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裝下」千億市值潮玩王國 泡泡瑪特暴利生意能火多久?

2020-12-18 騰訊網

距離新三板上市已經七年時間,直到今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再次以1000億港元的首發市值二次衝擊港交所,一個小小的盲盒玩具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在外界認知範圍內,泡泡瑪是一家玩具製造商,甚至是玩偶遊戲的擁有者,其實不然,泡泡瑪特之所以能吸引年輕人趨之若鶩並能夠變現,不僅是多年打造的品牌和市場,更是其產品富有IP屬性,滿足年輕人的精神需求並投入。

不過,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一個小小的盲盒,出廠價 10 多元,售價翻了幾番達數十元,甚至有些熱門隱藏款的產品價格一度被哄抬到了數千元,溢價幾十倍。不免引起疑問,泡泡瑪特是否能真的撐起 1000億的估值?

首家「千億市值」玩具股

在玩具領域,也不乏一些上市公司的存在,但能做到千億市值,泡泡瑪特尚屬第一例。

十幾年前,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潮玩是個相當生僻的概念,直到Bearbrick,Kaws的「同伴」,以及今年大火的Molly出現,並融入盲盒玩法後,這種玩具開始不止於小圈子裡的所謂潮流人士玩轉,逐漸進入普通大眾消費圈。

據了解,泡泡瑪特IPO定價為38.5港元/股,共募資52.2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4億元)。IPO後,泡泡瑪特創始人、CEO王寧在上市公司持股49.80%,這位出生於1987年的創始人身家已接近500億港元。

一場遊戲界的狂歡賺足了眼球。當初,泡泡瑪特的投資者們甚至不敢相信這類玩具公司能夠在資本市場如此有吸引力,其中,很多投資者認為泡泡瑪特市值最多能夠漲五倍左右,畢竟能夠做好線下店,並不意味著會撐起一個產業和領域。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泡泡瑪特的市值存在一定的新股熱,但是核心價值是其對衝動型年輕消費群體偏好的貼合,無論是盲盒的消費形式、抑或是IP潮玩的定位,股價肯定會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但是這一群體的消費潛力及價值會越來越明顯和重要。

競爭壁壘是業績關鍵

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是否可持續,還要與其自身業務發展有關。

「它的業務定位是存在大市值的合理性,至於是否可持續性要看其後期業務發展的狀況,如果長期依賴盲盒這一單一渠道、而且IP運營不能擺脫Molly的局限,那麼可能就不可持續。 目前可以查到的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數據來看,泡泡瑪特的業績已經遙遙領先。」沈萌說。

當前,國內10家與玩具/衍生品相關的上市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的有6家;從營收增長幅度上來看,上半年營收增長僅僅2家,分別是凱迪威、小白龍;從淨利潤同比增長來看僅有2家,分別是美盛文化、小白龍。

從上述對比數據來看可以看到,相較於以動畫內容製作及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玩具/衍生品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似乎更強。

泡泡瑪特的成長也是逆襲之路, 回看過去,直到第一次退市前,其營收不過千萬級別,甚至每一年都在虧損; 但是從這次上市披露的業績報告來看,2017年-2019 年,泡泡瑪特營收從1.58億一路暴漲到16.83億,淨利潤從156 萬暴漲到4.5 億。

根據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毛利率在2018年和2019年均超過了70%。並且,有研報顯示,預計泡泡瑪特2021年將推出131個盲盒新系列,相關IP數量增加至58個,並預測至2024年泡泡瑪特營業收入或超百億元。

同屬玩具領域,為何泡泡瑪特能夠遙遙領先,外界更多認為是其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泡泡瑪特最重要的競爭壁壘是IP,同行的低價策略不會造成衝擊。」王寧說。

對此,泡泡瑪特COO司德在上市當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泡泡瑪特目前的體系裡,其實有5個「Molly」,繼2016年推出Molly後,2018年推出畢奇,2019年推出DIMOO和LABUBU,今年推出SKULLPANDA,基本每年有一個成功IP,說明具備持續輸出IP的能力。

不過,業內也認為,這種靠單一產品引爆流行的公司,要謹慎一些,短期越流行的東西,潮水退得越快,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能找到更長期的商業模式或者沉澱出競爭壁壘,企業業績波動可能很大。

精神需求的溢價力

或許為了滿足年輕人的精神需求,泡泡瑪特正在建立其特有的虛擬消費習慣——盲盒。在加入了盲盒玩法後,這類收藏則變得更加有深層次意義,即更有神秘性和互動性。因為在拆盒前,並不知道自己能拿到什麼模型,滿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和「抽獎」的心理。

對於很多不了解或者沒接觸過潮玩盲盒的人來說,應該很難理解這背後的一些邏輯。在傳統的消費觀念裡,沒有任何文化賦能的玩偶收藏價值微乎其微。

「不要把泡泡瑪特和二次元的精神相提並論,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買二次元周邊,為之感動的是動漫作品中的精神內核,緬懷的是自己的青春;買泡泡瑪特就是出於可愛的膚淺動機,所謂強烈的欲望和上癮根本不是來自於情感表達,只是來自於抽卡的快感而已。」一位熱衷於泡泡瑪特收藏的消費者說。

在玩具圈內有種流行的說法認為,拴住年輕人心,最好的方式就是開發一款遊戲,讓用戶去收集和炫耀以排解孤獨感或是追逐時尚。而盲盒裡的遊戲卡與買皮膚如出一轍,不是所有的抽卡遊戲都有人玩,也不是所有的盲盒都有人抽。

從事玩具相關領域的張先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泡泡瑪特的IP熱不僅僅是因為這是個品牌,更多是稀缺而富有社交屬性,能填補年輕人虛幻的精神滿足,才容易打入年輕人的圈子。

對於泡泡瑪特潮玩王國的穩固性,沈萌認為,泡泡瑪特仍處於紅利收穫期 ,未來創新和開發更多IP是關鍵。

責任編輯:於玉金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市值千億的盲盒故事,泡泡瑪特能講多久?
    鞭牛士BiaNews報導: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今天正式登陸港股,開盤就從發行價38.5港元上漲至77.1港元,漲幅超過100%,市值衝過千億港元。截至收盤時,泡泡瑪特報收於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億港元。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募資50.25億港元。若完成超配權,泡泡瑪特則額外募資7.56億港元。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我們不妨看看對比。
  • 泡泡瑪特:收割「後浪」的暴利生意 還能做多久?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發行價38.5港元,開盤後股價一度漲超100%,飆升至81.75港元,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其妻子持有近49.8%的股權,這對85後夫妻的身價也於今日早間突破500億港元。
  • 市值超1000億港元!離開新三板再戰港股的泡泡瑪特 生意怎麼這麼火?
    號稱「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首日開盤即大漲,超100%,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截至發稿,漲幅回落至84.29%,報70.95港元/股,市值為974億港元,動態市盈率達189.23倍。在前一日,泡泡瑪特定價38.5港元,超購近356倍,凍資2237億港元,一手中籤率15%。
  • 盲盒火熱,泡泡瑪特的暴利生意還能做多久?
    憑什麼支撐起這麼高的市值?在很慢長的時間裡,這些困擾一直圍繞著泡泡瑪特,直接導致了這家公司長期處於命懸一線的狀態,有時候公司帳上不到100萬元,連工資都快要發不出來了。2014年-2016年,泡泡瑪特連續三年虧損。
  • 盲盒「亂象」叢生「上癮」、「棄坑」一念間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能...
    凌晨四、五點的北京寒風凜冽,資深買家們蹲守在泡泡瑪特的販賣機、零售店前等待新品發售;泡泡瑪特舉辦的潮玩會展上,大批消費者為之瘋狂,直呼「上癮」。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12月11日,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
  • 當潮玩走向主流,泡泡瑪特的「盲盒泡泡」能吹多大?
    2020年12月11日,「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9992.HK,發行價38.5港元/股。首日開盤高開超100%,股價飆升至77.1港元,市值翻倍突破千億至1040億港元上下;截止當日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69.00港元,漲幅為79.22%,總市值達953.3億港元。
  • 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是閒魚撐起的?
    憑藉著一個個成本價不到10元的玩具,泡泡瑪特為什麼能在過去三年,取得毛利率均超過55%、營收增幅超過220%、市值過千億的成績?年輕人群體、IP影響力、復購、盈利能力,每一個要素都能在當下的市場中找到可以對標的、比泡泡瑪特做得更好的公司,但神奇的是,泡泡瑪特站在這幾個圈的交集裡。這些特質被打包體現在一個個小小的盲盒身上,顯示出了驚人的爆發力。
  • 泡泡瑪特敲鐘!市值暴漲100%超千億,33歲夫妻是怎麼玩轉盲盒生意的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年輕人對潮玩、對盲盒的熱愛,把泡泡瑪特推上了市。12月11日,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市值超1000億港元。
  • 泡泡瑪特:收割「後浪」的暴利生意,還能做多久?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發行價38.5港元,開盤後股價一度漲超100%,飆升至81.75港元,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其妻子持有近49.8%的股權,這對85後夫妻的身價也於今日早間突破500億港元。王寧,33歲,整個泡泡塔特的高管團隊也僅35歲,最懂得收割後浪青年的,莫過於後浪企業家了。
  • 泡泡瑪特:收割「後浪」的暴利生意 還能做多久
    泡泡瑪特上市後,投資人對王寧的評價是:喜怒不形於色,沉穩,偏執,較真,具有消費行業賽道創業者的優秀品質。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發行價38.5港元,開盤後股價一度漲超100%,飆升至81.75港元,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其妻子持有近49.8%的股權,這對85後夫妻的身價也於今日早間突破500億港元。
  • 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盲盒生意怎麼成了「印鈔機」?
    12月11日,成立十周年的泡泡瑪特登陸港股,首日開盤股價高漲約100%,報77.1港元/股,市值破千億,成為了國內潮玩文化領軍第一股。泡泡瑪特在兩年內淨利潤增長了300倍,賺錢能力堪比「印鈔機」。
  •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出口海外的潮玩盲盒能走多遠?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據悉,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的躥紅,讓更多人看到了盲盒市場的廣闊藍海,故宮、星巴克等知名品牌紛紛入局。
  • 泡泡瑪特(09992):收割「後浪」的暴利生意,還能做多久?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發行價38.5港元,開盤後股價一度漲超100%,飆升至81.75港元,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其妻子持有近49.8%的股權,這對85後夫妻的身價也於今日早間突破500億港元。王寧,33歲,整個泡泡塔特的高管團隊也僅35歲,最懂得收割後浪青年的,莫過於後浪企業家了。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的精神「馬殺雞」
    作者 | 胡萬程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日上漲79.22%,市值逼近千億港元。作為國內盲盒風潮的主要締造者,泡泡瑪特近年風頭無兩。旗下金髮碧眼、右眼下一顆淚痣、總是嘟著一張嘴,卻看不出表情的Molly,收穫了一群忠實的擁躉,幫助泡泡瑪特火速坐穩「潮玩一哥」。有多麼火速?其招股書上的營收數據可見一斑。2017-2019三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16.83億元,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 225%、227%。
  • 泡泡瑪特的生意,在「盲盒」之外
    泡泡瑪特最近特別火爆。主要是因其港股上市,攀上了資本的高枝兒,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想想,一個潮流玩具的特定圈層,雖然是第一名但其市場份額僅佔8.5%,以「盲盒」的噱頭抬高身價……如此看來,這泡泡瑪特憑什麼值這麼多錢?
  • 盲盒亂象叢生,上癮、棄坑一念間,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能走多遠?
    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12月11日,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但12月14日,即第二個交易日,其股價一度下跌超10%,之後尾盤暴力反彈,截至發稿,漲幅為7.97%,市值再度突破1000億港元。然而,在一眾消費者的狂熱追捧下,泡泡瑪特銷售市場可謂「亂象」叢生。
  • 泡泡瑪特市值逼近千億港元 核心能力卻不是「盲盒」?
    本報記者 謝若琳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泡泡瑪特股價大幅高開,開盤漲超100%,市值一度破千億元,最終報收於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29億港元。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但IP很難「永葆青春」
    這個問題時,千億市值的大門已經被95後、00後們聯手推開了。   大眾消費者對泡泡瑪特的感知主要來自於前兩者:截至今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在中國33個一二線城市擁有136間零售店,在62個城市擁有1001家機器人商店。前者幫助打造品牌形象,王寧認為線下店可以提供一種「文化的包裹感」;後者則是無人收銀的機器販售,作為線下門店的補充,幫助泡泡瑪特把店開在購物中心、地鐵站等人流量高的點位。   疫情背景下,線上渠道也在逐漸發力。
  • 泡泡瑪特:「抽獎」加「集郵」,盲盒公司飛到千億市值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9992.HK,發行價為每股38.5港元。開盤後首日高開超100%,股價飆升至77.1港元,市值翻倍突破千億至1040億港元上下。此次上市集資額預計在42億-52億元人民幣之間。