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既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兩大類。
關於腦卒中引起的猝死新聞隨處可見。根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概要指出:我國每12秒就有1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腦血管是我國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位原因。
如此耀眼的數據,背後都是一個個令人惋惜的事實。
很多人認為卒中是老年病,但是數據顯示,從18歲到80歲,卒中都有可能發生,而疲憊的中年人,因為對疾病認識不夠,病而不自知的悲劇常常發生。
一人卒中,全家「發瘋」!一人癱瘓,全家「癱瘓」!其實卒中發生後,很多人擁有一次挽救自己的機會,但因為缺乏相關知識而被錯失良機。
1 這個症狀是腦卒中的前兆,你知道嗎?
在卒中之前,很多人會有突發突止的麻木無力,言語不利的經歷。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TIA又稱為小卒中,一般只持續幾分鐘,偶爾可持續長達24小時,但通常會在1小時內消失。TIA的發生往往是因為體內栓子阻塞血管,產生症狀,當體內的化學物質將血栓分解,症狀就會消失。
其實TIA是我們身體發出的警報,也可能是卒中的前兆,但因為症狀迅速恢復正常,讓很多人不當一回事,誤以為自己沒事了。
千萬別大意,別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即使症狀全部恢復,也務必要去醫院檢查治療。因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終會發展成卒中,而有4%~20%的患者會在TIA發作之後的三個月內出現卒中。
那重點來了,一般TIA會有哪些症狀呢?
① 突然劇烈頭暈、眩暈,甚至出現意識模糊;
② 突然臉、口角歪斜,咧嘴變得困難;
③ 突然說話困難或理解障礙;
④ 突然一隻眼睛甚至雙眼視物不清或有重影;
⑤ 突然行走困難或失去平衡;
⑥ 雙臂或單臂沒有力氣,或感覺麻木。
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可以簡單預測一下 TIA 後的卒中概率:
① 年齡大於 60 歲,加 1 分;
② 血壓大於 140 / 90 mm Hg,加 1 分;
③ 一側肢體無力,加 2 分;
④ 語言障礙但沒有肢體無力,加 1 分;
⑤ TIA 持續時間 10~59 分鐘,加 1 分;
⑥ TIA 持續時間大於 60 分鐘,加 2 分;
⑦ 有糖尿病,加 1 分。
低風險:0~3 分;中風險:4~5 分;高風險:5 分以上。
對於高風險患者來說,2 天之內就有 8%~10% 的概率會出現中風!吃不吃驚?害不害怕?
所以,TIA 發生後,一定要去醫院尋找栓子來源,讓醫生給出預防性的治療,儘量降低發生中風致死致殘的風險。
2 當遇上真正的卒中,時間就是大腦
有的人可能不會那麼幸運,沒有小卒中來緩衝,而是直面突如其來的「真正」卒中。
發生卒中通常有兩種情況:腦部血管破裂,佔中風患者的20%,或者血管堵塞,佔中風患者的80%。兩者都會導致神經功能出現損害,要麼殘疾,要麼致死。
當遇上這種卒中,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必須快!快!快!
如果是血管爆裂,早期治療預防血腫擴大,對於後期恢復有極大的幫助。
如果是血管阻塞,能趕在卒中後3~4.5小時的「時間窗」之內完成溶栓,將大大降低中風的致殘率、致死率。
當知道了時間的緊迫性,我們又如何理性地與時間賽跑呢?
201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劉仁玉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趙靜教授兩位教授竭誠合作,基於「FAST」,創造了中國版的「中風1-2-0」中風識別法。「中風1-2-0」核心內容如下:
「1」看:1張臉不對稱,口角歪。
「2」查:兩隻手臂,單側無力,不能抬。
「0」(聆)聽:說話口齒不清,不明白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狀突然發生,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快速送往附近有中風救治能力的醫院。
目前,中風120特別行動組已經在全國14個省和市成立了分站,已有1000多家醫院、近20000名醫護人員加入了行動組,他們被稱為「中風120戰士」。這個推廣宣傳中風早期識別方法的網絡,從許多省級醫院出發,覆蓋到全省的每一個市、縣,甚至鄉鎮醫院。
中國卒中學會中風120特別行動組還專門策劃製作了一部2分鐘短視頻--《中風1-2-0:飛越中風陷阱,搶救爭分奪秒》,大家可以點擊查看。
最後,歡迎將這篇文章轉給更多的人,關鍵時刻能救命,千萬要重視起來。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