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法自測腦卒中 小心不被當回事的禁區誘發悲劇

2021-01-10 瀟湘名醫

原標題:老年病心梗為何纏上年輕人

新年伊始,一則令人惋惜的消息傳來。《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現年25歲的孫僑潞意外死於心肌梗死。消息一出,大家在震驚之餘,也把焦點再次聚集在這些越來越年輕化的心腦血管疾病上。

記者從島城各大醫院了解到,醫院診斷出心腦血管疾病的首發病例中,平均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嶗山院區神經外科主任閆志勇指出,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菸、缺乏體力活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是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逐漸呈現的不樂觀趨勢,提示在飲食習慣、身體活動方面,人們應養成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危險因素累加】中青年腦卒中比例越來越高

「近期接收了好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劇烈運動之後被送來,血栓正好卡在腦部,來的時候已經偏癱昏迷,如果發現不及時後果很嚴重,非死即殘。 」閆志勇告訴記者,急性腦血管病又稱為腦卒中,分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腦卒中是我國死亡率、致殘率排名第一的疾病。正常情況下,大腦血管通暢,腦細胞功能正常。一旦腦血管被血栓堵塞,相應的腦組織就會缺血,導致每分鐘上百萬的神經元壞死。此時如果能及時就醫溶解血栓,打通血管,缺血的腦組織恢復正常功能,症狀就能完全改善,避免致殘致死。

「腦梗不是老年人的專屬,中青年腦卒中的比例越來越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抽菸、酗酒、情緒不良、缺乏鍛鍊等都是危險因素。此外,冬季天氣寒冷,也容易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閆志勇介紹,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的上升與血壓升高關係密切,血壓越高,腦卒中風險越高。當前,中青年人、更嚴重的是從少年時期開始,沾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缺乏運動、胡吃海喝、吸菸、精神壓力增大、過勞、睡眠不足,動得少,吃得多,肥胖……這些危險「禁區」被年輕人不當回事,長此以往誘發悲劇。

25歲的孫僑潞因心肌梗死離世,這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它的致病原因,同樣是供應心臟的血管(即冠狀動脈),在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突然發生斑塊破裂,所形成的血栓堵塞血管,導致心肌急性缺血壞死,迅速造成惡性心律失常和心臟驟停。當下,由於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社會壓力的增加,這個疾病也正在逐漸年輕化,40歲以下的腦梗、心梗病人已經不再是罕見情況。

【出現狀況緊急就醫】抓住黃金救治時間4—6小時

閆志勇告訴記者,除了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菸、缺乏體力活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是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之外,有些意外傷害或錯誤運動習慣也應該規避。他回憶,今年正讀高二的爾皓(化名)是一位喜歡瑜伽的愛美女孩,平常在家裡會跟著視頻練瑜伽。意外就發生在這一晚,17歲的爾皓正在練習平日的倒立動作,熟練地準備、上腿……但此時意外卻發生了,她重心不穩,一下摔倒在了瑜伽墊上。隨著一陣巨響,等到媽媽看到女兒時,她已經昏迷在地。隨即被送往就近醫院緊急搶救,當作腦外傷治療,但持續一天連續昏迷,遲遲沒有醒過來。

第二天下午,爾皓被送往青大附院嶗山院區的神經外科。 「當時救助這個孩子,我們冒了很大的風險,最佳救助時間是4—6個小時,但是她已經遠遠超過最佳救助時間24小時。」閆志勇告訴記者,經過常規檢查後,發現爾皓腦幹血管損傷,基底動脈不通,「如果當時不做這個手術,孩子只能『植物生存』,或者生存希望都很渺茫。 」而最終經過手術,爾皓現在已經能正常上學,這是最好也是最驚喜的結果。

【掌握「120」自測法】蛛絲馬跡中關注自身症狀

閆志勇表示,腦卒中有「120」自測法,一旦出現以下3個症狀中的任何一個,哪怕症狀不嚴重,也應該及時就醫:1:一張臉,笑一笑或者咧咧嘴,如果一側口角不能動或有下垂,可能提示腦梗。2:兩側肢體,雙臂平舉堅持10秒,如果10秒內有一側肢體下垂,可能提示腦梗。 0:聆聽,聽聽看說話有沒有口齒不清、想說說不出來的情況,如果有就可能提示腦梗。

而對於心梗在發病前一般也都是有蛛絲馬跡的,只不過是有些人很在意自己的身體,而有些人不在意諸如胸痛、胸悶等症狀。此外,是否特別肥胖、有沒有抽菸的不良嗜好、家裡有沒有病史因素也很重要。另外,一些非典型性部位的疼痛,比如嗓子疼、牙疼、下頜疼、脖子疼、肩疼背疼、上肢疼、上腹痛等,這些也可能是心梗的前兆,應及時檢查。專家介紹,心梗出現時,會有以下症狀:典型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且程度較重,持續時間超過15min以上,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患者常伴大汗淋漓、煩躁不安、恐懼、胸悶或瀕死感。持續性胸痛和大汗是我國心梗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大約有10%的患者唯一表現是暈厥或休克。

【治療與時間搶生命】大大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

閆志勇介紹,在卒中急性期及時採取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治療,可以極大地降低腦卒中發病後的死亡率和殘疾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預後。 「腦卒中的治療就是一場『大腦與時間的賽跑』,卒中突然發生,急救送醫一定是越快越好。」閆志勇指出,在發病4-6小時內採取溶栓治療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療措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

對於急性心肌梗死發病以後如何把握救治時機,專家建議,如果是在室外,周圍人發現後應趕快撥打120,然後做心肺復甦。如果病人是在家中,一定要絕對臥床,不要坐起,更不能走動,迅速撥打120,千萬不要自己開車去醫院,有中老年人的家庭,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是要常備的,並注意到期更換。心肌梗死發作,去往醫院之前正確的用藥是馬上咬碎吞服300mg阿司匹林,服藥後測量血壓。如果患者血壓比平時低,就不能吃硝酸甘油;如果和平時差不多,就可以含服。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可可]

【來源:信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腦卒中是什麼病?腦卒中是怎麼回事?三七能預防嗎?
    腦卒中是什麼病?腦卒中是怎麼回事?三七能預防嗎?其中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平均住院日為14.5d,人均醫藥費為18524.6元;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平均住院日10.7d,人均醫藥費為9607.0元。腦卒中是怎麼回事?腦卒中是什麼病?為什麼成為了國民頭號死因?  腦卒中是怎麼回事?腦卒中是什麼病?其實腦卒中這類疾病並不難理解。腦卒中也叫腦中風,分為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和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兩種,罪魁禍首都是腦血管病變。
  • 呼吸法自測新冠肺炎?不科學且毫無意義
    網上傳播著「呼吸法自測新冠肺炎」的消息,消息稱:如果您能停住呼吸直到黑點結束移動回到原點,這意味著您的肺部非常健康,氧氣含量高,而且沒有冠狀病毒。網傳消息截圖這是真的嗎?一般不單獨以血清學檢測作為診斷依據,需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基礎疾病等情況進行綜合判斷。診療方案根本沒有提及有「呼吸法自測新冠肺炎」這種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官方微博2020年4月3日科普:能夠屏住呼吸10秒或更長時間而沒有咳嗽或感到不適,並不意味著你沒有感染2019冠狀病毒或任何其他肺部疾病。確認你是否患2019冠狀病毒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實驗室測試。
  • 初春時節警惕腦卒中
    日常生活中,針對可能誘發腦卒中的因素做一些積極的預防措施,能夠有效避免腦卒中的發生。首先是控制好精神因素。生氣、憤怒、激動、焦慮等情緒波動都是常見的腦卒中誘因,在生活中要學會自我控制,善於調節不良情緒,保持樂觀情緒。
  • 睡覺打呼嚕為誘發腦卒中的重要因素!呼吸機卻是解決良方
    中風,醫學上被稱為「腦卒中」。位列成人致殘病因之首。腦卒中通常與吸菸、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密不可分。然而,還有一些危險因素卻常常被忽視,那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1.什麼是腦卒中?腦卒中的主要症狀就是突然出現的言語不利、行走不穩、口眼歪斜、意識障礙等。這是由於大腦中的血管破裂出血或是產生栓塞,缺少了血液和氧氣的供應,部分腦組織就會壞死,導致其所支配的軀體部分的功能異常。
  • 多數腦中風非死即殘,掌握這些本領可以避免悲劇發生
    中風,既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兩大類。  關於腦卒中引起的猝死新聞隨處可見。根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概要指出:我國每12秒就有1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腦血管是我國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位原因。
  • 一輪「斷崖式」降溫後,武漢120呼救疾病譜畫風突變 最近三日中風...
    伴隨小雪節氣的到來,武漢氣溫驟降,冬季也是腦卒中的高發期,在天氣轉冷後,中風呼救病例明顯增多。武漢市急救中心急救醫生羅雙萍介紹,冬季,氣溫變化大,血壓容易發生急劇波動。在這種天氣下,中老年人尤其應注意防寒保暖、適量鍛鍊,患有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需及時監測血壓,根據情況及時調整降壓藥物的用量,同時還應控制好中風的各類誘發因素,保持情緒穩定,規律起居,飲食清淡,適度運動,但要注意不宜太早外出晨練。羅雙萍介紹,中風又稱「腦卒中」,一般分為出血性腦中風(如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腦中風(如腦動脈血栓形成、腦栓塞)。
  • 腦卒中病發,就醫切勿捨近求遠
    A 52歲男子急性腦梗死緊急取栓轉危為安「說個不能動一下子就啥也不知道了,醫生說要再晚來一個小時,估計就活不成了,虧得家裡人警覺性高,又找對了醫生。」其中對於我國人群,該10項危險因素與94.3%的腦卒中發生有關。此外,空氣汙染、偏頭痛、妊娠期和產褥期等不常見的腦卒中危險因素也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C 控制高危因素降低腦卒中風險「進入冬季後,天氣越來越冷,中老年人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性差,血管收縮加劇,腦卒中患者有明顯增多趨勢。
  • 腦卒中是「老年病」?專家提醒,亞健康人群易「中招」
    腦卒中患者越來越年輕 現在的年輕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用腦過度、吸菸、工作壓力大、平時不運動、不健康飲食等情況,比如常吃煎炸油膩食物、熬夜不注意休息等,都是導致青年人卒中發病率升高的原因。
  • 疾病自測法不可靠,這3大「小妙招」害人不淺,早知道早避開
    網絡上流傳著眾多的健康小知識,也散布著各種各樣的疾病自測小妙招,號稱不用出門看醫生,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病情。實際上,很多流傳的自測疾病小妙招都是不靠譜的,毫無科學依據。如果偏聽偏信那些自測小妙招,很有可能就會延誤了看病、治病的最佳時期,嚴重的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9-20《腦卒中康復要點》直播講稿歸納
    (3)言語功能障礙:腦卒中患者引起的言語功能障礙我們一般稱之為失語,有很多的類型,最常見的分類是運動性失語與感覺性失語,前者患者常常會說不出來或者說話不流暢,但能聽懂別人說什麼;後者患者說話流利,但會有很多錯語、亂語,理解比較差,聽不懂別人說什麼。
  • 今天是全國高血壓日,「5510半半」預防法你了解嗎?
    有數據表明,我國因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佔居民總死亡的40%以上,約70%的腦卒中死亡和約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記者採訪發現,近些年的臨床情況表明,高血壓患者人群是逐年增長的,而且年輕的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 前些日子,29歲的小宋(化名)在體檢中查出患有高血壓,對於這個結果,小宋始終不肯相信。
  • 每5位死亡者中有1人死於腦卒中,中國腦卒中防治專項基金成立
    工人日報客戶端10月12日電 我國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特別是急性腦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一大致死原因和致殘因素。目前我國每年腦卒中新發病人的數量高達200多萬。在10月11日中國腦卒中防治專項基金成立儀式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中心主任繆中榮指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吸菸、重油鹽、少運動、果蔬攝入量少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導致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居高不下。「控制危險因素,多運動,一旦發病應懂得辨別症狀,快速就醫。」
  • 腦卒中3分鐘漫畫
    來源:漫畫腦卒中 腦卒中即腦血管病,一般分為兩大類: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 1 出血性卒中
  • 拒絕腦卒中,做好慢病管理很關鍵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腦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腦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因腦卒中而永久致殘。在我國,腦卒中已成為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第一殺手。    腦卒中發病有哪些先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要注意什麼?近日,針對市民關注的問題,湖南省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主任劉秋庭主任醫師為大家答疑解惑。
  • 不隱瞞的說:腦卒中可防可控,堅持做好3件事,或能降低風險
    腦卒中通俗的講就是腦中風,現在的醫療技術在不斷的上升,很多以前認為是不治之症的,在現在來看,只要發現得早都是可以進行治療達到痊癒的,腦卒中就是其中之一。腦卒中屬於血液、血管上面的疾病,一旦發生,患者就會很容易出現腦中風、殘疾、甚至死亡,而且腦卒中的治療費用非常昂貴,所以要早早進行疾病的預防,避免腦卒中的發生。腦卒中患者在發病時會表現出嘴巴歪斜、大腦失去意識、眼神呆滯等狀況發生。但是腦卒中可以預防,如果在生活中做好這3件事情,也許可以降低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 車速飆到120公裡時速,汽車哪些功能會失效?別不當回事
    對於不少車友來說,他們特別喜歡汽車的車速,飆到120公裡的時候,所帶來的駕車體驗,想像一下,在高速上快速行駛,將是一種什麼樣的特殊感受呢?但是有個問題我們要考慮,汽車性能是不是會受到影響?或者說哪些功能會失效呢?別不當回事兒,這樣很危險。
  • 睡覺「鬼壓床」,是怎麼回事?真是「鬼上身」?
    有時候覺得自己已經醒了,但是身體卻動不了,想說話也說不了。朋友說我這是「鬼壓床」了,讓我小心「鬼上身」。我就想知道「鬼壓床」到底是咋回事,該怎麼處理?其實,鬼壓床中的「鬼」是睡癱症。這種病症常發生在剛入睡或是將醒未醒的時候,表現為意識已經覺醒,但想睜眼又睜不開,想動動不了,想喊喊不出,同時可伴有噩夢。睡癱症是大腦各個覺醒中樞不一致引起的,一般發生於大腦皮質已經甦醒,但運動神經元並沒有同步甦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