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型體質
所謂的氣虛,就是指人體中氣的不足,即指人體本身元氣的虛弱。氣虛的人,身體各器官就像失去了動力的機器,活動功能減弱,表現在外的,就是包括免疫、消化、內分泌等各系統生理功能的下降。
氣虛型體質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因先天的因素,即一出生就具有這種體質。比如父母體弱,或嬰兒早產,都會因先天稟賦不足而導致氣虛體質。有研究表明,女性在21~28歲之間懷孕生育,產下的孩子身體最健壯,而30歲以後生的孩子較容易氣虛,且體弱多病。
氣虛型體質的特徵
性格內向,沉靜,膽小,不喜歡冒險;情緒不穩定,容易出現精神抑鬱等症狀。
氣虛型體質者易患疾病
胃下垂、慢性腹瀉、心悸、感冒、月經過多、低血壓、抑鬱症、頭皮瘙癢等。
血虛型體質
血液擔負著運送營養物質的責任,對五臟六腑及孔竅起著滋潤和濡養作用。體質健康的人,血量充足,氣血生發有力,全身各個器官都受到滋養,人體會呈現面色紅潤、皮膚毛髮潤澤有華、感覺活動靈活自如等健康特徵。血虛就是血量不足,機體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生命沒有活力,人體慢慢就會出現面色蒼白、唇色指甲淡白無華、大便乾燥等既失水分又缺血氣滋養的萎靡特徵。
用腦過度也會帶來血虛。有些人三十多歲就長了白頭髮,或者年紀輕輕就脫髮謝頂。究其原因,是工作壓力大,休息太少,用腦過度。
氣虛型體質的特徵
性格較內向,不善言辭,不張揚;畏縮膽小,不敢去嘗試冒險,缺乏膽量和創新精神;對陌生的環境和人保持一定距離,不擅長交際。
血虛型體質者易患疾病
近視眼、鼻炎、帶下病、貧血、頭暈嗜睡、乾眼症、月經不調、不孕、小兒多動症等。
陰虛型體質
津液作為「陰」的主要表現形式,其主要作用是營養和滋潤人的五臟六腑。白天,陽氣升騰,活躍於周身器官中,津液隨著陽氣的升騰來到人體各臟腑組織,起著營養和滋潤的作用,使口不幹、咽不痛、大便保持通暢。
陰虛,是說人體內屬「陰」的物質少了。這就是說人體裡的各種液體減少了,身體開始「鬧旱災」,變成了一種缺水的狀態。
陰虛型體質的特徵
遇事容易情緒激動、心煩氣躁;容易發脾氣、與人吵架,缺乏耐性,夏天尤其如此。
陰虛型體質者易患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牙痛、咳嗽、習慣性失眠、便秘、痔瘡、慢性咽炎、更年期症候群、遺精等。
氣滯型體質
氣在人體內的運動稱為氣機。它的運動形式一共有四種——升、降、出、入。在臟腑中,氣以不同的方式運行,在五臟(心、肝、脾、肺、腎)中,氣主升,利於藏精;而在六腑(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中,則主降而藏化物。氣在臟腑中的正常運行,即升、降、出、入順暢有序,人的生命活動才得以維持正常。
氣在體內的運行出現了問題,不再協調進行的時候,稱為氣機不調或氣機不暢。其中,有一種不調的現象就叫作氣滯。那麼什麼是氣滯呢?顧名思義,就是氣在身體裡被阻滯了、停滯不行了。用中醫理論來解釋,就是當人體某一部分、某一臟腑或經絡發生功能障礙,氣的運行出現「交通堵塞」了,不能順暢地通行,而變得緩慢或停滯不通、鬱而不散,就形成了氣滯。
氣滯型體質的特徵
遇事易焦慮緊張;不樂觀,常常情緒低落,感到沮喪;多愁善感,甚至會敏感多疑,憂愁不安。
氣滯型體質者易患疾病
胃腸脹氣、偏頭痛、積食、經前期症候群、月經延遲、乳腺增生、慢性胃炎、胃潰瘍等。
淤血型體質
淤血型體質的形成原因可以與熱、寒、氣、血相關。如最常見的氣滯血淤就是因氣而淤,「氣為血帥」「血離其氣,則血淤積而不流」,這就導致淤血的發生。
為什麼血液會出現循環不良的情況呢?中醫認為,血液的運行,是在陽氣溫煦的推動下進行的。若寒邪入血致使寒凝血滯,或情志不遂導致氣淤血滯,或津血虧虛導致血凝不行,或久病體虛、陽氣不足,也無力推動血液的正常運行,這些都會導致淤血症,形成淤血型體質。這也是淤血型體質者常會出現身體疼痛的原因。
淤血型體質的特徵
是公認的「急性子」,沒有耐心,遇到事情容易煩躁焦慮;有丟三落四的毛病,健忘,想著的事情一轉眼就忘記。
淤血型體質者易患疾病
淤血性腰痛、中風、肩周炎、高血壓、靜脈曲張、頸椎病、前列腺增生、痛經等。
痰溼型體質
如果吃了難消化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堆積在脾胃,不能參與新陳代謝,長期累積就會形成痰溼。
還有的人沒規律、沒節制地飲食,或多吃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久而久之,這些消化不掉的肥厚油膩食物便在體內轉化為不被人體所吸收的病態津液,即「痰」。痰越積越多,身體便會覺得很沉重。這類人一方面表現出體形肥胖、身體壯碩,「小肚腩」一天比一天大;另一方面又因臟腑組織不能得到足夠的水谷精微之氣充養,而出現身體易於疲勞倦怠,經常飢餓又愛吃東西的情況。於是,痰溼型體質的人往往陷入「肥胖疲勞飢餓過食」的惡性循環。
痰溼型體質的特徵
一般是脾氣好的人,性格溫和,從不亂發脾氣;平時待人謙恭,性情沉穩,遇事從容鎮定;做事有毅力,忍耐力強。
痰溼型體質者易患疾病
排尿不暢、口臭、尿頻、反胃、咳痰、關節炎、水腫、肥胖、久咳不愈、糖尿病、痛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