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被指收智商稅 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它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盲盒被指收智商稅,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它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泡泡瑪特赴港上市!」看到這條消息,不少人第一反應:「泡泡瑪特是啥東東?」

  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是靠著「盲盒」名聲大噪的,「盲盒顧名思義,就是買的時候不能拆盒,付了錢才能拆開,知道裡頭是啥。」有人這麼解釋盲盒的玩法。

  這個小玩意兒能撐起一家上市公司?

  泡泡瑪特的「盲盒經濟」,一年營收16億

  泡泡瑪特的一個小盒子裡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來按系列售賣,每個系列約有12個款式。近期,瘋狂吸粉「95後」的泡泡瑪特確實靠著潘多拉的盲盒赴港上市,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呈現持續上漲的勢頭。

  上述報告期內,泡泡瑪特分別實現營收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後兩年增幅為225.4%和227.2%,淨利潤分別達到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幅高達6119%和353%。

  「盲盒這玩意兒,和80、90後買公仔麵集水滸,集西遊人物一樣,誰也不知道你的零食袋裡那張卡是啥,但就圖有得吃還有得玩。現在的盲盒更過分,除了好看好玩,連口零食都沒有啊。」有人認為抽盲盒是交智商稅。

  但也有人認為,「盲盒玩的就是打開後才知道是啥的刺激和心跳。」「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什麼口味。」《阿甘正傳》裡有一句話,最符合盲盒帶來的感受。

  泡泡瑪特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一定程度印證了潘多拉盲盒的吸引力。天眼查顯示,自從2010年在北京歐美匯開出第一家零售店,迄今為止泡泡瑪特已經獲得了8輪融資。今年4月,泡泡瑪特剛完成Pre-IPO輪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

  不過,泡泡瑪特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低谷。2017年1月,泡泡瑪特在新三板上市,但在2019年4月終止掛牌,掛牌僅2年。且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公司曾連續三年虧損。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703.21萬元、4537.53萬元、2942.61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77.29萬元、-1598.04萬元、-2483.53萬元。

  而扭轉局勢的關鍵,就是泡泡瑪特引入了盲盒玩法。「曾經買了將近一百個,收集完成套的,還想要隱藏款和限量款。」有消費者表示,買起盲盒完全停不下來。

  重磅IP Molly形象扛下3成收益

  最讓人停不下來的,是泡泡瑪特自主開發的Molly系列。

  Molly為香港藝術家王信明設計的形象。之前由於製造成本限制和有限的商業機遇,Molly玩具的銷量和經銷一直維持在規模較小的水平。2016年,泡泡瑪特推出了首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而後,Molly成為泡泡瑪特的招牌IP。

  在招股書中,泡泡瑪特也坦承,從Molly獲得很大一部分收益。截至目前,公司運營有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其中,Molly被定義為重磅IP,基於其形象自主開發的潮流玩具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為4101.9萬元、2.14億元和4.56億元,分別約佔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總收益的26.3%、42.6%和27.4%。

電商平臺上泡泡瑪特的Molly擺件產品截圖。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的增長、盈利能力中,有一項就是取決於開發或獲得新的IP。這意味著,Molly之後,還需要有「後浪」來扛起大旗。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並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現有水平,如果Molly受損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則將面臨沒有替代品的困境。此外,IP授權協議的期限亦可能構成風險,因部分產品根據授權協議開發,授權期限通常在1-4年,其中有的不會自動續期,屆時不再有權出售產品,可能對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該公司現有的85個IP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但即使從2019年數據看,後三個IP銷量僅佔總收益的5.9%、1.5%、1.4%,而自有IP的銷售佔公司總收益的37.2%。

  這樣看來,泡泡瑪特在尋找「後浪」上還得加把勁兒。

  想做中國迪士尼,卻陷抄襲風波

  為了推廣IP,泡泡瑪特確有發力,其廣告及市場推廣開支連年攀升,2017-2019年分別投入260萬元、1070萬元及4680萬元。

  不僅如此,泡泡瑪特還以迪士尼為標杆,全球範圍內能夠將IP運營成熟化運作的企業中,迪士尼可謂佼佼者。

  「我自己覺得五年以後,我們有可能是國內最像迪士尼的公司,但是最像迪士尼不代表我們會像它一樣去拍電影,而是我們也將成為一個擁有多個IP的大型集團。迪士尼是通過電影這種藝術形式讓IP走進大家的生活,我們則是通過我們自己的方式讓IP為大家帶來美好和快樂。」泡泡瑪特CEO王宇曾表示。

泡泡瑪特官網列出的IP形象截圖。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也表示,將進一步提升藝術家發掘及IP創作和運營能力。但遺憾的是,泡泡瑪特的IP數量難以與迪士尼匹敵,甚至還曾陷入抄襲風波。

  2月8日,泡泡瑪特新品AYLA動物時裝系列面市。但有消費者稱,該系列盲盒疑似抄襲知名娃社「DollChatueau」娃娃城堡產品。

  2月13日,娃娃城堡發表聲明,希望其下架有關設計雷同商品以及召回已售商品。2月18日,泡泡瑪特發表聲明致歉,承認AYLA動物時裝秀系列個別款式設計過程存在問題,並承諾下架有關設計雷同商品以及召回已售商品。

  此外,泡泡瑪特還被質疑存在產品質量問題。黑貓投訴平臺上,泡泡瑪特的投訴量就已達上千條。2019年7月,曾有網友稱,甲醛測量儀自測出家裡收藏的Molly玩偶甲醛含量超標,甚至有的IP娃娃甲醛含量超過安全標準6倍多。

  不過,泡泡瑪特方面表示:「產品出廠前已通過國際認可的檢測機構認證,符合中國國家標準-模型產品GB/T 26701-2011的安全及質量標準。」

  「創造潮流,傳遞美好。」「成為全球領先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泡泡瑪特這樣描述自己的使命和願景。目前,願景能否實現,潘多拉的盲盒是否能變成印鈔機尚未可知,但投資者能抵禦住潘多拉的誘惑嗎?你又為泡泡瑪特赴港上市貢獻了多少盲盒?

  你覺得泡泡瑪特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責任編輯:DF529)

相關焦點

  • 盲盒被指收智商稅,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它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是靠著「盲盒」名聲大噪的,「盲盒顧名思義,就是買的時候不能拆盒,付了錢才能拆開,知道裡頭是啥。」有人這麼解釋盲盒的玩法。消費者購買的盲盒。王珊珊 攝這個小玩意兒能撐起一家上市公司?泡泡瑪特的「盲盒經濟」,一年營收16億泡泡瑪特的一個小盒子裡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來按系列售賣,每個系列約有12個款式。近期,瘋狂吸粉「95後」的泡泡瑪特確實靠著潘多拉的盲盒赴港上市,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呈現持續上漲的勢頭。
  • 盲盒被指收智商稅,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想做中國迪士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5日電(彭婧如)「泡泡瑪特赴港上市!」看到這條消息,不少人第一反應:「泡泡瑪特是啥東東?」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是靠著「盲盒」名聲大噪的,「盲盒顧名思義,就是買的時候不能拆盒,付了錢才能拆開,知道裡頭是啥。」有人這麼解釋盲盒的玩法。
  • 抽盲盒是交智商稅?泡泡瑪特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王珊珊 攝 這個小玩意兒能撐起一家上市公司? 泡泡瑪特的「盲盒經濟」,一年營收16億泡泡瑪特的一個小盒子裡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來按系列售賣,每個系列約有12個款式。近期,瘋狂吸粉「95後」的泡泡瑪特確實靠著潘多拉的盲盒赴港上市,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呈現持續上漲的勢頭。
  • 如何從「中國的迪士尼」,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小眾潮玩破圈上市,它做對了2件事:1、用了盲盒;2、上了天貓。作者 | 白二12月11號,泡泡瑪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為國內潮玩文化第一股,開盤首日一度大漲超110%,總市值達1065億港元。實現從0到1的泡泡瑪特,正在尋找關於品牌的新增量。比起「中國的迪士尼」,他們更想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01 情緒洞察:給成年人的玩具抓住了年輕人,就抓住了新消費的風口。這是很多拔地而起的新品牌共同的秘密。
  • 「泡泡瑪特」盲盒上市,下一個中國迪士尼要誕生?
    12月11日,被譽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赴港上市,首日市值就近千億。在自己的腦海裡嘗試一下,讓毛利率70%和市值千億結合一下,會有種比農夫山泉更水的感覺。網上有這樣一句梗「明天就像是盒子裡的泡泡瑪特,什麼款式,充滿期待」。一般一個系列的盲盒,有普通款和隱藏款組成。當然每一個隱藏款的背後都有無數個重複的普通款被扔在一邊。至於盲盒的隨機性,會讓你每一次開箱都像是在過山車,不斷重複失重與超重的感覺。有人會問:盲盒賺錢嗎?
  • 年入16億的泡泡瑪特上市!盲盒會是長久熱門的生意嗎?
    「60歲的玩具迷,買盲盒花了70萬」、「夫妻二人4個月花20萬買盲盒」……曾經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讓盲盒成為當紅炸子雞。而在不少潮玩玩家沉溺於開盲盒無法自拔後,也催生了新的暴富神話。盲盒熱潮的主要催生者——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擬登陸紐交所。
  • 泡泡瑪特港交所上市,幾十盲盒開出皮套?這些智商稅你玩過嗎?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超過1000億港元,提起泡泡瑪特很多人都會一臉懵,但是公司旗下的盲盒你一定看見過,一些公眾場合都會有這種盲盒機器,這也讓很多人不解,盲盒經濟究竟是什麼?
  • 在成為迪士尼之前 泡泡瑪特要先成為一個能活5年的生意
    來源:礪石商業評論礪石導言泡泡瑪特董事長王寧曾公開表示,再過五年,泡泡瑪特會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擁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超級IP」。這個對標有些過於唐突。在成為迪士尼之前,泡泡瑪特當前的最大挑戰是,要先保證在未來的5年內,成為一個能夠持續活下來的生意。
  • 在成為迪士尼之前,泡泡瑪特要先成為一個能活5年的生意
    礪石導言:泡泡瑪特董事長王寧曾公開表示,再過五年,泡泡瑪特會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擁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超級IP」。這個對標有些過於唐突。在成為迪士尼之前,泡泡瑪特當前的最大挑戰是,要先保證在未來的5年內,成為一個能夠持續活下來的生意。
  • 天鼎證券:談「盲盒之王」泡泡瑪特狂奔上市!
    12月11日,國內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此次發行價38.5港元,開盤77.1港元,按此計算泡泡瑪特市值1065.2億港元。截至收盤時,泡泡瑪特報收於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億港元。
  • 泡泡瑪特不再想做中國的迪士尼了
    圖源:泡泡瑪特招股書截圖其中,盲盒是最為巧妙且新穎的一種變現方式,它非常善於捕捉「人心」。因此,奧飛娛樂、美盛文化、星輝娛樂、 IP小站、泡泡瑪特等玩具企業都正在轉型,往自主玩具品牌、IP設計方向上突破。"我自己覺得五年以後,我們有可能是國內最像迪士尼的公司,但是最像迪士尼不代表我們會像它一樣去拍電影,而是我們也將成為一個擁有多個IP的大型集團。"泡泡瑪特CEO王寧曾在2018年公開表示。
  • 「盲盒之王」狂奔上市,泡泡瑪特的泡泡會不會破?
    記者 | 馬越編輯 | 牙韓翔110年前,第一家泡泡瑪特(Pop Mart)門店在北京中關村歐美匯商場開業時,很少有人能預見到,這家當初並不起眼的玩具雜貨店,能成長為如今的體量。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股正式上市,公司估值約70億美元。
  • 退市再上市,泡泡瑪特的「盲盒泡泡」這次能吹多大?
    投稿來源:螳螂財經泡泡雖美,但容易破。玩過吹泡泡的都知道,泡泡雖然美好,也能給人帶來愉悅。但隨著泡泡上升,泡泡外面的大氣壓比泡泡裡面的大氣壓要小,這樣就在泡泡內外產生了壓力差,從而會使泡泡破掉。據閒魚2019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共有30萬盲盒玩家通過閒魚進行交易,盲盒月發布量較一年前增長320%。其中泡泡瑪特旗下的Molly盲盒交易超過23萬單,均價230元,成為閒魚這個盲盒二手交易市場中的「明星」。
  • 泡泡瑪特能走上「中國迪士尼」之路嗎?
    泡泡瑪特CEO王寧曾公開表示,再給五年的時間,泡泡瑪特會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企業,雖然不像迪士尼拍那麼多電影,但會像迪士尼一樣擁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IP。很多企業對「中國迪士尼」這個標籤愛的真切,泡泡瑪特也提到了「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企業」,它能走上「中國迪士尼」之路嗎?
  • 千億泡泡瑪特啟示:盲盒+IP是SEA下一爆發點?
    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潮玩和以區塊鏈遊戲都是一小眾的亞文化,泡泡瑪特在短短幾年內成功出圈上市對整個區塊鏈賽道都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上癮的盲盒泡泡瑪特59元、69元的盲盒在潮玩市場僅屬於入門級產品,相對於潮鞋、手辦等產品來講,其價格門檻明顯偏低,期待、驚喜、暴漲,刺激著年輕人分泌多巴胺,讓他們上癮。
  • 泡泡瑪特盲盒上演中國版「迪士尼」IP營銷
    從一家單純的「玩具」集合店,成功轉型成為自主研發生產的IP品牌,滿十歲的泡泡瑪特,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增速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據統計,泡泡瑪特實現年入16億元,近日更是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申請上市。
  • 憑藉IP+出海,泡泡瑪特能成為中國的「迪士尼」嗎?
    面對大好局勢,泡泡瑪特董事會主席及CEO王寧表示:「再過五年,泡泡瑪特會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為什麼泡泡瑪特要對標「迪士尼」?迪士尼的長板在哪裡?迪士尼為什麼會成為迪士尼?截至目前,泡泡瑪特在IP運營上賺的盤滿缽滿,求合作的各大品牌已經把泡泡瑪特公司門檻踏破。出海戰略也穩步前進,泡泡瑪特表示,未來幾年,僅在韓國就要開100家以上的直營店。IP+出海,泡泡瑪特的運營策略完美復刻迪士尼。但再給它五年,恐怕也很難成為中國「迪士尼」。
  • 你盲我不盲?泡泡瑪特熱炒款盲盒被拆著賣,處理結果來了
    泡泡瑪特熱炒款盲盒被拆著賣,處理結果來了 2020-12-25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泡泡瑪特即將上市,文創「出圈」,IP先行
    隨著泡泡瑪特的「出圈」,盲盒從一項小眾興趣愛好變成了IP變現的財富密碼。 清博輿情顯示,近一周與「泡泡瑪特」有關討論集中在上市相關內容,對於其核心IP形象Molly和Dimoo也有不小的討論度。
  • 盲什麼盒?什麼盲盒?盲盒什麼?
    今年六一兒童節,主打盲盒潮流玩具的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隨著其財務數據的曝光,引來了無數關注。在泡泡瑪特門店,經常可以看到資深玩家像「賭石」一樣「猜盒」,拿著盲盒對比重量、搖晃盲盒「聽聲辨款」。盲盒的「差一點就能抽到」和賭博的「差一點就贏了」一樣,都會引起人腦多巴胺的分泌。而盲盒的「隨機性」就像賭博的「回報不確定性一樣」讓人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