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看了美劇之後都在想,美國高中生活是不是跟電視劇裡的一樣,輕鬆的學習氛圍,豐富的課外活動,簡直完美!但事實上,美國高中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很多學生之所以想要去美國留學,是因為覺得美國高中學習壓力小,不會每天挑燈夜戰、不會題海戰術,但其實美國高中學習並不輕鬆。他們每學期也要學習7-8門課程,跟國內差不多,但是他們需要查閱的資料往往比中國學校要求的多好幾倍,而且經常要求學生寫各種論文、上臺發表演講,這些可不是輕輕鬆鬆可以應付的。
美國高中學習跟國內的主要不同在於,美國考試大都著眼於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因為考試不同,美國的課堂也跟我國不同,總的來說我們的課堂是以老師為中心,美國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美國的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而非主要參與者,老師負責在課堂上穿針引線引導學生多思考,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老師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不拘泥於傳統的答案。學生在上課前,老師會布置作業,需要學生提前做大量的調查和研究,讓學生課前所做的功課遠比課上多,而把課堂僅僅當作一個檢驗結果和交流的場所。
課後作業往往是我國學生最頭疼的,某個公式某篇文章需要反覆抄寫,美國高中生沒有這樣的作業,但是學生的閱讀量卻遠遠高於國內的學生,一些經典的作品對學生們有必讀的要求,老師在上課時會開出書單,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閱讀,然後寫讀書筆記或一篇論文,然後通過郵件發給老師,老師再仔細閱讀修改。
跟學習密不可分的就是教室了,美國的教室跟我國也大不一樣。我們知道美國高中要求學生在高中期間必須完成規定的學分才能畢業,所以美國高中沒有固定班級的概念,而是分專業上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走班」制,老師固定教室,學生根據課表去與之對應的教室上課。在專業課教室,四周牆壁和天花板上張貼的都是與科目有關的資料和圖片。
例如,在地理專用教室,張貼的就是地圖、研究專題等,在語言教室,張貼的是寫作知識、經典語錄、名人演講稿等。每間教室桌椅的擺放形式也各不相同,都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來擺放的。有的朝一個方向擺成半圓狀,有的擺成幾個小圈,有的分成若干個大組,相對而坐;有的甚至一組朝前,一組朝右、一組朝左。教室的布置及桌椅的擺放看似只是一些細節的問題,卻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緒。
通過了解美國高中的學習方式,我們要好好思考一下怎麼更好的適應美國高中的學習。初到美國的中學生首先要加強語言能力的提升。語言關是留學生需要面臨的第一道關口,儘快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及溝通能力,為今後的留學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新學期是結交新朋友的極佳時間,尤其要多結交來美國學習的留學生,同時要處理好與美國同學之間的關係,既不要刻意去接近,也不要疏遠甚至把關係弄僵。尤其重要的是,在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上要及時調整並儘快適應。
最後,我們看一下美國高中的上課時間安排,一般是上午8點半到12點,下午1點半到4點半,走讀學校放學後就可以回家了,寄宿學校一般在晚上7點到10點會有晚自習。大家可以跟國內高中的時間表對比一下,就有更直觀的認識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美國高中生活介紹,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