的書寫當中。
  • 經典與命題——平涼書法臨米芾《清和帖》微展徵稿啟事
    經典與命題——平涼書法(第十期)臨米芾《清和帖》微展徵稿 為了強化對經典法帖的研習,提升臨創水平,平涼書法微信公眾平臺舉辦經典與命題
  • 米芾晚年之作《德忱帖》,高清放大欣賞,字體寫出書法藝術美!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會想到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還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鍾繇的楷書,鍾繇所創的楷書那也是非常的經典
  • 米芾10幅新作問世,這字轟動了整個書法界,美的讓人心醉!
    在近1000年的書法史中,米芾的書法不是意境最高,也不是最具開創性的,但是論及技法的豐富性,米芾則當仁不讓。米芾說自己寫字乃是「刷字」,「八面出鋒」,很多人不理解。其實這是晉人筆法的一部分,毛筆是一個錐面,若是談到筆鋒轉換的方向,則是有無窮個方面,米芾的「八面出鋒」乃是指自己用鋒的豐富性。
  • 蘇軾與米芾書法,孰高孰低?
    在宋四家的書法之中,歷來也爭論不休。其中蘇軾和米芾爭議更大,誰的書法造詣更高? ,也就是在書法歷史長河的書內觀書,其長河固然滔滔,但少了花草、亭臺、溪流般的書外,自然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論書法藝術,既要書內觀書,又要書外觀書,如果以這樣的視角來看米芾和蘇軾之別,才是真的有點意思。
  • 書畫學博士米芾書法作品欣賞
    米芾(1051-1107),字元章,早年名黻,四十一歲以後所作書改署「 芾」,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嶽外史。世稱「 米南宮」、「米襄陽」。米芾書畫自成一家,又精鑑賞稱古今第一,被宋徽宗朝召為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著有《書史》、《畫史》、《寶晉英光集》等書。
  • 米芾是中國書法技法的第一人?看完你就懂了!
    他對中國書法最大的貢獻在於變漢隸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飄逸的今日書風,達到了書法美的新高度。2、王羲之是歷代書法宗師,1700年來,大凡著名的書法家都受惠於他的書法,包括王獻之、顏真卿、柳公權、米芾、趙孟頫、王鐸等都是在其書風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獨特的面貌。3、王羲之的《書論》是中國古代書學理論的經典之作,他對書法技法和書法創作進行揭秘,揭示書法美學,剖析書法哲學意蘊。
  • 天下第一美帖:米芾行書《蜀素帖》
    米芾,可謂北宋書畫界的天才,其山水畫因其大寫意之風,被譽為「米家山水」,而其書法因其癲狂個性和不拘一體被後世稱為「米體」,可見功力。米芾集書畫家、鑑定家、收藏家於一身。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因其為書痴迷,癲狂而怪誕,米芾又被人稱為「米瘋子」。
  • 米芾放任不羈,他的一幅即興手札,一不小心暴露了性格
    米芾《臨沂使君帖》如果說二王書法是最經典的,那麼米芾書法,無疑是最華麗的。他的字,堪稱視覺盛宴。米芾在北宋諸多書家中功力最為深厚,米芾對書法用筆有獨到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反捺」是米芾運筆一大經典。在行筆上也追求在變化上的統一,善於把肥瘦、疏密、簡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米芾的書法的美妙之處正在於:舒展自如,富抑揚起伏變化。結字多攲側,於險勁中求平和。
  • 以「刷」字著稱、筆法多變的米芾,為啥被田英章粉絲罵為「醜書」
    米芾,在宋代書法地位,不亞於甚至超過蘇軾,他以「集古字」出名,據說能臨寫古帖與原作相差無二,甚至還用自己臨摹的作品來偷梁換柱,換取別人的真跡。米芾《中秋詩帖》的「秋」關於《研山銘》,拍賣價高達2999萬人民幣,啟功先生更是如獲珍寶,感嘆道:能在中國的北京看到米芾的
  • 一位狂人寫的書法,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米芾《蜀素帖》行書長卷這些經典的作品當中,每一件作品都是歷代先賢遺留下的寶貴財富,值後人反覆臨摹研究和學習的精品在北宋書壇有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母親是皇帝的乳母,所以自幼跟皇帝交好,他有著極高的藝術天分,在書法和繪畫方面有著極高的才能,他處世癲狂,目空一切,喜歡石頭,見到了石頭納頭便拜。他對於名家真跡法帖不遺餘力得尋找,得不到就耍無賴,堪稱書壇第一痴人,也是有名的狂人!他就是米芾。
  • 林則徐為何喜歡米芾的書法?其臨摹的《甘露帖》講的啥內容
    作者 薛元明《甘露帖》 北宋 米 芾米芾《甘露帖》又稱《弊居帖》,紙本,縱35.5釐米,橫50.3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帖是米芾向人陳述他在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居所「寶晉齋」的地理位置與建築布局的信札。
  • 米芾書法高清大圖30幅
    米芾(1051~1107),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海嶽山人等。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勳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為武職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輔,官至武衛將年。其母閻氏,曾為宋英宗趙曙皇后高氏的乳娘。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初師歐陽詢、柳公權,字體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王獻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 米蒂草書——《盛制帖》
    關於他的書法,宋高宗趙構也有自己的看法為:「米芾得能書之名,似無負於海內…然喜效其法者,不過的外貌,氣韻軒昂,高視闊步,殊未研究其中本六朝妙處,曬醞釀風骨,自然超逸也。蜀素帖 北宋 米蒂米芾流傳至今的傳世作品包括題跋和被當作前人書法的臨古帖,大概也有七十多餘件。據專業人士的考證,米芾41歲之前署名是「黻」,到後面改成「帶」。
  • 米芾的書法有多棒?光這一幅字,就足以令後人望塵莫及!
    米芾《多景樓詩帖》行書長卷其實想看懂書法並不難,也並不需要非得練上幾十年不可,你只需要花一點功夫,細細品味一下古代的經典法帖,就足以提高你的審美認知了,而書法中的審美認知,完全可以滲透到其他的藝術領域米芾《多景樓詩帖》行書長卷米芾是「宋四家」之一,跟蔡襄、蘇東坡、黃庭堅齊名,若是沒有蔡襄的資格,不論蘇東坡在北宋文壇的地位,也不談黃庭堅「江西詩派」創立者的身份,而單論書法技法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