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螳螂財經
泡泡雖美,但容易破。
玩過吹泡泡的都知道,泡泡雖然美好,也能給人帶來愉悅。但隨著泡泡上升,泡泡外面的大氣壓比泡泡裡面的大氣壓要小,這樣就在泡泡內外產生了壓力差,從而會使泡泡破掉。
2020年6月1日,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這家因「調整經營決策,減輕資金壓力」於2019年4月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的企業,再次迎來上市的新機會。
那麼支撐泡泡瑪特再次上市的底氣什麼?這種底氣可否支持著泡泡瑪特一路走遠?
一、從連虧3年到年賺4億,盲盒真的可以「暴富」?
近年來炒盲盒跟炒鞋一樣,變成潮玩一族憧憬「一夜暴富」的「投資」手段。越來越多的玩家希望自己能夠「抽中隱藏款,實現財富快速增值」。
據閒魚2019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共有30萬盲盒玩家通過閒魚進行交易,盲盒月發布量較一年前增長320%。
其中泡泡瑪特旗下的Molly盲盒交易超過23萬單,均價230元,成為閒魚這個盲盒二手交易市場中的「明星」。
而從價格上來看,炒盲盒確實存在讓人「一夜暴富」的機率——相比均價幾十元的零售價,隱藏款盲盒的售價可以翻幾十倍。
以泡泡瑪特為例,原價59元的Molly胡桃夾子,其王子隱藏款在閒魚上被賣到了1350元,漲價22倍;原價59元的潘神,其聖誕隱藏款在閒魚上賣到了2350元,漲價39倍。
轉手淨賺二三十倍,利潤非常誘人。這導致眾多玩家紛紛入坑盲盒,但錢不是這麼好賺的。
以Molly為例,其每個系列一般約含12個不同的固定款娃娃,還有一個隱藏款,單價在59到79元不等。泡泡瑪特會將他們裝進同樣外觀的「盲盒」裡,其中隱藏款出現的機率大概為1/144。玩家要想集齊一套,即便運氣極好也要花掉近千元。
(Molly小鳥系列盲盒公仔全款展示)
「如果運氣不好的話,花費幾千幾萬可能也很難說」一位資深玩家這樣評論,「隱藏款是賺錢的,但是普通款大多都是自己貼錢在賣,而後者往往是大多數」。
可見,想通過「盲盒」暴富,就跟想中彩票一樣,註定只是大多數人陪跑,一小撥人狂歡。
但是,通過盲盒確實可以「暴富」。只不過暴富的是像「泡泡瑪特」這樣的品牌方,而不是玩家。
據其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58億元、5.15億元和16.8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億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的營收增幅分別為225.4%和227.2%,淨利潤增幅分別為6119%和353%,可謂「快速暴富」。
畢竟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在2014年、2015年、2016年還處於虧損逐年增加的困境。
轉機就發生在盲盒身上。
2015年,泡泡瑪特代理了日本Dreams公司的角色玩偶Sonny Angel,隨後成為泡泡瑪特最受歡迎的產品。接著泡泡瑪特開發了自己的「盲盒」玩偶Molly、PUCKY和LABUBU等,隨機迎來了快速增長。
以Molly為例,從2017年到2019年,該系列產品分別帶來了0.41億、2.14億和4.56億收入。而2018年和2019年,PUCKY玩偶分別貢獻了0.75億元和3.15億元。
可見,「盲盒」是泡泡瑪特扭虧為盈實現「暴富」的關鍵。
二、「盲盒」不再「盲」,赴港上市的泡泡瑪特會面臨哪些挑戰?
客觀來說,泡泡瑪特赴港上市對整個盲盒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重大利好,它將整個「盲盒經濟」推到了舞臺中央,增加了「盲盒」出圈和曝光的機率。而泡泡瑪特一旦上市,也有助於募集更多資源用來發展。
不過,在享受利好的同時,上市意味著泡泡瑪特將面對更大的外部壓力。
在模式和品牌獲得更大曝光的同時,壓力也將隨之而來,這從其在招股書上拋出的近40頁風險提示可見一斑。具體來看在以下方面。
第一,模式可否持續,「盲盒」是潮玩還是「炒玩」?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炒鞋和炒盲盒突然成了熱詞。「炒鞋月入百萬,炒盲盒隱藏款可賺39倍」等新聞不斷在網絡刷屏和發酵,以至於很多業內人士將潮鞋和盲盒背後的「潮玩市場」說成「炒玩市場」。
如今「炒鞋」的謊言已被擊穿,盲盒會不會是下一個很難說,至少從用戶和產品邏輯層面來看,兩者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
首先,在用戶層面,炒鞋和炒盲盒主要成員是大學生和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年齡在18歲到3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很多玩家富有獵奇心理,又缺乏足夠的資源進行投資,炒鞋和炒盲盒相對較低投資門檻和看似很高的回報十分誘人。
其次,從產品層面來看,無論是潮鞋還是盲盒,最有價值的產品都是限量款(盲盒是隱藏款)。尤其是盲盒的隱藏款,要想獲得往往投入並不低。
據《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泡泡瑪特店員被告知,一大箱子盲盒包裝中會有12大盒產品,一個大盒中又有12個盲盒,而一般一個大箱中存在一個隱藏款——即消費者抽中隱藏款的概率大約在1/144左右。因此產品高溢價能否持續讓用戶買單很關鍵(泡泡瑪特2017-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7.6%、57.9%和64.8%)。
最後,從玩法層面看,大部分玩家因為好奇入坑,以抽中隱藏款為最大樂趣。事實上由於抽中隱藏款的概率過低,大部分玩家最終會以失望告終,這種體驗並不友好。這從閒魚等二手市場高價出售隱藏款,以及低價甩賣固定款也可以得到側面佐證。而從泡泡瑪特推出「泡泡抽盒機顯示卡」、「泡泡抽盒機提示卡」來看,隱藏款依然是盲盒最大的賣點。
可見,如果盲盒的最大賣點一直是「隱藏款」,這意味著固定款帶給用戶的樂趣和價值有限,這可能會間接導致其往「炒盲盒」方向發展。若果真如此,那麼後續可能引發像炒鞋一樣的金融問題、社會問題等,會讓這個市場快速降溫,就跟去年火爆的炒鞋市場一樣。
第二、競爭壁壘是否夠深,對手是迪士尼還是其它國內玩家?
泡泡瑪特創始人曾表示:打造潮玩界的IP帝國,像迪士尼一樣成為一個快樂製造基地,是他對泡泡瑪特的期待和願景。
而在接受36氪採訪時,王寧也表示「五年後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那家公司」是其目標。
有夢想當然不錯,不過從現實層面來看,如今泡泡瑪特對標迪士尼還太遠,因為在它身邊還有很多強勁的對手。
據沙利文報告顯示,2019年,按零售價值計,前五大品牌分別佔中國潮玩零售市場份額的8.5%、7.7%、3.3%、1.7%及1.6%。
其中泡泡瑪特暫時領先,市場份額達到8.5%,但相比排在後面的競爭對手來說,尚未形成絕對的市佔率優勢。酷樂潮玩、52toys、艾漫、IP station、美拆等競爭對手依然不可小覷。
據Third Bridge高臨諮詢觀察,除泡泡瑪特外,目前在全國擁有200多家線下門店的酷樂潮玩排在第二,據悉其盲盒銷售額已經過億,佔整個銷售額的10%以上。此外,雜物社去年年底已經開出200多家店,也會對泡泡瑪特帶來一定的威脅。
就泡泡瑪特自身而言,目前對少數頭部IP的依賴性相對較高。據招股書披露,目前泡泡瑪特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以及51個非獨家IP。但是,只有僅4個IP產生的累計收入超過1億,其中Molly貢獻了公司2018年總營收的41.6%,Molly和PUCKY貢獻了公司2019年總營收的45.8%。
而泡泡瑪特也在招股書上也明確表示,公司並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能否一直播保持現有水平,如果Molly受損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則將面臨沒有替代品的困境。
寫在最後
靜逸投資所著的《投資至簡》一文中提到的,一個好生意有三個特點:
一是產品被很多人強烈需要、難以替代、可以提價,有經濟特許權;
二是成長空間大,自己容易複製擴張,可以做到邊際成本不增或者遞減;
三是別人難以複製、模仿。
對泡泡瑪特來說,如何讓盲盒(不僅僅是隱藏款)讓更多人強烈需求,並且擁有持續複製爆款IP的能力,並創造出讓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新玩法就成為其能否走遠的關鍵。
總之,即將赴港上市的泡泡瑪特,會將「盲盒經濟」進一步放大,就像不斷上升的五彩泡泡。
而在上升的同時,也會面臨來自消費者和投資者更為嚴苛的審視,從而帶來更大壓力,至於泡泡瑪特能否經受住壓力越變越大,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畢竟市場在長期來看是非常有效的,它從來不會虧待任何一家優秀企業,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家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