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案例: 李芳,一位女性都市白領,周末喜歡去美容院做護理。美容師稱,通過觀察李芳的皮膚,推測其患有卵巢早衰,建議儘快去醫院檢查。李芳不以為然,可後續單位的體檢報告卻印證了美容師的推論。李芳開始尋找生病的原因,皮膚會鬆弛真的是卵巢早衰的表現嗎?
職場女性白天工作風風火火,晚上更是越夜越美。殊不知,熬夜的同時也在透支健康,喜歡標榜精彩生活的都市女性,其實面臨著較多的危險健康隱患而不知。
對女性朋友而言,短期的熬夜並不會出現什麼異常,大多數女性僅僅感覺些許疲勞,但長期熬夜則會出現皮膚暗黃、粉刺痤瘡等現象,還可能誘發月經不調。
只是,女性朋友不知道的是,這些表面症狀的顯現,實際上是由身體內部分泌系統失調引發的,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內分泌腺體之一。女性熬夜透支著卵巢的生命,易誘發卵巢早衰。
什麼是卵巢早衰?
資料顯示,卵巢早衰是由於某些原因而導致40歲之前女性提前絕經。導致卵巢早衰的原因一方面是免疫性的因素,還有一部分病人是遺傳導致的,但有一些是找不到原因的。
「卵巢早衰一般指女性在40歲以前出現卵巢功能減退的現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盧燕在接受《新華日報》採訪時介紹,「卵巢早衰對女性健康的危害很大,臨床表現為月經失調和不孕,通常還伴有不同程度的低雌激素症狀,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等風險。」
卵巢早衰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濟南和諧婦科醫院主任趙淑媛在接受魯網採訪時表示,「免疫因素、感染因素、遺傳、手術史、過度節食、心理因素等都有可能導致卵巢早衰。」
值得注意的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胡曼菁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提醒女性,經常熬夜是引發卵巢早衰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人體所需的各種激素通常在夜間分泌最為旺盛,經常熬夜就會導致體內激素環境發生變化,一旦雌激素長期分泌不足,就會造成卵巢功能衰退,導致卵巢早衰。
新浪保險-大健康提示,卵巢早衰的病人,在生理上會出現低雌激素症狀。植物神經紊亂,出現潮熱、盜汗,對心理打擊也比較大。出現情緒的異常、煩躁,抑鬱症的傾向也比較明顯。
長期熬夜為何會誘發卵巢早衰?
首先,熬夜對身體的損耗性非常大,晚上熬夜可以通過白天睡覺惡補回來,這也是很多上班族周末常見習慣之一。
研究顯示,雖然正常睡眠需要滿足八個小時,但白天補睡八個小時以上也難以修復身體損傷。熬夜導致性腺軸功能紊亂,出現失眠、易醒、煩躁多汗等早衰症狀。短期熬夜,女性荷爾蒙分泌紊亂,會造成月經不調、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婦科炎症。
其次,卵巢衰退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卵巢功能衰退到閉經大約需要經歷一至五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短期熬夜造成的卵巢功能衰退還能通過治療、調整生活作息慢慢恢復。新浪保險-大健康注意到,心理因素、遺傳史、感染因素、飲食習慣、環境因素也屬於誘發卵巢早衰的原因。
心理因素方面,不良的情緒可使體內的免疫活性物質分泌減少。強烈的情緒波動或突然巨大的精神刺激可使中樞神經系統改變,導致月經失調,引起卵巢早衰。經常出差、環境的改變、情緒的緊張等也可引起月經失調。
遺傳史、既往手術史方面,染色體異常、有母親或姐妹40歲前絕經、盆腔手術史為卵巢早衰的危險因素。
感染因素方面,幼女腮腺炎可合併卵巢炎,最終發展為卵巢早衰。
月經、婚育史方面,月經初潮年齡較早者絕經較早,初潮年齡較晚者絕經較晚。絕經時間與卵泡初始數目和卵泡衰竭率相關。為生育而反覆取卵或使用促排卵藥,也會導致卵巢早衰。
如何治療卵巢早衰?
雌激素治療
卵巢早衰多是因為體內雌激素缺乏所致,雌激素可以刺激卵泡發育,從而間接影響卵巢功能。
免疫治療
查獲明有抗體因素存在卵巢早衰可注射免疫疫苗進行治療 。
保證好的生活質量
增加體育鍛鍊和好的睡眠質量,使腦垂體能夠充分分泌調節行激素,使性腺軸能夠平衡調節,另外飲食方面需要注意調理。
為了避免卵巢早衰,積極治療本身就患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病、內分泌疾病等;改掉抽菸、喝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做放射治療時,儘可能地對卵巢採取保護措施,保護生殖功能;儘量讓自己處於積極的狀態中,樂觀、開朗,保持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