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很多人養生,總是會根據一些小藥方自己來服用,但是因為人的體質不同,所使用的藥物也是不同的,如果錯誤用藥調理,可能會適得其反,加重疾病的發生。很多女性是上熱下寒的體質,例如小莉,她是一名文員,每次月經的時候,痛經很嚴重,經血顏色較暗,有時還會發黑,伴隨少量血塊脫落。小莉聽別將這個是寒氣較重造成的,她就在網上購買了一些驅寒的中藥服用,但是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不僅痛經的情況沒有緩解,臉上的痘痘反而越來越多,嘴巴裡還總是長潰瘍,總是感覺口乾口渴,去當地的中醫院諮詢,醫生說她這是屬於上熱下寒的體質,因為藥物的原因,造成上熱的情況更加明顯。小莉好奇: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
什麼是上熱下寒體質?
其實這個體質可以分開來看,先是上熱,指的的人體上半身內火較大。我們正常的心火是向下走,不會過多的旺盛。但是當機體內的臟器功能異常時,例如腎氣不暢,從而會造成心火旺盛,心火難以往下走,又或者肝火旺盛,從而造成人體發熱,上熱的患者可能會有長痘,長斑,皮膚乾燥,口腔疾病,口乾口渴,眼乾眼澀,胸部脹痛,耳鳴,失眠等情況。
下寒,通俗來說就是下半身寒氣較重造成的,例如一些女性因為腎虛,腎氣不足,心火難以從上而下,繼而下半身缺少內火,例如有些女性有痛經,血塊,手腳冰涼,腰酸等情況。寒氣在體內還可能會找出瘀滯的現象。所以一定要儘早調理好身體,改善體質,避免症狀加重,影響身體健康。那該如何調理?醫生教您正確應對。
該如何調理?
運動:有些時候女性出現這種情況,跟運動也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小莉,因為工作的原因,運動量少,長期坐著不動,從而造成體內氣血不暢,易出現淤堵的現象,從而造成上熱下寒的情況發生。所以建議可以多運動,例如跑步,遊泳等,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氣血流通。從而有利於下半身的氣血供給,也可以釋放和緩解上半身的熱,達到上下平衡。而且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有利於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的風險。
飲食:吃對於一個人來說很重要,像一些經常吃辛辣,生冷食物的人,對腸胃,對身體的影響很大。病從口入,想要調理上熱下寒的情況,飲食上要注意,曬吃一些辛辣,油膩,刺激性強的,生冷的食物。飲食儘量清淡,溫和,避免食用易上火的食物,例如韭菜,牛肉,辣椒等等。三餐要定時,定量,切勿吃得過飽,注意細嚼慢咽,促進消化和吸收。
睡眠:對於一些經常加班,熬夜的人來將,長期的晚睡一下氣血恢復,還可能損傷肝腎等器官,造成功能下降。想要改善症狀,一定要保證睡眠規律,不可過度勞累,或長期晚上。晚上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促進體內寒氣的排出,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睡眠等等,有利於體質的改善。
調理:有些較為嚴重的人,可以諮詢當地專業的中醫,根據中醫的指導進行中藥調理,不可自行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