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年病心梗為何纏上年輕人
新年伊始,一則令人惋惜的消息傳來。《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現年25歲的孫僑潞意外死於心肌梗死。消息一出,大家在震驚之餘,也把焦點再次聚集在這些越來越年輕化的心腦血管疾病上。
記者從島城各大醫院了解到,醫院診斷出心腦血管疾病的首發病例中,平均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嶗山院區神經外科主任閆志勇指出,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菸、缺乏體力活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是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逐漸呈現的不樂觀趨勢,提示在飲食習慣、身體活動方面,人們應養成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危險因素累加】中青年腦卒中比例越來越高
「近期接收了好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劇烈運動之後被送來,血栓正好卡在腦部,來的時候已經偏癱昏迷,如果發現不及時後果很嚴重,非死即殘。 」閆志勇告訴記者,急性腦血管病又稱為腦卒中,分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腦卒中是我國死亡率、致殘率排名第一的疾病。正常情況下,大腦血管通暢,腦細胞功能正常。一旦腦血管被血栓堵塞,相應的腦組織就會缺血,導致每分鐘上百萬的神經元壞死。此時如果能及時就醫溶解血栓,打通血管,缺血的腦組織恢復正常功能,症狀就能完全改善,避免致殘致死。
「腦梗不是老年人的專屬,中青年腦卒中的比例越來越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抽菸、酗酒、情緒不良、缺乏鍛鍊等都是危險因素。此外,冬季天氣寒冷,也容易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閆志勇介紹,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的上升與血壓升高關係密切,血壓越高,腦卒中風險越高。當前,中青年人、更嚴重的是從少年時期開始,沾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缺乏運動、胡吃海喝、吸菸、精神壓力增大、過勞、睡眠不足,動得少,吃得多,肥胖……這些危險「禁區」被年輕人不當回事,長此以往誘發悲劇。
25歲的孫僑潞因心肌梗死離世,這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它的致病原因,同樣是供應心臟的血管(即冠狀動脈),在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突然發生斑塊破裂,所形成的血栓堵塞血管,導致心肌急性缺血壞死,迅速造成惡性心律失常和心臟驟停。當下,由於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社會壓力的增加,這個疾病也正在逐漸年輕化,40歲以下的腦梗、心梗病人已經不再是罕見情況。
【出現狀況緊急就醫】抓住黃金救治時間4—6小時
閆志勇告訴記者,除了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菸、缺乏體力活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是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之外,有些意外傷害或錯誤運動習慣也應該規避。他回憶,今年正讀高二的爾皓(化名)是一位喜歡瑜伽的愛美女孩,平常在家裡會跟著視頻練瑜伽。意外就發生在這一晚,17歲的爾皓正在練習平日的倒立動作,熟練地準備、上腿……但此時意外卻發生了,她重心不穩,一下摔倒在了瑜伽墊上。隨著一陣巨響,等到媽媽看到女兒時,她已經昏迷在地。隨即被送往就近醫院緊急搶救,當作腦外傷治療,但持續一天連續昏迷,遲遲沒有醒過來。
第二天下午,爾皓被送往青大附院嶗山院區的神經外科。 「當時救助這個孩子,我們冒了很大的風險,最佳救助時間是4—6個小時,但是她已經遠遠超過最佳救助時間24小時。」閆志勇告訴記者,經過常規檢查後,發現爾皓腦幹血管損傷,基底動脈不通,「如果當時不做這個手術,孩子只能『植物生存』,或者生存希望都很渺茫。 」而最終經過手術,爾皓現在已經能正常上學,這是最好也是最驚喜的結果。
【掌握「120」自測法】蛛絲馬跡中關注自身症狀
閆志勇表示,腦卒中有「120」自測法,一旦出現以下3個症狀中的任何一個,哪怕症狀不嚴重,也應該及時就醫:1:一張臉,笑一笑或者咧咧嘴,如果一側口角不能動或有下垂,可能提示腦梗。2:兩側肢體,雙臂平舉堅持10秒,如果10秒內有一側肢體下垂,可能提示腦梗。 0:聆聽,聽聽看說話有沒有口齒不清、想說說不出來的情況,如果有就可能提示腦梗。
而對於心梗在發病前一般也都是有蛛絲馬跡的,只不過是有些人很在意自己的身體,而有些人不在意諸如胸痛、胸悶等症狀。此外,是否特別肥胖、有沒有抽菸的不良嗜好、家裡有沒有病史因素也很重要。另外,一些非典型性部位的疼痛,比如嗓子疼、牙疼、下頜疼、脖子疼、肩疼背疼、上肢疼、上腹痛等,這些也可能是心梗的前兆,應及時檢查。專家介紹,心梗出現時,會有以下症狀:典型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且程度較重,持續時間超過15min以上,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患者常伴大汗淋漓、煩躁不安、恐懼、胸悶或瀕死感。持續性胸痛和大汗是我國心梗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大約有10%的患者唯一表現是暈厥或休克。
【治療與時間搶生命】大大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
閆志勇介紹,在卒中急性期及時採取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治療,可以極大地降低腦卒中發病後的死亡率和殘疾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預後。 「腦卒中的治療就是一場『大腦與時間的賽跑』,卒中突然發生,急救送醫一定是越快越好。」閆志勇指出,在發病4-6小時內採取溶栓治療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療措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
對於急性心肌梗死發病以後如何把握救治時機,專家建議,如果是在室外,周圍人發現後應趕快撥打120,然後做心肺復甦。如果病人是在家中,一定要絕對臥床,不要坐起,更不能走動,迅速撥打120,千萬不要自己開車去醫院,有中老年人的家庭,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是要常備的,並注意到期更換。心肌梗死發作,去往醫院之前正確的用藥是馬上咬碎吞服300mg阿司匹林,服藥後測量血壓。如果患者血壓比平時低,就不能吃硝酸甘油;如果和平時差不多,就可以含服。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可可]
【來源:信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